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特产小吃 双流最有人气的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12:30:25

一.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小吃

漳州小吃

二.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福州小吃

福州小吃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区 青城茶

    青城不仅产茶历史悠久,而且茶叶花色品种也甚丰富。据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雪芽是近几年发掘古代名茶生产技艺,按照青城茶的特点,吸取传统制茶技术的优点,提高、发展、创制而成的。( 成都)

四. 四川省 成都 双流 牧山麻羊

养羊是双流县丘陵地区农户的传统副业。其中牧马山区新产的麻羊,原名“铜羊”。抗日战争时期被专家发现而谓之“成都麻羊”,它是皮、乳、肉兼用到的地方良种。以皮张光滑细致、抗张强度大,使用面广而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越南、新西兰等国曾派人来县考察引种。( 双流县)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四川小吃

四川小吃

六. 四川省 成都 双流 云崖兔

云崖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崖兔,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三星镇的著名,由于其具有个体适中,抗逆力强,肉质鲜嫩,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氨基酸等特点,因此倍受市场青睐。

“云崖兔”指产于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的肉兔。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国家地 图1 放养的云崖兔

.理标志产品。20世纪末起源于三星镇云崖村(原卧云村)“云崖兔”采用标准化笼养养殖和家兔野养的方式饲养,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产品特点

图2 放养的云崖兔

.“云崖兔”兔肉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指的是高蛋白、高磷脂、高消化率,营养丰富;三低则是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吃多了也不长肉。所以,兔肉也被称为“美容肉”、“保健肉”。.

生长环境

云崖兔在龙泉山脉中段西南边山坡区域养殖,土壤以侏罗系地层为主、白垩系次之,土壤类型以黄壤为主,质地微碱性(PH值7.08-7.88 ),土层厚度40-95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2-1.8%,全氮0.16%,富含磷、钾、钙、铁等矿物质。云崖兔前期为笼养,后期为山坡放养,云崖兔喜欢吃的许多既是优质牧草又是中药,如蒲公英、车前草、野芹菜等。
这些独特的习性使得云崖兔与周边和其它地区的兔子有了很大的区别,其鲜嫩细腻的肉质受到市民的宠爱。.

名称来历

.1999年,在外打工的三星镇卧云村郭大成,听老乡说种植枇杷很赚钱,于是就回家承包了土地种枇杷。但枇杷从种植到结果需要三年的时间,考虑到兔子当年就能见效,于是就买了20只兔子来养,但是他们一心一意要种枇杷,疏忽了对兔子的管理,使本来长势很好的兔子开始生病了。不忍心再看到死兔子的惨相,他们干脆就把兔子放生了。几个月后,他们放到山上的那些兔子经过自然淘汰,一些能够适应环境的兔子存活下来,并且具有了野兔子的相貌和品性,能够自己在山上安居乐业了。由于山上的草中有30%的草属于中草药,兔子吃了百样草,就能够增强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并且兔肉风味独特。从此,郭大成开始把山头圈起来,放养兔子,因为它们生长在卧云村山崖上,所以取名云崖兔,并得到了镇0的支持和重视。三星云崖兔逐步发展成一项新的产业,卧云村也改称云崖村。.

产地范围

云崖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永兴镇、大林镇、籍田镇、煎茶镇、合江镇、太平镇等7个镇所辖行政区域。

七.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双流区 双流冬草莓

双流冬草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流冬草莓,四川省双流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流冬草莓,以春节前上市而得名。经双流县20世纪引种后不断的更新、提纯复壮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双流冬草莓品质优异,深受中国国内甚至周边国家地区消费者喜爱。

双流县草莓的采摘期从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当地,人们一般把.春节前出产的草莓称为冬草莓,春节后出产的草莓-草莓。.双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采摘期长等特点,饮誉北方市场,成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双流冬草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5-12-28日起对双流冬草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5年第194号)。.

保护范围

双流冬草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双流县 《关于双流冬草莓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种植区域图的说明》(双府函[2005]8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双流县所辖行政区域。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新津区 牧马山辣椒

辣椒是新津县历史上有名的土品,主产于牧马山区的花园、黄渡、普兴、金华等地。牧马山辣椒因色红、肉厚、香辣、味醇而驰名遐迩,历来为成都、新津的餐馆和面食店所需辣椒的主要来源。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文山风味小吃

文山风味小吃
成都双流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可带走成都双流美食可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