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是哪个县的特产 中国哪个县的杨梅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22:32:17

一.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魁杨梅,原产于浙江黄岩,因果特大而著称。其主要特点:果实不正圆形,单果重20~25克,果色紫红,肉柱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其糖含量为10.5%,果汁含量为74%,而酸含量仅为1.35%,远远优于其他杨梅。果实7月初开始成熟。东魁杨梅丰产稳产,抗风,成熟时不易落果,是鲜食佳种,近几年发展迅速。东魁杨梅发源于黄岩,其母树为实生树,距今已有100余年,70年代由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定名为东魁杨梅取"东方之魁"之意,果实之大世上罕见,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杨梅,素有"杨梅王"之称 !

黄岩东魁杨梅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的主要产业,它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果实最大的杨梅品种,最开始是由五十年代末从黄岩江口镇东岙村杨梅园中选出,并由中国园艺界的泰斗、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吴耕民教授欣然命名为东魁杨梅,意指“东方之魁”。

黄岩东魁杨梅由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吴耕民先生定名为东魁杨梅,意指东方之魁,是我国重要的杨梅品种资源之一。现有栽培面积约1300多公顷,2005年产量可达8000余吨。该品种具有果实特大,成熟期为6月底至7月上旬,平均单果重为25克,最大果重达50克。果实圆球形,纵横径平均为3.93厘米×3.76厘米,可食率达9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7%;成熟期不易落果,较耐贮运;果实鲜食、制罐、加工烧酒杨梅兼优,果实紫红色,肉厚、汁多、味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送礼佳品。

黄岩东魁杨梅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已成为黄岩主栽品种之一,1998年东魁杨梅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1999年北京国际农博会认定为名牌产品。我区十分注重质量品牌,正在为东魁杨梅申请注册商标,已制订一套东魁杨梅系列标准,并已颁布实施。并于2001年10月黄岩还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二.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浮宫杨梅

浮宫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浮宫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浮宫镇地处龙海市九龙江下游出海口,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52000多人,与厦门隔海相望,属南亚热带海洋季节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5℃,年降水量1450mm。离漳州港万吨级码头仅12公里,省道、高速公路、海运、空运样样俱全,交通便捷,外向经济型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浮宫镇杨梅种植已有800多年历史。目前,全镇12个村7000多户果农共种植杨梅果3万亩,挂果2.1万亩。2001年全镇杨梅总产8400吨,总产值4200万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60%以上。2002年3月,“浮宫牌”杨梅经省政府批准,被认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成为福建杨梅第一镇

“夏至杨梅满山红”。杨梅于立春过后开花,杨梅上市大致在夏至季节至芒种期间,采收期约50天左右。夏至一过,正是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杨梅林,绿叶凝碧流翠,红果乌亮烁紫,使人心醉,让人神往。熟透了的杨梅色泽鲜艳,红的如火,白的似玉,也有深红色的里果,尝上一口,回味悠长。每到杨梅采收季节,客商云集浮宫镇争相收购。杨梅种类繁多,就浮宫镇杨梅的俗名有:安海(早梅)、安海变、胶钓、硬丝、洞口黑、白梅、水白、长子(外引东魁一号)、大畅(吊桶)等品种。在这些品种中,颜色、酸甜度各异。在诸多品种中,主要分为“四个当家品种”:早熟杨梅以上市早抢登市场,软丝杨梅以口感好占领市场,硬丝杨梅以耐贮运适销外地市场,晚熟杨梅以个大汁稳住市场。早熟杨梅平均单果重为11克左右,中熟和晚熟为15-22克,最大单果重28克。杨梅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糖类、果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蛋白质、脂肪、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成份。其性味甘酸而温,入肺胃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益肾利尿和解暑止泻之功效。唐朝《开宝本草》中记载:“杨梅味酸性温、无毒。主要去痰、止吐秽、消食……。”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载:“杨梅能去痰止吐消食,生津止渴,和五脏,洗肠胃,除烦愦恶气,止痢疾、头痛皆宜。”杨梅还有别于桃、李、杏水果,即使多食也不伤脾胃,还可以治疗心胃气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因为它含有一种特有的杨梅皮绒,有利尿和抗血管渗透的作用。由于果肉中的维生素可以刺激肠管的蠕动,对于增加人的免疫力大有帮助。由于杨梅的药用价值高,产地的村民都自制杨梅酒,盐制咸梅干、杨梅蜜饯以备药用。
为提高杨梅的产量、质量,创立名牌产品,在0龙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农业部门和镇政府认真配合,成立了实施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和技术协调小组,制订了龙海市农业标准规范ZLH/T01-2001《浮宫杨梅栽培规范》和龙海市浮宫镇水果开发中心企业标准LFG/01-2001《浮宫杨梅》。以标准规范为依据组织实施杨梅生产,提高杨梅的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过去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的粗放形管理,一直存在着大、小年,果实大小不均,不易采摘等问题,为了规范管理品质创品牌,镇政府投资60多万元建立科教中心,推广矮化种植,嫁接换种,修剪控梢,疏杈疏果,科学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杨梅栽培技术。目前,全镇杨梅80%进行疏果,一般一杈小枝结7-15个果,只留2-3个,有效提高了杨梅的品质

