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的特产有哪些介绍 金昌能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7 05:40:55

一. 甘肃省 金昌 永昌县 永昌胡萝卜

永昌胡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胡萝卜为永昌。色泽鲜艳,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生、熟可食,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宴客、馈赠均为上品。

胡萝卜营养丰富,富含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并且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作用。对贫血、肠胃、肺病等疾病有治疗作用。食用方式多样,可雕刻成“金凤凰”昂首展翅在高档宴席上,是人们喜食的水果型保健蔬菜。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城郊及西河地区海拔在2000—2460米之间,气候冷凉,无污染,土壤疏松肥沃,种植胡萝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无公害三红(红皮、红肉、红心)胡萝卜肉质无歧根、无裂口、表皮光滑、色泽鲜亮、肉色橙红、中心较细、肉质细嫩脆甜,每百克含水80g—90g、胡萝卜素13.9mg、Vc5.6mg、VB10.05mg、VB20.018mg、可溶性糖5.58g、钙0.017g,并含锌0.93ppm、铁0.99ppm等多种矿物质,形状和品质极佳。该县依靠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邱仲华和他领导的专家,选准适销对路的胡萝卜优良品种———日本改良新黑田五寸人参,完善并推广具有永昌特色的胡萝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招商引资,建成年周转万吨蔬菜的恒温保鲜库、胡萝卜丁加工厂。永昌县胡萝卜产业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胡萝卜亩收益1400元,是单一种植小麦收益的4-5倍,成效显著,永昌县胡萝卜闻名国内外。

2000年7月中旬,当产品陆续上市时,兰州宏伟公司、上海介石公司、中德合资兆通阿姆斯食品有限公司等众多商家云集永昌。产品销往广州、上海、杭州、银川等国内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2000年12月15日,兆通阿姆斯食品有限公司、兰州宏伟公司两万亩胡萝卜收购协议合同已签订,永昌胡萝卜产业欣欣向荣。2001年该县将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优质胡萝卜栽培技术,推广胡萝卜优质保鲜贮藏技术,招商引资,建成3万亩年产15万吨的胡萝卜种植、加工、销售、生产基地,配套完成服务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完成后,年销售收入达7075万元,实现利税2279.5万元,目前,永昌县已将胡萝卜生产作为一大产业来发展,积极引导胡萝卜产业向特色名优、创汇方向发展,把永昌建成全国驰名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永昌胡萝卜

地域范围

永昌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经101°04′至102°43′,北纬37°47′至38°39′。县境东西最长距离约144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114.8公里,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东面与民勤县毗连;东南面与武威县的双城、洪祥、青林乡接壤;南面与武威县金山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界;西南面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西面与民乐县、山丹县毗邻,北面与金川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靠。全县辖6镇4乡,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可利用耕地93万亩。胡萝卜是永昌县主要的特色产业之一。永昌胡萝卜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01°04′至102°43′,北纬37°47′至38°39′。永昌胡萝卜原产地域范围行政区划包括: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焦家庄乡、朱王堡镇、水源镇、六坝乡、东寨镇、新城子镇、红山窑乡、南坝乡、河西堡镇十个乡镇。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20000吨,总产值达1.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永昌胡萝卜以其肉质根圆柱形,无岐根,无裂口,表面光滑,色泽橙红鲜亮而著名,因其红皮、红心、红肉,又称“三红”胡萝卜。大小均匀,外形整齐一致。根长13—21cm,横径3—5cm,单根重100—200g。中芯较细(成熟收获时的胡萝卜芯径在1cm以内)。 (2)独特内含成分:肉质细嫩,质密脆甜,纤维极少,水分适中,适口性好。生熟食口味具佳。永昌胡萝卜含水率达到80—90%,每百克含胡萝卜素13.9毫克、维生素C5.6毫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0.018毫克,含可溶性糖5.58%,锌0.93ppm,铁0.99 ppm,钙0.011%等及其它多种矿物质。永昌胡萝卜的内在品质好、胡萝卜素含量高,亩产达4000—5000公斤,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化加工要求,是鲜食和加工的优良品种。在具有永昌胡萝卜应有的外部形态、口感风味、肉质细嫩脆甜和水分多纤维少等诸多特定品质的同时,还必须达到食品卫生指标,确保食用安全。 (3)安全要求:永昌胡萝卜产地环境按照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DB62/T972—2002质量标准,符合胡萝卜卫生新标准要求。生产全过程控制按照DB62/T189-2010规程进行。加工、包装、储运。

二.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党参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中药,性平,味甘,补中益气,主治中气虚弱,脾虚泄泻,血虚薇黄、便血崩露等症。我省的党参有纹党和防党两大品种,以文县产的纹党最为驰名,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补益力强,闻名于世。

三.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灰灰菜

灰灰菜

灰灰菜,方言又称灰条,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集嫩茎叶,沸水滚煮1-3分钟捞出漂洗后凉拌。采用脱水处理方式加工后销售,每吨市价可达1-3万元。

