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象山县特产在哪可以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23:25:41

一.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黄泥萝卜

黄泥萝卜

黄泥萝卜的做法是:在缸里放适量盐水,拌匀后放入清洗干净的新鲜萝卜,然后盖上一层早稻草,再封以黄泥。待一定时间后打开即可食用。其味清脆可口,为上等佳品。

二.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南田泥螺

南田泥螺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田泥螺”证明商标的产品,其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田岛特定生产区域,位于象山半岛南沿,处北纬29。09,,东经121。54,。象山县南田岛即鹤浦镇,岛屿面积102.8平方公里,浅海区域19.5万亩,滩涂2万亩。滩涂潮流缓慢,底质为泥质,底栖生物丰富,近海水质清新,盐度适中。更兼产地内气候条件绝佳,养殖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泥螺生长,据悉,南田泥螺丰产年产量可达到500公斤∕亩左右。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全面提升扩大南田泥螺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该县水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泥螺,又称吐铁,呈螺圆形,壳薄而脆,沿海泥涂均产,以南田涂、水湖涂最盛,质佳。“吐铁”名称的来历,是由于泥螺生长在海涂上“吐舌含沙,沙黑如铁”,每年要到桃花开时,泥螺的“铁”才吐完,肚内清洁,味就美了。

三.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灰天鹅

大目山牌特种灰天鹅是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的主要品种,具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细腻纯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灰天鹅蛋白质含量高达18.2%-20.9%,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其脂肪含量仅11%左右,远低于猪羊瘦肉。灰天鹅抗病力较强,疾病较少,无需大量、长时间用药,蛋中抗生素和农药污染少,药物残留极低,产品风味好,价值高,2005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四.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石浦鱼滋面

制作:购2斤重新鲜马鲛鱼一条,洗净后去头斩尾,居中沿刺剖开,再用刀层层刮来,约得鱼肉1斤左右。

把鱼肉剁碎,放入盆中,加少许细盐、面粉使劲揉捏,使鱼肉更具韧性。然后,在桌上撒一层薄薄本地细淀粉,取鱼肉握成团状后放在上面压扁,再用擀面杖轻敲,并不时的翻动和撒些细淀粉,使其成厚薄均匀的长条状,然后上锅蒸熟或下水煮熟。把熟了的鱼面切丝,再配上绿豆芽、笋丝、红萝卜丝等。先用猪油爆葱头,然后放入肉丝翻炒几下后,倒入所有配料,等煮熟后用淀粉勾芡一下,再撒些葱花、味精、盐等,装盘后撒些鲜辣粉,倒些麻油。

这样,石浦鱼滋面就粉墨登场了。

特色:石浦鱼滋面嫩滑、爽口、鲜美,色泽清白,是石浦的一大特色菜肴。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六.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天草

天草(柑桔)。产于象山、宁海,品质优良,具有形美、色艳、汁多、香醇、味浓、耐贮运等特点,一般在十月分开始上市。象山县“大象山”牌天草还被列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

七.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天茗茶叶

“象山天茗”是由象山天茗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与浙江大学茶学系的技术合作于2003年创制,现有茶叶生产基地10000余亩,年产各级“象山天茗”30多吨。“象山天茗”主要特色为:引进了乌龙茶部分加工工艺,是一种介于绿茶和乌龙茶间的轻度发酵茶叶,既有传统绿茶的风格又带有乌龙茶的花香;同时又有茶树品种优,成茶外形美、滋味爽、芽叶壮、上市早等特色。“象山天茗”是象山县旅游局推荐旅游商品,是浙江大学茶学系指定教学用茶。“象山天茗”以合理的价格、精美的包装、优良的品质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

八.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金弹

金桔如荔枝大小,圆而色黄,甜而微酸,清香四溢,堪称水果佳品,以北仑柴桥一带所产为最佳。金桔有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多个品种,其中尤以金弹为桔中之冠,果大皮薄,肉嫩汁甘,鲜食为宜。金桔不仅食之鲜美,而且还具有生津、开胃、理气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九.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梭子蟹

象山梭子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梭子蟹,学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 梭子蟹1

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1种,又名蝤蛑,因头胸甲呈梭形而胃、心区背面又有 3个显著的疣突而得名。梭子蟹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17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前侧缘斜拱形,有9个锐齿,后缘末端有一刺。第4(末)对步足的掌节与指节似桨状,为游泳足。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 梭子蟹栖于近岸水深 7~100米的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在潮间带低潮线上也可采获少量较小的或中等的个体。它们常用前 3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用游泳足游动,或向侧前方前进,或向侧后方倒退。遇敌时,向上举起大螯自卫或攻击对方,或用游泳足末2节掘砂而将身体直立地潜入底内。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形态特征

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 梭子蟹2

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好的梭子蟹的几个特点: 1.好梭蟹的背部呈青色且坚硬,腹部饱满厚重。还可以仔细观察蟹小腿,腿部坚硬,很难捏动的最肥满。 2.看腹脐。好梭蟹的腹脐一般呈浅红色,红色越多且肚脐结实蟹越肥满。 3.看蟹盖。看蟹盖可以知道膏黄的丰满度,盖两边的尖上,是否有黄红色的东西,它越多证明它的膏黄就越多。这只能鉴别母蟹。