以销售促增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针对杨梅不耐运输、加工少、附加值不高等状况,浮宫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建农业大学、福建农科院等科研部门合作,解决了杨梅果实不耐运输的难题。此外,还开发了杨梅系列产品,杨梅蜜饯、杨梅罐头已销往全国各地。杨梅干红、半干红酒已突破技术难关。并鼓励农民外出销售杨梅,每年表彰一批销售大户,目前,全镇拥有一支600多人杨梅外销队伍。杨梅空运出省由原来的三四个航线拓展为20个航线,畅销北京、上海、沈阳、浙江等大中城市。( 龙海)

浮宫杨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龙海市浮宫镇、港尾镇、白水镇、东园镇、东泗乡、海澄镇、榜山镇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皋泄晚稻杨梅

“乡村五月芳菲尽,惟有杨梅红满枝。”每年一到夏至,定海区白泉山坡上的数万棵杨梅树上就缀满了圆滚滚、红紫紫的杨梅。舟山民谚说:“好吃杨梅皋泄岙。”皋泄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公元1298年编写的舟山方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把皋泄杨梅列为“佛国仙乡”之果品。清光绪《定海厅志·物产志》载:“杨梅种类甚多,以颗大核细为上”,“杨梅以皋泄庄为上”。

皋泄晚稻杨梅是杨梅中的上品,因其成熟期迟于其他品种10天左右,故称晚稻杨梅。晚稻杨梅系乌黑种,果实圆满球形,熟时乌黑晶亮,果大核小,甜酸适中,果汁多而肉细腻,风味独特,鲜食、加工皆宜。用精制米烧洒浸泡后食之,有祛痰、消暑、御寒、止泻和生津、提神、消乏之药用功能。鲜食营养价值也较高。故在舟山农村有“桃饱李丧命,杨梅医百病”之说。

皋泄晚稻杨梅原产爱国村泄岭下,相传有700余年历史。循史查考,到爱国村杨嘉发老人(逝于清光绪十三年)时,晚稻杨梅完成变异进化,成为海岛水果之独特珍品。1950年前,这一“佛国仙果”,却一直是“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的山中野果,栽培仅局限于皋泄乡的几个村庄,面积不到500亩。1950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当地的政府把发展杨梅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产业来抓,制 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开发步伐。至今,全镇晚稻杨梅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其中成林面积3000亩,结果大年产量1600吨。并建有杨梅生产基地10个,良种育苗场3个。

1985年7月初,经省内外果森专家品评,皋泄晚稻杨梅被鉴定为浙江省名特优品种,列为四大著名杨梅品种之一。1988年4月,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作为舟山唯一水果珍品,编入中国第一部果树栽培专著《中国杨梅志》。1994年初,市科委下达了全市该年度唯一的市级农业类重点科研课题——皋泄晚稻杨梅选优及开发项目,经过科技人员4年时间的努力,于1997年11月通过市级评审,成果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为提高晚稻杨梅品质,发挥品种优势,创造名牌产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98年11月在全省首届优质农产品评审中,皋泄晚稻杨梅被省政府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四.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龙湾杨梅