四.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金川红辣椒

金川红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川红辣椒:果实羊角型,长度达12—14cm,果面光滑亮泽,皮薄肉厚,水份少,色红素含量高,水椒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干椒亩产350公斤以上,抗病性强。制干辣椒色泽纯正、辣味极强、品质特佳,达到了出口一级品标准。

金昌市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农产品“金川红辣椒”,正式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查和专家评审,被确认为国家第七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依法保护,这是金昌市首个获得此类认证的农产品。

“金川红辣椒”的保护范围位于金川区双湾镇的龙口等8个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等4个村。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由此而生的双丰辣业、泽林辣业成为本地的龙头企业,并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10年,全区美国红辣椒从产量到价格双创新高,亩产达4000-4500斤,最高的达5000斤;市场价格每公斤最高达2.5元,种植户每亩收入平均达到4500元左右。

地域范围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介于东经101°29′至102°34′,北纬38°至39°之间。属阿拉善台地,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3052 米,最低点1327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残丘平川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充足,有靠祁连山雪水形成的东、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流经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辖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3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9%。区内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金川红辣椒的种植区域包括金川区行政区内的双湾镇的龙口村、古城村、营盘村、金河村、康盛村、许家沟村、陈家沟村、天生炕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村、下四分村、西湾村、东湾村等,也是金川区主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红辣椒面积从最初的每年4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000公顷,实现总产量1000万千克,总产值达15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官特征 金川红辣椒外观形状整齐均匀,果面油亮光洁,果实呈深红色,颜色均匀,果皮厚,韧性强。 ⑵内在品质指标 金川红辣椒干椒水分≤17.9%,平均单果重≥7.0g,果长≥12cm,最大部位直径≥2cm,平均果皮厚度≥0.4mm。杂质总量不超过0.5%,花斑椒不超过总量的1%,维生素C≥126.7mg/g,灰分≤82.0g/kg,粗纤维(干态)≤203.4g/kg。 ⑶安全要求 金川红辣椒产地环境按照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229-2004(无公害食品辣椒干)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5208-2004(无公害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金川红辣椒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五.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宁远堡西瓜

宁远堡乡下四分村:西瓜

六. 甘肃省 张掖 张掖葡萄

张掖位于北纬38度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依祁连山,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西汉时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万亩、森林面积696.2万亩、湿地面积315.6万亩、荒漠沙化土地1700多万亩。全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戈壁沙漠中的绿洲。张掖区域位置独特、自然禀赋优越、资源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冷凉气候资源和北纬38度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使张掖获取了“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殊荣。张掖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据《甘州府志》记载,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首先在河西走廊种植和传播,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张掖当地出产的葡萄美酒成为万众瞩目的稀世珍品。盛唐时期,张掖葡萄种植日益兴起。此后1300多年,葡萄种植在张掖大地兴衰交替,绵延不绝。张掖葡萄种植的历史实践表明,张掖适于种植葡萄的范围较广。经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我市适宜葡萄种植的最佳区域范围是:东经98°92′-100°86′,北纬38°60′-39°60′,东至甘州区与山丹县交界、西至肃南明花乡与酒泉金塔县交界、南至甘州区大满镇与花寨乡交界处、北至高台县罗城乡慕少梁,包括甘州区梁家墩、新墩、党寨、长安、碱滩、上秦、甘浚、明永、三闸、乌江、沙井、靖安、大满、小满等18个乡镇,临泽县沙河、板桥、新华、平川、蓼泉、倪家营和鸭暖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骆驼城、巷道、宣化、合黎、黑泉、罗城等8个乡镇,山丹县陈户、位奇、李桥、霍城等8个乡镇,民乐县三堡、-、顺化、南古和北滩等9个乡镇及肃南县白银、榆木桩乡等56个乡镇海拔在1300—2400米大片土地。这些地方,土壤大多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15.2℃—18.2℃,日照时数在8.9小时—10.2小时,昼夜温差大(12.6℃~14.5℃),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在2200℃~3550℃之间,利于糖分积累和风味保持;干燥清洁的空气、纯洁甘甜的祁连山冰雪融水、仅次于西藏拉萨的太阳辐射强度、加之稀少的降水,为生产有机、绿色优质葡萄提供了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基础和条件。至目前,张掖市所辖的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5县1区,根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海拔梯度,种植不同品种的各类优质葡萄面积达5.08万亩.(其中:设施葡萄1.05万亩;酿酒葡萄2.34万亩;露地鲜食葡萄1.69万亩,带动种植农户38000多户),产量达6.918万吨,产值达4亿元。近年来,我市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为目标,用新理念、新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探索发展以节水、高效、安全为特征的绿洲现代农业上,我们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背景持续快速发展设施葡萄的路子我市于1995年开始引种红提葡萄,2000年开展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2005年进行规模推广。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设施葡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做出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沿山冷凉带、荒漠边缘带和城镇郊区圈“两带一圈”,科学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标准生产,推广配套技术,带动规模扩展,加速“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开发,培育名优品牌,全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经邀请全国葡萄界知名专家及部分果品营销商,实地考察我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基地,专家一致认为:张掖市气候冷凉,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是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最佳区域,张掖市在设施葡萄延后栽培中,技术成熟、配套,且能生产出元旦至春节成熟上市的高档有机葡萄,市场潜力大,利用不同的海报梯度,可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2008年至今,连续多年,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各类扶持办法,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各县区也先继配套出台适合了适合本县区实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全力扶持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在全市海拔1300—2400米的大片土地,大面积连片推广,种植以金张掖红提为主栽品种的设施延后优质红提葡萄。发展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成熟,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实现了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亩均收入达1.8万元左右,单方水产值可达100元以上。经过短短3年,发展设施葡萄1.05万亩,设施延后金张掖红提葡萄种植农户户均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我市葡萄发展现状,特别是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我市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2万亩,到2020年,争取达到5万亩左右。

