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钻石土特产 连城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12:08:10

一.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冠豸山铁皮石斛

冠豸山铁皮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中药材,具有利咽、明目、厚肠胃、强阴、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治疗、保健功效。野生“冠豸山铁皮石斛”历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十六年的连城县志便有记载。近年来,由于野生“冠豸山铁皮石斛”资源逐渐枯竭,连城建立了以冠豸山为中心的250平方公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域禁止采摘野生铁皮石斛。连城与省农科院、省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突破了“冠豸山铁皮石斛”人工扩繁栽培关键技术,采用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为种源,模拟野生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环境,在冠豸山下的文亨、揭乐等乡镇建立全省最大的铁皮石斛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共发展铁皮石斛种植面积2300多亩,鲜品年产量920吨,年产值达2亿元。

福建连城冠豸山位于北纬25度,它特有的丹霞地貌结构,及地理环境特别适合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因此铁皮石斛原生态种群分布广泛。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是多糖型药用、食用、观赏兼具的珍稀草本植物,其茎秆粗壮,茎皮薄,叶片厚,粘汁多,脆而易折断,口感香甜细腻,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提神解困、消除疲劳、清咽护嗓、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防癌、改善糖尿病症状、缓解风湿类风湿等功效。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权威检测,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的液相图谱与野生铁皮石斛图谱高度吻合,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植物多糖含量达54.3%,远超国家标准(国标为25%),品质十分优异。2013年11月,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荣获国家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连城人开发利用石斛已有200多年历史,清嘉庆、道光年间,连城民间已利用野生鲜石斛作凉茶退低烧、治喉痛、胃痛、止血排毒等。清朝末年,揭乐乡吕屋村的谢志濂到广西百色开药店行医,他精于用针灸和铁皮石斛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因为医德高尚,艺术高明,被誉为神医。其时,百色地区是全国石斛集散地,市场行情极好。其弟谢静江在他店里帮忙打理业务,他们看到铁皮石斛药用价值高,销路好,想起家乡冠豸山的悬崖峭壁上“吊兰”比比皆是,经过商量,谢志濂留守店中,谢静江与侄儿谢地生回连城雇请当地善于攀爬的药农上山采铁皮石斛,建起了连城首家家族式加工枫斗的作坊。产品除了运往广西百色,还销往杭州、上海、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冠豸山铁皮石斛的生产发展以福建省连城冠江铁皮石斛有限公司、福建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福建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冠豸山铁皮石斛种源为冠豸山的野生石斛种源,是第一代原种经过组培与驯化后,进行种植,让铁皮石斛种苗回归到大自然继续生长,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铁皮石斛成品药村的品质,堪与纯天然野生石斛相媲美。如今,冠豸山铁皮石斛产品除了有传统的枫斗、石斛花、石斛粉还研创了铁皮石斛叶茶、茎节茶、铁皮石斛香酥条及铁皮石斛全枝干品饮料。特别是冠豸山铁皮石斛茎节茶采用福建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创的加工技术、保证了铁皮石斛的营养成分的同时,可使石斛中的内溶物可迅速溶于水,相比传统的石斛枫斗具明显优势。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款可直接冲泡便可饮用的石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 目前,冠豸山铁皮石斛产业迅速发展,加盟户6000多户,年产值5亿多元。

地域范围

冠豸山铁皮石斛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连城县辖区内的莲峰镇、北团镇、姑田镇、文亨镇、莒溪镇、朋口镇东部、新泉镇东部、庙前镇东部、林坊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东部、隔川乡、罗坊乡大部、四堡乡东南部、揭乐乡、塘前乡,8镇、9乡。介于东经116°32'14"~116°36'38",北纬25°20'23"~25°52′48"之间。东至赖源乡;西至宣和乡;南至莒溪镇;北至四堡乡。东西最宽57公里,南北最长66公里。总保护土地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工种植面积2300亩,鲜品年总产量920 吨。其中,冠豸山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域位于冠豸山周围,面积250平方公里。

二.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连城兰花

连城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城是闻名中外的福建兰花的主产区和发祥地之一,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优良,名冠八闽。

连城种养兰花历史悠久,民间有句俗语流传:“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意思是说,吃的可以节俭些,但兰花不能不种几盆,甚至因为兰的香,有家有兰花不烧香之说。