龙湾区杨梅栽培历史悠久,据光绪八年(1882年)《永嘉县志》记载,100多年前龙湾状元镇大岙溪就出现了杨梅的引种。龙湾区丁岙杨梅是温州地区传统名优水果,也是浙江省著名的四大良种之一,其特点:色泽鲜艳、柔软可口,品质佳,市场知名度高。全区现有杨梅种植面积1.9万亩,年产量5000吨,产值达5000万元,从业人数9500人。2003年5月荣获“中国杨梅之乡”称号。同年,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项目申报获得批准,由区政府申报经温州市科委批准立项的《杨梅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顺利开展,杨梅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并通过项目评审,杨梅矮化技术研究也得了欣喜突破。此外,杨梅科技园区,温州大罗山杨梅研究所和大岙溪、响动岩杨梅合作社先后成立,“大岙牌”杨梅、“瑶溪”牌杨梅和“龙森”牌获得注册。在2001年温州市第三届杨梅鲜果评品会上,大岙溪杨梅获得金奖,“瑶溪”牌杨梅获得银奖;2003年浙江省十大杨梅精品评比会上,“大岙溪”牌杨梅和“瑶溪”牌杨梅分别荣获“九峰杯”和优胜奖。现有3000多亩森林食品杨梅基地设置200盏杀虫灯,并建成了整个项目区的无公害生产基地。

可以说,杨梅产业带建设已初见成效,潜在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正逐步渐化为市场优势,杨梅已经成为龙湾区壮大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绿色银行”。

今后,龙湾区将围绕杨梅核心示范区的打造和低产园改造,加快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坚持科技为先,绿色标准品牌为重,发挥核心园区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朝着质量型、科技型、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大发展、大提高,努力建成成熟定型、活力竞发的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做强做大杨梅产业,使其成为农业增效、农业增收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

五.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丁岙杨梅

丁岙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众多同类果品种中脱颖而出的丁岙杨梅,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四大杨梅良种之一,而它原产地就是温州市瓯海区,浙江温州瓯海区也在04年的6月份被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而正式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温州市瓯海区丁岙杨梅是浙江省四大杨梅优良品种中最优良的鲜食品种,具有投产早、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瓯海区万亩丁岙杨梅生产基地位于茶山镇,气候湿润温暖,土壤肥沃,适合丁岙梅的生长。丁岙杨梅鲜果为早熟性的最佳鲜食品种,具有果形大、甜酸可口的特点。

丁岙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相传早在明朝嘉庆年间,丁岙板障崖下有一棵杨梅树。因崖下阴润适度,土质松厚,生长得特别茂盛,结出的杨梅尝起来甘醇可口。一直以来,本地杨梅基本以荸荠种杨梅、东魁梅、晚稻梅这些梅子为主。一个偶然的机会,丁岙村农民把崖下杨梅挑进城里卖,人们品尝后,大为惊艳,认为其色味居温州杨梅之冠。

产地

随后,村人纷纷以它为父本,进行嫁接繁殖。经过几百年的精心引种栽培,经过长期改良,培育出全国最好的中国名果——丁岙杨梅。

特色

丁岙杨梅,果大肉多核小,每颗重达13一15克,直径在3.20厘米左右,最大的有3.37厘米。丁岙杨梅一般于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采收时,果农习惯连绿柄采摘,使其集红、绿、紫三色为一体。圆润饱满的果形、紫黑发亮的色泽、翠绿细长的果柄和红色的果蒂成为丁岙杨梅区别于其他杨梅品种的特色,而独享“红盘绿蒂”之美誉。意思是盛在白色瓷盘中,黑白相衬,清心悦目,令人口涎欲滴。丁岙杨梅原产于茶山街道丁岙村,因酸甜可口、色紫黑、果柄特长而有“红盘绿蒂”之美誉。据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温州府志》载:“杨梅,泰顺尤盛”,清光绪8年(1882年)《永嘉县志》载:“旧志士产杨梅,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至今已有500年多年的栽培历史,罗胜村目前仍保留着一棵树龄达150年的古杨梅树。