三.地域范围

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玉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有耕地380万亩,人口128万,是甘肃西部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更是全国重要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张掖葡萄是张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张掖葡萄”生产地域范围处于东经97°12′—102o20′,北纬37o28′—39o57′之间,按行政区划确定,具体包括:甘州区梁家墩镇、新墩镇、党寨镇、长安乡、碱滩镇、上秦镇、甘浚镇、明永乡、三闸镇、乌江镇、沙井镇、靖安乡、大满镇、小满镇、龙渠乡、安阳乡、花寨乡、东大山林场、西城驿林场等19个乡镇、林场,临泽县沙河镇、板桥镇、新华镇、平川镇、蓼泉镇、倪家营乡和鸭暖乡等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镇、骆驼城乡、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黑泉乡、罗城乡、新坝乡等8个乡镇,山丹县清泉镇、陈户乡、位奇镇、李桥乡、霍城镇、大-乡、东乐乡、机械林场、山丹农场、山丹马场等10个乡镇、农林场,民乐县洪水镇、新天镇、六坝镇、永固镇、三堡镇、-乡、顺化乡、丰乐乡、南古镇、开发区、东滩苗圃等11个乡镇、开发区、苗圃,肃南县红湾寺镇、白银乡、康乐乡等3个乡镇,共计58个乡镇、林(农)场、苗圃,海拔在1350—2450米之间。基地总面积达到3500公顷,年产张掖葡萄5.25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张掖葡萄”果实色泽艳丽,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果穗松紧适度,平均纵径26厘米,横径18厘米,穗重750-1000g,果粒近圆形、大小均匀,无干缩果、无小青粒,果梗、果蒂鲜绿,平均单果重12g,最大单果重18g,固形物含量15g/100g以上,总糖13g/100g以上,适口性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张掖葡萄感官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表略)2.采摘的葡萄按感官要求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由果穗、果粒、色泽、成熟度、采摘期、破碎率与日烧率、病虫果七个指标确定。以果穗为第一判断标准。3.内在品质特性:葡萄理化标准见表2。(表略)(3)卫生要求:葡萄卫生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和表4。(表略)

七.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金昌大姜

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商品。在品种选用方面,多年来一直依赖于传统品种,新品种极少,常规栽培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1996年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从昌邑传统主栽品种昌邑大姜中发现1株突变体,姜块胖大,颜色鲜黄,丰产性突出。经过连续5a(年)的筛选地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金昌大姜。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生长势强,根茎膨大速度快,对病害有较强的抗性。2001--2005年在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金昌大姜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4738.3kg,较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5.6%。2003年开始引种到省内莱芜、安丘、威海及河北省等地,金昌大姜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累计种植面积7000平方公顷,平均亩产4966.7kg。2005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八.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甘肃油橄榄

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河谷川的武都、文县、康县、成县四县区,是全国最佳的油橄榄生产基地,这里生长的油橄榄品质优于原产地地中海沿岸。近年来,陇南的油橄榄成为了全省的重点特色产品,目前已建成各类油橄榄种植示范园区10处,基地总面积达到9万多亩,占到全国油橄榄种植面积50%以上,其中挂果面积3万多亩牞年产鲜果550多吨,产油83吨,实现产值830多万元;建设油橄榄加工企业4家,研制开发出油橄榄系列产品6大类。全市鲜果产量、产品种类和数量以及油品质量均居全国之首。

九.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酒柿子

酒柿子

盛产于大滩地区的酒柿子,是选用还未成熟的青柿子和用高粱煮的酒醅(或用低度白酒)混合装缸,密封数月后可启封食用。上等酒柿子皮肉呈桔黄色或深棕色,软硬适中,酒味浓郁醇正,色味俱佳,是馈赠亲友之珍品。

十.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西域煎饼

最早出现在唐代敦煌的启蒙教材中,说明敦煌人在很早的时候就食用煎饼。煎饼的起源较早,在《俗务要名林》和《类书》中即有记载。因其制作简单,快捷方便,口感软糯,受到人们的喜爱。
金昌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去金昌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