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土特产 铜鼓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4:41:38

一.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撑酒

撑酒不过是农家土法酿造的糯米酒,但它要求在重阳蒸(酒)冬至放(水)。即:将糯米蒸熟过水,拌入地产酒药进缸酿造,半月后,将缸内酒糟搅拌匀,加入适量温水,一周后,再蒸适量糯米,稍冷后做成糯米饭团(团内放酒药),放置原酿的酒缸内再酿,如此反复酿2—3次,滤出酒糟,即成撑酒。这种酒色泽青亮,香气浓郁,味正微甜,酒力火厚,入口温和,喝了还想喝,直至飘然欲仙……颇受人们青睐。

二.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包圆

包圆,以芋子、薯粉为主要原料,包以馅心的风味小吃。先将芋子煮烂去皮捣成泥状,加入适量薯粉拌匀,然后再捍成胚团,用手掌压拍成四周薄、中间稍厚的圆形薄皮,再包入事先制好的馅心(咸味的有“八宝馅”,由猪肉、冬笋、香菇、鸡肉、火腿、莲子、盐、酱油、味精等为料用锅炒成半生熟而成,甜味的有“水晶馅”,由猪油、炒芝麻、白沙糖拌和而成),用手捏成圆形、三角形或水饼形,最后上笼蒸15分钟左右即成。出笼后,包圆呈玉色,软而不粘,鲜香可口,甜而甘肥,松韧爽口。

三.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宁红保健茶

宁红保健茶:铜鼓素有“宁红”茶乡之称。因地处山区,山高林密,空气毫无污染,加上气温低、湿度大。茶叶生长期延长,因而各种成分含量偏高,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宁红”保健茶已成为铜鼓一大特色产品。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龙爪茶、龙港茶、太子茶等品牌。

四.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半下湖排粉

百年半下湖排粉手工制说明:久煮不糊、口味独特的半下湖排粉。(制好的成品) 初冬的一天,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我们走进宜春市带溪乡红群村,这是一个只有300来户人家的小村,村子依山傍水,在村口的小河边,依次摆满了长龙般的竹排,上面放着洁白的“排粉”晾晒,场面很是壮观,犹如古战场上一排排攻城的战梯,这就是享誉赣东北上百年,口味独特,不怕煮的“半下湖排粉”。

在村里,我们找到了制作排粉多年的胡梓勤师傅,他向我们介绍:制作排粉是个复杂的过程,先选用本地产的优质大米,放在陶缸内浸上一天两夜,用村上的泉水洗上3道。然后磨成粉,用棉布包好榨干,做成圆形的大果仂,放进水里煮,待煮到半生半熟时,捞出做成七斤一个的柱形大果将其放进榨粉机压榨,就可见一丝丝雪白的排粉从机口处流出,滑入大锅,待煮上几分钟,便可捞出放入门口的大缸内,由当地妇女们用温水洗上三遍捞出放在竹排上;最后把竹排抬到村头晾晒几个小时后,便可成品。做排粉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每天凌晨4-5点,他们就要起床开始干活,一直做到中午11点才完成,一天要做100多斤米。不知不觉,我们已看完整个制作过程,起身离开村子,来到村口,看见一群小孩正在排粉前嬉戏----半下湖排粉的将来就要靠他们了.

五.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微笑蜜醋

采用古老独特的卢仝家传工艺,权威配方,经科学方法浓缩而成。去火润肠,延颜益寿,软化血管之功效,具有甜、酸、凉、爽、润的首创口感。荣获“中国名优产品”称号和“绿色、无公害优秀产品”称号。

六.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铜鼓紫菜

铜鼓紫菜

台山人逢年过节或有喜庆,肴菜中多有紫菜一味。紫菜加瘦肉、虾米,滚以上汤,很是可口。紫菜,是台山著名的土之一。据《新宁县志》物产篇中记载:“紫菜,生大海中礁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则紫色,产铜鼓者尤佳。”铜鼓紫菜,并非产自铜鼓村,而是铜鼓一带的居民到附近海面的大礁石上采集回来的,以地名大排出产的品质最好。铜鼓紫菜大片而且厚身,嘴嚼起来,味鲜美又脆口。铜鼓紫菜有这样好的特色,同附近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紫菜这种海生植物,属红藻类,依附在礁石中生长。它有一种很怪的脾性,风浪越大的地方,长得越多越茂盛,而铜鼓附近海面,风浪特大,为紫菜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出产紫菜的地区还有上川岛。川岛居民称东面海为上海,这边风浪较大,出产的紫菜又多又好,桅夹、鸟猪岛附近石排上生长的紫菜,质地并不比铜鼓紫菜逊色多少。