连城植兰自宋始,以朋口镇桂花村最为有名,百余户人家几乎家家种兰,有100余个品种。

早在清代康乾年间就有人养兰远销粤、赣等省,如今以朋口为中心以及周边乡镇的群众,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家家户户都有着种养兰花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爱兰养兰、玩兰赏兰之风更盛。

20世纪80年代末朋口农民联合成立了兰花开发公司,在镇所在地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兰花辅。1994年第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朋口农民栽培的建兰新品种“三友梅蝶”“南斗素”“阳生素”,分获银奖和2项铜奖。全县现有养兰户2000余户,栽培以素心建兰为主的130多个品种,并曾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三.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鱼饺

鱼饺。“鱼饺”是连城地方特色美食。以取料精良、制作精细闻名,因费时,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宴席上较少见到。“鱼饺”的主要原料是草鱼、五花猪肉、水发香菇、葱白、鲜冬笋、鸡蛋、地瓜粉等。技术工艺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刀工的要求。制作时,将草鱼宰杀干净,连皮取下草鱼身上的厚肉,以鱼皮为底边,将鱼肉块两侧修成等腰三角形,再切成厚约2毫米的连刀片(即第一刀切至鱼皮而不断,第二刀切断,展开后成菱形),在连刀鱼片两边粘上地瓜粉,放入五花肉,香菇、葱白、冬笋制作成的馅丸,捏紧两边即成鱼饺。“鱼饺”的烹调有炸食、煮食两种方法,炸食、食之鲜嫩脆香,煮食、食之轻香滑嫩。

四. 欧洲 荷兰 荷兰钻石

来到荷兰,只需到阿姆斯特丹一游,就可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式各样的荷兰”尽收眼底。荷兰的钻石世界驰名,考斯特钻石厂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厂,维多利亚女皇皇冠上的钻石便是在这里切割打磨出来的,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所有的女人兴奋不已。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人口约70万。荷兰盛产钻石,除了人们配带的饰品,制表工业和精密仪表均选用耐磨的钻石做轴承,工业钻石产量占世界总量80%。阿姆斯特丹市以钻石加工而驰名世界。

钻石工业在荷兰有很悠久的历史,现在荷兰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钻石公司。另外,钻石实际上等于是荷兰传统和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荷兰的钻石吸引着很多的世界游客,包括中国的游客。

荷兰的钻石加工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可以切割出102个面,技术掌握在犹太人手里,用的是南非钻石。

五.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姑田宣纸

姑田宣纸,据史料记载: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该县姑田镇元甲村人氏蒋少林到邵武县禾坪乡向当地人学习造纸技术,花了三年掌握了蒸煮竹丝、天然漂白、打浆方法和造纸、烘干等工艺过程。回乡后,他利用当地出产的大量毛竹,加工成青丝,并经多次试验,试制成功天然漂白的手本纸(即宣纸类型之一——漂料纸),该纸厚度适中,拉力强,质地柔软、纤密耐用,白净吸墨,能经受风霜雨打,太阳暴晒,强光照射而不变色,享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的美称。随着造纸技术不断提高,连城宣纸的类型发展到三大类(漂料、熟料、生料纸)、26个品种,而姑田生产的除手本纸、玉版纸、加重珠联纸外,还生产可供朝廷命官向上司或皇帝作奏疏用的奏本纸,用于学习科举考试的京练纸和官府用于写榜文的黄榜纸等。历史上最上乘的竹纸“连史纸”(旧称簾史纸,修族谱的最佳用纸)产于江西铅山和福建连城,所以人们称安徽泾县产的宣纸最好的同时,美称连城为“泾县连城”。《中日传统手工纸事典》作者王诗文于1954年在连城姑田等纸区调查认为,姑田宣纸用日光漂白,具有宣纸相似的颜色,又有经久不变色的特征,是竹纸中的上品。由于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等优点,成为印刷古籍、书法绘画、篆刻拓印的好材料。曾被江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选为官府文书用纸,还被地方官员进贡京城作御用之纸。清代皇太子《四书》、《五经》和溥仪皇帝的《膳房清册》,就是用姑田宣纸印制的。

