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特产是什么 广西灌阳县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4:05:48

一.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山苍子

山苍子,又名山胡椒。1956年以前为野生,群众采摘其籽煮作清凉饮料和用作防治蚊虫叮咬。1957年,县商业、供销部门收购山苍子油出口,群众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和采摘其籽熬油出售。70年代后,因山苍子油价格不断上涨,人工栽培山苍子不断增加,1990年全县种有山苍子树388万多株,年产山苍子油7万多公斤,居广西和全国之冠。

山苍子油,是一种高级芳香油料,可加工成多种香精和配制多种药品,经济价值很高,每年商业、供销部门收购约占全县土品收购总值的四分之一。

二.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黄心红薯

“灌阳有三宝,青梨、黄薯、大红枣。”灌阳的梨子大如海碗,枣子大如鸽蛋。还有黄心红薯呢,大得像小孩的面盆,煮熟了,里面有如一包蜜,咬一口,甜进心,人称“薯霸王。”

三.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陶器

县内水车乡是桂林地市陶器生产基地,被誉为“灌阳景德镇”。这里陶泥质量很好,从1762年开始生产第一件陶器起至1990年,已有228年历史。解放前,由于社会制度的限制,只停留在一家一户生产几种工艺简单的生活用具,如酒壶、沙罐、水缸等。解放后,除户办作坊生产外,还兴建了乡办陶器厂,逐渐由手工生产改为机械生产,除生产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生产质量很好的花盆、花盘、龙头壶和大酒海等。1978年后,全州湘山酒厂需要的大酒海,全部由水车乡陶器厂生产供应,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19万元。除乡办陶器厂生产外,还有很多农户从事个体生产,如山燕头和弯门口两个自然村,共296户、1180人,其中有70%的家庭生产陶器,30%的家庭从事为有关陶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制陶,不但养活了这里1000多人,而且使家家户户富裕起来。

四. 广西 桂林 灌阳 桂林水糍粑

桂林水糍粑是将上好糯米蒸熟后杵打成团后入笼蒸熟而成,里面要包上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馅料,出笼时还要裹上些许白糖或熟豆粉,色泽晶莹洁白,口感细滑沁甜。它是桂林名小吃之一,到处都能吃到。( 桂林)

五. 广西 桂林 灌阳 红枣糯米酒

红枣糯米酒,是县酒厂继承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酿酒工艺相结合,于80年代初期研制开发的新品种。

红枣糯米酒,采用著名的灌阳长枣和桂北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该产品酒度低(20度),呈红枣自然枣色、香醇芳郁、甜净爽口、营养丰富,具有开胃健脾、润肺、止咳、益血、补五脏、治虚损和防癌等功效,老少皆宜,一问世便深受人们喜爱、畅销县内外。

1987年以前,因受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红枣糯米酒年产量仅3吨左右。此后,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其开发,产量上升,1990年生产规模已达150吨。

六. 广西 桂林 灌阳 桂林豆腐乳

桂林豆腐乳是以黄豆为王要原料制成的。分有五香腐乳和辣椒腐乳两种。它的特点是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川椒、桂酊、八角、蒜泥以及三花酒的混合馥郁,可以说是滋味无穷。人们在盛夏酷暑,或病后初愈,吃点腐彵稀粥,更能刺激食欲。当年周恩来到桂林视察时,听说桂林腐乳是广西有名。还特地要求服务员买给他品尝呢。桂林腐乳历史悠久,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早》中称赞说:“广西白腐乳最佳。”现在则被誉为“腐乳中之上品”,畅销国内外,特别受港澳同胞和日本、东南亚人民的欢迎。( 桂林)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制作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 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桂林豆腐乳品种繁多,历史悠久,200年前就享有盛名。桂林豆腐乳有辣椒豆腐乳、五香豆腐乳两大类。它们做法相同,而配料各异。它还是极好的调味品。桂林名菜乳猪、地羊、扣肉,即用腐乳佐料,汁鲜味美;烧肉、白切鸡蘸桂林豆腐乳,其味隽永。

