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畈土特产 太湖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15:15:28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太湖翠竹茶

太湖翠竹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湖翠竹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太湖翠竹主要产地在无锡市八士镇山林茶果场、雪浪镇向阳林场、藕塘镇七一林场、张泾茶林场、茶桥东郊林场和无锡胡埭刘糖茶场。上述茶林场环境优雅,山脉秀丽,具有生态优势。太湖翠竹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作的名茶,最早是手工制作,1994年引进多功能茶机机械加工。

太湖翠竹品质特征:万型风格独特,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该茶外形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风格独特,冲泡在杯中,嫩绿的茶芽徐徐伸展,形如竹叶,婷婷玉立,似群山竹林 。

价值荣誉

太湖翠竹茶作为茶叶商品中一朵厅葩,在众多的名茶中脱颖而出。该茶在2002年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 ,蝉联八届第一名,全国“中国杯”评比中荣登榜首,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蝉联二届金奖,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 二次被认定为全国名牌产品,是继“惠山泥人、无锡面筋”后的又一大无锡特色。

二. 安徽省 安庆 太湖县 “天华谷尖”名茶

刘畈乡:“天华谷尖”名茶。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太湖白鱼

又名太湖翘嘴红鱼白,为太湖地区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鲜美。一年四季都可捕捞,以插秧季节的品质为佳。古时称“莳里白”,有“色莹如银,鲜美冠时”之誉。食法以清炖为佳,也可煎食。( 无锡)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 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

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睡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白鱼至是盛出。谓之时里白”。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四. 安徽省 安庆 太湖县 太湖六白猪

太湖六白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程岭黑猪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程岭山黑猪即安庆六白猪,原名太湖六白猪,俗称“六花猪”,其全身黑毛,因前额、四肢和尾部刘朱呈白色而得名。

程岭山黑猪,是国家珍稀畜禽保护品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基因黑猪品种,其特点是“六花七星”,即额、尾、四肢六处有百花,前蹄上有北斗状七颗黑点,具有耐粗饲,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特点,肉质口感为猪肉中的极品,“不加味精味更鲜”。

程岭山黑猪的养殖基地位于海拔700多米的程岭高山,远离污染源,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特别是夏季,气温比山下要低3-5度,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特别适合生猪生长。 程岭山黑猪所用的饲料以青草粗粮为主,不适用任何激素添加剂,每天喂一次本地农户种植的有机玉米、大豆、米皮等混合发酵饲料,饲养周期需11个月。

程岭山黑猪不求高产求品质,满足猪的生活习性,睡席梦思,听轻音乐,能玩能拱,舍内冬暖夏凉,给猪以最好的福利,使其快乐生长。 用现代化发酵床的高新技术集合独特的生态环境,舍内无蝇、无虫、无氨味,杜绝了口蹄、呼吸道病的发生,因而能产出无抗、无残、能通过肉类有机食品认证的高品质猪肉。 猪肉含水量国画标准是77%,饮用水质的好坏是决定猪肉品质好坏的最关键因素,程岭山黑猪基地使用的是可供人畜直接饮用,含丰富的矿物质的高山无污染天然山泉水,一年四季,清水长流。

五.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即银鱼、白鱼、白虾,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的。

银鱼无刺,鲜嫩爽口,主要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供应沪宁杭等大中城市高档饭店。白鱼肉质细腻刺软。白虾壳薄,晶莹味鲜。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太湖珍珠

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具有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高等优点,它既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珍珠清热解毒、性寒、味甘甜、潜阳,能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收敛生肌、治疗高血压、老年支气管炎,胃溃疡等,是珍珠散、六神丸、小儿回春丹等2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珍珠制品还有增进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化体质、延缓衰老等功能,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热门货。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是著名的苏州之一。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据记载: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苏州有个张志宏献上了四缸莼菜和“莼菜诗”,博得龙颜大喜,敕封张志宏为官,时人讥之为“莼官”,可见莼菜之魅力。“叶青如碧莲,梗紫如紫绶,味滑若奶酥,气清胜兰芳”。这首古诗对莼菜的色、香、味、形以及柔滑的口感作了极妥切的介绍和评价。

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极好、风味独特。苏州太湖莼菜的收获期主要在5——10月间,新鲜的莼菜采收花圃只能存活一天左右,因此莼菜采收后须立即杀青或速冻保鲜处理,加工后的莼菜可常年销售。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是做美味佳肴的上乘之品。