七.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华美珍系列酒

华美珍系列酒有独特风味和创新,陶瓷瓶、玻璃瓶、易拉罐包装精美,品种繁多,是您家庭团聚、赠送亲友及筵席喜庆用酒。

华美珍酒,纯米原酒,滋补养颜,醇和甜美,清香味正,入口不刺喉、不上头、不口干,有自然的清纯和浓浓的客家风情。

秋收80纯粮酒,为隆重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而跨过青山绿水,走进千家万户,其味纯正,其香清香,畅饮秋收80纯粮酒,重温历史,再创辉煌。

八.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海辉包圆

几百年来,在客家人当中就流传着吃包圆,盼团圆的传统,用“包圆”款待尊贵的客人和团聚的亲人,或过年过节一道佳肴。客家人中主妇都会做包圆。绿色食品,具有保健功能;传统食品,口感独特,细腻,绵软;手工打造,回归自然,2003年获“中国名点”称号;十三届中国厨师节获制作金奖。

九.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仲家铜鼓

“仲家铜鼓”就是布依族古老文化的象征。
何、罗、王三姓布依族的祖先是重甲兵,故称“仲家”,他们的铜鼓称“仲家铜鼓”。
“仲家铜鼓”是一对,分雌雄,质地、大小、图案、色彩一样,圆形,直径 1 米,厚 0.5 米,重 20 公斤,周围有八只脚,四面有四个套环叫鼓耳朵,中间有八个角,象征八卦,用乌铜锻造,古朴精致,乌黑发亮,美观大方,敲响时声传数里。
相传“仲家铜鼓”是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时埋于黔境的军鼓,重甲兵在贵州转战,何、罗、王三姓的祖先于征战中掘地拾得,来纳雍河定居后,由罗姓保管,供在神龛上,早晚烧香不断。平时不轻易敲打,只有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由族中长辈在铜鼓前焚香烧纸后,指挥青年小伙把铜鼓抬到寨前高台上,早晚敲击,庆贺新年。一直到过完十五元宵才把铜鼓送回原处供奉。
铜鼓还用于丧葬祭祀,红喜不用。丧葬时将铜鼓吊于灵堂前面,请布依族祭师做法事。亲朋好友来吊祭时,击鼓三通,表示庄重肃穆。
当地还流传“仲家铜鼓”斗蚊龙的故事:
古时候三家寨前的大渡口,是个龙潭,水色碧绿,深不见底。潭内住着一条小青龙,岸边有一棵合抱粗的青藤直伸至河底,是小青龙的化身。
清乾隆年间,一个夏季里,有一天,天气好生闷热,男女老少在田里正忙着插秧。“仲家铜鼓”突然从罗姓神龛上一前一后飞出堂屋大门,腾空而起,直朝大渡口飞去,这时,罗姓祖辈惊慌起来,顺手抓得了一把薅刀,一薅刀甩去把雌的一只铜鼓打落,而雄的一只独自直扑龙潭,与小青龙展开格斗。顿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波涛翻滚,传来凄厉的叫声,两岸百姓无不为之惊恐万状。约两个时辰才平静下来。后来说是因雌的一只铜鼓没有去参加战斗,雄鼓势单,斗不过小青龙,鼓耳朵被龙角套住,不能飞回。“仲家人”对此不甘心,当即选派几个壮实的青年人提着大斧下到河底去砍龙角,龙角虽被砍断了,但不见雄铜鼓的踪影。从此,仲家铜鼓雄的一只就永沉河底,只剩下雌的一只。民国 18 年 (1929 年 ) 罗显忠、罗少英家打戛祭祀时,祠堂不慎失火,这只雌铜鼓被烧。仅残存鼓的八个角。

十.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易老四腊肉(米粉肉)

易老四包装腊货系列产品及老表米粉肉,是铜鼓民间客家。采用科学方法,引进先进设备,结合一百多年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它具有卫生、无激素、无公害之优点。土香土味,口味独特。

宜春市铜鼓县十大特产铜鼓县铜鼓印象土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