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哪里有特产 真正的宁夏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1:07:56

一.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米黄子

米黄子是宁夏的一道小吃。先将黄米粉用水和成糊状发酵。在带盖的凹形锅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麦芽糖),灌入发好的黄米面糊,煎熟后出锅。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现煎现卖,形似蛋糕,吃起来软脆香甜。漩粉凉菜:将漩粉皮切成条状,加少量的青菜,佐以芥末汁、蒜泥、芝麻酱、陈醋等拌匀,为春末夏初的应时佳品。

始于清末,还有个名字叫“梅花糕”

米黄子是发端于宁夏中卫的一种特色小吃,因“外黄内糯,香甜可口”,曾经征服了宁夏人的舌尖,然而即便在现在的中卫,也鲜有年轻人知道米黄子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虽然知晓,但也很难见到、吃到这种美味了。

制作讲究,美味正渐渐走向式微

米黄子的得名应该和制作它的原料有关。虽然只是一种风味小吃,但米黄子的制作却不简单,仅材料就有10多种。马金柱介绍,米黄子所需原料主要有黄米粉、碱、香油、麦牙糖、糯米、花生、葡萄干、枸杞、红枣、芝麻等。

制作时,首先将黄米粉用水和碱和成糊状发酵,然后用勺灌入带盖的凹形锅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麦糖)、芝麻等,文火煎熬;再灌入发好的糯米面糊,紧接着放入枸杞、红枣、葡萄干……再在其上面浇上一层糯米面糊,然后将凹形锅翻过来再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出锅的米黄子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现煎现卖,形似蛋糕,吃起来香嫩可口、软脆味甜。整个制作过程虽然只需要7分钟,但为这7分钟所做的准备工作却很多,而且一锅只能出7枚米黄子,还得现做现卖,否则不能保持它纯正的滋味。

“米黄子制作考究,发酵后的原料极易变质,不适宜规模生产,而作坊式生产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马金柱说。也因此,马氏米黄子在这种情势下的经营称得上惨淡。马金柱夫妇如今在中卫商城守着一个制售米黄子的摊点,以微薄收益勉强支撑,“好的时候能卖几百元,淡季最差的时候仅仅能卖数十元。”刨去成本,所剩区区。

作为一种传统小吃,米黄子虽是美味,如今已是难得一见。虽然美味已“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但它的甜美滋味却顽固地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信息来源:银川晚报

二.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黄河鱼

选用鲜活的黄河鲤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在鱼背上切成斜形刀纹,裹浆,起油锅炸到金黄色,捞起装盘,浇以另烹制好的糖醋调汁而成。特点:色泽明亮、外焦内嫩、鲜美可口。

三.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宁夏羊羔酒

宁夏羊羔酒生产历史长达千年,有关资料可以追溯到唐代。宁夏羊羔酒以宁夏灵武特有的地产羊羔肉(宁夏二毛裘皮的伴生产物)、宁夏枸杞、灵武长红枣等为原料精酿而成,呈琥珀色,入口香甜,微辣,无羊膻味,药用价值很高,作为药酒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雍正皇帝的御批“在宁夏出一种羊羔酒,当年有人进过,今有二十年停其不进了,朕甚爱饮他,寻些送来,不必多进,不足用时再发旨意,不要过百瓶,特密喻。”证明此酒曾是皇家的御用贡酒。

宁夏羊羔酒是将羊羔肉与红枣、枸杞等原料经预处理后与糯米饭混合,采用麦曲糖化人工控制天然发酵的方法酿制而成,酒精度在28°~35°之间。该酒的酿制技艺要求非常严格,主要括酒酿的制作、开耙、榨酒、灌坛后酵、勾兑、煎酒、灌坛陈酿等过程。

据《灵武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1874年之前唐家唐谦、唐酿二位祖先就已生产该酒。当时产的羊羔酒选料讲究,配料纯正,清澈明亮,果香四溢,没有一点羊的膻味。1911年,清政府镇压革命党,在灵州大开杀戒,唐家作坊被毁,唐家制酒业日渐衰落。后又逢战乱和取消私有制经济及文革浩劫等,致使宁夏羊羔酒在市面上销声匿迹。唐家制酒秘方,遵循传男不传女的祖制传于唐谦重孙唐世俊。1999~2003年,唐世俊根据家传秘方及父亲的指点,恢复了羊羔酒的酿制工艺。唐家酿造的宁夏羊羔酒,特点是清亮透明,色如琥珀,具有健脾益肾、养肝明目、滋阴壮阳之功效。常饮此酒者,面色红润、声如洪钟、延年益寿。该产品承袭古老的酿酒遗方,采用当地盛产的羊羔肉、优质小麦、大麦、豌豆制曲,糯米、枸杞、灵武长红枣等为配料,酿造工艺既继承前人的传统,又结合现代科技大胆创新。清蒸混入,控温发酵,中止主酵,成熟榨酒,窖藏老熟,精心勾兑,罐装而成。独特科学的酿造工艺和原料,决定了宁夏羊羔酒的独特风格。

该酒还富含钙、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将羊羔肉的美味与枸杞、红枣的药用价值及果香融合,给成品带来肉与果香交替的舒适口感,风味独特。

