河南特产豆参的制作方法 豆参腌制配料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1:49:46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酸枣

又名圪针、野枣。产于河南栾川。个大、皮薄,一核双仁,是驰名遐迩的贵重中药材。酸枣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酸枣仁是名贵的中药材,性平,味道甘甜带酸,具有安神、宁心、镇静、养肝、补心血等功能。主治虚烦不眠、惊悸等症。树皮和根皮可治疗神经官能症。树叶可提取酸叶酮,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核壳可制活性炭。果肉可制酸枣面、酿酒、做醋,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还可能防暑饮料--酸枣露。酸枣花是发展养蜂业的好蜜源。酸枣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耐磨耐压,是制造农具和雕刻工艺品的良材,酸枣树,是绿化山区的优良树种。

二.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益姆膏

杨清型益姆膏是方城广阳镇北5公里外的三贤山道教名药,历史悠久,名誉当地。现由华山派第二十四代弟子杨清型及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杨金波先生,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运用药食同源的中华本草精华,采用玉竹、山药、龙眼肉、益智仁、阿胶、大枣、黄精等补虚药物,佐以消食的山楂,解表的白芷、利水渗湿的茯苓、收芷的芡实及化湿的砂仁和化痰、平喘的桔梗,经传统熬制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有机性食疗膏剂。能全方位调理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经修,气血津液,从而达到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充分提高人体脏腑功能和免疫能力。本产品适应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眩晕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冠心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病、不孕不育、胎前产后、月经前后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久服能消斑去皱、益肾乌发,针对妇科肿瘤有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疮疖。

益姆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数十种中药材科学配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俗称“万应宝丹”,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现拥有国家专利一项。益姆膏及其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韩国。

三. 河南省 南阳 内乡 王店火烧

【内乡】王店火烧:王店火烧起于清初,圆形,厚约一寸,重二两,内有葱花、香油、盐、辣子等,再入炭炉烤制。成品为橙黄色,外焦,酥,香味非常诱人。王店火烧做工精巧,畅销不衰,民间有顺口溜为证:"王店火烧好,八成能吃饱,老人入口酥,小孩不滞消,凉水能泡松,吃多肚不疼"。王店火烧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掰一块放在凉水中,能否泡松飘在水面上。据说王店火烧与当地水土有关,走出王店镇就拷不出这样的效果。所以有很多客人不怕路远,到王店镇买上正宗的王店火烧带回家与亲友共享。

四. 河南省 洛阳 偃师 缑氏葡萄

缑氏葡萄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的。偃师缑氏葡萄远近闻名,这里的葡萄个大、色艳、糖分高、味道好,被誉为“冰糖葡萄”,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缑氏镇地质肥沃,土壤含钾量大(120ppm),光照时间充足,是全国冬季不覆盖栽培的中心地带,发展优质葡萄有着良好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该镇唐僧寺村几位农民率先发展葡萄种植,全镇种植葡萄2万亩,是中原地区较大的鲜食葡萄集散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

光卖鲜食葡萄不算,缑氏镇围绕葡萄产业特色优势,通过举办葡萄文化节,发展观光农业。镇里培育龙头企业,庄园葡萄酒公司、唐僧寺葡萄酒堡,以及在建的开心葡萄酒厂,年产2000多吨葡萄酒,可就地消化2000亩葡萄。

五.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柏豆筋

桐柏豆筋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豆筋“色如金,薄如翼”,营养丰富,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口感清新、滑爽,质地鲜嫩细腻。因其营养价值和黄金一样珍贵,有“软黄金”说法。

豆筋是桐柏山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由于桐柏山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其独特的自然气候让生长在这里的大豆更具营养价值。

桐柏豆筋的做法:

而桐柏豆筋正是选用当地生长的、未施任何农药的大豆制作而成,再加上桐柏山甘甜的山泉水,让桐柏豆筋无不散发着质朴的清新的乡土气息。真正的桐柏豆豆筋是在做豆腐时抽取,但如过量抽取,豆腐不能成型,故一大块(20斤左右)豆腐只能抽取7-8张,每天早晨出摊时才有几张。豆筋也可以由煮沸后的豆浆,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使其表面产生软皮,挑出下垂成棍状,再经自然晾干而成。

桐柏豆筋的特点:

本品选用桐柏优质大豆。经精选、加工而成,产品营养丰富、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可加工出多种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喜爱。

桐柏豆筋的食用方法:

