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铁皮石斛特产 磐安铁皮石斛好不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7:40:39

一.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夹江石斛

夹江县歇马乡,是夹江县地道中药材——石斛种植最多的乡,该乡有11个行政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地处四川西南部峨眉山山麓边缘,海拔6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3.4℃,降水量1593毫米,相对湿度50-86%,无霜期10个月,特别适宜石斛生长。该乡从清嘉庆年初就开始种植石斛,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

石斛,又称黄草、栽秧花,属兰科植物,早在汉代就载入《神农本草》。石斛性微寒、味甘淡,养阴益胃、生津止渴,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视物昏花,补五脏虚劳赢瘦等症。它含有24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是当今国际饮料市场的重要原料。近年研究表明,石斛又是提取治疗心、脑血管病药物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很大。著名的产品有“石斛夜光丸”、“鲜石斛露”、“西枫斗”、“金耳环”等。同时,石斛植株还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

歇马乡种植的石斛品种主要有迭鞘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和铁皮石斛等。共种植了4500亩,年产鲜草14.9万公斤,占全省产量一半以上。2001年,该乡成立了“歇马乡石斛协会”。2004年,该乡开始筹建建设“千亩石斛观光园”。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内乡县 石斛兰

石斛又名石斛兰,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原产于喜玛拉雅山上和周围,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由于花形、花姿优美,艳丽多彩,种类繁多,花期长,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和关注,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广泛栽培,尤以东南亚最盛。其中以泰国产量最大,1993年年产3600吨石斛兰,1994年出口意大利6290万支、荷兰1425万支、德国1170万支,还出口日本和北美。另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也有一定数量生产,主要出口国家有荷兰、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日本。菲律宾以自产自销为主。在亚洲,日本是石斛兰最大的进口国,1993年市场销售230万盆、销售额为2800万美元,占盆栽花卉销售的第六位。

我国规模化生产石斛时间较短,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至今,在广东、昆明、福建等地均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在盆花和切花生产方面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石斛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全世界约有1000种。我国约有76种,其中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和秦岭以南各地。生长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之间,常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此属为附生兰,其形态性状变化多样。

假鳞茎丛生,圆柱形或稍扁,基部收缩;叶纸质或革质,矩圆形,顶端2圆裂;总状花序;花大、半垂,白色、黄色、浅玫红、或粉红色等,艳丽多彩,十分美丽,许多种类气味芳香。

石斛兰属复茎附生兰,有近千多种原种,是兰科植物中大属之一,原生地分布很广,从亚洲的日本、台湾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直到澳洲、新西兰都有石斛兰的踪迹。日本的春石斛与泰国、新加坡、夏威夷的秋石斛,最为著名,尤其,提起泰国就使人联想到秋石斛。

石斛兰分为两种,一为春石斛,即Nobile系列,春季开花,花梗在两侧茎节抽出。另一种为秋石斛,花在秋季开,花梗由茎顶抽出,每梗著花可达一、二十朵,花形有大花蝴蝶兰型(Phalaenopsis系列)和小花卷瓣

栽培上分为温带型落叶种(春石斛)和热带型常绿种(秋石斛)。春石斛的花一般生于茎节间,花期约20天,多作为盆栽观赏。而秋石斛的花一般着生于茎顶部,花期超过一个月,主要用于切花观赏。假鳞茎可供药用。繁殖用分株、茎段扦插或无菌播种。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用疏松、透气的基质,如蕨根、苔藓或树皮块盆栽。生长季节保持潮湿和半阴,适当施肥;冬季适当干燥和较强的阳光。越冬温度10℃以上。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芒市石斛

芒市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芒市石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芒市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齿瓣石斛(D. devonianum Paxt.),兜唇石斛(D. aphyllum (Roxb.) C.E.Fisch.)。

二、栽培环境

产地范围内海拔900m至1900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年平均气温19.5℃,无霜期≥300天,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

