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特产压饼配方 昔阳压饼的家常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2 23:41:55

一.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吊炉小烧饼

昔阳吊炉小烧饼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昔阳吊炉小烧饼色潮红,味纯正,脆香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物美价廉。

昔阳吊炉小烧饼,俗称烧饼,是昔阳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迄今有八百余年历史。当时,外族侵略,战火纷起,人们为了逃避战乱经常离乡背井,一种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的食物——烧饼也就应时而生了。此后人们几经改进,成为现在的吊炉小烧饼,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昔阳人走亲访友的佳品。

昔阳烧饼制作方法:面粉加清水和好面,发酵后,加适量碱,和成比馒头面软一点的面,搓成细擀面杖粗的条状面团,再揪成约50g重的小面团,用专用的小擀面杖擀成内薄边厚的面饼,刷上兑了水的淡醋,放置在专用的吊炉(上下均是火)上,烘烤熟即可。

二. 山西省 阳泉 城区 阳泉压饼

“黄金饼,薄如纸,入口碎,嘎嘣脆。”在山城百姓的记忆里,压饼是阳泉地区独有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它默默伴随自己的生活很多年。据老一辈阳泉人回忆,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个“压饼鏊”。当夜幕降临,全家人围炉而坐,调一碗面糊,不一会儿就能做出香喷喷、金灿灿的压饼。

由于传统压饼制作工艺流传年代久远,分布范围较广,这种用特殊工艺制作的山城小吃真正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在我市的不少村镇,百姓们在农闲时节都有自制压饼的习俗,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压饼的传奇故事。

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娘子关,扼晋冀之咽喉,相传因唐王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兵在此镇守而得名。在娘子关地区,说起压饼的由来,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悠远的传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之后,派女儿平阳公主驻守娘子关。在某场战役中,娘子军被敌人包围在关内,被切断粮草供应。为了拥军御敌,当地村民拿出自家的粮食,用泉水调制面糊,烤制成便于储藏和运输的脆饼,供娘子军渡过难关。在村民的援助下,娘子军士气大振,守住了关口,而甘香可口的脆饼也流传下来,成为当地的有名小吃。

如今的娘子关已成为附近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娘中关村的不少农家小院开始对外营业,在经营农家饭菜的同时,也向来往游客售卖当地传统美食———压饼。

三.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黑枣酒

昔阳黑枣酒

四.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盖柿

昔阳盖柿

五.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扁食头脑

扁食头脑的原料

【原料】

猪肉(或羊肉)饺子100个(制法见羊肉饺子),嫩豆腐250克,长山药(或红薯)125克,鸡蛋3个,红糖250克,粉条适量(以上按10碗料计算),食油50克,食盐、甜面酱、菠菜叶、姜末、白酒(最好上是汾酒)、水淀粉各少许。

扁食头脑-制法

【制法】

1.制头脑汤。豆腐切成小指肚大的小块。锅上火加入食油,油热后投入豆腐块煎炒,边炒边加入少许食盐,待将豆腐块炒成黄色(虎皮色)时,加入少许姜末、蒜末、甜面酱继续翻炒,随之再投入炸好的长山药(或红薯)块(切成滚刀块,油炸成金黄色)和红糖,再继续翻炒,至红糖炒化后,加入清水少许,放入粉条,小火炖15分钟后,再视稠稀程度添入适量清水(一般约需1000--1500克),烧开后倒入适量水淀粉。鸡蛋磕入碗内打散,将蛋液甩入锅内,最后加入少许菠菜叶,即成头脑汤。

2.饺子下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出,分放在10个碗内,再将头脑汤他别舀入饺子碗内,滴入3--4滴白酒即成。食时不能翻搅,须连汤带饺子齐吃。

扁食头脑-特点

【特点】

味道独特,甜咸可口。

[注] 饺子头脑是晋中昔阳县传统名吃,它与太原的羊肉头脑、寿阳的豆腐头脑、平定的山药头脑相比,在制法和用料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别具风味。

六.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压饼

昔阳压饼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压饼色泽鲜艳,香脆酥绵,饼薄如纸,入口香酥,纯香浓郁,柔绵爽口,存放百日,色味不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脂肪、糖、钙、磷、铁等矿物质。

压饼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进昔阳县的一种新型食品,因其是专用的压饼鏊压制烘烤制成,故名压饼,呈金黄色,也有黄金饼之称。

昔阳压饼制作方法:把面粉(小麦面、玉米面均可)加水,沿顺时针方向搅成黏糊状,加适量食盐、芝麻、花椒粉、舀在压饼鏊上,压制烘烤即成。

昔阳压饼食用方法:可当主食或零食,随意食用。

七.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核桃仁罐头

昔阳核桃仁罐头

八.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拉面

昔阳拉面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拉面,又名抻面,是昔阳县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过大年时,俗有:“初一的扁食,初二的面”。至于拉面何时传入昔阳县,无从考究。

昔阳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昔阳县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昔阳拉面制作方法:首先要求配料准确。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和面时,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然后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拉伸,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下锅时,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浇上调料即成。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丝,根根不乱,连接起来,竟有十二华里长。

九. 山西省 晋中 寿阳县 马首压饼

马首压饼的历史已有近半个世纪。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们粮食短缺,曾用谷子面压饼子,但口感极差。农业学大寨时期用玉米面做的压饼无论色泽、口感都稍微好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多样性,健康性、营养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小杂粮生产的压饼也倍受青睐。除了以前有的玉米面的,还生产出荞麦面的、小麦面的等。就同一种名称的也有很多类型。如玉米面压饼,就有黄玉米面粉的、白玉米面粉的、粗(筛)面的、细(筛)面的。压饼生产已由上世纪的各家各户、自产自用逐步发展为上规模、闯市场、走进了大小超市、走上了宾馆饭店的餐桌。

马首的旭美压饼厂原先为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2010年初扩大生产规模,总投资140万元,增加了生产项目,年产50万箱烘烤糕点系列生产,申请注册了专用商标。

压饼的制作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美味、健康,而且成本不高,价格便宜。除主料各种面粉外,辅料有泡打粉、食盐或白糖、味精、食油、椒盐、芝麻等,用专用的饼夹夹制,速度快、效果好。

马首的压饼薄而脆,每张饼重5克左右,约2毫米轻薄如纸,香脆可口,极易食用。能当主食消化,而且将压饼与其它绿蔬烩炒,即为一道道风味独特的佳肴。

山西昔阳特产压饼制作过程山西昔阳特产压饼的做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