1992年,这种具有“红盘绿蒂”特点的杨梅,被浙江省农业厅品种命名委员会命名为“瓯海丁岙杨梅”。

可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常山胡柚长期低迷;黄岩蜜橘由盛而衰,面积锐减;甚至连闻名于世的杭嘉湖“丝绸之府”也-“蚕桑西进”;那么,地处温州城郊的丁岙杨梅,发展空间又在哪里?为此,在区委、区0的精心组织和扶持下,瓯海人开始了发展精品农业的新尝试。

1998年,丁岙杨梅大棚覆盖早熟技术实验获得成功。

2003年,授予“中国杨梅之乡”称号,成立杨梅协会,注册“大罗山”商标。

2004年,瓯海杨梅标准化生产推广实验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同年,与浙江省农科院联合创办温州市杨梅技术开发中心。

随着科技的介入与杨梅栽培技术的不断细化、深化,因时因地施肥、因时因地疏果、测土配方技术、土壤管理技术等手段被广泛采用,经济效益年年刷新。

至2006年,茶山街道1.1万亩杨梅,年产值已高达3500万元,平均亩产值3万多元,2.5万人口,人均占有杨梅收入1000多元。

舜岙村村民诸声尖,2005年曾与人一起在瑞安花3000元,包了40棵杨梅树(约一亩),精心管理一年后,2006年一个季节,卖杨梅总收入达14.5万元,扣除费用,净赚13.8万元。

瓯海农林局的杨梅种植专家黄建珍告诉记者:“把杨梅的管理技术做精、做细,确实能一年见效。赚13万元的不多,亩产值10万元的倒是不少。”

六.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东魁杨梅

东魁杨梅

临海杨梅栽培历史悠久(距今近1700年),是临海市传统的特色水果,解放前是临海市第一大水果品种,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近来退耕还林等大力发展,全市已有杨梅栽培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近2亿元,成为临海市水果业中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产业,被列入浙江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成为山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临海杨梅生产因气候地理条件优越,生态条件良好,生产的杨梅外观好品质优。栽培的品种有东魁、荸荠种、临海早大梅、水梅等,每年在6月中旬~7月中旬成熟上市,其中以临海早大梅和东魁杨梅盛名,多次获省农博会金奖;临海早大梅是临海本地水梅的变异良种,早熟、果形大、耐贮藏、品质优。东魁杨梅果形特大、色泽艳丽、甜酸适口、风味浓郁。在2003年省精品杨梅评比中临海市白水洋上游杨梅产业合作社生产的“上游”牌东魁杨梅获“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2005年被评为省级农业名牌产品。临海杨梅种植面积超万亩的镇有3个,以白水洋镇最为集中,被授予“浙江杨梅之乡”称号。

临海杨梅生产中重点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以保证生产和食用的安全、卫生。制订了《临海杨梅》地方标准。成立了市杨梅产业协会,拥有团体会员13个,个体会员

51个;积极发展杨梅产业合作组织,成立了以经营杨梅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4

家,入社农户2000多户,联结基地1万多亩,杨梅实行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标准化生产经营。建立了冷库7座。清峰果业合作社、上游杨梅合作社等

5家合作社生产的清峰牌、上游牌、双大牌、德银牌东魁杨梅、正凤牌早大梅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七.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杨梅

杨梅又称树梅、小杨梅、珠蓉、杨莓等,属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果树,原产我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我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全国分布:我国是杨梅的主产国,除日本有少量栽培外,其他国家很少栽培。我国杨梅主要分布在北纬20°~31°之间,主要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省(区),台湾、贵州、四川、重庆及安徽南部有少量分布。

桐庐桐庐县分布: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浪里村等

杨梅成份:杨梅为果中珍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每百克中含有0.9克,蛋白质79kcarl热量。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酱、汁、酒、干(密饯)等。

