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瑶山美味土特产 广西灌阳十大碗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5 09:47:55

一. 广东省 清远 连南 瑶山薯脯

瑶山薯脯选用瑶山优质甘薯,以先进的科学艺流程和现代科学配方精制成,具有天然色泽原质风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B2、锌、铁、钙、胡萝卜素 ,不含任何化学色素和防腐剂,是旅客馈赠、送礼的天然佳品。

二.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美味番薯饼

美味番薯饼

徐闻近年来兴起的咸、甜蕃薯饼,成为饮食业一朵秀丽的奇葩,一年四时盛开不衰。

此饼制作时,先将蕃薯煲熟,去皮,拌烂,成粉状,用一定量和有温水的淀粉把薯粉搅和均匀,用手捏成一个个薄如纱布的扁圆形“饼泥”,中间包上馅--馅为炒过的椰丝芝麻、掺糖的花生、冬瓜糖等--然后,在其外层(两面)贴上2—3片木菠

萝叶,放入锅里蒸熟即可享用。

蕃薯饼粘软、郁香、味美,且宜久留,若时日久了,复蒸后又可吃用,味道与刚蒸熟的没多大差别。人们在探亲访友或招待客人时多以其为道选礼品。

三. 广西 桂林 灌阳 红薯酒

红薯采收后,不少农户为红薯出路发愁。其实红薯加工前景广阔。如用红薯烤酒,酒醇味香,在市场上比较好销。

制作

1.蒸煮拌料; 将红薯洗干净,去尽泥沙。大个红薯切成3.3厘米见方的薯块,小个红薯可以不切。红薯切块的目的是利于蒸熟煮透。将薯块放在大饭甑内用均匀的火蒸煮熟透,倒在干净的竹簟上,将其捣烂成糊状,待其冷却到用手抓而不烫手时按每100公斤鲜薯加红薯酒曲3.5公斤~4.0公斤,均匀搅拌,待其冷却后再上缸。

2.封缸发酵; 将完全冷却的薯泥倒入预先洗净晒干的陶瓷大缸中,缸中只能装2/3的薯泥,不能装满。用薄膜盖严,用细绳扎牢,让其发酵,一般要40天~50天。

3.蒸酒; 将已发酵完全的薯泥,用晒干的瘪谷或酒糟谷拌匀,并以不觉得湿为宜,一般每100公斤鲜薯酒糊料要拌瘪谷约60公斤。将蒸酒甑放在锅上,锅内加足水,用草绳将甑周围与锅结合部密封,使其蒸汽不易冒出来。甑上放铁锅,锅中盛冷水,用竹子做成接酒槽放在铁锅下接酒,将冷凝出来的酒用酒缸盛好。当蒸煮到一定时候,尝尝酒味浓淡,至酒味很淡时,停止蒸煮。蒸的过程中,一是注意火要均匀,不要用猛火。二是注意常换甑上铁锅中的冷却水,保持锅中水的温度24℃左右。

4.密封保存; 要将酒保存留用,宜选用无沙眼破损的小口径陶瓷容器装好,用干净布1小块包扎1粒薯酒曲药丸放在酒中,然后严密封口。每100公斤红薯可产薯酒40公斤~50公斤。

特点

红薯酒不象曲酒那样有一股浓浓的香味,而是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红薯酒味甜、润喉,如清冽的泉水、喝了还想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醉了,不管你喝了多少,即使酩酊大醉,头也不痛。

功效

红薯酒具有强身健体,驱风寒去感冒的作用。感冒头痛时,将粗食盐烧得爆响,然后倒入红薯酒,便兑成了盐酒。这样喝后,感冒之类的小病便会治好。

红薯酒还具有防癌作用。

四.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美味天辣椒

宁波市余姚市小曹娥镇人和村

近年来,人和村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引导广大村民打破传统种植观念,着力培育以辣椒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农业种植产业格局。村里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用于辣椒示范核心基地建设,推广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从辣椒种子到施肥、除虫等田间管理,实行全过程指导和监控,并免费提供农药、化肥及杀虫装置,确保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际标准以内。目前,该村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2800亩,其辐射面积超过1万亩。

