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必买特产零食 宝鸡十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9 02:33:34

一.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马蹄酥

陇县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圆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酥的配方及制作方法是被当地一心灵手巧的邦厨,从随行御厨那里学来的,后传入民间。 主要原料及制作方法:精粉、熟大油、白蜂蜜、白糖等。用精粉加水利和少量大油搓成皮面,并用精粉和适量大油搓成酥面,用皮面包酥面卷成面卷,并再加工成马蹄形状,放入大油锅烹炸而成。

马蹄酥层簿如纸,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

陇县马蹄酥的历史典故

陇县马蹄酥,始于清光绪末年。据《陇县志》记载:陇州西南有吴山,亦称吴岳,即禹贡山岍山,称“五镇之西镇”,为历代宫廷朝圣之地。元代以后,朝圣之风更盛,每隔3年祭祀1次。清光绪末年,清廷派员祭奠吴山,兼巡陇州,皇帝赐钦差大臣“半桌满汉全席”,故命御厨宫某随行。做厨时,陇州厨师贾义财结识御厨宫某,遂将马蹄酥制作工艺授予贾义财。民国初年,贾义财又传给其子及徒弟,逐渐传及秦陇。马蹄酥从此驰名甘陕,成为民间名贵食品。

据民间相传,马蹄酥是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归乡省亲时,传入其家乡陇州的宫廷膳食。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长孙皇后原籍陇州香泉乡,如今孙家庄还有娘娘坟遗址。现在的陇县东风乡相公山下的娘娘庙遗址,便是唐代为纪念贤良的长孙皇后奏于圣上减免陇州人民的赋税而建的祠堂。 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到诗人墨客的赞赏。

一说,陇县马蹄酥,始于清光绪末年。据《陇县志》记载:陇州西南有吴山,亦称吴岳,即禹贡山岍山,称“五镇之西镇”,为历代宫廷朝圣之地。元代以后,朝圣之风更盛,每隔3年祭祀1次。清光绪末年,清廷派员祭奠吴山,兼巡陇州,皇帝赐钦差大臣“半桌满汉全席”,故命御厨宫某随行。做厨时,陇州厨师贾义财结识御厨宫某,遂将马蹄酥制作工艺授予贾义财。民国初年,贾义财又传给其子及徒弟,逐渐传及秦陇。马蹄酥从此驰名甘陕,成为民间名贵食品。

1960年,陇县食品厂挖掘民间名贵产品时,由贾氏徒弟边文汉老工匠传艺,继承恢复了马蹄酥这一名贵食品的生产。陇县马蹄酥畅销省内外。

二. 陕西省 宝鸡 眉县 辣子盒

辣子盒

一、制作馅料:新鲜小辣椒(线型的)洗净晾干后切成半公分左右的小段,用植物油、加五香粉、姜末、食盐、味精等炒熟,与切碎了的核桃仁、油炸花生米和芝麻拌匀即可。或者将姜末、花椒、茴香等调料用烧热的植物油炝好,捞去花椒、茴香等调料,加上食盐(稍微多放一些)、味精与切好的生辣椒拌好,再拌上切碎了的核桃仁、油炸花生米和芝麻即可。(如果怕辣,也可用辣椒酱代替鲜辣椒。)

二、制作辣子盒皮:用发好的酵面擀成饺子皮模样即可,可以比饺子皮稍厚、稍大一些。

三、包辣子盒:在皮中放上馅料,对折,捏好边缘,跟饺子包发基本一样。

四、

烙辣子盒:平底锅烧热,擦上植物油,将包好的辣子盒放入其中,用文火烙,注意随时翻转,待两面已烙得火色均匀、用手按时有弹性即可出锅。

三.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椒

西安秦椒干、韩城大红袍、凤县大红袍花椒等都很有名。秦椒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是陕西一项大宗出口商品,畅销国际市场。西安辣椒呈细而长,深红发亮,味辣浓香,易干耐藏,被称为“辣中之王”。同时,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辣红素,辣椒素,蛋白质,脂肪,磷,铁等成份。能调剂品味,增进食欲,帮助消助消化。凤县大红袍花椒是凤县的名优土品,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是与其它产地花椒最大不同之处。既是优质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用于佐料,使肉菜鲜美,且又去腥、杀菌功能。用于中药,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凤县栽植花椒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凤椒卓越的内在品质,被专家赞誉为"花椒之王",是凤县的名品。凤椒又名"大红袍"其色鲜红、粒大、肉厚、有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素有"香飘十里"之美誉。