姑田宣纸自明代嘉靖(1552—1566)年间开始生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1780年起,由于姑田宣纸纸质好、产量大,广东、江西以及当地的客商先后在姑田、莒溪设立纸庄,收购土纸,运往广东佛山、香港、澳门等地销售,姑田造纸术声誉大振。1802年,姑田宣纸由广东大埔转销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还销往菲律宾,畅销国内外市场。随之而来的挑担、船运、票号、酒铺等服务行业也蓬勃发展,使当地经济繁荣发达起来。民国初期,连城宣纸业高峰时期达到一千余户手工纸槽,拥有工人一万多人,年产量6万担。民国以来,我国宣纸产地主要有:安徽泾县、广西都安、四川夹江、浙江富阳、福建连城,连城也就发展成为当时的全国五大宣纸产地之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三多”,即煮料开槽多、出口创汇资金收入多、从事纸业经营者的人多。姑田纸庄商号有50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有姑田上堡的洪春号、中堡广泰号、下堡吉兴号三家。洪春号由六股合资经营,每年每股可分纯利白银一千两,折合光洋一千四百元,名噪一时,人们称该号是一颗摇钱树。后来又有旗鼓相当、实力雄厚的新纸号出现,如南美庄、荫昌号、永名详、义盛祥、元茂、义隆、肇春号。至四十年代后姑田又有一批新的纸号出现,如振东号、振春号、集祥号、裕源、谦吉等纸号。就这样,姑田宣纸与安徽、四川宣纸成为中国三大品牌宣纸。姑田的经济因此繁荣,当地人民也非常富庶,素有“金姑田”的美称。而且,姑田的质量上乘的漂料宣纸,一直是四堡雕版印刷产业用来印刷较为重要书籍纸张的材料,四堡人称之为“上等纸”,为雕版印刷业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大都靠刻书和贩书的四堡乡民致富,成为闽西闻名的富裕之乡之一。

由于纸业发达,大量的白银输入姑田,姑田一度成为闽西北商贾云集的物资集散地,有来自苏浙、粤东、上海地区的商人,他们把宣纸和土贩运到京津、武汉、广州和海外。到民国时期商贸活动已规模相当了,埠外的商品有棉纱、布匹、煤油、香料、糖盐、肥皂、药材、五金、瓷器、海产等,络绎不绝地倾入姑田。纸业的繁荣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现了京果海味、布匹绸缎、日用杂货、点心糕饼、酒家饮食(以潮汕风味为主)等各行各业的铺面,随之蓬勃兴起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商贾豪富。其中距今170多年前建造了姑田最大的房子的姑田镇上堡村的豪富邓启华,是从事纸业发达。抗美援朝时,为首捐资购买“连城号”飞机和兴办家乡学校的连城县莲峰北街人邓礼宸(1914-1990年),26岁开始经营纸业、布匹、油品等商品的义隆号发家致富。连城籍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华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周年茂的祖父周仰云(1885-1964),以纸行为主创业以来几经起落,在海外发展壮大事业后,时刻关注和支持祖国与家乡的建设事业,而且把这种造福桑梓精神代代传承。到周千和、周年茂时,周家祖孙三代先后共为家乡捐资助学一项,就至少价值五百多万元人民币资金。

姑田正月游大龙的传统民俗活动,与姑田宣纸同样享誉中外,可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龙”的龙身制作离不开质量上乘的姑田宣纸。设在镇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的“姑田紫阳诗联书画学会”,它的前身就是一度闻名于全国20余年的“姑田农民诗社”,有30多位来自农民、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退休人员和中学生成员。成员中人才济济,有曾荣获在山东济南举行的交警书法一等奖的当地农民民间诗人、书法家——号“独臂渔人”华钦进,全国著名的书法悬空大师蒋继林……去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还亲临考察参观,对姑田当地历史悠久的耕读之风和文化成果倍加赞赏!而这一切无一不得益于当地宣纸文化的历史沉淀。