将豆筋用温热水泡涨,待完全回软后捞出挤干水份,切成段凉拌、炒青菜、烧肉、烫火锅或炒、炖肉均可。

六.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豆参煮鱼头

“豆参煮鱼头”是鄱阳湖地区的特色菜、地方菜、百姓菜,说是特色,其“色、香、味、形”真是上品。说是地方,主要限于鄱阳湖区,以都昌为最佳。说是百姓,在鄱阳湖区的人没吃过的,很少。为何?主要是二种主料的影响。

一者,豆参。俗话说:参为难得之宝。东北山中有人参,汪洋大海里有海参,殊不知在江南水乡的都昌县南丰、芗溪、万户等地,还有一种豆参。它用大豆制成,长约三寸,色泽金黄,体形溜圆,清香可口,富含营养,可谓食中珍品。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加工的豆参,与众不同,皮薄,肉嫩,醇香,味美。“豆参”是黄豆去渣后蛋白质凝胶干基,蛋白质高达50%以上。同时,含有对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营养价值极高,与“人参”不相上下,所以,俗名“豆参”。据说,被评为中国九江首届农副产品精品奖。

二者,鳙鱼。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须选鄱阳湖所产的5斤以上鳙鱼,太大肉质太老,太小肉质太嫩。有人研究过认为:鱼头是目前最好的自然健脑食品。已有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鱼头所含卵磷脂是人脑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来源,有增强记忆、思维及分析能力的作用。有人比较过认为:鳙鱼头可食部分比例(67.3%)大于鲢鱼头可食部分比例(61.2%),鳙鱼头的脂肪含量(14.9%)及钙(10.5%)、磷含量(5.8%)均高于鳙鱼肌肉,鳙鱼头中粗蛋白占全鱼的比例(3.6g蛋白/100g全鱼)高于鲢鱼头(2.4g蛋白/100g全鱼)。通过分析发现鳙鱼头的EPA(6.37%)、DHA(7.29%)和EAA含量(60.7%)也比较高,说明鳙鱼头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高。

二者俱备之后,制作工艺及方法,真是花样各异,但最地道的还是都昌本人最好。结果是:“豆参”:饱吸高汤浓汁,浑身水亮,一口咬下,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令人不愿辍筷;“鱼头”:筷入刺落,松而不散,肥而不腻;汤若羊脂,色如人奶,入口其鲜无比。

自然,“豆参煮鱼头”为百姓菜,不比皇家宫廷菜制作那么讲究、规范。口味不同的人,加入的配料也是花样多多,好辣的人自然加入辣椒,开胃的人自然加入生姜、大蒜,喜甜的人还要加点白糖,凡此种种难述。近年来,这道地方菜,进入大江南北,溶入全国八大菜系之列,通过复制、改造、嫁接,花样就更多,有的按重庆火锅式制作,有的按广式制作,凡此种种,我看,还是在都昌本地人做得地道。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吊卤面

“吊卤面”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原以开封第一楼的吊卤面最为著名。

开封制作吊卤面的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它的驰名,还得从开封名厨黄继善说起。黄继善因家境贫困,15岁逃到开封,在一家小饭馆当学徒,出师后,遇到来开封避兵乱的官宦人家的厨师周孝德,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周孝德在山货店街吴家一个小院里开饭馆,因黄继善为人正直,忠厚勤快,手脚利索,颇得周孝德赏识,对其十分信任,让他掌管门面,负责经营,技艺上也给以真传。周孝德技艺高超,黄继善勤奋好学,师徒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当时,达官贵人,乡名士绅也是桌上常客,但黄继善不管人再多,从不“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你吃不到扫兴而归,也绝不让你吃不合格的食品。他在选料上十分严谨,芝麻油要新磨的,粉芡要绿豆的,面粉要麦穗牌的。

1979年,吊卤面被开封饮食业定为名产风味小吃。它继承了传统技艺,选用优质精粉面、粉芡、猪瘦肉、小磨油、鲜鸡蛋、玉兰片、南荠、水木耳、黄花菜、鲜蘑菇、大青豆以及味精、酱油、姜末、花椒油等十多种原料,经数道工序,按照严格的比例精制而成。制成的吊卤面具有透亮美观,色泽鲜艳,卤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能附在面条上的特点。

八. 河南省 焦作 温县 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太行山苍茫遒劲,母亲河源远流长,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钟灵毓秀,世界文化瑰宝太极拳博大精深,“国药之宝”四大怀药声誉海内外,形成了焦作城市的三张名片。

