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哪里有特产店 慈溪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2 01:34:36

一.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养蜂

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

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慈溪)

二.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周巷黄花梨

黄花梨最先开始是由浙江大学园艺系的沈德绪教授精心培育而成的,黄花梨属于砂梨品种,周巷镇在84年的时候引入种植,并于96年被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黄花梨之乡”。

黄花梨果实呈圆锥形,皮呈黄褐色,一般单果重250克左右,果心较小,肉白而脆嫩,汁多而味甜,口味明显比一般梨要佳。特别是黄花梨在8月中旬即能成熟,此时北方梨如砀山梨、莱阳梨、雅梨等均未上市,黄花梨自然成了百姓家中的时鲜果品。

1989年以后,周巷等地的果农为进一步拓展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台湾南投县林秋烘先生到周巷承租梨园,其所采用的整枝、开心、矮化、疏果、套袋等一整套先进栽培技术,很快传授给了周围果农,给周巷镇的黄花梨生产带来了勃勃生机,不仅提高了黄花梨的品质,还使黄花梨第一次迈出国门,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果农还引进西子绿、翠冠、脆绿等早熟砂梨品种,延长了南方蜜梨的上市供应期,既丰富了宁波及慈溪的水果市场,又使梨家族的队伍不断扩大,为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迈出了良好的一步。

全镇共有梨栽培面积1.4万亩,年产量3万余吨,总产值3400余万元。基地内拥有一家台商独资企业——台逸农业有限公司,一家科研机构——慈溪市黄花梨研究所,一个行业协会——周巷黄花梨协会。全镇梨园推行开心修剪、架棚栽培、梨果套袋、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梨品质有了较大提高。浙江省委书记1亲临梨园考察,并被誉为效益农业的典范。1997年注册了“润昌蜜梨商标”,“润昌”牌蜜梨先后荣获99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2000年浙江省农业名牌,2002年浙江省绿色农产品。

黄花梨早熟抗病、品质较佳,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宁波市砂梨的主栽品种。到2000年,慈溪市黄花梨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其中周巷镇就在3万亩以上,1996年中国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的“中国黄花梨之乡”,也是浙江省黄花梨引进推广的发源地。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年糕

产品名称: 慈溪年糕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光滑、细嫩、柔软、可口

产品简介: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光滑润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以质优而闻名。

产品历史:慈城年糕是有优质梗米制成的糕点,是宁波市传统的名优品。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相传伍子胥在慈城作战。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慈城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

四.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草帽

草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慈溪草编与嵊县竹编齐名,为我省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从此,草编成为当地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余姚六仓志》记述:“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市皆有凉帽行,以长河市出品为盛。”慈溪民间也曾有民谣流传:“姚北(今慈溪西部长河、庵东一带)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闻知慈溪长河一带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且手工工资低廉,感到有利可图,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原料运到长河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以后,中外商客又相继在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收购凉帽。从此,以长河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长河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旺景象,“草编之乡”也驰名于世
以金丝草为原料的金丝草帽,其制作的大致方法和过程是这样的:先编织成帽坯,然后剪去帽坯缘的余草,放入漂白粉溶液里浸泡,约15个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曝晒,干后用光滑如卵的石块磨擦,再用熨斗烫平整,修光边毛,这样,一顶漂亮的金丝帽就编织完成了。金丝草帽的基本式样有四种,即:金丝两根蕊帽、金丝对花一根蕊帽、金双丝帽、喇叭式帽(又称长头颈帽)。金丝草帽洁白细软,手感极好,加上编织精细,使草帽显得光亮秀丽,雍容华贵,尤其受到欧美国家女士的青睐
长河金丝草帽编织在20年代后期有过蓬勃发展的兴旺局面,当时有1万多妇女参加编织,其年产量高达120万顶。长河草编妇女心灵手巧,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30年代初,长河草编妇女还用自己的双手编出了一所“草帽业小学”,至今仍被人们称颂。当时,草编妇女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她们决心要让自己的子女读书识字。草编妇女将织凉帽赚来的钱汇集拢来,创立著名的“草帽业小学”,为慈溪的教育历史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7年,抗战爆发,海运阻塞,原料中断,外销停滞,使处在辉煌时期的金丝草帽编织业几乎陷于灭绝的境地。新中国诞生后,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慈溪草帽编织业获得了新生。1954年,长河建立了“慈溪草编工艺品厂”。从事草编工艺研究的技术人员积极钻研、创新,在草编工艺品的图样设计、工艺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特别是编织技术,在原有的平板编织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吸收、借鉴了竹编的技法,编织成重叠式的交眼,使织成的草帽给人以双层的感觉。另外,又从一根蕊式发展到双根蕊、三根蕊、留空蕊、重叠蕊、辫编蕊式等。编织用的原料也由原来单一的金丝草逐渐发展到南特草、银丝草、咸草等10多种原料
慈溪草编,在金丝草帽的基础上,现已进一步发展到包括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慈溪草编工艺品大量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草编妇女用慈溪沿海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已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欢迎的草帽制品,在广交会上倍受外商赞扬。“慈溪女子手艺高,巧手织出好草帽”,由7万名妇女组成的慈溪草编大军,正在创造更加壮丽的业迹,草编之乡将开放出更加灿烂的草编工艺之花。( 慈溪)