现在的姑田宣纸,一直是南京档案馆保存和修复史料的主要用纸,也是当代传统书画届的首选用纸。虽然它是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与现代科技加工原料相结合精细加工而成,并保存了原来纸质特性的精品。但原先的山涧边、溪河畔上随处可见的漂料纸槽和用水车作动力的碓寮也因年久失修,荒的荒、垮的跨,加上雨季洪水冲,已经难觅踪迹,以往“沿溪水碓无停事,一片舂声撼夕阳”之感也一去不复返,更不用说从事这一行的人愈来愈少。因此,如何不让宣纸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流失,保留和发扬姑田宣纸的历史文化,确实令人深思。

六.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包粄

【包粄】亦可称为客家饺子,具体做法和饺子无异,只是外皮不同。这个我好像也没吃过,可能因为方言和书面语不同吧,我都不知道包粄对应的方言是什么。

七.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文亨红衣花生

文亨红衣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亨红衣花生是连城县传统农家品种,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长期的栽培选择和优良的土壤、生态等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态和品质特征,成为我县重要的传统特色农产品。文亨红衣花生属珍珠豆型小粒品种,果壳薄,网纹清晰,外形美观,以双粒果荚为主,种皮紫红色有光泽,鲜果嚼感脆嫩润滑、细腻无渣,熟食香甜可口、食味好;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元素,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膳食营养需求。 亨红衣花生2011年9月13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文亨红衣花生协会已向国家工商局注册文亨红衣花生集体商标;文亨红衣花生协会积极组织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产品推介会等,扩大文亨红衣花生的知名度,文亨红衣花生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享誉八方,深受消费者欢迎。文亨红衣花生融合了连城县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文亨红衣花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喜庆家宴、接待客人、走亲访友的佳品。 文亨红衣花生2014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3200吨,产值7800万元;随着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红衣花生市场的开拓,预计到2018年种植面积2.5万亩,总产6250吨,产值2亿元,产业发展广阔。

地域范围

文亨红衣花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连城县辖区内的莲峰镇、北团镇、莒溪镇、姑田镇、朋口镇、文亨乡、新泉乡、林坊乡、曲溪乡、宣和乡、隔川乡、罗坊乡、四堡乡、揭乐乡、塘前乡,5个镇、10个乡。介于东经116°32'~116°58',北纬25°21'~25°55′之间。东至姑田镇下堡村;西至宣和乡前进村;南至新泉镇北村村;北至四堡乡中南村。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63.6公里。总保护土地面积1860平方公里,生产面积5万亩,年总产量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文亨红衣花生属珍珠豆型小粒品种,植株直立紧凑,叶形偏椭圆形,出叶角度较小,株高50cm左右,单株分枝5-7条,有效分枝4-5条,结荚集中,单株荚果数15-17个,饱果率75-80%,双仁果率85-90%,荚果普通型,带鼻勾,果壳较薄,网纹清晰,外形美观,均匀一致。果型小,百果重120-130g,百仁重50-52g。种仁呈桃型,种皮有光泽,紫红色。新鲜花生嚼感脆嫩润滑,细腻无渣;煮熟花生香甜可口,吃味好。 2、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系数为5.46计)含量为25-30%,含油量≥40%,亚油酸≥41%。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花生(NY5303—2005)的要求。

八.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连城年糕

【年糕】或称糖糕制作过程:

(1)大米泡水后晾干,碾成粉末,晒干备用。

(2)用干净盆器盛取适量大米粉末,微热油锅中加白糖熬成稠状,倒入粉末,用筷子迅速搅动使热量四处扩散,加入红塘、开水和捣碎的花生、陈皮等,最终搅至糊状。

(3)取一铜盘,洗净擦干,表面涂上一层花生油,将米糊倒入,上蒸锅蒸熟后,表面撒上事先炸过的芝麻即可食用。有些蒸制年糕的高手能把年糕蒸至晶莹剔透,犹如琥珀,花生、杏仁一类干果完全烂熟其中。食用时配以茗茶,味道更佳。一般来说,这个是连城人在除夕夜的必备美食。

九.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龙岩白斩鸡

白斩鸡,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称“白斩鸡”。又因其用料是上海浦东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故又称三黄油鸡。后来上海各饭店和熟食店都经营“白斩鸡”,不仅用料精细,而且还用熬熟的“虾子酱油”同鸡一起上桌蘸食。此菜色泽金黄,皮脆肉嫩,滋味异常鲜美,久吃不厌。

连城特产必买清单连城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