三、栽培管理

1.基质:基质成份为树皮、锯木屑等有机材质,pH值6.5至7.0,有机质含量≥10%,水分含量30%至40%,

2.育苗:采用扦插无性繁殖或采集石斛硕果经组培进行有性繁殖育苗。

3.移栽:3月下旬至6月下旬,温度≥12℃,进行组培苗或扦插苗移栽。种植为株距8cm至10cm、行距15cm至20cm。

4.田间管理:

(1)遮荫:荫蔽度65%至85%。

(2)施肥:每667m2(亩)施腐熟有机肥500kg至700kg。

(3)水分:生长期基质湿度在30%至40%、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至80%,收获前15d停止喷水。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加工

1.采收: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采收分采摘当年生白条和全草采收两种。

2.加工:

(1)鲜品:白条采收后,除去杂质,减去须根。

(2)干品:白条或全草通过除杂、清洗后,切段,60℃以下低温烘干或采取传统方法加工成枫斗产品。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鲜品:

①铁皮石斛:节明显,有黑环。叶鞘包裹的鲜条多呈叶鞘的颜色,拨开叶鞘,茎多呈绿色或呈紫色,节间色较深。外表无气味或带青草气味。味道淡或微甜,嚼之初有滑腻感及粘稠感,无渣。

②齿瓣石斛:表面黄绿色带紫斑点或条纹,老熟时叶鞘呈银灰色,节间裸露部分呈紫色,具有青草香气,味道淡或微甜,嚼之初有滑腻感及粘稠感,嚼后有少量纤维。

③兜唇石斛:表面绿色或黄绿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或微酸、苦,嚼之初有粘滑感,嚼后有纤维。

(2)干品:

①铁皮石斛:表面暗黄绿色或金黄绿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质坚实,略韧,不易折断。气微,味淡,嚼之初有滑腻感及粘稠感,无渣或渣少。

②齿瓣石斛:表面有细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初有黏滞感,无渣或渣少。

③兜唇石斛:绕紧密,颗粒均匀整齐,多数可见3至5个旋环。

2.理化指标:

(1)铁皮石斛:鲜品水分≤85%,干品水分≤12%。干品或鲜品烘干后粗多糖含量≥25%(以葡萄糖计)。

(2)齿瓣石斛:鲜品水分≤85%,干品水分≤12%。干品或鲜品烘干后粗多糖含量≥12%(以葡萄糖计)。

(3)兜唇石斛:鲜品水分≤88%,干品水分≤14%。干品或鲜品烘干后粗多糖含量≥8%(以葡萄糖计)。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芒市石斛 云南省芒市现辖行政区域 《芒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芒市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批复》,芒政复〔2012〕52号 芒市林业局 芒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芒市石斛标准(试行草案)》

四.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野生铁皮石斛

野生铁皮石斛:又称吊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和岩石缝隙中。由于铁皮石斛生长条件的特殊性和分布局限性,又经长期采挖,自然资源已濒临枯竭,1987年国务院将铁皮石斛列为重点保护的中药材之一。《本草纲目》认为其有强阴益精、厚肠胃、平胃气、长肌肉、定志除惊、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铁皮石斛中所含多糖对癌症病人具有明显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五.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云峰

磐安云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磐安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唐代磐安产的“婺州东白茶”为宫廷贡茶之一。1979年开始了磐安云峰名茶的试制工作,一举获得成功。产品销往全省、全国各大城市,曾试销日本,受到消费者和客商的好评。

【品名】磐安云峰茶【产地】浙江省【种类】绿茶

历史

浙江名茶中的一枝新秀,70年代开始创制,80年代以来连年在省、市名茶评比会上夺魁。1986年在商业部的名优产品评比会上,以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即“三绿一香”的特色荣获全国名茶称号。云峰茶产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一带,这里山高水秀,林密雾重,泉水潺潺,幽兰溢香。年平均温度16.1℃,有效积温5030℃,年降雨量1573毫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厚度达50~100厘米,有机质含量达3.5~14.8%,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云峰茶品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云峰茶采自当地优良茶树品种——木荷种的新梢。采摘时间因茶园所处的海拔高度而异。通常,海拔高600米以下的茶园,于4月中下旬开采,海拔700米以上的茶园,于5月初开采。采摘标准1~2级云峰茶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3级以下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超过3.5厘米,叶片开展角度不超过40度。鲜叶进厂后经3~5小时摊凉,水分失重5%左右。