宁夏羊羔酒作为中国现存唯一有皇帝御批真迹的贡酒,其明显的原真性为研究我国古代酿酒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古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社会生产、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的活化石。羊羔酒制作技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其技艺却代代相传,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宁夏羊羔酒的酿造技术工序繁多、操作细致、产品精美,尤其是酒体的醇厚绵长,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平和的心态和追求细腻、委婉、华丽的审美情趣;宁夏地区原住居民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物产酿酒,不仅丰富了地方上的酒文化,更凸显了中华民族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宁夏羊羔酿酒酒技艺配方独特,经宁夏食品质量检测一站、宁夏食品质量检测二站及宁夏疾病控制中心检测验证宁夏羊羔酒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印证了李时珍《本草纲木》卷25“羊羔酒,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的论述,其保健功能及营养价值非常明显。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四.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红宝--枸杞

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之一,居"五宝"之首。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列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时的《中卫县志》称:"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人曾赋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朔方道志》也有"枸杞宁安堡者佳"的记载

枸杞,在植物分类中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枸杞属。落叶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植物,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由于其"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得枸杞名。枸杞浑身都是宝,子、花、叶、根、皮都可入药,苏东坡在《小圃五咏·枸杞》中就有"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之句

经过我国中医学两千余年的实践验证,枸杞实为滋补扶正之良药。其主要功能是: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以枸杞或以枸杞配伍的古方颇多,如"枸杞膏"、"枸菊地黄丸"、"龟鹿二仙胶"、"龟龄寿"、"左归饮"、"小营煎"等。这些经世延传的古方,或作为体弱虚赢、精血亏损者的强壮滋补药,或作为润肝益肾、疗虚补阴的良剂,或作为祛邪健身、延年益寿的营养品

枸杞子营养丰富,药效显著,且服用方便。枸杞子的服法有四种:一是可鲜食,新摘的枸杞子晶莹红润,汁浓充盈,嘴嚼味甘润口,每日可食十克左右;二是将枸杞子单独或加入复方,遵医嘱煎服;三是置酒中浸泡,通常一市斤枸杞子加高级酒三市斤,浸泡两周即可饮用;四是将枸杞子烹调入菜

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陡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神农本草经》是首部将枸杞列入中药的古籍。两千多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其功效传闻颇广。北宋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位终年服用枸杞叶、花、子、根而寿达三百七十多岁的妇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四味配伍成丸,有一长者常服之,"寿百岁,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津强健"

上述传闻未必可靠,但枸杞之"滋补疗虚"的功效,经千年临床实践确已得到证明。正如古书《本草汇言》所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誉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在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为"茨园",种植枸杞的农民为"茨农"。相传,宁夏枸杞先是在中卫县黄河边上的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等处自然繁殖,后来经过回汉族"茨农"世代选育改良,培育成功了很多优良品种,并逐步被引种到全国各地。现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北美、前苏联等地栽种的枸杞,其祖先多为"宁夏枸杞"

宁夏枸杞现虽已遍布各地,但唯有宁夏所产盛誉久持,蜚声中外,被称为枸杞之绝品。其根本原因是得厚于天时地利,功就于人勤艺精。宁夏茨园土壤谐和,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极宜枸杞的生长,再辅以宁夏茨农父授子嗣、世代相传的几百年栽培枸杞的的经验,从而使宁夏枸杞得已品正久袭,名压群芳

旧时,宁夏枸杞品分"朝玉、贡果、大栋、魁元"四等。这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名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旧社会宁夏枸杞概为达官贵人所享。今天,人民可以尽情地享用宁夏枸杞,不仅可用于医治疾病,而且还可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

宁夏枸杞通常每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鲜枸杞子色泽艳红,似纺锤形,状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的干枸杞子久贮不腐。宁夏枸杞子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颇为丰富,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被国际上公认为"富集锂"的植物,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 银川)

五.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六.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牛杂汤

牛杂汤

主料:牛筋、牛肚、牛腩、牛腱、牛骨

调料:酱油、料酒、盐、味精、桂皮、八角、老姜丝、葱段等;

制法:

1、先将

牛骨砍成大块的氽水,牛腩、牛肚、牛腱等改刀成均匀的片,并氽水待用;

2、净锅下水加入牛骨、牛筋、牛肚等主料一起大火烧开,加入老姜丝、葱段、酱油、桂皮等调好味,再用小火煨100分钟左右,起锅挑掉牛骨、桂皮、葱结等淋上少许葱油即可。

七.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盐池蜂蜜

盐池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三国志》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可见蜂蜜在汉代已作为普遍的饮品。 《本草纲目》:“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蜂蜜是从植物花的蜜腺中采集的分泌物经过酿造并贮藏在蜂巢内的甜性物质,其味甘,性平,具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之功效。用于人类医疗保健等领域历史悠久,而且在各个时代,人们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并形成了灿烂的蜂文化。

