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特产会昌米果 会昌土特产大全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3 06:44:27

一.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箬子米果

箬子米果:铜鼓箬子米果是选用优质糯米,煮熟后用手碓之类的棒棍捣成粉,渗入适量碱水,拌匀,揉成米果团。再将洗净的箬叶摆定,然后将米果团作成方块状,放在箬叶上,用手工将米果用箬叶紧包,放入甑内蒸熟后,味正香浓、不糊不粘、色鲜质韧、独具风味。

二.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黄粘米果

黄粘米果

黄粘米果是一种又糯、又韧、又香的应时食品,吃法可以蒸、煮、煎、烤;味可甜、可咸。春节期间以此作为拜年礼物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三.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桔柚

会昌桔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会昌桔柚是继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赣南脐橙后大力发展的又一果品,也是该县特有的果业种植品种。桔柚兼具桔和柚的香气,其以果肉鲜甜、汁多、化渣、口感清爽,富含有机酸、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且食用后不上火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5年12月16日,江西省会昌县被授予“中国桔柚之乡”。

近年来,会昌县调整果业发展思路,引进桔柚进行试验栽培,并在开发、营销、产业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专项扶持政策,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对具备发展潜力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给予信贷扶持,推动全县种植桔柚4万多亩,其中连片千亩以上种植基地5个,成为全国桔柚的主产区。预计今年该县桔柚产量500多万公斤,到2020年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

会昌桔柚产地范围为江西省会昌县文武坝镇、筠门岭镇、周田镇、麻州镇、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西江镇、小密乡、庄口镇、珠兰乡、站塘乡、洞头乡、富城乡、清溪乡、永隆乡、庄埠乡、白鹅乡、中村乡等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江西省 赣州 瑞金市 黄鲇米果

黄鲇米果

每年春节来临,瑞金人除了置办其他年货外,最忙最累的就算打黄鲇米果了。瑞金人有栽种一种黑糯谷的习惯,此谷壳长满黑色绒毛,谷粒比其它

短而圆。这种糯谷碾出的米粘性比蒸水酒的糯谷还强。瑞金人把它精制成一种颜色象黄鲇,但比黄鲇粗大的特有果品——黄鲇米果。这种果品口感

油腻柔软,细嫩攀齿,果味清香。要把黑糯谷做成爽口的佳肴,首先要把谷子放在碾米机上碾两次,使米的外观白亮剌眼,在离蒸制米果前的二三天内,盛入箩筐,置于河岸水缓处,任其漂洗,几天后,主人用一只脚在箩内搅动磨擦,洗出的白色粉渍会漂走冲净,糯米由亮白转而透明。做成的米果才不会断裂。接着把糯米倒入大木甑蒸煮。一甑可蒸30斤以上。当甑内升起白气时,把原先煎煮出来的黄色吊茄子水(一种灌木),舀一勺散于糯米上,让糯米浸透,转成黄色。这种汤汁,色泽金黄,带中草药味,有保鲜杀菌着色的效果,除了煎成汁外,还可烧成灰,作米果的贮藏之用,久存不坏。当糯米蒸到一定的程度,颜色变成黄灿灿亮堂堂的了,便可进入打米果的阶段。开打时还有几项工具不可缺少,那就是石臼、米果棍和一帮带有力气的汉子。石臼重达二三百斤,是一个一米见方青石凿成的,长五尺有余。糯米蒸好时,倒入臼内,七八个汉子便抓起木棍,围着石臼舂打,边舂边走,成了一个圆圈,咳哟咳哟喊起了号子。臼内的糯米初时成粒,转眼变糊,木棍用劲插下去,拉出来时,便如发孝粉般起冒,粘着了棍子,打米果除了要有一身蛮力外,还要用娴熟的舂打功夫,插时先快后慢,抽时先慢后快,并要在抽出棍子时轻转90度,可摆去米糊的粘连,直到糜烂,才由一名汉子把冒着热气还烫手的米果糊盘起,盛在早已准备好的木板上,趁热做成一尺长、两斤重的黄鲇米果。黄鲇米果既是风味小吃又耐饱,备受瑞金人及外地游客的欢迎。

五.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酱干

会昌酱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酱干全称酱油豆干,江西会昌是有名的酱干之乡。会昌酱干富于悠远浓厚的文化底蕴,它在清代嘉庆年问,被官府指定为贡品,誉满京华。实际上,它的历史渊源还可上溯到“真龙天子”乾隆皇帝,盛世佳话,传为美谈。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曾经三下江南。一次他亲率几位近臣,微服私访,来到山城会昌,这位天子喜爱山水风光,也喜欢附庸风雅,随处赋诗填词。他看到会昌虽属僻地,却风光旖旎,野趣天然,于是游兴大发,一行人随意玩赏,竞走人驿道边上的一处深山。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但见山中一幢草屋,炊烟袅袅。此时众人肚中饥饿,便顾不得体面,闯入这户人家。这家主妇热情好客,虽不知来者身份,还是一边端水让众人洗脸,一边张罗做饭。近臣发话说:“我们饿了,快去办十二道菜来。”主妇含笑应允。转眼间,饭好菜香。桌上端放三大碗菜:一碗蒸蛋,一碗青菜拌豆腐,一碗酱干丝。乾隆皇帝一行人吃惯山珍海味,何曾见过这等山村小菜?皇帝指着蒸蛋问:“这道什么菜?”妇人回答:“滚冻。”滚烫而能“冻”结,有趣!天子颔首。妇人指着另两碗菜逐一介绍:这叫“白日青天”,那叫“龙须”。那位近臣却仍显摆,问:“妇人家,我吩咐你办十二道菜,为何才有三道,是不是怕我们没有银子?”主妇指着蒸蛋中的韭菜说:“韭菜加蛋,不就是十菜!”近臣哑然无对,天子龙心大悦,连称“甚妙”。饭毕,主妇不收银子,还特意送上一包酱干。乾隆皇帝龙颜一笑,吩咐近臣研墨铺纸,御笔挥写一首七绝回赠。

