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绿春有哪些特产 红河绿春县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16:47:12

一.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木棉

开远木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一种多年生木本灌木,开远有人称之为“洋棉花树”。此种植物发现于开远,繁殖于开远,推广于开远及周边地区,为全国仅有。此种木棉所结棉桃与草棉相似,但棉花纤维较之草棉细长且韧性好,可单株种植于山坡荒野或屋旁路边空地,且一年可采收两次。

文化典故

开远木棉是上个世纪初我国科学家在开远区域内发现的一个珍稀植物资源,发现至今已将近百年。开远木棉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多种原因荒废后,经过五十多年的沧桑变迁,已濒临灭绝。

二.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红河茶叶

红河县茶叶始种于1855年,大面积种植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99万亩,其中新植面积3.87万亩,老茶园1.5万亩,分布于县域东西部的三村、垤玛、车古、架车、洛恩、阿扎河等11个乡,近两年发展以三村、垤玛、架车、洛恩等乡为主。年产干毛茶450余吨,产值400余万元。

三.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中华冬桃

中华冬桃系云南省科委在我市推广的科技推广项目。以春季开花,初冬果熟而得名冬桃。果味甘美,色佳香脆。富含蛋白质、果糖、果酸、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成份,具有益气血、生津液的保健功能。由于栽培于海拔1400—2000米山区,少污染,多阴凉,生长期长,更利于营养成份的积累,获得“人间仙果”美称。目前在我市已进入大面积发展,成熟时间于10月底。( 开远)

四.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紫糯米

紫糯米

紫糯米,又称黑糯米,栽培历史悠久。据《定番州志》记载,从宋代起即为历代地方官府向皇帝进贡的“贡米”,是御餐中的珍品。当地农民传说,这是宋代的一位苗王,名叫黑阳大帝,是他首先发现的。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都要打黑糯米粑以示祭祀,这一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五.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苦荞

泸西苦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西苦荞适宜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三塘、向阳两乡,一年生作物,产量较低。

苦荞面是一种调节人体各个部位气管的最佳绿色保健食品,它含有丰富充裕的营养及美容养颜功效,它的营养成份是玉米及其它农作物的2至5倍,苦荞的做法用途很多,可以做荞饭、荞茶、荞蒿、荞面条、荞粑粑等,荞粑粑的做法如下。

1、先把苦荞籽磨成面,放入盆中;放入清水适量加一点小苏打调合即可。

2、 用汤勺启适量放入铁锅中用小火慢慢双面炕黄即可。

3、 食用时可以蘸蜂蜜和其它调料均可,味道爽口特佳。

泸西苦荞粑粑是餐桌上招待贵宾的一道佳品

荞,又称鞑靼荞,是山区不施化肥和农药的绿色食品,分苦荞和甜荞两种,泸西人最喜欢吃苦荞,据说苦荞营养丰富,含人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有较好的功效,老百姓称之为“五谷之王”。泸西的荞系列产品主要有荞丝、荞玉片、荞自发粉、荞营养糊、荞奶粉、荞面条、蒸荞糕、荞饼、荞糕点等。

《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临床糖尿病治疗实践证明,苦荞麦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降低血脂,从而抑制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展。因此,苦荞麦是糖尿病的主要营养食品。 泸西苦荞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卷之二十“物产”中记载:本府:麦之属 “大麦 小麦 燕麦 玉麦 荞麦(有苦、甜,有早、迟)”。《泸西农业志》和《泸西县农业志》中记载:“民国2年(1913年)种植13000亩,民国23年(1934年)种植面积13851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年种植面积在1.7-2万亩之间,1954年种植43248亩,是最多种植年份,1958年因严重自然灾害被作为低产作物不准种植。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种植面积12117亩,2005年发展到87937亩。”按此推算,有25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苦荞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泸西苦荞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泸西苦荞生态、优质、安全、保健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阿庐”牌苦荞米、苦荞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泸西苦荞种植方法简单,多为骨灰与化肥混合拌种点播。中耕历史习惯从不薅铲追肥。收割为人工割秆晒干后用连枷脱粒。 泸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规范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优质、营养的苦荞产品,2003年4月阿庐牌苦荞自发粉、荞粑粑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为云南名小吃;2009年7月阿庐苦荞自发粉、苦荞米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苦荞产品主销广东、福建、深圳、香港、江西、湖南、越南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地域范围