工艺

云峰茶炒制技术上吸取了西湖龙井、太平猴魁、峨眉峨蕊等名茶的技术精华,主要工艺分杀青、做形、烘干三道工序。杀青:在斜锅内进行。当锅温达160℃左右,投入摊放叶150克左右,采用竹制炒手或棕帚均匀不断地翻动抛炒,炒至叶翠不老,叶熟不黄,折梗不断即起锅摊凉。做形:在平铁锅内进行,锅温80℃左右,投入杀青叶150~200克。采用抖、捺、理三种手法,做到嫩叶多抖,老叶少抖,嫩叶不捺,老叶重捺,抖、理、捺三种手法灵活掌握,交替进行。当芽叶紧直成条,即起锅摊凉。烘干:分初烘和复烘两个过程。目的是蒸发水分,固定形状、增进香气。初烘烘温100~120℃,当含水量在30%左右,有刺手感即起烘摊凉。复烘采用文火慢烘的方法,达到干度均匀一致,香气透发的目的,当手捻即成末,含水量在6%左右下烘,摊凉分筛,除末去劣,包装贮藏。云峰茶分大包装和小包装二种,大包装采用铝箔牛皮纸箱,箱内放一公斤装的生石灰袋二袋。茶叶放在箱的四周,贮放在干燥、无异味、无阳光直射的仓库里。

名茶鉴赏

总的来说是“三绿一香”,即条索紧直苗秀,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绿亮,香高持久,含有兰花清香。品尝云峰茶,最宜用玻璃杯,采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沸水冲后,展叶吐香,芽叶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形如兰花瓣瓣。品饮欣赏,口颊留芳,沁人肺腑,心旷神怡。

所获荣誉

磐安云峰茶自1986年至1988年连续三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一类优质茶;1986年荣获商业部“全国名茶”称号;1989年获“浙江名茶证书”;1991年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评为“文化名茶”;其后多次荣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浙江省农博会、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 2007年浙江绿茶博览会期间,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磐安的茶叶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含量高达47%,比国家标准36%高出11个百分点,十三项农药残留均未被检出,铅含量0.74mg/kg,远低于国家无公害茶标准5mg/kg,具有典型的山区优势茶叶的品质特征。

六.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金樱子酒

磐安金樱子酒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金樱子是一种野生的中草药材,金樱子经过发酵和蒸馏等特种工艺后,就成了金樱子酒。这种酒晶莹剔透,不含任何添加剂,并保持了金樱子原有的口感和有益成分,香气馥郁。该酒不但口感好,而且药用价值高。

提起磐安县的酒,人们总是会想起当地人酿的金樱子酒。尤其是在万苍乡,这里几家酒厂的金樱子酒都有着不错的口碑。万苍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这里地处云雾山系,一年四季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业,出产的茶叶和茭白在我省颇有名气,而有着“磐安小茅台”之称的金樱子酒则是当地农产品的一张名片。

金樱子,也叫刺梨、糖罐子、山石榴,在我国中南部各省都有分布,生吃起来会有一种酸甜的味道。它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广泛的植物,在宋代的《开宝本草》及明代的《本草纲目》都有过专门的记载,书上记载其具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等功效。

金樱子经过发酵和蒸馏等特种工艺后,就成了金樱子酒。这种酒晶莹剔透,不含任何添加剂,并保持了金樱子原有的口感和有益成分,香气馥郁。该酒不但口感好,而且药用价值高。根据《本草纲目》中记载,金樱子“性酸涩、平、无毒;主治脾泻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补血益精有奇效”。2006年,雅庄村的磐安县天波酒厂生产的金樱子酒在省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8年又获得了金华市名牌产品称号。该保健酒这些年在上海、杭州等地的销量也越来越好。

