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土特产回收 始兴农特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5 05:36:12

一.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石斛

始兴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始兴石斛是广东韶关始兴的。

据著名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如蚱蜢髀者佳……”。当时所谓“始兴”,就是今广东韶关地区,是行政区域名称,叫“始兴郡”。

这足以说明:韶关地区是石斛优良品种的原产地,加工历史悠久。

既然有历史典籍为韶关“野生石斛鼻祖”作证,那么,近几年韶关石斛种苗培育及移栽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就变得理所当然。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市石斛种植面积已经从2004年的100亩扩大到2000多亩,约占全省石斛种植面积的50%以上,遍布全市各县(市、区),年产值约1.5亿元;全市石斛种植基地共16个,其中30亩以上种植规模的基地有10个,主要分布在始兴县、仁化县、新丰县、乳源县和翁源县等地。

始兴石斛的发展状况

1、庭院式种植。一千多年来,始兴人常把始兴石斛当作观赏性花草或药材种植在自家的庭院内。

2、小规模种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兴人开始开发野生始兴石斛资源,尝试小规模种植始兴石斛。全县累计种植始兴石斛80多亩。由于缺乏苗木繁殖技术和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苗木繁殖缓慢,扩大再生产的难大。

3、产业化设施种植。2012~2014年始兴石斛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始兴石斛质量技术规范》和《始兴石斛》的地方标准(见附件8),从“苗木组培——设施栽培——采收”的技术含量实现质的飞跃,始兴石斛进行产业化设施种植。至2014年,全县累计种植始兴石斛1250亩。

4、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开始,始兴石斛生产企业以“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以韶关学院、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韶关市农科所、韶关药检所等多家科研机构为科技支撑,以韶关车八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始兴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始兴石斛质量技术规范》和《始兴石斛》为地方标准,建立始兴石斛生产基地、苗木组培基地。在有效保护野生始兴石斛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服务体系,始兴石斛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始兴石斛

广东省始兴县现辖行政区域

《始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始兴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函》,始府函〔2014〕102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0222/T6-2014《始兴石斛》

二.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杉木

始兴山多林密,盛产杉木,有“粤北杉乡”之称。所产杉木有糠杉和油杉两种,其中又以油杉最多、质最优,具有坚韧、通直、油心大、材质好、花纹美、容易加工、不易腐烂和变形等特点,适用于建造房屋、架设桥梁和制造家具。始兴杉木主要产地分布在县境内东南部山区,以司前、隘子、澄江、罗坝等地产量最丰、质量最好。据有关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全县每年出口大小杉木424000条(折合3万立方米),多运往广州、佛山等地。迄今,全县杉木蓄积量达226.4万立方米。

三.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燎原蚕茧

燎原村位于广东省始兴县罗坝镇北部,种桑养蚕是该村的传统农业。近年来,燎原村因地制宜地将蚕桑生产发展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现全村桑园面积1680亩,占总耕地80%。种桑养蚕农民占总人口70%以上,种桑养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90.9%。种桑养蚕人均纯收入达到6380元,收入高于同类村27.2%。

首先,燎原村组织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桑农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全村70%的养蚕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优质桑苗基地,提供蚕种制种室、蚕种派发室及蚕茧中转站等设备、设施,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桑园总面积的68%。现产茧90%以上是上茧,单张蚕种产茧由27.98公斤提高到35.2公斤,亩产茧由3担提高到3.6担,亩产值由3500元提高到4200元。以其蚕茧为原料生产的生丝平均等级为4A以上,部分达到最高等级6A,燎原村的蚕茧供不应求。

其次,燎原村依托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始兴金兴茧丝绸公司,发展“企业+基地+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公司与农户签定产销合同,实行保价收购,并对规模户进行奖励和生产要素的扶持,实行优价护农和资金、技术助农,有效地抗御市场风险。

同时,燎原村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邀请高校、科研单位到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桑农提供良种良法的学习示范现场。积极推行“蚕—沼—桑”的生态农业模式,把无公害生产规程和绿色生产技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现已为“广东省蚕桑科技创新专业镇”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广东省始兴县罗坝镇燎原村

四.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顿岗马蹄

顿岗马蹄个大皮薄、肉厚,色泽鲜美,爽、脆、漱、甜、无渣、口感好,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润胃等功效,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产品可保质一年。

