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特产有哪些 濉溪县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0:57:54

一.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口子寸金

寸金是我国很古老的一种糖制食品,蔗糖加热经包馅押条断条,成为1寸(3.3厘米)长的金黄色小条,“寸金”之名由此形象而来。糖体整齐,松散,粗细均匀,表面芝麻均匀、牢固,两边断面可以看到依次分层十分鲜明的芝麻、糖皮和夹馅。寸金制作工艺考究,食之味香甜、余味绵长,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二.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培乳肉

临涣培乳肉以其香浓、味纯、滋补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比起红烧肉,培乳肉吃起来肥嫩不腻,含化在嘴里回味无穷;比起精肉块,培乳肉吃起来更有软嫩感,尤其是它特有的乳香味,香气四溢,叫人垂涎欲滴。培乳肉色泽鲜艳、形态饱满。培乳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

临涣当地人对培乳肉情有独钟,人人嗜好。常常是未说先馋,闻味流涎。吃培乳肉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享受。无论临涣人走到哪里,家乡的培乳肉总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嘴唇边打转,结缘,挥之不去。凡从临涣走出去的人,在城里生活久了,吃饭的时候心里往往会有淡淡的失落,那是因为对家乡培乳肉的眷恋。也许不仅仅是味道的原故,吃培乳肉已成了一种怀旧的情绪和思乡的心情,对家乡的感念伴随着培乳肉的清香飘进心坎。

据地方史料记载,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时,总前委在1、1、陈毅同志的领导下,面临复杂的形势,当时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就设在临涣小李家一座小茅草屋里。为了革命的胜利,老百姓们心疼1们的辛劳,便把自家最好的饭菜送到了总前委。当时1们的餐桌上就有一道临涣特色菜———培乳肉。1将军一吃就喜欢上了,只见他嘴里吃一块,手中的筷子夹一块,眼睛还盯着盘子里的一块。这时1心有所悟,一下子就联系到了刚才研究的作战计划上,于是提出了“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作战方案。“吃一个”,就是先集中兵力歼灭黄维兵团;“夹一个”,就是把杜聿明集团紧紧包围住,不让他逃掉;“看一个”,就是对于蚌埠方向前来增援的敌人严密监视,堵住其进攻。

培乳肉做工细腻,工艺考究。据载,1860年(咸丰十年),临涣酱菜地名家清代潘孝武祖父潘恒广为逃避战乱,来到河南鹿邑县。为了生计,潘恒广便帮人做起了酱菜,拜当地师傅学习技艺、加工酱菜,出师后,与人合伙经营酱菜生意,并把技术传授给了儿子潘士昌。后来潘氏父子来到了临涣继续从事酱菜生意。在酱菜制作中,他们发现酱菜经过临涣浍河岸边的古泉水泡制,味道更加鲜美,其美味远远超出了其他地方。当时潘氏父子在制作酱菜过程中发现,用发酵的酱菜汁中蛆虫制作的菜,名曰肉芽菜,味道异常鲜美,后便用酱菜汁烧制肥肉,更是别具风味。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作出培乳肉。

培乳肉工艺考究,必须由当地酱菜培腐乳的汤汁为辅料,制作时须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加工成大块方形,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去掉油腻。捞出后冷却,再切成均匀的肉片,淋入培乳汁(其培乳汁的好坏决定了培乳肉的色泽和风味),加入作料调匀,放入碗中或盘中,再上锅中蒸若干时间,进一步去掉油腻,并将味道浸入肉中。蒸好后从锅中拿出冷藏,待食用时再上锅蒸15分钟后便可食用。

现临涣当地人大多会制作此菜,其中以临涣贵林酒楼老板王贵林在工艺制作和风味上尤为突出,其制作工艺和风味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2007年3 月,贵林酒楼为打出品牌,在濉溪县工商局为其特色菜培乳肉注册了“贵林”牌商标。其生产的培乳肉目前已加工成成品,并采用真空包装。其产品远销至省城合肥,并加工成礼品盒包装,成为当地人佳节的馈赠礼品,受到顾客的青睐。当地著名文化资深学者陈雷为“贵林”牌培乳肉作诗赞曰:临涣古镇三千年,涣水悠悠四名泉。培出美食堪称绝,乳香九州四海传。肉肥不腻奇中奇,贵客来临恨见晚。临别难忘带回转,敬献亲朋人称赞。

三.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老城辣汤

相传乾隆在下江南时,路过此地,感到肚子饿了,恰好路边有一家老太太煮鸡汤,乾隆就坐在路边喝了一碗,感到很香,汤里还有麦仁,乾隆却不知这麦仁是鸡没洗干净留在鸡肚子里的。于是,乾隆就问老太太:“这是啥汤?”老太太年龄大,耳朵也背,没听清楚,就重复了一句:“啥汤?”乾隆就误认为这汤的名字就叫“啥汤”。后来这个名字就叫开了,现在在濉溪人们都叫“啥汤”,又因为汤的味道鲜辣,有的人又称之为辣汤。

老城的辣汤是用母鸡和圆骨,加上装有12种配料的料包煮汤。煮的时候除了加葱和麦仁之外,加上大量的生姜,这个汤的味道就偏辣,这种辣味很鲜。把洗好的面筋在温水中醒透,让原来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柔软,然后掐成一小块张开下锅,同时用筷子顺时针搅动,这时面筋就会被甩成片状,如鸡蛋絮,但比鸡蛋絮略厚一些。辣汤面筋制作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将面粉放入盆内,用清水约1公斤调成软面团,用手蘸上水把面团揉上劲;饧几分钟,再揉上劲,然后兑入清水轻轻压揉,至面水呈稠状时换上清水再洗。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将面团中的粉汁全部洗出,再将面筋用手拢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内。洗面筋剩下的面水勾兑到汤中,这样的勾兑连麦仁都沉淀不下去。最后,加上鳝鱼丝、盐、味精、适量的白胡椒(黑胡椒也可以,不过煮出来的汤颜色发黑)。在汤中加上些许香油,更是美味。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五.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口子麻片