五.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蜜梨

慈溪蜜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蜜梨。又称黄花梨,盛产于慈溪周巷镇、庵东镇。蜜梨不同于一般梨子,果大,水分特别充足,营养极为丰富。因蜜梨开花结果时非常漂亮,因此两镇的大片梨园还成为人民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六.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庵东青蟹

庵东青蟹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的。慈溪庵东青蟹具有个大、味美、干运存活力较长的特点,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慈溪市庵东、崇寿一带素有野生青蟹,繁衍于海涂。青蟹,头胸甲短而较宽,两侧无长棘,青绿色。栖息于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海,水温降至7℃至8.5℃左右,青蟹就停止摄食,进入休眠或穴居状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慈溪市利用杭州湾浅海野生青蟹苗种资源,大力发展青蟹养殖业,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连年增加。至2000年底,全市青蟹养殖面积已达6.4万亩,产量1900余吨,产值近1亿元。庵东镇作为主要养殖区,养殖面积、养殖产量约占全市的42%和39%,因此庵东镇被省渔业主管部门命名为“青蟹之乡”。

七.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南美白对虾

慈溪南美白对虾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慈溪渔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慈溪市近海养殖南美白对虾4.3万亩,分“精养”和“粗养”两种,主要分布在庵东、新浦、附海、观海卫、龙山等镇,有1000多养殖户从事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今年产量预计可达1.5万吨,产值可达4亿多元。

八.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草帽

产品名称:慈溪草帽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特性:编织精细,光亮秀丽,手感极好。

产品简介:慈溪草编,在金丝草帽的基础上,现已进一步发展到包括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慈溪草编工艺品大量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草编妇女用慈溪沿海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已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欢迎的草帽制品,在广交会上倍受外商赞扬。

产品历史:草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从此,草编成为当地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余姚六仓志》记述:“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市皆有凉帽行,以长河市出品为盛。”慈溪民间也曾有民谣流传:“姚北(今慈溪西部长河、庵东一带)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闻知慈溪长河一带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且手工工资低廉,感到有利可图,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原料运到长河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以后,中外商客又相继在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收购凉帽。从此,以长河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长河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旺景象,“草编之乡”也驰名于世。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宋家漕香干

宋家漕香干

匡堰镇宋家漕以制作香干闻名,全村有20多家个体户制作香干。据年近80的丁尧鉴老师傅回忆,这香干加工手艺起源于他祖父的祖父,到他已有5代,加上目前正从事此项手艺的子孙,至少已有150年历史。

宋家漕香干,以芳香、滋润、细腻、绵韧名扬四方。香干酱色有光泽,味道鲜美,佐酒下饭堪称佳品。刚出锅的香干,更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开。

宋家漕香干盛誉历百余年不衰,并不是偶然的。香干加工成型,从原料黄豆磨浆变豆腐,再把豆腐加工配料,着色成形,至少有10道以上的工序。一代一代的师傅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配方配料不折不扣。他们常常品尝各地香干,不断取长补短,忠实地继承和发展了这套祖传的手艺。

十.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上林湖越窑青瓷

上林湖越窑青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上林湖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据专家考证,上林湖越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最早的成熟青瓷就在上林湖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青瓷因此也被称为“母亲瓷”。这里不仅是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如今,在上林湖的四周沉睡着120多处古窑址和满地的碎瓷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馆”。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慈溪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的生产,近年来已陆续研究开发生产出包括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等5个系列的上万件仿制品。同时,还有4件工艺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沉寂了上千年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如今重放光彩。在日前举行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首批出炉的50多件青瓷引起轰动,展出一结束即被抢购一空。首批出炉的这50多件青瓷,包括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7个品种,造型独特,上面的人物峨冠博带,神态举止栩栩如生,样式和成色均达到了古代青瓷鼎盛时期的水平。上林湖越窑位于慈溪市匡堰镇的上林湖畔,始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这里不仅是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地,还是“海上陶瓷之路”的发源地。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120多处越窑遗址。近年来,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频频到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考察研究,青瓷文化的研究日渐升温。慈溪市因势利导,研究开发了越窑青瓷工艺,把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为挖掘民族文化瑰宝、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宁波)

慈溪哪里买特产便宜又好吃慈溪特产小吃一条街地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