顿岗镇有耕地多为盆地平原,土地成土母质多属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的河流冲积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优良,十分适宜马蹄的生长发育。顿岗镇种植马蹄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据县志记载,顿岗镇种植马蹄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气候适宜,产出的马蹄以果大、皮薄、肉脆、爽甜、多汁、无渣、易于保鲜、贮藏、加工等特点,为粤北山区名优土品,而享誉省内外。

近年来,顿岗镇通过打造“顿岗马蹄”品牌,开展高产优质马蹄栽培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户走“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将马蹄种植户化零为整。与华农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承担了马蹄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依托高产优质马蹄示范基地,抓好马蹄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培育壮苗、选田整田、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与留种等方面进行培训,农户普遍掌握了马蹄高产栽培技术;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科教兴镇,注重品牌;注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注重品牌,普及推广测土配肥等新技术。通常,农户会在上半年种植稻谷、花生、辣椒,收获之后在下半年种植马蹄。很关键一项经验是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将早造稻秆或早造花生苗大量压于马蹄田作基肥,为保障马蹄品质奠定了关键基础。二是选育优良品种,完成马蹄优良品种繁育体系建设,使马蹄产业不断壮大,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达100%。2005年全镇马蹄种植面积976亩,年产量2608吨,年产值近396多万元。2014年全镇马蹄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量15000多吨,年产值近4000多万元。

顿岗是始兴的农业大镇,距县城7公里,地处省道1912线旁,该镇种植马蹄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全镇狠抓了品种的改良和大面积的种植,年种植1.5万亩以上,总产量3万多吨,是该镇农业的主导产业,产品是粤北名优土。

顿岗马蹄物美价廉,平均价为每吨1500元左右,销售时间是当年11月份至次年的8月份,欢迎客商前来洽谈订购。

五.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毛竹

毛竹又称苗竹,是亚热带山区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3.0℃,年降水量>1000mm。始兴县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527.7mm,具备毛竹生长的气象条件。近年,毛竹种植17.8万亩,蓄积量达到2136万条,年产毛竹100万条。因此,自古以来毛竹种植便成为始兴的一大经济作物。其主要产地分布在北山、罗坝、澄江等地,以北山苗竹为最佳,故有“南山木,北山竹”之说。始兴毛竹具有粗大、笔直、节疏、厚实、纤维性能强的优点。所以,其用途极广,多用于建筑、造纸和加工如竹椅、竹席、筷子、竹篮、簸箕等竹制品。

由于始兴毛竹资源丰富,也催生了另外两大土—笋干和土纸。土纸是用毛竹的嫩竹制造的。始兴生产的土纸具有洁白、光滑、柔软、吸水性强的特点,有东庄纸、山贝纸、玉扣纸、重桶纸、油桶纸、磨头纸、全料纸、京文纸、草纸等多个品种。其中东文纸质量最优,而桶纸和京文纸为大宗。早在民国时期,全县有大小纸厂100多间,年产量达一万多担,多数销往外地,甚至远销国外,成为北山等竹区的一项支柱产业。毛竹又是竹笋的一大原料之一。

始兴毛竹笋分冬笋和春笋两种,味道鲜美,是佐餐佳品之一。因产量多,农家多将春笋加工成笋干,宜于保存,一年四季均可享用,同时笋干也成为始兴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六.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沙梨

始兴沙梨,是历史传统,曾驰名全省和港澳地区,是岭南佳果之一。始兴沙梨,果大肥壮,色泽鲜亮,皮层软薄,蜜汁浓厚,味道清馨,肉厚嫩脆,梨核细小,闻之清香扑鼻,食之鲜甜爽口。产区集中在狮石下、天子地、车头坪等地。所产沙梨,品种多,有香梨、蜜梨、红梨、青梨、麻梨等,以香梨最佳,其次是蜜梨,大宗的是红梨、青梨。香梨又分薄皮香、厚皮香两种,以薄皮香质量最优。以往,全县年产沙梨1000多担以上。