乾隆皇帝回京后,将酱干与太子和众妃分享。太子连称“佳品”,过口不忘。太子即皇位后,庙号嘉庆。嘉庆皇帝谈起会昌酱干,言辞中不乏赞语。抚台暗记心中,回赣后指令下属进贡。那时酱干尚无保鲜技术,抚台便沿江附设专递。可怜几多船夫日夜兼程,苦不堪言。由于山里人家不识字,终归把乾隆皇帝书写的墨宝弄丢了,所以成书稍后的《赣州府志》和《会昌县志》记载甚略。然而,民间传说却象酱干制作技艺一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近年来,会昌县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在产品的保鲜、营养方面不断创新,使这一当地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该县在资金、销售方面对酱干产业给予扶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酱油豆干的生产企业达到20多家,年生产酱干2000多吨,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北京等30多个省市。

六.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军山白鱼

特点

鲜、嫩、辣、口味好

原料

白鱼

制作方法

先腌制、再煎、后烧装盘洒上葱花即可

文化背景

淡水湖养殖的白鱼

七.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汀州米果

米果

米果和糍粑一样,都是汀州客家传统风味食品。米果用大米制作,取材便当,工艺简单,物美价廉,因而在汀州城乡食用米果相当普及。

米果制作很简单,将糯米在水中浸泡后磨成浆,装入布袋压去水分,再取出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米粉倒入臼中舂匀成粘状,搓成圆长条即成。由于色泽洁白,故又叫“白米果”。在乡村还盛行将灌木烧成灰,然后将柴灰浇上开水沥出灰水,把做米果的粳米浸泡于灰水中,制成米果,由于色泽金黄,称为“黄米果”。黄米果因为掺和进灰水,因而散发独特碱香,别具风味。吃法可沾上白糖即食,也可将米果切成丁块状或细条状,加上韭菜、肉丝、笋丝,细盐炒食,香气诱人可口。

八.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油葱米果

油葱米果乃福建著名小吃。以米浆、猪油加多种调配料蒸制而成。色泽美观,嫩糯芳香,清鲜淡爽,富有弹性,是厦门地区名点之一。

原料:(制50块)

早稻米2500克、葱白1500克、猪腿肉(去皮)2500克、干葱头7克、碱25克、干虾米125克、硼砂7克、白糖175克、鲜虾175克、鸭蛋1个、蚝干125克、五香粉35克、干扁鱼50克、精盐90克、栗子375克、香菇50克、干淀粉500克、熟猪油500克、净荸荠375克

制作:

一、早稻米洗净,浸泡1个小时,捞出,加清水3500克,磨成米浆。

二、锅置旺火上,加清水(1500克),放入硼砂、碱、精盐(30克)搅匀,煮沸,舀入米浆375克调匀,再次煮沸,倒入其余的米浆中,搅拌均匀。

三、将猪腿肉切成2。7厘米长,0。5厘米宽的粗丝;葱白切丁;荸荠去皮剥成碎末;鲜虾洗净,去壳取肉留尾;香菇水发,去蒂洗净切片;干虾米、蚝干清水浸泡15分钟;栗子煮熟,去壳切片;干扁鱼炸酥碾末;干葱头切片,炸成金黄色成油葱。

四、将猪腿肉丝与白糖、精盐(60克)、干扁鱼末、五香粉搅拌匀,稍腌,再加入葱白丁、荸荠末、干淀粉调匀,搅拌成馅料,均分成50份,分别放入50个直径13厘米的浅底碗里。

五、把香菇、栗子、虾米、蚝干、油葱均分成50份,分别放在馅料的周围,虾肉分成50份点缀在馅料上,再将水浆舀入碗里,直至香菇片、油葱浮上面接近碗面,鸭蛋打散调成金黄色蛋液,喷在各个浆碗面上。上笼屉,用旺火蒸25分钟,取出晾凉,逐碗用薄竹片沿碗边绕割一圈,使熟浆不粘碗,再割成8块即成。

六、食用时,配上适量桔汁、酱油、沙茶酱、蒜泥、番茄酱、酸萝卜、香菜佐食。

九.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辣椒

辣椒是会昌传统名产之一。晓龙、高排、麻州、文武坝、珠兰等乡盛产辣椒、品种有羊角椒、黄椒三种。其中羊角椒最为著名、具有色泽红亮、肉质厚、甜辣适口、宜加工晒干,便于贮藏运销等特点,是腌制辣椒酱的上好原料、也是荤素菜肴的好佐料
( 赣州)
会昌十大特产排名会昌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