为推进辣椒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人和村还积极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经宁波禾丰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后的“美味天”牌辣椒系列产品除销往广东、湖南、江西等国内各大省市市场外,还畅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市场。2010年,人和村种植辣椒3500亩,辣椒总产量945万公斤,总产值2524万元,利润1500万元,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3480元,达到了农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四赢的目的。该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文明村和宁波市全面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美味香橙羊肉

内蒙古创新菜肴。以新鲜去骨羊肉为主料烹制而成。将鲜橙去瓤,修成提蓝。羊肉煮熟切成小丁,加枸杞、精盐、味素等调味品炒至入味装在提篮内,摆在盘边。生羊肉剁茸加橙汁、精盐、味素等调味品拌匀,挤成丝汆熟。勺内添底油烧热.用葱、姜丝炝锅,投入主料,烹料酒,加精盐,味素炒至入味出勺,装在盘的中央即可。持点造型美观,色泽明快,口味咸鲜,酸甜并重,质地细嫩,富有营养。宜作大型宴席的主盘或配件,多在中、高档饭店经营。

六.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红瓜子

红瓜子,是洗子瓜的籽实。洗子瓜在县内早有种植,主要产地在文市、水车两个乡镇,其中以文市种植最多。

县内所产的红瓜子,颜色鲜红油亮,籽大饱满,壳薄肉多,清香可口,且易剥壳,深受人们喜爱,除了作为节日、宴会、婚礼等喜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嗜好品外,还是平常待客的好食品,也是高级点心的最佳配料。

1977年以前,因对红瓜子生产重视不够,种植面积不多,一般年为200~500亩。1978年文市等地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小麦或蚕豆地里套种洗子瓜,种植面积扩大,加之引进新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增。1990年,全县种植7472亩,总产红瓜子31.75万公斤。

红瓜子一直是县外贸部门和供销部门收购出口的产品之一。其中县外贸部门1981年到1990年共收购出口红瓜子16.28万公斤,年均1.63万公斤。

七.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雪梨

灌阳雪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灌阳雪梨为我国南方梨的优良品种,是广西灌阳县的名特优水果,其果大质优、外形美观、果皮薄、肉质细嫩、汁多风味浓、香甜可口、清脆化渣、果心小、可食率高,因其果肉雪白细嫩而得名。

灌阳雪梨三月上旬开花八月成熟。其果大质优,外形美观,果皮薄,肉质细嫩,汁多风味浓,香甜可口,清脆化渣,果心小,可食率高。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达13.6%,无机盐,类有润肺心、化痰止咳和清热解毒等功效,深受人们的青眯,早在五、六十年代阳灌雪梨就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八十年代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全国最优质的砂梨之一,1991-1993年又经区水果办缓缓广西农大、农科院、农业厅、柑桔研究所的专家重新鉴定为广西最优质的砂梨品种。

灌阳雪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万亩,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并且灌阳县通过技术改造,又选育出灌阳雪梨1号、2号、3号等优质良种,并且摸索出花芽嫁接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计划到2005年发展到3万亩,年产3万吨以上。