七.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苎麻

苎麻,俗称青麻。种植历史悠久,据旧《灌阳县志》记载,1750年前已有苎麻种植。公元1800年前后从临桂县引进绿白麻种植,二十年后这个品种在县内成为主要苎麻品种。后又从平乐引进黑皮蔸种植,逐渐取代了绿白麻品种。民国时期苎麻种植较多,1949年全县达2710亩,总产量9.65万公斤。解放初期有所增加,1957年全县种植面积增至5966亩,总产16.43万公斤。60年代后,因扩种粮食作物,苎麻种植面积减少。80年代后逐渐恢复,因价格看涨,1987年种植面积达12317亩,总产88.84万公斤,为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后因价格下跌,1990年仅有2355亩,总产为17.42万公斤。

县内种植的苎麻,纤维支数高,1986年经湖南株州绢麻厂化验,黑皮蔸苎麻的纤维支数达2200支以上,因而历来比较畅销。解放后,1953年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苎麻10.83万公斤。

1960年出口75.15万公斤。县供销部门从1952年开始收购到1990年,共收购苎麻482.41万公斤,平均每年为12.37万公斤,其中1987年收购76.84万公斤,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八. 广西 桂林 灌阳 禾花乌鲤鱼

禾花乌鲤鱼

禾花乌鲤鱼,全身乌渴,色彩鲜亮,有主刺无细刺,肉质细嫩鲜美,因常吃稻田里的禾花体壮肉肥而得名,清朝被选为贡品而家喻户晓。是鲤鱼更新换代的一个优良品种。

禾花鲤鱼原产于广西桂林北部地区,桂林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的禾花鲤鱼以其体肥肉厚,乌里透红,鱼腹圆润饱满,肉质细嫩鲜美,无泥腥杂味等特点。堪称岭南一绝,有史料记载,桂林禾花鲤鱼曾是乾隆皇帝钦定的贡品。灌阳禾花乌鲤鱼传统养于稻田中,主食双季禾花,又常被称为“禾花鲤”其全身深紫色,呈半透明状,内脏隐若可见,且皮薄肉嫩,集美食与观赏性于一体;性情温和,容易繁殖,夏花鱼种,经早、晚双季稻田养殖,深受养殖户及消费费者的喜爱,是灌阳县稻田养殖的主要品种

禾花鱼的烹饪

用料:禾花乌鲤鱼12条,姜丝10克,独蒜12个,葱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红椒丝10克,豆豉8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

1、将鱼用清水静养1~2天,以吐尽肚中泥沙备用,并将其他的原料洗净,作相应的刀工处理。

2、去苦胆:用牙签或大号针在鱼身右侧离鱼鳃1厘米处戳一小孔,用力一挤即出。

3、将挤去苦胆的鲤鱼直接放入冷水锅中,加盖用大火烧开,加盐、姜丝、独蒜、豆豉、转中火炖制20~30分钟,待其汤色乳白,鱼体熟透,加青红椒丝、味精、藿香碎、葱花,再烧煮一下即可。

4、将鱼逐一摆放在盘中,大蒜放中间。

特点

造型美观,汤汁乳白,富含胶质,鱼肉鲜香细嫩,藿香味浓。

注意事项

1、静养的时间要足够,以便吐尽泥沙;挤苦胆时要倍加小心,若弄破应马上用水冲洗,以免使整锅鱼以苦。

2、烧开之前,切忽翻动,否则腥味太重。

3、炖制时间要恰到好处,太久食用时不成形;时间不够鱼鳞中的胶质溢不出。

九. 广西 桂林 灌阳 千家洞粽子

千家洞粽子,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异, 有豆子粽、板栗粽、莲蓉粽、裹蒸粽、三角粽等。制法一般用浸泡过的上等大糯和配料拌匀, 用洗净的竹叶包成扎好, 用火蒸煮1-2小时, 取出滤干水份即可食用。配料一般有绿豆、红豆、花生、五花肉(或腊肉)、板栗等。

十.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桐油

桐油,是化工和国防等工业用油的珍品。据《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统计资料摘编》记载,民国时期灌阳就成为广西桐油主产区之一,年产桐油约占桂林地区桐油总产的60%。解放后,灌阳被列为广西桐油基地县,1990年全县种有油桐5000多亩,年产桐油50多万公斤,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灌阳十大特产排名灌阳方便携带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