七.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沈所南山姜

沈所南山姜是始兴南山姜典型代表。南山姜为生姜的一个品种,姜科山姜属植物。始兴是南山姜的产地之一,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南山姜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韶关始兴一带,其姜要小,观赏性要差点,但药用性价值很高,味道足,在当地用黄酒、鸡蛋加南山姜配合下煮给产妇吃,很有营养。据《始兴县志》记载:南山姜,在当地又有称南方左拨窖姜,是始兴县老百姓耳熟能详有名,民间种植,清末民初开始至今有较长历史,南方村民祖祖代代相传种植,全部在山岗上开垦新土种植,先炼山后开垦,使植被植物变为肥料,不连作,轮作间隔8年以上,防止土传疾病尤其是腐烂病(姜瘟病)大量发生,造成种植失收。传统的始兴南山姜主要分布在始兴县的沈所镇和城南镇,20世纪50-80年代,北京同仁堂药业公司及香港某药业企业大量在始兴收购南方姜加工中药,种植高峰期近万亩。目前,始兴南山姜主要集中在沈所镇南方村,种植面积300多亩,亩产量1000-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1.5万元。

生姜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中医认为,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等作用,常被用于男性保健,可以起到助阳的作用,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对于产后的女性坐月子时,餐餐以姜醋佐膳,有利体质复原及喂养婴儿;增加食欲防胃病无论是蒸鱼做菜,还是调味作料,生姜绝对是桌上一味,其辛辣滋味可去鱼腥、除膻味,菜汤加姜还可以祛寒和中,味道清香。民谚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就是说,当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胃溃疡、虚寒性胃炎、肠炎以及风寒感冒也可服生姜以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生姜还是传统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沈所南山姜,其姜休形较小、修长,药用性价值很高,辣味足无渣,味辛,性温,能开胃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长于发散风寒。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产后女性坐月子必用补养食品,窖姜煲母鸡,有利体质复原及喂养婴儿。生姜是加工肉类重要佐料。

始兴县沈所镇南方村委会有山林面积3.7万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水温冬暖夏凉,常年气温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应生姜的种植,该村有上千年种植生姜的历史。当地农户认为,南山姜,因其抗姜瘟病性能较弱,种植的土壤、气候环境要求较高,产量也相对其它品种较低,要选用植被环境较好的山坡开垦新地,开垦时的杂草要就地焚烧,草木灰埋入土壤,叫炼山开垦种植(也是当地人把南山姜叫“火姜”的由来),不能连作,轮作间隔3年以上,一般是在上年的冬天进行炼山开垦,次年2月开始种植,当年11月收获,挖出来的生姜(当地叫仔姜),要在山地深埋(离地面2-3米深)约半年进行保存,经后熟后才成产品,也就是常言的“窖姜或老姜”。虽然南山姜种植要求较高,采用独特的栽培技术,产量较低,但产品品质好,姜肉质鲜嫩、具有够辣、够香等特点,市场价格好,销路好,仍是当地群众和珠三角游客的畅销产品。目前,始兴县沈所南山姜,种植面积仍600多亩,年产量1200多吨,年产值近2400万元。在各级的重视下,已成立始兴县沈所镇南方含秀生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辐射带动下,实行品牌化经营,做强做大南山姜产业。

始兴县南方村含秀山姜合作社生产的“南方生姜”品种优良,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粤北山区名优土品,以肉质鲜嫩、够辣、够香等特点而享誉省内外,越来越受人们消费的青睐,是外出旅游和家庭中的理想食品。

八.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柑桔

始兴种植面积较广,在九个乡镇、一个乡均有柑场,而且始兴现种的柑桔品种较多,有温州蜜桔、南丰蜜桔、椪柑、脐橙等20多个品种。

九.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白毛茶

    白毛茶是中国特种名茶之一。韶关的乐昌、仁化等县的白毛茶以其特有的清香和甘醇闻名遐迩,它还有生津解渴、醒脑提神、消食开胃、防治疴呕吐、预防龋齿、驱除口臭、降低血压等多种功效。常饮可健身益寿。 "白毛尖"茶是茶叶中的珍品,它因茶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而得名。经加工的茶芽毫毛银白如雪,茶汤清澈持久。据蒸青样生化测定,茶多酚42.84%、氨基酸1.47%、干茶样分析,茶多酚38.31%、咖啡碱5.5%、水浸出物45.03%( 韶关)

十.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西瓜

始兴大面积种植西瓜始于二十世纪,目前已发展至10000多亩,主要产区分布在顿岗、太平、城南、沈所平原地区。始兴西瓜具有皮薄、肉厚、鲜红、爽脆、多汁、清甜、核少等特点,品种有日本蜜瓜、台湾“新红宝”、花皮、黑皮和黑美人等。

盐城涟水特产是什么贵阳桂林特产品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