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产的作文辽宁 家乡的特产作文400字辽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7:16:11

一.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庄河大米

庄河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庄河大米是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的。庄河大米晶莹剔透、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庄河大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庄河水稻占大连水稻总产量的3/4。种植历史悠久、水源清澈、土壤肥沃,使得庄河水稻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良种”加上适宜的种植条件、特别是“盐碱土壤”,使这里出产的大米晶莹剔透、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2004年,阳光农业的万亩稻田被列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冬一”牌阳光大米成为辽宁省著名商标。目前,阳光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机械化,大米加工厂引进了日本最先进的两条生产线,采用全封闭式管理,年加工能力5万吨。

2014年,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庄河大米”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庄河大米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庄河大米栽培区域主要地处在南起北纬39°27′52″,北至40°12′10″,西起东经122°29′10″,东至123°31′24″的范围之内。其界定的边界为东至栗子房镇砬腰村火石岭屯,西至明阳镇永胜村沙包屯,南至城关街道海洋村,北至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生产面积20万亩,产量8万吨。涉及到沿海和中部地区的14个乡镇,122个村。

二.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三. 辽宁省 锦州 义县 烤全牛

烤全牛
义县烤全牛选出生后过百天的小乳牛经清真寺阿訇屠宰后,剥去牛皮(留头,弓扣要小一些),去内脏,将小乳牛清洗后,置于特制的容器内,下“特”制的调味品,味制二十四小时,后取出造型,挂“特”制的糊,抹匀牛的全身,下“特”制的烤炉内,烤7—8小时,出炉后,放在“特”制的托盘内,点缀上桌。
食用时带薄饼、葱丝、香菜段、瓜条、孜然粉、自制辣酱、自制甜面酱,同时上桌。
特点:色泽光亮,外焦里嫩,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四.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贝类

贝类

丹东市有海洋国土面积525万亩,其中0-10米等深线106万亩,适宜贝类底皤增养殖面积50万亩;滩涂面积36.3万亩,适宜养贝面积18.8万亩。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外内欢迎。

全市共有海水贝类41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缢蛏、魁蚶、毛蚶、中国蛤蜊等十多种,经多年的发展,丹东贝类养殖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到2000年末,全市贝类增养殖面积达到59.1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4.59亿元。目前全市有贝类生产单位80家,贝类加工、经销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贝类养殖业已成为丹东渔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贝类生产基地。

五. 北京市 怀柔 家乡肠

怀柔大水峪村家乡肠,其产品是几代人的祖传配方,已有百余年历史,选料精致,制作规范,主要特点是其味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无穷,是餐桌上一道理想的菜肴。配方主要成份有精瘦肉、香油、冰糖、淀粉;中药有滋阴、补肾、明目的枸杞子;有芳香、开胃、醒脾,增进食欲的沙仁;有补气、提神,增强体质的西洋参等二十余种名贵中草药配制而成。

本产品经中国肉研中心检测,检查化验一次性通过。已注册了商标,三证齐全。本产品早以畅销怀柔各大宾馆、饭店。现以小批量进入北京市几家超市,进行试销,反映极好,供不应求。

六.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七.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八. 辽宁省 盘锦 兴隆台 盘锦泥鳅

盘锦泥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继大米、河蟹之后,泥鳅将成为盘锦又一大特色“名片”。今年,盘锦主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模式,泥鳅养殖面积达到7.1万亩,预计将实现年产量0.9万吨,产值2.7亿元。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形成集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盘锦打造成“中国泥鳅产业第一市”。

盘锦泥鳅产地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九.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羊汤

凌源羊汤主要以羊杂配多种作料加羊骨老汤精制而成。厨艺独特,营养丰富,汤汁肥而不腻,实为羊汤中的上品。喝汤人恋其味美,所以“加汤”的喊声络绎不绝,成为羊汤馆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十. 辽宁省 锦州 北镇 北镇猪蹄

“熏猪蹄”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制作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1824年—1850年)。

当时北镇城里有个杨姓父子三人经营的小肉食店。父名不详,长子杨俊青,次子杨汉青。他们对熏猪蹄很讲精工细作,调料得当。除使用老汤、香油、精盐、八角、花椒和生姜外,还涂以白糖熏制,使猪蹄色味俱佳,远近闻名。

“熏猪蹄”风味独特,做工考究,富含矿物质、胶蛋白等多种营养成份,是闻名全国的地方传统风味食品。曾获中商部、辽宁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组委会标志产品,辽宁省食品工业协会优秀产品,1985年工业新产品开发成果展评组委会优胜杯金奖,1985年农业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优秀奖,中外名优产品国际博览会金奖,辽宁省人民政府名牌产品。

家乡辽宁特产五年级作文东北家乡的特产作文400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