灌阳雪梨的传说

灌阳雪梨是灌阳县传统果品之一,在灌阳民间已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传说是做知府的邑人夏加民从浙江宁波引进种植的,其名还是清朝乾隆皇帝给定的。雪梨因肉质雪白、外形美观、味美香甜而成为乾隆皇帝的贡品。据灌阳县志记载,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灌阳长坪村的夏加民,在宁波当知府。他返回灌阳时,当地有一位好朋友,送给他两棵名叫杨孩子的树苗作为留念。夏加民回到家乡后,便叫人把树苗栽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这年深冬腊月,地冻天寒,有一棵树苗被冻死了,剩下的一棵树苗,夏加民不管寒天大雪,都亲自出门精心护理。春天来了,树苗慢慢地发出了翠绿的叶子来,夏加民高兴极了。有一天,夏加民从外面游玩回家,家里的两匹大白马突然死了,他叫人把死马埋在花园的那棵杨孩子树旁边。第二年春天,杨孩子树长得又高又茂盛,结出了果子。果子成熟后,他摘下一个尝了尝,可鲜甜啦。从此,夏加民便把这种果子作为珍品,每逢有贵客才摘下来招待。有一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来到广西,各地的官吏都把最好的贡品送给乾隆皇帝。夏加民想到自己曾在朝廷做过官吏,也特地选上了几个杨孩子果子送给乾隆皇帝,表示自己的心意。当乾隆看到这种果子时,心里感到很新奇。他走遍全国,却从未有看见过这种可爱的果子,便当即品尝,味道美极了,他问下官:“这果子是哪里来的”,下官答道:“是广西灌阳一名曾在朝廷当过官的夏加民送来的。”,乾隆皇帝又问:“这果子叫什么名字”,下官答道:“听说是叫杨孩子”。乾隆皇帝听了,皱起眉头说道:“杨孩子,这名字不好听,另给它起个名吧。”当下左右1纷纷交头接耳地商议起来,其中有一下官想了想,便连忙奏道:“皇上,这果子是从千里迢迢的广西灌阳送来的,表明那里的黎民百姓心向朝廷,黎和梨可以相通,就取名梨子吧。”乾隆听后,点点头,没有表示赞同与否,但仍然作沉思状。这时,另一个下官怯生生地走到皇帝跟前,奏道:“皇上,我见这果子肉嫩细滑白如雪,就叫雪梨吧。”乾隆皇帝听了大喜,“很好,这个名字很好,就叫灌阳雪梨吧。”从此以后,长坪一带的农民在屋前屋后和耕地都种上了许多雪梨树,天长日久,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至今,灌阳县的雪梨成了南方有名的水果,销往国内外。

1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灌阳县灌阳镇、黄关镇、新街乡、新圩乡、水车乡、文市镇、观音阁乡、洞井乡、西山乡等9个乡镇,其中主产地是灌阳镇、黄关镇、文市镇和新街乡。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东经110°43′16″-111°20′13″,北纬25°10′32″-25°45′37″,海拔180-2009米。接两省,连三县,东与湖南省道县,江永县交界,西与兴安县、灵川县毗邻,南与恭城县接壤,北与全州县相连,东有都庞岭,西有海洋山,呈柳叶形。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39公里,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全县总面积1838平方公里(183799公顷)。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形地貌:灌阳县地层最早起源于早寒武纪,以泥盆纪相沉积为主,燕山运动造就了都庞岭、海洋山,形成现在的灌阳地貌雏型和由花岗岩、砂页岩、砂岩、页岩、紫色砂(页)岩、石灰岩及洪积、第四纪红土等组成复杂的地质结构;以中山为主的山地丘陵河谷地貌。海拔最低点180米,最高点2009米,灌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县。境内山清水秀,山峦叠嶂,地形地貌错综复杂,为喀期特岩溶地貌,大体分为“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

(2)土壤状况:雪梨产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有:洪积物、冲积物、石灰岩、砂页岩、紫色岩。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土层深厚,活土层在5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质地以壤土和粘壤土为主,少量沙壤土。幼龄果园每年种植绿肥3000公斤/亩左右,因此果园土壤多为壤土,团粒结构好,深厚肥沃、有良好的通透性和蓄水性,保水保肥能力强,非常适合雪梨生长。

(3)水文情况:全县水资源丰富,呈羽状分布,灌江是唯一的主干河流,注入湘江,属长江水系。灌江在本县长119公里,它有观音阁乡、洞井乡、西山乡、黄关镇的广阔森林植被形成的“绿色水库”涵育水分。集雨面积1769.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6.3%,年均经流总量246600万立方米,年均流量73.2立方米/秒。亩耕地有水805立方米。县内一级干流和二级支流共23条。全县年均降水总量31亿立方米,径流深1207.8立方米。外县客水流入面积为160.79平方公里占8%。地下水水质优良,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源。