焦作市太极庄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诞生并脚踏实地的走过来,秉承太极文化之精髓,吸纳焦作山水之灵气,在人杰地灵的土壤中依托天然四大怀药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先导,潜心研究、种植、开发、生产、推广以四大怀药为主要原料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系列,建立太极庄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太极庄四大怀药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科研技术和工艺,发展怀药深加工。公司成立不到十年的时间,研发上市产品百余种,成为怀药行业的一个亮点,当地知名品牌。

九.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南峰豆参

俗话说:参为难得之宝。东北山中有人参,汪洋大海里有海参,殊不知在江南水乡的都昌县南峰乡,还有一种豆参。它用大豆制成,长约三寸,色泽金黄,体形溜圆,清香可口,富含营养,可谓食中一珍。 南峰豆参有悠久的历史。在都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观音大士与杜康比试本领,看谁能充分利用五谷,为下界百姓制造出好吃的东西。杜康用米谷酿出了美酒,观音利用大豆制成了豆腐。双方难分胜负,决定到凡间请百姓评判。他们按下云头,请来许多人品评。不少人说美酒比豆腐的味道好;唯独都昌南峰人说:"豆腐能做百个菜,一场能出百样味;而且豆渣能吃,酒渣不能吃,做酒太浪费粮食。"一席话说得杜康心服认输而去。观音十分高兴,为了表示感谢,她教会南峰人用豆腐加工出一种形若人参,味道鲜美的食品,成了百样豆腐菜中最好的一种,并起名为豆参。从此,南峰豆参就美名远播,成了当地的传统产品。 南峰豆参以当地盛产的乌豆和黄豆为原料,乌豆11斤可加工成豆参13斤;黄豆汁水好,11斤可加工成豆参14斤。加工的方法是先把豆子磨成豆瓣,除清豆壳,加水浸盖3-4个钟头。豆瓣浸发胀大即上磨,加水细磨成浆,然后冲入开水泡浆,并用棍在浆桶里将浆"打"匀,接着倒进布袋滤渣。滤出的浆汁再下锅烧开,烧开的浆汁又一次倒进浆桶。加入石膏浆"打"匀,成豆腐花,随即上轧筋,轧成豆干。将豆干切成阔约半寸,长约两寸余的豆条下油锅煎炸。所用油无论是菜油、芝麻油、花生油、棉油、猪油皆可,但以菜油和芝麻油为最好。豆条下锅后,不停地用铁瓢翻动,此时要特别注意火候。火大了,锅里的油就会起泡,使豆条爆开。这时,可用一碗冷水沿锅边慢慢淋下,使热油降到合适的温度。"淋水"是项绝活,只有多年实践的老师傅才能做到适时适度。豆条在油中慢慢地膨大"圆身",形如一支金灿灿的参条,用手一掰,里面状如一朵绚丽的菊花,酷似人参横截面上的菊米心。这样煎炸的豆参一般可储存3-4个月而味道不变。 南峰豆参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且熟食绵软,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豆参可以单独成菜,菜形美观,口味独特。尤其是和鸡、肉、鱼等一同炆煮,它饱吸高汤浓汁,浑身水亮,一口咬下,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令人不愿辍筷。都昌名菜鲇鱼炆豆参,就是用南峰豆参和鄱阳湖中肉质细嫩的鲇鱼炆煮,味道异常鲜美,凡是来都昌的客人都喜欢品尝的的佳肴。 不少地方学习南峰的方法炸制豆参,但成品干硬,质量相差很远。究其原因,这与南峰地方的水质有关。南峰的井水传说是观音大士手里净瓶中的"杨柳水",清冽甘甜,用它制成豆腐质佳味美,炸制的豆参俱属上乘之品,不用南峰井水制作的豆参,质量就是不好。每逢年节,南峰方园二十里的地方,村村垒灶架锅,火旺油香,炸制出数十万斤豆参,不但供应本县,且畅销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近年来,由于都昌县努力发展大豆生产,为南峰豆参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南峰豆参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人们餐桌上可常见到这别具风味的佳肴了。( 九江)

十. 河南省 商丘 柘城 柘桑

为柘城之一,也是全国稀有树种。该树为桑种乔木,木质坚实,纹理清晰,细腻光滑,经济价值很高。它叶可喂蚕,果能酿酒,皮可药用、造纸,树枝又可作梨膏。柘城老王集乡前扳曾口村的柘桑树,栽于明初,树高 22米,胸径 1.08米,材积约 10立方米。柘桑的另一含义是柘城盛产桑杈,它是农民不可缺少的农具。张桥、岗王、伯岗等乡是其主要产区。成品畅销苏、皖、冀、鲁等地。( 永城)
豆参河南特产怎么做好吃江西特产豆参家常做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