杨梅功效:杨梅亦药、亦酒,以食果为主。《本草纲目》记载:“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但“杨梅性热,不可多食”,其入药功能一是“盐藏食,去痰止呕哕”;二是“盐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三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四是“烧灰服,断下痢甚验”;五是医“头痛不止”或“头风作痛”。《本草纲目》还附有新旧方四例,其中《经验方》提及晒干研末,可治外伤,有止血生肌作用。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研末傅之,令无瘢痕,颇为奇妙。 杨梅的树皮及根,也可“煎汤,洗恶疮疥癣。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唐《食疗本草》:“止下痢,屡验。”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盐藏蜜溃,为晡为干,消食止痢。” 杨梅酿(浸)酒,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西汉东方朔(前154—93)撰的《林邑记》曰:“邑行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杨梅酎,甚珍重之。” 温州民间,在杨梅上市季节,有选择楠溪杨梅浸白酒的习惯。楠溪杨梅颗大、齿丝坚实、肉厚核细;浸酒后,落齿微少,几乎没有什么沉淀;上市季节较茶山梅晚些,但价相对的低廉,群众乐于接受。 用哪种白酒浸杨梅为佳?旧时温州,这也有几分讲究。人们喜用老酒汗、高汗、汗酒、烧酒或山东、河北来的高粱酒。酒又有一般与陈酿之分,陈酿上品要算广和酱园的三年陈酒汗了;“五味和”南北货号老店出售的杨梅酒,则酒、梅分卖,“酒”按质而定价,一个铜板便可以买到杨梅几颗。但在农村,农家则多以家酿白酒浸杨梅。为了让杨梅酒减少辛味,适量添加白糖。这样能使杨梅色泽保持艳红,看上去酷似新鲜杨梅。酒浸杨梅,除了饮酒外,亦以此入药。一到暑天,常吃几颗,有能解“热头气”(解暑、消暑)的说法。凡遇腹泻,取酒中杨梅两三颗食之止泻有奇效的说法也在民间流传,广为人知。 这样,杨梅就成为亦药、亦酒、亦果的佳品,又是家庭一种常备“药”,甜蜜似甘草,真是良药“甜”口利于病。

八.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靖州杨梅

靖州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靖州杨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一提起靖州,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杨梅。靖州杨梅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史。它以色泽呈乌、酸甜适度、果大核小、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著称。《靖州乡土志》诗云:"木洞杨梅尤擅名,申园梨栗亦争鸣,百钱且得论摊买,恨不移根植上京。"清代,靖州杨梅是朝圣的贡品。每当"夏至"前,杨梅雨来得神奇,也来得急骤。一阵杨梅雨,一阵热烘烘的太阳,便把满山满坡的杨梅催红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只有万木葱茏的靖州,才真正领略这千古名句的无穷韵味。木洞杨梅,是由四个基本变种及十二个主栽品种组成的杨梅良种群体。果大色鲜、风味优良、营养丰富、天然性好、丰产力大、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构成了其出类拔萃的优良性状因子,成为全省唯一、国内著名的资源。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年连续荣获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金质奖。果大色鲜--平均果重≥11.6g,最大果重≥28.78g,成熟的果实分别呈现出紫红、鲜红、粉红和洁白的色泽。风味优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钙等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福建、浙江的商品。天然性好--由于具备特有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病虫害极少。果农至今沿袭不施农药、化肥的百年习惯。因此:其天然性是其它人工栽培水果不可比拟的,为当今工业时代不可多得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经济价值高--产地鲜果常年销价高达8-30元/kg,约是梨子、苹果、柑桔等的8-30倍。丰产力大--处一般管理状态的单株,定植4年可始果,8-10年进入盛果期(50年以上,株产量≥30kg),若改善枝梢、肥水管理,丰产力更显著。生态功能强--杨梅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果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出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经环境、减灾防灾等功能。迎着新世纪的晨曦,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好机遇,靖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审时度势,把木洞杨梅资源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的优势领域和重点项目,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速发展。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属性和比较优势、充满生机的"绿色产业",正在这一神奇而富饶的大山深处中蓬勃兴起:规模性栽培格局初步形成--随着苗木繁育、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县内栽培面积2.01万亩,盛果期鲜果的年产量将在603万公斤以上增长。保鲜贮运技术攻关初战告捷--县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县排牙山国有林场在县政府及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支持、参与下进行的杨梅全天然保鲜技术正交试验,大部分因子水平组合达到或超过国内信息报导水平。随着保鲜贮运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一特种时鲜水果将超越传统的时空极限,让北国南疆的有心人分享到其滋其味。系列食品技术开发初见成效--县科技局与湖南老爹农业有限公司、吉首大学合作进行的杨梅加工高新技术研究第一项成果(鲜杨梅汁饮料生产技术)于二○○一年四月十四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酸甜、清香、爽口,工厂化实施后的年产值可达1.1亿元;原县酒厂开发的杨梅原汁发酵酒曾荣获湖南省优秀食品芙蓉奖;原县食品工业公司生产的杨梅蜜饯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新产品奖、国家"星火计划"产品展销会金奖、亚太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等。旅游文化应运而生--每逢芒种时节的炎炎夏日,风景这里独好:成熟的杨梅硕果含笑枝头,以其特有的姿色和风格迎接人们的挑选。慕名而来的远客骆驿不绝,不是迷恋于万绿丛中点点红的梅林景色,便是陶醉于杨梅鲜果的独有韵味,尽享这片沃土赐予的"口福"、"眼福",不仅深深体验到"望梅止渴"的意境,而且大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之感!