泸西苦荞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境内,产地范围涉及白水镇、向阳乡、三塘乡三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 46′ 55″- 1030 58′25″,北纬24°21′49″-24°37′35″之间,东西宽14.8千米,南北长32.1千米,种植面积2992公顷,年产量897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 泸西苦荞株高60~120厘米,绿杆、有8~12节,茎直立,具分枝。下部叶具长柄,叶片宽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微波状;下部叶较小。 总状花序腋生或项生,花被白色或淡粉红色。小坚果圆锥状卵形,具三棱,灰褐色,花果期9-11月;千粒重12~24克。 (2)内在的品质指标 泸西苦荞味苦、性寒,营养丰富。其中,总淀粉含量≥68 %,总黄酮含量≥0.9%,油酸含量≥37%,亚油酸≥29%,氨基酸总量≥7.0%,蛋白质含量≥9.5%。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泸西苦荞产地环境按照《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 5301-2005无公害食品 麦类及面粉》产品质量标准执行,生产加工规范按照《NY/T5334-2006无公害食品小麦粉加工技术规范》执行。进入市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绿春金竹笋

绿春地方盛产各类竹笋,其中:金竹笋其口味较好。

七.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紫米

紫米是滇南的,俗称“接骨糯”。其米呈紫红黑色,颗粒大小均匀,属糯米类,民间历来视为滋补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暧肝、明目活血”等作用。紫米蒸煮后色泽鲜艳,紫中带红,香糯软醇,食之香甜,甜糯而不腻口。紫米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核黄素、硫安素、叶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磷等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滋补作用。

八.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哈尼族小布帽

纺织是哈尼族女子世代传承的技艺,又是衡量她们智慧和理财治家本领、身价的重要尺度。所以,哈尼族妇女为了提高自己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和社会声望,必须学会纺织的本领。

哈尼族男女均喜欢用自织自染的小土布做衣服,并且普遍崇尚黑色。六七岁以前的婴幼儿的衣服,不分性别,均以青蓝色相间的六片直式土布片缝制而成。小布帽顶上系有猪牙、海贝、虎 (豹)爪、穿山甲鳞壳等物和一枚野生植物果。

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九. 云南省 红河 个旧 个旧芦笋

个旧市乍甸镇,是滇南地区芦笋种植基地,它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灌溉水源、悠久的种植历史而闻名于滇南地区。



现种植芦笋1500亩,年产量1500至2000吨,主要销往昆明、上海、广东、重庆等地,并远销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芦笋含有硒、钼、锰、铬等微量元素,并有清热、消炎、防癌、预防高血压、心脏病、膀胱炎、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功效,长期食用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是理想中的保健绿色食品。

十.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哈尼族石蹦炖蛋

石蹦炖蛋,是哈尼族的名菜,鲜美滋嫩可口,营养极好,并且是民间治疗肝炎的良药。

石蹦,又名抱手。属棘蛙群,全国共有7种,云南有5种。产于云南景东县的花棘蛙为。雄蛙胸腹有黑色小棘刺,用手指置于胸前,其前肢将手紧抱不放,故名抱手。体肥大,鲜甜,可与仔鸡媲美,有滋补小儿疳瘦及治疗疳结之食效。

原料:

主料:石蹦1000克。

配料:三七20克,鸡蛋2个。

调料:精盐7克,胡椒面2克,姜末3克,熟猪油100克。

制法:

(1)将石蹦剖腹洗净,三七用油炸熟研粉。将蛋液磕入碗搅匀。将石蹦、三七、盐、胡椒面、姜末装入土陶钵,再加入蛋液拌匀。

(2)锅上火,注入水,放上陶钵,盖上锅盖,炖半小时即成。

操作要领:

三七粉苦凉,若不喜欢可以减去三七粉。炖时火不宜太猛。

红河州绿春县农产品特产有哪些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