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招牌特产 漳州独一无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6 09:04:08

一. 福建省 漳州 漳浦县 蚝煎

在闽南漳浦霞美“海蛎之乡”, 每家每户的渔民都会制一种地方小吃“蚝煎”。“蚝煎”是家家宴席待客之 佳肴。

霞美乡地处外海湾,有淡水溪流入活滩涂,那里生产的海蛎体大、肉白味鲜,用这种海蛎(海蛎简称“蚝”)做原料制作的食品,风味独特。霞美“蚝煎”制作考究,新鲜蚝洗净后,加上鲜鸭蛋及适量的大蒜、芹菜,拌上地瓜粉,掺入少量的鱼露、盐、味精等配料,经搅拌调匀,放入平底锅里,用猪油加热煎,铲成圆饼形状,待底层油滑皮酥,再翻过来煎至同样程度,将“蚝煎”上盘食用。吃“蚝煎”时,可以把“蚝煎”沾上适量的辣酱、蒜蓉,醋、萝卜片等佐料,食之酥脆清香,入口蚝汁鲜甜,回味无穷。霞美“蚝煎”还有壮阳、固涩、止痰等药效。

二.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漳州芦柑

漳州芦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漳州市九龙江出海口区域的长泰、龙海、南靖、平和、漳浦5个县区的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陵红沙壤地带

特定品质

漳州芦柑因果实形态和品质差异,分“硬芦”和“有柑”两品系。硬芦品质最佳,其果实高扁圆形,果皮澄黄、中等厚、较坚硬故名硬芦,果汁多,味甜美(固形物15%左右),香甜爽口、色香味俱佳,为芦柑中优良品系,为闽南柑桔的主栽品种。

文化典故

芦柑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据福建龙海县史记载,“唐大中年间(公元件世纪),九湖七首岩第九代主持中理禅师,常有八泉浇灌1株橘树,结出果大、皮粗色橙、汁甜、味香,果蒂微,有6-8条放射纹,形如卦”。其性状描述,正是现在芦柑栽培种的硬芦品系。又据明朝末年,凌登名撰《榕城随笔》载有“闽南产柑橘,其种不一,而颗皆硕大。芦柑为量,红橘次之。芦柑色稍黄,红橘则正赤,皆佳种也。三衢所产似也当稍让”。说明芦柑栽培已达1100多年以上历史,目前以福建漳州、永春,浙江衢县、台湾省四地栽培规模量大而集中。

三.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粉粿

粉粿

粉粿原料:地瓜粉300克,冷开水300毫升,热开水1200毫升,自制糖浆,蜂蜜。

粉粿制法:1、将地瓜粉与冷开水拌匀至地瓜粉无颗粒状,成为地瓜粉浆。

2、将刚烧开的热开水冲入调好的地瓜粉浆内,一边冲入一边搅拌至呈透明糊状。

3、趁热把透明糊状倒入抹油的长四方皿中,表面抹平,待冷却即为“粉粿”。

4、把冷却的粉粿置冰箱冷藏后,取出切小块盛碗,淋下自制糖浆即可食用。

四.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漳州水仙

漳州水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漳州水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漳州著名的,被誉为“凌波仙子”。漳州“宜春”水仙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单瓣的,有六片白色瓣亲托一个黄色副冠,像个小酒杯,叫“金盏”;另一种是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如百折裙子,叫“百叶”。水仙“本生武当山谷间”,大约在十五世纪中叶明代景泰年间才传入漳州,产地以西南郊圆山脚下蔡坂一带为最著名。这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松散,上午面阳,下午受阴,又有圆山山泉灌溉,极适宜水仙花的生长。这一带水仙花共种60多公顷。人们公认漳州“宜春”水仙花有五大花期长,芬芳清郁,所以畅销国内外。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都举办过漳州水仙花展销会。1984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将水仙花定为漳州市市花”。

福建漳州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以球大、形美、花多、味香、期长而驰名海内外,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漳州位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漳州主产地龙海圆山琵琶坂,水仙花具有秋生长、冬发花,春贮养分、夏季休眠的特性。但福建漳州北有风障,西有疏林,无雪微霜,山泉长流,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虽是冬季而花田温暖湿润,构成一个得天独厚栽培水仙花的优良环境。是个有山有海有平原的富庶宝地。