地域范围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6°33′-107°47′,北纬37°04′-38°10′之间,平均海拔1600米。东西宽约66公里,南北长约110公里,东邻陕西定边,南邻甘肃省环县,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连本区灵武、同心两市(县),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 盐池蜂蜜生产区域为盐池县境内八个乡镇(花马池镇、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冯记沟乡、青山乡、王乐井乡、麻黄山乡),面积10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从外观看:蜜浅琥珀色,蜜液浓稠,气息芳香,结晶后呈乳白色。 2、内在的品质特征:盐池蜂蜜因其蜜源的特殊性,味道纯正,气味芳香、甘甜,略有饴糖味并稍感口,具有润燥通便功效,主要成分为糖类,总糖含量为60%~80%,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盐池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332-2006)标准。 ①磷化物、氰化物、氮化苦、二硫化碳按GB/T5009.36有关规定执行。 ②黄曲霉毒素B1按GB/T5009.22有关规定执行。 ③汞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④砷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⑤卫生标准按国家卫生部GB14963-2011执行

八.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炒揪面

炒揪面

回族喜欢把揪面片煮熟后,再与羊肉或牛肉臊子同炒,并且吃炒揪面时用碟子而不是碗装,这样不易黏结,以保持揪面片的筋韧度。

九.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鸭火锅

鸭火锅在银川崭露头角大抵可以追溯至2005年春末。这种源自重庆的美味火锅在银川颇受欢迎,生意红火时,有的店一天的用鸭量就超过了三百余只。正宗的鸭火锅的主料选用的是从四川、重庆一带运来的麻鸭;辅料可选用乌鸡,或甲鱼、鹅掌等;炖料则以秘制的川味酸萝卜为特色,口感香而不辣。鸭火锅在烹制中注重中药材的搭配使用,加之鸭肉性凉,食之有明目、补气养肝、润肺益精的功效,适宜四季享用。

十.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二毛皮

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白宝,历史久远。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宁夏黄河两岸被屯垦。随着秦渠、汉延渠的兴修,地近荒漠的宁夏,变得谷稼殷实,牛羊塞道。《宁夏农业地理》在唐时将此地称为塞上江南。一千年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发达。清朝乾隆年间,二毛皮裘皮闻名,《宁夏府志》中有“布衣褐,冬羊裘”的记载。二毛皮出现在宁夏已有数百年。明末、民国初,外商在银川市和贺兰县的洪广地区,开设作坊和店铺专营皮毛。当时白羊多在贺兰山东麓平坦的草滩放牧,皮货商在皮板上加盖滩羊公章,以此区别,全国推销。随着商贸的发展,滩羊之名逐步取代白羊。

滩羊是长期在水草丰盛的宁夏地区培育而成。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畅销河北、大连、四川、合肥、福建、上海和山东等,远销德国、加拿大和阿拉伯。滩羊皮尤以银川和贺兰山一带产的二毛皮著称。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取皮精加工称二毛皮,这种皮子称胎皮,毛发短、皮厚,不掉浮毛,质地坚韧,轻便。二毛皮穗色泽晶莹,毛质弯曲柔软,如起伏的波浪,有“九道弯”之赞。将皮板倒提,自然下垂,如涟漪荡漾;若要轻抖,仿佛梨花纷飞,感觉轻盈。民间将二毛皮毛花分为串字花、软大花等,人们多喜爱串字花,现今则视软大花为贵。制成的成品有男女裘皮冬装、两用马甲、坎肩等30余种,具有很强的实用特色、地方特色和回族特色。其中二毛皮皮衣等,穿着舒适,保暖性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边,色调明快、别致。二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易受潮、发霉、生虫。在穿戴二毛皮衣物时,要避免接触油污、酸性和碱性等物质。二毛皮服装贮藏前应通风,然后用宽肩衣架挂起,无需放防虫剂。

二毛皮制作技艺属民间手工技艺,银川市永宁县和西夏区均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工序有30多道,原料以滩羊皮为主,辅以纯碱、兰矾、硫酸、元明粉、氯化钠、盐、脱脂剂、漂白粉等材料进行深加工。需经过选皮、购皮→打灰整皮→抓毛清皮→下池泡皮(洗血)5遍→洗皮(脱柔、脱脂)→清水洗(浸泡一天一夜)→上机取油、取肉→再泡洗、脱水(需一天一夜)→熟皮→干铲、晾晒、再喷水、回软→再干铲→清酸、晾晒→回软(干铲)→定型(手工绷展)→去潮→护理毛皮→裁制、制半成品→铺平、缝合→加工面子→制成成品等工艺流程。过去土办法熟皮需20—30天,由天气的气温高低决定。

二毛皮制作技艺两次在宁夏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展出,作品相继被加拿大、德国、法国及中国东北、东南沿海等客商购买。宁夏电视台、宁夏教育台、《新消息报》《银川晚报》等媒体以《文化履痕—发现之旅—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三十一》《宁夏二毛皮那白玉一般的轻裘》等为主题进行报道。在银川六中非遗传承基地向广大师生展示宁夏独有的技艺特色。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非遗博览会,西夏区传承人丁永俊的作品荣获国家级二毛皮制作技艺金奖、优秀产品奖、传承人展示纪念奖、组织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四个奖项。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宁夏特产哪里比较便宜宁夏特产有哪些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