据了解,磐安县的酒厂有三四家,金樱子酒是各家的拳头产品。磐安县天波酒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家以生产销售金樱子酒为主的企业,至今已经有超过20年的创办历史,公司生产的金樱子酒多次获得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是金华市名牌产品,企业也被评选为磐安县农业龙头企业。

七.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红葱烧腊肉

材料:原材料:腊肉200克、红葱头50克、红椒1只、生姜、葱各10克。

调味料:花生油30克、盐5克、味精10克、老抽王5克、湿面粉适量、麻油5克、清汤150克。

方法:

1、腊肉洗净切厚片,红葱去皮切块,红椒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2、烧锅下油,放入姜、腊肉煸炒至出香味。

3、然后加入清汤、盐、味精、老抽王、红椒、葱段用小火烧熟入味时,用湿生粉打芡,淋入麻油入碟即可。

八.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合江金钗石斛

合江金钗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江金钗石斛是四川泸州合江县的。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合江县,是四川省与重庆市毗邻的所有县区中唯一一个即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又融入重庆“一小时的经济圈”的县,更是是金钗石斛的故乡。

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现代医学表明,石斛所含的石斛碱等成分具有抗癌功效。又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金钗石斛原产于合江。川石斛特别是合江金钗石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解放前,合江县即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是石斛商品的集散地。自古以来,合江群众就有种植金钗石斛传统,并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

合江县作为我国著名的金钗石斛道地产区,在明代合江已广泛栽培石斛,是石斛地传统的生产区,至民国时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因此其资源开发具有典型保护性与开发性。《合江县志》载:“木斛(金钗石斛)治脚气,产西南各区”。 《泸州科学技术志》(1993年版)载:“合江以盛产石斛、荔枝、佛手、青果闻名于全省、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四川所产石斛十分丰富,产量居于国内前茅,尤以合江金钗石斛品质上乘,能满足省内外以至国外市场的需要。据合江中药材公司资料载:解放前合江就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 仅1953年就收购干石斛20多担(1担等于50千克),相当于鲜石斛100余吨。合江石斛顺长江运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东南亚。

四川野生石斛资源丰富,不少县、市、区均有野生资源分布。合江县由于保留有世界同纬度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原始阔叶森林,使得野生金钗石斛得以保存。同时当地种植石斛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近几年工作的积累,先滩与佛宝等地培养出大批懂技术、积极性高的药农,为发展石斛种植提供人力和技术的支撑。

合江金钗石斛己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从目前石斛的市场走势看,可用“升、畅、缺”三个字概括:“升”即价格一路上升,“畅”即销路畅通,一般不积货,“缺”即时常有缺货情况,可见发展合江金钗石斛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合江金钗石斛具有很好的质量特色。鲜品是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顶端钝尖;有时全体细长,近圆柱状或不明显的压扁状;叶鞘灰白色,膜质;总状花序,花1至4朵,白色而带淡紫红色;色泽由浅灰绿色、绿色至绿黄色。而干品则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相比最近的赤水金钗石斛,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合江金钗石斛远远高出很多(合江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0.50% ,而赤水金钗石斛在0.30%-0.50%之间)。这也是合江金钗石斛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石斛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石斛的经济价值凸显。合江金钗石斛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推广扩大。

2015年初在相关上级领导单位的支持下,合江县人民政府成立申报“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正式启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向品牌建设迈了一大步。此项工作对于重塑“合江金钗石斛”品牌地位、促进合江县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文、郑波、温正义

合江金钗石斛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密溪乡、尧坝镇、先市镇、法王寺镇、九支镇、五通镇、车辋镇、实录镇、凤鸣镇、虎头镇、榕山镇、榕右乡、白鹿镇、甘雨镇、南滩镇、石龙镇、先滩镇、自怀镇、福宝镇境内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林地