陕西省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气温差大,这里有适宜花椒生长独天特厚的优势。凤县产的大红袍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凤县产的“凤椒大红袍”,色艳、粒大、肉厚、味香、气浓,麻味素和芳香油含量高,品质佳优。与其他地区产的花椒最大的区分是椒柄上有两小瓣,形似“双耳”,故以“双耳”别具一格,名声远扬,人们赞称 “花椒之王”,是市场上很受欢迎的调味品和馈赠佳品。

“凤椒大红袍”在凤县虽有千年历史,且久负盛名,但由于过去受小农经济的束缚,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闹,提篮小卖的阶段,不能发挥“凤椒大红袍”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凤县县委、县政府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把花椒确立为全县农业经济的特色产业的主导,大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己累计发展花椒4000多万株,今年花椒总产量达175万公斤,仅此一项,可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780元。

政策支持,多方服务,各行各业支援,把“凤椒大红袍”产业作强作大,促使了凤县“凤椒”生产发展和创名牌的进展。 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做好花椒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是凤县发展“凤椒大红袍”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在凤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林业、农业等部门的积极参与,成立的陕西省大红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杨凌农业示范区的科技优势,采用“公司+农户+科技+基地”的运作模式,建立大红袍花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推广无公害化丰产栽培技术,实行定单产业。现销售网络遍及重庆、四川等10多个省、市。

打造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是凤县发展“凤椒大红袍”的重要举措。凤县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发生花椒生产中,要求栽种花椒达到百分之百的“凤椒大红袍”这一优质品种,对已往栽种的非优质品种,椒民们自觉进行更新,以保“凤椒大红袍”的声誉。近年来,“凤椒大红袍”频频出现在杨凌农高会、中国森林旅游览会等高规格的会展上,参与竞赛,角逐名牌,屡屡获得好评,连续三次获杨凌农高会“后稷奖”,使“凤椒大红袍”名声远扬。为了保护“凤椒大红袍”优秀品牌,凤县成立了“凤椒大红袍原产地域保护委员会”, 取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和中国绿色食品AA级认定,这将进一步促进凤县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凤椒”产业成为凤县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

四.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酥饺

岐山酥饺

原料配方

面粉500克猪油175克莲蓉馅150克熟面粉25克白糖100克香油25克熟芝麻50克花椒面精盐红色素少许

制作方法

1.把熟面粉、糖、芝麻、香油、精盐、花椒面拌匀成椒盐馅。

2.把250克面粉倒在案板上,加125克猪油拌匀,拌成干油酥。

3.把剩余的250克面粉加50克猪油和110克温水,和成水油酥,揉匀,饧10分钟。

4.把干油酥和水油酥分成两等份,把其中一块水油酥加少量的红色素揉成面团(呈粉红色),再把两块干油酥分别包入两块水油酥内,稍按,擀成长方形薄片(约3毫米厚),从上向下卷起,卷到头后用水粘住,呈筒形状。再分成每个12.5克的面剂,把小剂按扁成皮,粉红色剂皮,打入莲茸馅,包成饺子形状;白色剂皮打入椒盐馅也包成饺子形状。把两色饺子并在一起,边缘锁上花边即成生坯。

5.把油烧至六成热时,把生坯下锅炸制,待酥饺鼓起浮出油面时即熟。取出沥干油,码于盘内。

产品特点色彩美观,香甜各异。

五.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核桃

陇县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陇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陇县核桃是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陇县核桃个大、仁饱、皮薄、味香。陇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位于陕西省西陲。核桃是陇县传统优势林之一,在我国核桃的10大产区中,陇县地处陕西渭北、秦巴山地、甘肃天水和甘肃陇南等4大产区的中间地带,属于核桃的最佳优生核心区。陇县“陇州核桃”个大、仁饱、皮薄、味香,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杨凌)检测结果,陇州核桃为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富硒保健食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被列为全国外贸出口免检产品。据《陇州新续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已开始人工(种)植核桃,到60-70年代直播青皮核桃,80年代栽植地埂核桃。2002年以来连片栽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是陕西省12个核桃经济林基地重点县之一、国家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省级核桃良种基地县,陇州核桃“香玲”品种在首届中国核桃节上获金奖。