八.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白虾

白虾是太湖名产,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白虾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菜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活蹦乱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

《太湖备考》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其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其生命娇弱,离水即死。太湖白虾的捕捞季节与梅鲚、银鱼相差不远,捕捞旺季通常在农历六至七月间。

太湖白虾的制作方法很多,除用白虾做"醉虾"外,可制作红烧白虾,令人百吃不厌,也可用白虾剥虾仁,其肉嫩,出肉率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食用极为方便。此外,"水晶虾球"、"芙蓉虾片"、"核桃虾饼"等名菜,样样都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诱人食欲,令食客赞不绝口。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通常农历六、七月间是吃白虾的时令,这时上市的白虾,当地人称为"三虾",即虾子饱满、虾脑充实、虾肉鲜美,店家便有"三虾面"应市。

九. 江苏省 无锡市 新吴区 太湖凤尾鱼

太湖梅鲚被誉为“太湖三宝”之一,它体侧扁,尾尖,形似竹刀,银白色,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是太湖名贵的鱼类品种,产量要占到太湖鱼产量的40%,也是食肉性鱼类的天然饵料。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梅鲚鱼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元素,被视为席上珍品。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又称“贡鱼”。与太湖银鱼、白虾齐称“太湖三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十.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湖州太湖鹅

湖州太湖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州作为我国优良地方良种太湖鹅原产地之一,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据《湖州府志》禽之属中记载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有养殖,同期的《武康刘志》也有关于太湖鹅用作夜间防盗的记载。可见早在1600年前太湖鹅已经融入湖州人民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湖鹅也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更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佳品,具明嘉靖《湖州县志》记载,明朝时湖州人已有将鹅翎列为贡赋历史。此外由于湖州太湖鹅的优雅的外形也吸引了当地很多文人志士喜爱。史料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于东晋永和四年末至永和七年初(348—351)任吴兴太守(今湖州市),特别喜爱书法和白鹅,有“羲之爱鹅”说法,并且被后人传为佳话。正因湖州太湖鹅独到的人文历史,太湖鹅的饲养规模也逐步扩大,并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湖州太湖鹅在本地饲养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湖州府志有记载,书法大家王羲之任湖州太守,一个“鹅”字令湖州太湖鹅家喻户晓。湖州建旺禽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建良介绍,湖州太湖鹅在南浔养殖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沈家,当时养鹅主要作用是夜里户警报讯。“目前合作社湖州太湖鹅养殖农户有1600户、饲养湖州太湖鹅数量已达1万羽。由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

太湖鹅原产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产区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历来是我国的高产农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全区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草丰茂,盛产稻麦,素称“鱼米之乡”。养鹅业早就是该区的一种副业。

太湖鹅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虹彩灰蓝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据了解,太湖鹅已有1600多年的饲养历史,是湖州市仅有的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为保护性开发太湖鹅畜禽遗传资源,建旺禽业合作社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分站,积极开展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繁育推广和开发利用工作。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对太湖鹅活体保种效果影响较大的群体规模、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留种方式、0制度与世代间隔等因素,进行统一规划和保种。目前,该合作社建立太湖鹅保种核心家系50个,拥有核心保种群3000多羽,选育生产群2万多羽。

2013年11月19日,南浔区善琏镇湖州建旺禽业合作社饲养的湖州太湖鹅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湖州市首个由农业部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畜禽类农产品。

地域范围

湖州太湖鹅产地为湖州市域全境。包括:吴兴和南浔2个市辖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共34个镇和5个乡。位于东经119度14分至120度29分、北纬30度22分至31度11分之间,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90公里范围内。2011年保护区饲养规模105万羽,产量约36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体型外貌 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肉瘤淡姜黄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2)胴体感官特征: 湖州太湖鹅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湖州太湖鹅屠宰后,胴体美观。 整个胴体均称、光净,肌肉丰满,腹部小而不下垂,皮肤紧凑,有弹性、光泽,呈肉白色,喙、蹠、蹼部呈橘红色。分割胴体,肌肉光泽,色泽鲜艳,脂肪分布均匀,呈淡黄色。 (3)湖州太湖鹅与其他地域太湖鹅生产性能指标比较

太湖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太湖县百里吴畈特产商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