(4)气候情况:灌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干湿季节明显。全年基本上无明显高温、严寒。年平均气温17.9℃,其中常年年平均最低温为-1.6℃,年平均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5.8℃,≥10℃的积温5384.5℃,年有效积温3031℃,无霜期平均286天。年平均降雨量1538.4毫米;年平均日照1416.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1%;年平均相对湿度78%,属湿润或半湿润地区。常年3月~6月相对湿度较高,一般在84%以上,10月相对湿度较低,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为76%。雪梨生长与光温同期,对产量、品质的形成极为有利。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灌阳雪梨的生长。

(5)人文历史情况:灌阳县地处广西东北部,属农业、商贸、旅游区。莽莽森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风景名胜甚多,有乌龙披雪、龙岗拥秀、柏亭别意、王楼晚渡、灵岩秋月、三峰烟雨、紫竹扫台等旅游胜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灌阳雪梨是灌阳县传统果品之一,据载在灌阳民间已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关于灌阳雪梨最早记载,是在旧《灌阳县志》(康熙四十七年版)物产栏中,称“梨有雪梨清水梨青皮梨早禾梨数种以雪梨为最上”,可见在康熙年间,灌阳已有雪梨栽培。《灌阳县志》(道光二十四年版)兴地风俗类摘出,物产栏果之属有雪梨记载,称“梨熟也可食”,至光绪丁未年灌阳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民国时期《广西年监》(第二回)称“灌阳雪梨质清脆,可与天津雪梨比美”。虽然早有雪梨的历史记载,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才第一次出现雪梨产量的数据,全县产雪梨1200石(72吨),为当时桂林府属11个县唯一的雪梨出产县。民国22年产雪梨574吨,产值达84100元。由于品质优良,灌阳雪梨在民国初就畅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一带。《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品种志》(1959年版)将其列为全区同类果树之首。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出版的《中国果树栽培学》第二卷、第二章介绍砂梨品种,称“广西灌阳雪梨是我国有名的砂梨系统的优良品种”。在由华南农业大学主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栽培学各论》梨主要种类和品种一节中,介绍了灌阳雪梨,“原产广西灌阳,为广西优良品种,其中有小把子雪梨,大把子雪梨和假雪梨三个品种,原产地八月中旬成熟,可贮至次年二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全国最优质的砂梨之一,堪称“梨中之王”。1988年至1992年,进行雪梨优良单株选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通过实施优果工程,大力推广拉枝促花、疏果套袋、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等一系列新技术后,雪梨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由于雪梨的适应性强,丰产稳产,鲜果销售期长(每年的8月到10月),果品质量好,有独特的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湖南、湖北、广东等大中城市及加拿大、港澳、东南亚一带。2005年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通过无公害水果产地认定,2006年通过无公害水果产品认证。到2007年止,栽培面积达2000公顷,年产量达3.51万吨,是灌阳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灌阳雪梨最先在红旗乡(现在的灌阳镇)长坪村种植,而后,逐步推广到附近的大仁村、秀凤村和文市镇的达溪村、新街乡的江口村。现以大仁村的米珠山屯、朱安冲屯种植最多,果质最佳。在灌阳镇大仁村朱安冲屯的凤凰山,长坪村的易家屯,还保留有成活的约为120多年树龄的老雪梨树。由此可见,灌阳县栽培雪梨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

八. 广西 桂林 灌阳 千家洞粽子

千家洞粽子,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异, 有豆子粽、板栗粽、莲蓉粽、裹蒸粽、三角粽等。制法一般用浸泡过的上等大糯和配料拌匀, 用洗净的竹叶包成扎好, 用火蒸煮1-2小时, 取出滤干水份即可食用。配料一般有绿豆、红豆、花生、五花肉(或腊肉)、板栗等。