近年来,陇县核桃产业按照园区示范、基地承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联结的要求,以建设“陕西核桃第一县”为目标,以实施良种繁育、标准生产、集散销售、精深加工“四大工程”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三大体系”为保障,全面推行基地品种化、管理园艺化、经营产业化,核桃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48.5万亩1114.5万株,年产量1.03万吨、产值2.58亿元。人均核桃收入1290元、户均4579元,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9%。计划到2015年,全县核桃面积突破70万亩,其中良种核桃结果面积达到20万亩,核桃总产量达3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核桃加工量1.5万吨,加工率达到50%以上,核桃产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陕西核桃第一县的目标。

陇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地域范围

陇州核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为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所辖东风、八渡、东南、城关、温水、曹家湾、天成、固关、火烧寨、新集川、李家河、河北、共12个镇130个行政村。东到东风镇白杨树沟村,南到八渡镇桃园村,西到固关镇上岔村,北到李家河镇山城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6′-107°81′,北纬34°35′-35°6′。总保护面积60万亩,现生产面积54万亩,年产量8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陇州核桃果实圆形或椭圆形,平均单果重8克以上;外壳自然黄白色,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皮薄膈膜少且薄,易取整仁;果仁饱满,颜色黄白或深黄色,油香,涩味淡。2、内在品质指标:陇州核桃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4%,粗脂肪不低于64%,维生素E不低于40㎎/㎏,铁不低于42㎎/㎏,锌不低于32㎎/㎏,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3、质量安全要求:陇州核桃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为:GB/T16326-2005《坚果食品卫生标准》,GB/T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六.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凤翔腊驴腿

驴肉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能,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气乏力、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因此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民谚。陕西关中盛产驰名全国的“关中驴”。 腊驴肉创制于清代咸丰年间。腊驴肉的制作要选上等驴肉,经过夏、秋、冬三季的晒、压、煮、腌而成。其切片颜色鲜红、肉质细腻、酥而有筋、味道鲜美、回味无穷。特别是"钱钱肉",谓之腊驴肉中的精品。 凤翔腊驴腿选用驴的腿肉精制而成。它色泽红润,质地细密,酥香可口,五味俱佳,百食不厌。 凤翔腊驴腿是凤翔县久负声名的传统肉食品名,此膳食据传说,清末时期有位姓苏名石娃的,当时制作的腊驴腿以其特色远近闻名,“腊驴腿”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就是他传于后世的。 苏石娃一生主宰残牛、残驴,逢冬腌制“腊驴腿”。由于苏独家制作,且工艺独特,产量不多,市面上甚为稀罕,故价格昂贵,一般平民很少实用,多为官吏、豪绅、大贾、富户春节或元宵节进贡上司和馈赠亲友之名贵礼品。 苏石娃制做腊驴腿工艺精细,色泽红润,味美适口。尤“钱钱肉”(公驴之外生殖器)独具特色,不但是清爽可口的下酒佳肴,且具壮阳益肾之功能,驰名关中。 现凤翔县有多家企业加工生产,是馈赠宾客、宴迎亲友之佳品。

七. 陕西省 宝鸡 扶风县 扶风面皮

扶风面皮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特色小吃。面皮又叫凉皮,据说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扶风面皮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尽相同,制作方法上基本为蒸面皮、擀面皮和烙面皮。

扶风位于关中腹地,地处“八百里秦川”核心区,日照时间较长,很适宜小麦生长。成熟后的小麦,拿上几粒用牙“咔嚓”一下咬开,满嘴麦香,可以看到呈半透明玻璃状的角质胚乳,细腻紧密,光洁如玉。

每年的新麦装进包后,人们磨新面制作面皮。

面皮又叫凉皮,据说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扶风面皮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尽相同,制作方法上基本为蒸面皮、擀面皮和烙面皮。平常做的主要是蒸面皮,蒸面皮又分两种,曰“直蒸”、“洗面”。