繁殖季节

交配季节在黄、渤海自4~5月到初冬,在福建沿海自3~4 梭子蟹3

月至11~12月,除两性成熟的个体交配外,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雌体有时也可接受交配。每年4~5月,雌蟹洄游,聚集于近岸浅海港湾或河口附近繁殖,产出的受精卵抱在腹部的腹肢上,每只雌蟹繁殖季节能产2~3次卵,总数约几十万至二百万粒,刚产出的卵为黄色,约2周后变为黑褐色。孵化为溞状幼体,营浮游生活,共5期,第5期蜕皮后进入大眼幼体期,再经1次蜕皮即成为幼蟹,由小至大约经过20多次蜕壳。一般寿命约3年。三疣梭子蟹成长很快,最大体重可达0.5千克。 梭子蟹的渔汛一年有春秋两次,渔期长,产量高,体大肉多,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卵巢和肝脏。卵巢可供作上等调味品。肉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畅销国内外。壳可作药材用,又可提取甲壳质,广泛用于多种工业。黄海和东海年产量各有1~2万吨上下。为中国最重要的海产蟹,经济意义重大。近似种南海和东海还有远海梭子蟹 (P.pelagicus)和红星梭子蟹 (P.san-guinolentus),在南海为常见经济种。

经济价值

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鲜食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枪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善于游泳, 梭子蟹4

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以上,外海则雄蟹较多,主要渔期在4月份;据老渔民反映,越冬期间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高低对梭子蟹的渔获量有较大影响。谷雨前后蟹体最丰满,虽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满(但越冬前雄蟹特别丰满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说),雄蟹俗称“尖脐”,未成熟雄蟹称“查脐子”,雌蟹俗称“圆脐”,以雌蟹为好,怀卵大蟹又叫“石榴黄”,雌雄蟹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如清代李渔所言,“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贵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营养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将其肉蘸以姜末醋汁,佐以醇酒,别有风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言“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成”,将海蟹螯足与熊掌合提并论。除鲜食外,还可晒成蟹米,研磨蟹酱,腌制全蟹(卤螃蟹),制成罐头等。蟹壳可做甲壳素原料,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由于近些年的过度捕捞,梭子蟹自然资源也正日益减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适当保护资源,近年沿海有的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据介绍,养殖以土池为佳,池塘结构同精养对虾土池相似,面积以中小型为宜,水深1.5米~2米,并保持良好水质,池底铺设粗砂及隐蔽场所,让其栖息。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规格苗种,避免自相残杀。另一方法是秋季交尾后,将捕获的瘦蟹放入土池内蓄养,投喂小杂鱼、小贝类等,促使增肥,初冬时收获供应市场。

营养价值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

十.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宁波黄鱼干

产品名称: 宁波黄鱼干

产品别名:黄花鱼,黄瓜鱼,江鱼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肉嫩少骨

产品简介: 黄鱼,又名黄花鱼,黄瓜鱼,江鱼,栖于黄海、南海和东海,产于象山港口、舟山的嵊列岛洋面。因鱼头内有两颗称为鱼脑石的小石头,故又名石首鱼,古人有"栋子开花石首来"之描述。每年春季,黄鱼向沿海洄游,可绵亘数里,声如响雷;秋冬季又向深海区游移,是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宁波著名的海品。

黄鱼,市上所见的有种,体形壮阔、鳞粗、形小者,俗称小鲜,或名小黄鱼;体长,鳞细、形大者,俗名大黄鱼。阴历四月起捕,叫"头水黄鱼",五月端午前后起捕则称"二水黄鱼";六月上旬起捕名曰"三水黄鱼";八月起捕则称"桂花黄鱼"了。黄鱼营养丰富,含17种氨基酸,肉嫩少骨,鲜食、炙烧、蒸食、腌制、晒鲞皆可。古人有《黄鱼》诗赞道: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 女儿未受郎君聘,错伴春筵媚老饕。

产品历史:黄鱼食法众多。用宁波雪里蕻咸菜黄鱼,称"咸菜大汤黄鱼",是宁波名菜之一,鲜美无比、别具风味。用酱油红烧,称"红烧黄鱼"佐酒下饭皆宜。黄鱼晒干称"白鲞",可长期贮藏。古书《菽园杂记》记载:"痢疾最忌油腻、生冷、唯白鲞宜食。"鱼膘,俗称黄鱼肚,营养丰富,为上等补品,可治多种疾病。黄鱼籽,蒸熟炙干,为佐酒佳肴。

黄鱼还有很高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日》中称黄鱼"甘平、无毒。合莼作羹,开胃益气。""头中石鲩,研末或烧灰水服,主淋沥,小便不通,煮汁服,可解1毒、野菌毒、蛊毒。"鲞皮,治毒虫咬伤、贴之可愈。黄鱼可谓全身是宝。

象山特产必买清单象山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