被称为“凌波仙子”的漳州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的。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周舒开,中间长有一个酒杯状的金黄色副花冠,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清香浓郁;另一种是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层层叠叠,上端素白,下端淡黄,雅号“玉玲珑”,俗称“百叶水仙”。这两种水仙都成为漳州的骄傲。“世界名花唯此有,人间异香别地无”,就是它的真实写照。同时,它又被许多古代诗人喻为“国香”之花。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漳州就有水仙花的栽培历史,现在,它既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又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由于它鳞茎硕大,箭多花繁,形美香郁,应时而发,花期长,素雅娟丽,又能雕刻成瑰丽多姿的各种优美造型,是世界公认的多花水仙类中开花最多,香味最优的一种,远胜过产自于地中海、日本和国内其它地方如平潭、崇明及台湾等地的水仙花,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因而它是驰名于海内外、蜚声全球的。为什么漳州水仙花能“独占花坛,声誉远播”?这主要是因为漳州水仙花的产地——九湖所处的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位置、土壤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福建漳州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座具有丰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九湖镇有着“中国水仙花之乡”的美称。2007年,漳州水仙花占全国市场销售量的90%。

五.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海胆膏

东山盛产海胆,海胆生长在海里礁石上,是一种浑身长刺的海生棘皮动物,呈圆球状,据说有70种,只有紫海胆等几种可食用。紫海胆呈紫褐色,以海藻和浮游生物为食,外壳石灰质,内腔有卵巢,表如桔瓣,色泽金黄,味道鲜美,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壮阳补肾、营养丰富的高级佐餐食品。

六.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兰花

南靖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靖自古是我国建兰、墨兰的主产区之一,古时就因多出名兰佳品而被称为“兰陵”、“兰水”。境内山多林密,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时间久,适宜各种兰花的生产繁衍。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生产的兰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据初步调查主要有6大类,1000多个品种,尤其以建兰(又叫秋兰)、墨兰、寒兰、春兰品系最多,是全国四大兰花原产地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具特色的墨兰生产区。台湾世界兰蕙交流协会原会长黄秀球赞誉南靖县是“兰花之乡”,中国兰花协会会长、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南靖时,欣然挥毫赞颂:“南靖山水秀,幽谷佳兰香。” 1998年10月,南靖县被中国农学会经济委员会授予“中国兰花之乡”称号。

南靖县是我国兰花主产区之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8%;土壤肥沃。境内山多林密,竹木参天,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兰花集散地。南靖自古是我国建兰、墨兰的主产区之一,古时县城即名"兰陵"、"兰水"。

在高海拔林区盛产寒兰、兔耳兰、春兰、多花兰;在中、低海拔竹木林区盛产建兰、墨兰等。目前南靖县已有1200多户种兰专业户,植兰面积达1600多亩,年创产值超亿元,存圃兰花1000多个品种6000多万苗,出口创汇2000多万元,中国委员会授予南靖县“中国兰花之乡”的光荣称号。并多次在全国兰博会上获奖、饮誉海内外。

境内生产的兰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支持县兰花协会创办2.5公顷的国兰示范场,鼓励农民发展兰花,为全县推广兰花种植新技术、新设备提供技术示范。1999年,南靖县被中国委员会授予"中国兰花之乡"。

七.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漳州柚子

品质较好的有华安的“坪山柚”和“文旦柚”,它们与广西的“沙田柚”和泰国的“暹罗柚”并称为世界四大名柚,具有果实大、果肉柔?觥⒐?汁多,酸甜适度等特点。主要产地在沙建一带。
坪山柚和文旦柚在华安栽培历史悠久,旧时会被列为献给皇帝的贡品。相传很久以前九龙江北溪黄枣坪山村住着一个吕氏孤儿,他勤劳朴实,喜爱栽花种果。喜鹊感其人品,吐珠为苗,到中秋时,结出硕大果实,香味胜似桂花,吕氏便名之为“坪山桂花柚”。文旦柚传说是一戏班一个姓文的小旦所种,所以叫“文旦”。由于过去多从厦门出口,海外又称之为“厦门文旦”。另有一生种?g溪蜜柚也很著名。?g溪蜜柚是平和县的传统名果,在18世纪清乾隆年间,被朝廷列为贡品。1982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名果鉴赏会”上,它以皮薄果大、汁多核小、肉白味佳,名列前茅。最大的一颗重四公斤。但它的成熟季节不在中秋,而是在十一月份。为发展这种传统名果,1984年国务院农牧渔业部、省农业厅与平和县共同投资联办“蜜柚、夏橙示范场”。

八.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丹桂

南靖丹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南靖丹桂,赏土楼奇景”,这是时下在“土楼之乡”南靖县时常可以看到的广告语。最近六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从当地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出发,把茶叶确定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海峡两岸(福建南靖)高山茶“336”行动计划,积极从茶树改良、绿色认证、龙头带动、技术更新、形象打造、市场拓展、茶市辐射、名茶精品等12个方面推动茶产业加速发展壮大,“生态茶叶强县”建设迅速从梦想变成了现实: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0万亩,年茶叶产量1.26万吨、创产值7亿元,跻身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第二生产大县。2006年,全县茶农户均增收5000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5%来自于茶叶。