做“洗面”的蒸面皮时,在盆中先舀进面粉,加水调和,揉搓,一堆散如白雪的麦面粉慢慢变成宛如冰雕般的面团。再给面团浇上从井里打来凉水,双手用力揉挤抓捏,凉水慢慢变白,成为状如牛奶的面液。面液经过纱布过滤,放在另外一个盆子沉淀,如此反复,洗净活粉,最后只剩下绵软筋道的面筋。

女人开始生火烧水,给圆铁蒸锣抹足金黄的菜籽油,舀出沉淀面液多余水分,上下搅动,用勺子向蒸锣舀倒,面液迅速在蒸锣乱跑摊开。此时要注意,面液舀多了,面皮厚,不易熟,吃起来没嚼头;舀少了,粘在蒸锣里,提不出,易烂掉;还要端起蒸锣前后左右轻轻摇晃,让面液匀称平整,再把蒸锣放入滚开的水中三到五分钟,一张光洁透亮散发清香的面皮便出现在眼前。

做“直蒸”的蒸面皮时,面粉和凉水直接搅拌成面液,用蒸锣蒸制,吃起来绵软爽口。擀面皮则是把发好的面团,用勺子刮出适量,擀成面皮,搽油后一张张摞起放入笼屉蒸制,熟后切成稍宽的条状,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烙面皮也分两种,一种烙好了蒸,另一种蒸好了再烙,相比较蒸好了再烙的吃起来更筋道,烙面皮外焦里嫩,晶莹剔透,有“韧、筋、干、有嚼头、水分少”的风味特点!

吃面皮时,最重要的是调料,油泼辣椒要做得地道,那味儿,辣而不骄,吃了让人直呼痛快,怎么也吃不够。再配上花椒水,大料水,花生碎,芝麻酱等。还有油泼蒜泥,新鲜的蒜头放进碗里,随意捏盐,加五香粉,捣碎油泼,再炝香醋倒入,这时,浓郁的香味四处弥漫。

配菜也有讲究,春天时用苜蓿、野菜、青菜、小芹菜、笋丝等;夏天时用黄瓜丝、豆芽、豆角、豇豆等,再把洗出蒸熟的海绵一样厚道有弹性的面筋,手撕或刀切,撒在碗里,与时令鲜菜、洁白柔软的面皮搅拌在一起,赏心悦目,好看好吃。

扶风面皮独具魅力,深受当地人喜爱。绿的青菜,白的面皮,红的辣油,看一看,色香味全,勾人馋虫;闻一闻,浓郁清爽,味美可口;吃一吃,又辣又香,满口生津,大人小孩个个吃得头上冒汗,嘴唇上沾满了油辣子,心里却美滋滋的,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八.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马勺脸谱

80年代初民间艺人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还有古老的吉祥物系列。近300幅作品,让您大饱眼福。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今天看来这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同一的道理。

九.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大豆

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生产的大豆是一九九二年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指定食品。老黑山镇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陲,东距俄罗斯59公里,南于吉林省汪清县交界,经图们可达朝鲜,是中、日、朝、韩、俄多国的经济大通道,本地土质肥沃,且开发较晚,农作物不含有害物质,纯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可达600万斤。一九九二年北京亚运会前夕,国家亚运会筹委会为保证参赛人员吃上营养丰富无毒无害的大豆制品,委托国家粮食部北京粮食局特供办在黑龙江省几十家大豆中进行精选,经化验我镇大豆品质优良,大豆脂肪含量高达21%,蛋白质脂含量达45%,磷脂含量低于1.7%,粗纤维和质分比其他大豆低2个百分点,其他指标均符合规定指标,营养丰富是纯绿色食品,在日本、韩国享有盛誉。现我县予招国内外客商对优质大豆进行联营经销或深加工,有意者请与我县联系。联 系 人:董岐山孙海鹏联系电话:0453-3631112邮编号码:157200( 东宁县)

十.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布尔肉羊

以世界公认的优秀肉用山羊品种——布尔羊为终端父本与本县奶山羊进行级进杂交改良,生产的改良羊具有初生重大、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肉质细、营养全的特点,并有健胃强体、润肺养颜、软化血管等保健作用。2000年,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研制开发的纯天然绿色保健佳品——华麟牌布尔羊肉投放市场后,以胆固醇含量低、味道鲜美、做工精细、包装美观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宝鸡十大必买特产送人宝鸡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可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