《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合府函〔2015〕7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522/T003-2015《合江金钗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九.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石斛

始兴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始兴石斛是广东韶关始兴的。

据著名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如蚱蜢髀者佳……”。当时所谓“始兴”,就是今广东韶关地区,是行政区域名称,叫“始兴郡”。

这足以说明:韶关地区是石斛优良品种的原产地,加工历史悠久。

既然有历史典籍为韶关“野生石斛鼻祖”作证,那么,近几年韶关石斛种苗培育及移栽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就变得理所当然。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市石斛种植面积已经从2004年的100亩扩大到2000多亩,约占全省石斛种植面积的50%以上,遍布全市各县(市、区),年产值约1.5亿元;全市石斛种植基地共16个,其中30亩以上种植规模的基地有10个,主要分布在始兴县、仁化县、新丰县、乳源县和翁源县等地。

始兴石斛的发展状况

1、庭院式种植。一千多年来,始兴人常把始兴石斛当作观赏性花草或药材种植在自家的庭院内。

2、小规模种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兴人开始开发野生始兴石斛资源,尝试小规模种植始兴石斛。全县累计种植始兴石斛80多亩。由于缺乏苗木繁殖技术和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苗木繁殖缓慢,扩大再生产的难大。

3、产业化设施种植。2012~2014年始兴石斛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始兴石斛质量技术规范》和《始兴石斛》的地方标准(见附件8),从“苗木组培——设施栽培——采收”的技术含量实现质的飞跃,始兴石斛进行产业化设施种植。至2014年,全县累计种植始兴石斛1250亩。

4、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开始,始兴石斛生产企业以“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以韶关学院、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韶关市农科所、韶关药检所等多家科研机构为科技支撑,以韶关车八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始兴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始兴石斛质量技术规范》和《始兴石斛》为地方标准,建立始兴石斛生产基地、苗木组培基地。在有效保护野生始兴石斛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服务体系,始兴石斛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始兴石斛

广东省始兴县现辖行政区域

《始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始兴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函》,始府函〔2014〕102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0222/T6-2014《始兴石斛》

十.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爆炒地衣

地衣是一种乡间食物,湿漉漉的,常年生长在山脚、路边的地皮上,含着大地的气息,颜色、形状极似单片黑木耳,但它的营养价值却是黑木耳的十几倍。

开门见山,出门爬岭,这就是磐安的地貌。随便走到哪里,各式各样的野菜腑拾皆是,而地衣却盛产在初春的季节里。一场春雨落过,小草刚刚转绿,山坡仍黄黄的,远远望去犹如一张暖色地毯。一旦走近,就会发现“地毯”上竟星星点点地镶嵌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初霁的阳光照在上头,宛如一幅疏淡的水墨画。山里老农晓得,这“花”便是地衣。

    贴地而生的地衣粘着砂粒和枯草。小心翼翼地捡起,撇去草末,用清水反复淘洗,沥干,就可上锅了。最常见的做法是放入红辣椒、蒜和适量的雪菜爆炒,味道辣辣的,既佐饭又下酒。忌辣的食客,不妨把红辣椒丝换成瘦腊肉丝,香味会更馥郁。有的宾馆也用地衣煲汤。汤是用猪杂骨煲的,除了主料地衣外,还有袖珍菇、牛肝菌等食用菌,色泽浮白。舀一片煮得很烂的地衣入口,只觉得清润爽口,鲜中透着一丝甜味。“唱戏的腔,厨子的汤”,足见“汤”之于厨艺的重要。有美食家评论说:这地衣汤是“收而不涩,鲜而不跌”,是汤中珍品。若在汤中打入蛋花做羹,柔柔滑滑的,想在嗓子眼里把它多挽留一会儿都不行。
磐安石斛特产介绍浙江特产铁皮石斛精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