靖州杨梅

地域范围

“靖州杨梅”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靖州县坳上、甘棠、大堡子、三秋、艮山口、飞山、铺口、藕团、平茶、新厂、横江桥、江东、寨牙、文溪、渠阳等16个乡镇(管委会)的52个村,东抵绥宁,西邻贵州锦屏,北抵会同县,南与通道县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4′14″至109°56′36″,北纬26°15′25″至26°47′35″。总面积2800公顷,年产量8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较大,平均单产重11.6克,最大单果可达30克,果实肉质多,果核小,果实球形,果顶有放射状沟,直达果实中部,肉柱园钝,有油浸似光泽,其色由红转乌,味甜酸可口。 2、内在品质指标:色艳、肉厚多汁、品质优秀,含可溶性固形物10%-14%,总酸度0.9%-1.5%,蔗糖≥8.3%,维生素C≥25mg/Kg。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提神开胃功能。 3、质量安全规定:靖州杨梅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规定执行,具体标准如下: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符合《无公害食品 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九. 浙江省 台州 仙居 西炉杨梅

西炉村是“中国杨梅之乡”的主产区,是荣获99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仙梅”的发源地,其杨梅因果大核小、色黑、味甜而闻名遐迩。

西炉村立足本村山地资源优势,制定了“统一规划,分户种植,村组扶持”的政策,将杨梅打造成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仅1986至1987两年,该村就发展早熟良种荸荠种杨梅405亩,成为台州市第一个杨梅良种基地。目前全村有2870亩杨梅达到无公害标准,其中1241亩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认证。2004年西炉村投资130多万元建成了全县最大的杨梅交易集散地——西炉杨梅市场,又在2010年投资20万元进行扩建和基础设施完善,目前该市场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杨梅交易市场。为切实维护好“仙梅”这块牌子,西炉村一直非常重视杨梅质量安全保障,通过增加设施投入、扩大宣传、加强防伪打击和健全落实质量监督制度等多种途径确保杨梅质量安全,其品牌产品“仙”牌杨梅、“聚仙庄”牌杨梅干红酒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

2009年,西炉村又先后投资205万元建成了现代杨梅示范园区,并将其打造一个集参与性、趣味性、体验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园区,不仅提升了“西炉杨梅”的知名度,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2010年西炉村总产值达到163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130元,西炉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极大改善。

浙江省仙居县步路镇西炉村

十.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山鹤杨梅

山鹤杨梅是浙江省丽水青田的。

青田人工栽培杨梅历史悠久,清光绪《青田县志》载:杨梅有红、紫、白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产季窟《季窟寮》者佳,有下坑梅、魁市梅、茶山梅、黑炭梅等传统品种,享有盛名。 山鹤杨梅产于青田县,具有早熟、果大、形美、味佳等特点,素有“乒乓杨梅”之称。 “山鹤”牌杨梅可溶性固形物12%,最大单果重72克,平均25克以上,紫黑色、肉柱充实、无肉刺、肉质细软、汁多、风味浓郁、核小,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酸甜可口等特点被农业部检测机构评定为极优果品,在中国国际农博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农产品,“山鹤”牌杨梅是“浙江省十大名牌杨梅”之一,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该县被认定为“中国杨梅之乡”。

杨梅十大特产排行榜杨梅是不是杭州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