如今在南靖,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兴茶富民”政策也成为南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南靖县委-陈忠厚说,近些年,随着农业税、税的取消,茶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越来越小,但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小,反而全面加大了;县委、县政府决心一届连着一届干,带领广大茶区群众走出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南靖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闽南乌龙茶传统产地之一。然而,过去在南靖,茶叶并没有被当作一项产业来开发,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滞后,种茶效益一直较差,茶叶价格总是在5-8元/斤间徘徊。可此时,同样是闽南乌龙茶原产地的安溪县,铁观音茶叶却是当地茶叶价格的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且十分畅销。

2001年,时任南靖县委-的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晓峰,从这种天差地别的强烈市场对比中找到了“商机”。而当时,也正值南靖芦柑价格持续下跌,广大山区农民也正在考虑产业如何转型问题,迫切寻找一条全新的增收之路。好“商机”加之好“时机”,县委、县政府当年果断做出决策,在南靖历史上首次把茶叶确定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和壮大。

众所周知,做“好茶”必先要有好茶青。于是,在果断做出扶持发展茶叶产业的决策后,南靖县就首先从调整当地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的茶叶品种结构入手,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茶农下决心改造老茶园,新种铁观音、丹桂等优质茶叶,大力调整茶叶品种结构。特别是针对全县茶叶优良品种比重低的问题,县农业部门在深入调查、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推广丹桂、铁观音等早晚芽名优品种和金萱、翠玉等台湾优质品种的发展重点。

丹桂,是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历经19年从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肉桂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的一个高香、优质、高产的乌龙茶新品种。该品种茶叶香气奇高、滋味醇厚、外形翠绿、汤色金黄、而且egcg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系抗癌物质)是所有茶叶中最高的,其品质可与安溪铁观音相媲美,是闽南乌龙茶中的珍品,而且经试验后证明非常适合在南靖种植。为此,该县提出了“主推丹桂”的口号,打出“喝丹桂、人富贵”的广告,并采用舆论造势、典型示范、苗木补助等办法,大面积推广丹桂茶叶种植。经几年来推广,目前该县丹桂茶叶面积已达3万亩,一举成为该县茶叶的主打品种。

与此同时,一场大刀阔斧的茶叶品种结构调整也在全县各茶叶产区大面积铺开,仅2001-2003年三年间,全县累计更新改造老茶园达2.5万亩,使老茶园重焕生机;全县优良茶叶品种比例也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90%以上,早、中、晚芽品种比例更趋合理,区域茶叶品种结构告别了“单一种植”的历史,出现了“名优荟萃”的喜人局面。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何妨山高远”,茶叶质量是茶产业的“生命线”。以往在南靖,由于茶叶品种大部分是“大路货”,泡出来的茶水黄浊苦涩,被人戏称为“老茶婆”。近年来,该县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下大力气提升茶叶制作技术水平,全力推动全县茶叶品质和档次不断提升。

九.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大肠咸菜火锅

大肠咸菜火锅

制作方法:

主料:咸菜,猪肠

辅料:老姜

材料:

咸菜、大肠、姜片

做法:

1、大肠用生油和盐洗净油脂,去掉肠壁的脂肪。

2、咸菜、大肠、姜片加点水一起炖。

3、炖熟即可。

十.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窑瓷器

平和窑瓷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闽南平和境内。明晚期开始烧制。

主要生产青花及彩绘瓷,亦有部分色地贴化瓷及素胎印花瓷。[1]

福建省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欧阳希君先生近日考察了漳州平和洞口窑,收获颇丰,发现了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素三彩重要标本,为进一步研究探讨素三彩这个重要的学术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本报特刊登欧阳希君先生发现的重要标本图片及考察记要以飨读者。

笔者从2002年以来先后考察平和县明清古窑址数十次,窑址附近的村民多次带路,并帮助采集标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故如有大的动土(如植树、修路、山洪等)他们都会电话通知我。在此,笔者再一次感谢他们。

漳州窑是明末清初贸易瓷的主要产地,平和窑则是漳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华南沿海明清时期一处重要的贸易陶瓷生产基地。在平和窑未发现之前,海外学者将漳州窑生产的青花瓷称为“汕头器”(SWATOW),日本则称之为“吴须”;将五彩瓷称为“吴须赤绘”,都归之为“华南窑系”或产地不明;将素三彩称为“华南三彩”,日本称为“交趾陶瓷”等。1物考古部门的努力,部分谜底被解开。但尚有部分争议和未解之谜,需古陶瓷研究工作者及文物考古部门共同奋斗。

平和县境内目前已发现明清窑场数十处,堆积点百余个,部分为笔者首次调查发现。经福建省博物馆科学发掘的窑址有:南胜镇花仔楼村碗窑山窑,南胜镇法华村田坑窑,五寨乡新塘村大垅窑、二垅窑,五寨乡寨河村洞口窑(包括窑山窑、陂沟窑)。有关陶瓷品种、烧造工艺等已详尽阐明。

平和窑瓷器

平和县协会

13215417

瓷器

漳州土特产福建漳州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