麻片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麻片用白芝麻、绵白糖、熟面粉(多为红薯粉)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经过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麻片富含蛋白质、脂肪、钙、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成品色泽透亮,食之酥脆香甜,口感极好,有舒肝健脾、润燥生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乌发明目、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

六.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南坪狗肉

   狗肉,南坪一带的狗肉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刚煮出锅的热狗肉,味道绝对鲜美。在南坪,狗肉是宴席必备的凉菜,最地道的吃法就是在狗肉上面撒些花椒,不但吃不到麻,而且更能突出狗肉被誉为“香肉”的特点。

七.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土型西瓜

土型西瓜 产于濉溪县土型,闻名淮海地区,风销淮北。徐州、蚌埠等地。该瓜品质优良,皮薄肉厚,脆嫩多汁。清香爽口,甘甜文“蜜。熟透之瓜,刀划其皮,自动裂开,瓜瓤突起,不可复合。品种有青核杉1纹、手中条、大毛秧、季子灰等。主要品种是青核桃纹,属中熟种,果型较大,为椭圆形;皮青绿色,有细网纹,厚约1厘米;瓤红、质沙、籽黑。单瓜重约20斤,大的30余斤,亩产4000斤左右,最高达7000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00亩。

八.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棒棒茶

临涣当地不产茶,但安徽却盛产茶叶。在临涣南面不足两百里的地方,就有着一个叫做六安的地方,茶叶生产远近闻名。临涣就是借着六安当地一种叫做红茶棒的茶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棒棒茶”。据说常饮这种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还能解酒,多饮不撑腹,还可暂解饥渴。临涣镇的人口,现在还不足两千人,可这里数得上名字的古茶馆就有10多家,相传,这还因为临涣古镇有好泉水的缘故。古镇南面有一口泉,叫做回龙泉,相传这口泉水清冽甘甜,现今的茶楼也就大多分布在它的附近。

九.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培腐乳

临涣培腐乳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涣培腐乳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濉溪临涣培腐乳呈棕褐色,皮肉鲜嫩,质地幼细,酱香味浓郁,咸酸味适度,晶莹酥软,软而不腻具有培乳应有的独特味道。

临涣的酱品生产最具传统和地方特色,其中与包瓜齐名的是独具特色的培腐乳。培腐乳有100多年的历史,随同包瓜远销四方。技术精细,工艺复杂,选料优良,配比适当,发酵酿制周期较长,产品制成后具有独特的风味。食培腐乳后,倍感食量增加,尤其用培乳的汁液作为烧肥肉的辅料,更是别有风味。根据气候、温差、土质、无污染等情况,全部精选上等黄豆,加入多种名贵中药材和特制的香料。培乳需要的原料选好后,按生产工序,严格把关,尤其是卫生标准更高。首先要用清水淘净后,再放进清水浸泡,成功后方能上磨磨浆,浆磨成后用箩过去粗渣。所留下来的细浆,用汽加温后点一定的石膏,然后上榨压成规定厚度和标准含水量的块状。下榨后用刀子划成2公分厚、4公分见方的胚块,间隔均匀地放入温室的笼里发酵,要求在恒定室温中保持45至48小时。待发酵到一定的程度,用特制干蜜酱黄培制,加上海盐和天然三伏酱油,装入大缸或坛子内底面,加用适度蜜甜酱,封口上签,放入专用酵室按规定存放。经过大豆浸泡、磨浆、过浆、烧浆、点膏、初榨、压平、复榨、划块、磨制、培制、入缸、封缸、储存、成品等工艺流程。自然发酵陈酿,从胚胎到成品大约10个月的时间,秋凉后开始出售。

成品出售前再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色泽和质量不符合标准,不准出厂销售。优良的产品呈棕褐色,皮肉鲜嫩,质地幼细,酱香味浓郁,咸酸味适度,晶莹酥软,软而不腻具有培乳应有的独特味道。无论在盛夏酷暑,还是在冰封寒冬,无论是休闲归来,还是劳作之后,吃点豆腐香乳,更能刺激食欲。含有多种氨基酸、酯类,是开胃助食的佳品,产品畅销全国。

十.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南坪杠子馍

   馍是北方人的主食,淮北人都惯好吃馍。与百善硬面大卷齐名的面食就是南坪杠子馍。南坪杠子馍是长溜溜的圆柱状,外形酷似杠子,馍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南坪杠子馍选料严格认真,所用的面粉必须达到细、干、白、筋、香的标准。南坪杠子馍自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那是其他人学也学不来的。在和面、赶制和蒸笼等方面都十分讲究,恰当的温度调适,保证面发得透,发到火候。南坪杠子馍发面的方法为传统的酵母发酵法,功夫主要在和面上。发好的面团比较松软,然后要用杠子千百次地碾压,不停地洒上面粉,面团也就越来越硬,做出来的馍十分筋道。木柴加地锅进行笼蒸。杠子馍味道纯正,软硬适口,色泽漂亮。
淮北濉溪十大特产安徽濉溪有什么特产可带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