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的特产 民间工艺传承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9 02:51:43

一. 山东省 烟台 牟平区 金锡镶工艺茶具

金锡镶宜兴紫砂茶具,是具有实用、欣赏、收藏等多种价值的仿古工艺珍品。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看到产品后,欣然题词:“中华紫金斋”。该产品属国宝礼品,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把它赠送给外国友人。宜兴紫砂茶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其独特的原料和科学的工艺,使紫砂茶具具有保持茶味、茶香、茶色的性能,使品茶者在味觉、嗅觉、视觉各方面都得到美的享受。

二. 亚洲 日本 大阪纸糊工艺品

大阪纸糊工艺品(大阪式纸工艺品)

介绍: 大阪的纸糊工艺品(类似纸工艺品)已有长达400多年的历史。制作这类工艺品时,先在目框上糊上好几层日本纸,然后将其晾干。晾干后,将其从木架上取下后再涂上颜色。有纸糊的老虎、不倒翁、面具以及许多其他作品。其中,纸糊老虎是最受欢迎的护身符,据说能够辟邪消灾,带来好运。

在大阪城天守阁内的贩卖处有售。

三.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南玉工艺美术品

南玉工艺美术品

信宜物华天宝,盛产南方碧玉(简称南玉)。南玉,碧绿如翠,晶莹如冰,玉质柔润,石纹雅致,是全国三大名玉之一。主要产地在金垌镇。这里峰峦叠翠,流水潺潺,锦山秀水,景色绮丽,南玉贮量丰富。清光绪《重修信宜县志》载:

“咸丰六(1856年),夏,大雨,德围(按:金垌镇旧名)山崩,出石,青绿色,……土人以之制器。”从此至1949年,当地艺人以手工加工的方法,制成玉手镯、玉香炉等工艺品,销往高州、化州、电白和广西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宜玉雕工艺有新的发展。造工精巧,种类繁多,饮誉国内,风靡海外,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宜玉雕工艺品有:花卉、人物、兽口、平素、雀鸟、宝塔、多层玉球、首饰、盆景、玉碗、茶具、酒具、玉杯、餐具、杂件、文具、宝石景泰蓝等17大类、22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玉塔、玉石盆景、玉碗、宝石景泰蓝等产品蜚声中外。目前有玉器加工企业500多家,年出口额近5亿元。

玉雕塔

信宜玉雕行业生产的玉塔在全国玉器行业中一枝独秀。信宜市工艺厂制成一座大型玉雕塔——慈云塔,高3.1米,重1.5吨。该塔现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长期展出。该塔是仿《西游记》中描写的慈云形状,参考国内现有的古塔、古寺建筑造型而设计成的。整个塔运用浮雕、镂空、圆雕等多种雕刻技艺,并巧妙组装、镶嵌而成,以大、古、雅、巧著称。玉珠佛塔

在《山西青年》杂志于1983年举办的有奖征答竞选活动中,有一题答案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巨型玉器工艺品——是1980年10月24日在我国(广东省信宜县)问世的大型玉珠佛塔。该塔高3.4米,底层直径0.76米,顶层直径0.4米。全座佛塔共由玉珠16万颗组成。这16万颗玉珠是用南方碧玉经精工细琢、磨成粒粒玲珑剔透的玉珠。佛塔正面两侧各有49级阶梯。塔身共11层,层层有拱门、栏杆、飞檐、瓦楞和垂滴。每层中央有袒胸露腹、笑容满面的勒弥佛。66个大小不同的挂钟,分别挂在每层的檐角。全塔选料上乘,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古雅别致,被誉为“中华的世界第一”的高级艺术珍品。

玉石盆景

该工艺品是以南玉为原料雕制而成。其中以仙桃、葡萄盆景著称。它以天然翠绿南玉作叶子,淡绿透明的玉石作果桃,经过巧制,造成一个个熟透泛红的仙桃,一串串熟透发紫的葡萄。这些盆景,有的枝叶繁茂,含苞待放;有的果实累累,栩栩如生。1986年1月,0中央总书记-视察信宜时,观赏了各类玉器工艺美术品,对其中取材《西游记》中“蟠桃会”的特大玉石盆景深感兴趣,他赞说:“真是从古到今第一啊!”