九.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瑶山红梨

南丹瑶山红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丹瑶山红梨”原名“南丹糖梨”,是从南丹县传统栽培的梨树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因其果实外观褐红色而得名。南丹瑶山红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海拔高度500~1000m,地处东经107°1'~107°55',北纬24°42'~25°37'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5.3℃~18.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5.5 ℃,最低气温-5.5℃,1月平均温度6.7℃~8.5℃之间,≥10℃的年积温5800℃~66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23.5小时,年均降雨量1257 mm~1591mm,属南中亚热带山地气候,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与云贵高原落叶果树常绿果树混交带的过渡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果树种质资源,其中不乏品质优良,地方特色明显的果品,瑶山红梨即是其中之一。

“南丹瑶山红梨”原名“南丹糖梨”,是从南丹县传统栽培的梨树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因其果实外观褐红色而得名。该品种性状稳定,早结丰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果实七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该果实圆球形,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65g-205g;果皮褐红色,富光泽,果点细密,无锈斑;果心小,果肉白色,不易褐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最高可达16%;肉质中细酥脆,浓甜蜜香,果汁多,品质上等。2003年7月21日在广西南方早熟梨专家组评审会上,瑶山红梨以其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美丽的外观(少有的红色品种),在众多的国内外早熟梨品种中独具特色而倍受专家们的推崇,认为其果品很有市场竞争力,极具发展潜力。2005年8月3日,瑶山红梨优选单株经过自治区水果专家组三审评定,被评为广西区优良果树单株。

近年来,南丹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瑶山红梨确立为全县重点发展的水果品种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大量种植瑶山红梨,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果产业,目前以八圩、城关、大厂、六寨、芒场等乡镇为主的瑶山红梨生产基地已逐步建立起来,全县瑶山红梨面积近万亩,年产量近5000吨,产量仍在快速增长。计划到“十一五”期末,瑶山红梨种植规模将达到3万亩,年产量3万吨以上,将成为南丹一个地方特色明显的水果产业。

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城关、罗富、芒场、八圩、车河、大厂、里湖、月里、六寨9个乡镇

南丹县“瑶山红梨”和“冰糖梨”是瑶族山区的地方特有品种,广西自治区专家组鉴评为早熟优质。因质优果靓,近年销售价格不菲。“瑶山红梨”和“冰糖梨”于7月下旬开始成熟上市,主产区为南丹县六寨镇、城关镇和八圩乡,总产量约3000吨。

十.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黑李

产地环境产地位于广西东北部,为都庞岭与海洋山脉间的河谷丘陵,种植基地远离城镇,周围无大型矿产、“三废”工厂、医院和垃圾场,空气、土壤、水源自成一体,无外来污染,生产上以雨水、山溪水自流灌溉为主。境内水果生产基地于2005年通过了区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定,2009年获得了“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产品特点灌阳黑李成熟果实颜色紫黑,球形或椭球形,果径4-5cm,平均单果重100克左右,果面光滑,蜡粉较厚,可溶性固形物11.6%,肉质细脆,甜酸适度,风味浓郁,可食率达99.07%,离核。黑李果品高档稀有,风味特佳,品质极优,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新型高档水果。黑李被列为“五果”之首,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且保健功效突出,具有去解郁毒、活血生津、促进消化、祛痰利尿、清肝养肝、清除湿热、润肠通便等作用。

生产情况灌阳黑李鲜果上市期6-8月,县内总面积8.5万亩,年产量7.2万吨,主要分布于灌阳镇、新圩乡、文市镇、水车乡、新街镇,主销区域为广东、湖南及本区(省)。群众在水果生产实践中施用农药、化肥均能控制在无公害生产标准范围之内,果品卫生、安全。

品牌建设灌阳黑李2006年12月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曾评为全国优质果品并获“中华名果”、“广西名牌产品”及“中国绿色生态黑李之乡”等荣誉。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灌阳十大特产排名灌阳瑶山农家味土特产销售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