1986年9月,信宜工艺厂制作的玉雕大仙桃盆景,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评奖结束后,送北京中南海紫光阁长期展出。

1989年,信宜玉雕工艺盆景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玉碗

信宜玉雕工艺厂生产的玉碗,具有薄胎光洁、色泽翠绿、玉质柔润的特点。玉石碗、杯共有20个花色品种,最大的玉碗口直径41厘米,在玉器史上罕见。宝石景泰蓝

这是玉雕工艺美术品的新产品,列为广东省科技开发重点项目。该产品以传统景泰蓝配上玉雕工艺美术品制成。有花碟、挂碟、时钟等10多个品种,产品雅观大方,古式古香,是艺海佼佼新秀。该产品获金质奖。

大型玉雕艺术珍品“一帆风顺”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

粤港亲情,源远流长。

广东省人民政府贺香港回归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礼品——大型玉雕“一帆风顺”。

表达7000万广东人民迎接香港回归的深情厚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以龙船为题材,以信宜产的南方碧玉为原料,以信宜市工艺厂为承制礼品的主体,汇集全省工艺美术家、专家,云集信宜市制作广东省祝贺香港回归礼品。大型玉雕“一帆风顺”是一件巧夺天工、晶莹亮丽、造型精巧、神韵生动、气势雄伟、高贵典雅的稀世珍品,被香港市民誉为“最佳礼品”。其制作材料为蜚声海内外的绝无仅有的信宜产南方碧玉。信宜市也因承制这件稀世珍品而名声远扬。大型玉雕“一帆风顺”礼品寓意深刻,独具匠心。由三帆龙船、玉球和基座三部分构成。“九州方圆,龙昂首,飞千重云水。四海辽阔,帆鼓风,破万里波涛。”龙船,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古朴、坚实的船体和雄伟壮丽的建筑,浑然一体,喻示古老华夏繁荣昌盛,坚不可摧;炎黄子孙团结一心,乘风破浪。雕有“一帆风顺”、“国泰民安”、“繁荣稳定”三面风帆,无限的时空回荡着中国人民喜迎香港回归的共同心声。龙船上牡丹、红棉环抱着紫荆,象征香港回到祖国怀抱;飘带和56个灯笼映衬着明珠,寓意中国56个民族笑逐颜开,欢庆本世纪末最隆重的民族盛典——香港回归。基座为方形,玉球为圆形,基座和玉球的构成喻示九州方圆,象征香港这颗明珠有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后盾,在中华大地上将会发展越来越繁荣昌盛。整个玉雕重2390公斤,高(连基座)288厘米,龙船长288厘米,宽128厘米,谐香港市民“易发发”音,象征香港繁荣昌盛、财源广进、百业兴旺!整座玉雕全部以南玉为原材料,象征“南玉无瑕、晶莹剔透,尽显彼此爱心。粤港有缘,一衣带水,缔结手足情深。”龙船造型逼真,神韵生动,有勇往直前和向上腾飞的雄伟气势,用意祝愿香港特别行政区扬帆搏浪,驶向辉煌!

为完成这件稀世珍品,0信宜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专门协调工作机构,调集精兵强将、能工巧匠,选取最好的玉矿材料,最佳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经过工艺师、专家53人和雕刻技工129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餐、精益求精的工作,历时44个日日夜夜,攻克一道又一道玉雕工艺史上未有先例的技术难关,终于以工艺一流的佳绩,完成了这件稀世之作,在香港回归前夕的6月3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亲自到信宜视察工作和验收礼品,赞赏礼品制作水平高,超出意料,工艺美术界的专家称赞是一件空前的艺术珍品。

大型玉雕“一帆风顺”凝聚着广东省7000万人民的深情厚意,带去广东人民的良好祝愿,祝香港繁荣稳定,乘风破浪,鹏程万里!她成为友谊的使者,为构筑粤港友谊桥梁作出贡献,促使两地进步紧密合作,齐驱并驾,共创未来!

四. 上海市 宝山区 上海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来源于人民生活,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产品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各种丝绒鸟兽姿态生动、色彩鲜艳;民间灯彩结构精巧、灯饰华丽;人造绢花花型生动、淡雅宜人。还有造型简洁的面塑、彩塑;别具风格的剪纸、刻纸;描绘精制的彩蛋,栩栩如生的民族娃娃;端庄古朴的仿古铜器;泥塑陶俑以及票贴画、麦杆画、绸布贴画、回丝画等等。

五.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金属工艺品

金属工艺品

今已成为独树一帜的重要文化产品,

能生产纪念章、证章、徵章、奖杯、奖牌、吊件、摆件、小礼品,

有人物、动物、山水等多种造型及方、棱、圆等各种几何形体。造型简洁生动,

色彩明快和谐,

做工精巧。年产数十万件,

销国内十多个省、自治区。

六.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七.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八.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民间手工老粗布

民间手工老粗布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在技术上,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可以想象出一件产品包含着多少繁复的劳动。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九.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十.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贵州特色土特产腊肉香肠猪蹄锡林浩特产科哪家好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