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的特产 襄汾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6 01:08:30

一.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三.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四.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襄陵西红柿

襄陵西红柿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的。“龙澍峪”牌西红柿果实椭圆,皮红肉美,果面光滑,其肉厚,味甜,汁多爽口,风味俱佳,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女性美容的最佳之选。

从1989年起至今,襄陵镇黄崖村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通过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现棚均产出西红柿5万余斤,畅销太原、运城、临汾、洪洞、霍州等地,襄陵西红柿已经成为临汾乃至全省的一大名牌。

“龙澍峪”牌西红柿果实椭圆,皮红肉美,果面光滑,其肉厚,味甜,汁多爽口,风味俱佳,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女性美容的最佳之选。“龙澍峪”牌西红柿畸形果率低,抗病性好,抗裂耐压,耐储存,可远距离运输。品种有“美国四号”、“圣佛莱”、“佳美”、“戴梦得”等国外品种。每年1月份上市,可大量供应西红柿。

五.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金田园粉丝、粉条

金田园粉丝、粉条:襄汾县种植红薯面积33.4百公顷,年产鲜薯15万吨,除部分留种和食用外,群众每年加工粗淀粉2.8吨.南贾镇连村金田园粉条厂生产的粉丝、粉条采用生物脱色净化技术,解决了过去薯类淀粉粉条、粉丝的沙多、杂质多、色黑的问题。产品外观色泽晶莹洁白,粗细均匀,筋力好,耐煮不浑汤,柔软可口,营养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标准(GB2713-81)保存期可达二年以上。在金田园粉条厂的带动下,又有两家新厂诞生。全年可产粉条粉丝3000吨左( 临汾)

六.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官滩枣

官滩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官滩枣:襄汾县城关镇官滩村的官滩枣栽培历史已有500余年,明清两朝作为“贡品”上缴皇宫。1997年“山西省干果经济林产品评奖展销会”将其评定为“山西十大名枣”。现有枣树1万余株,占地500余亩,年产果10万公厅。官滩枣属制干品种。具有“紫红油亮光泽好,皮薄肉厚核心小,肉质褐红糖丝长,甘甜溢香品质高”的特点,单果重12-18克。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果面洁净,无机械损伤、病虫果和霉烂,无不正常异味,平均果重11克。鲜枣长柱圆形,干枣深红色,有亮光,果肉拉开可见糖丝。 2、内在品质:鲜枣,果肉厚,绿白色,肉质致密,味甜、汁少;干枣含糖65.%以上,肉质金黄,拉开可见糖丝、丝长不易断,有糖香味者,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枣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枣》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的必须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地域范围

官滩枣产地位于于山西省襄汾县东南角的汾河下游两岸,介于东经111°21′-115°55′,北纬35°56′-37°18′之间,海拔420-550米。地域保护涉及襄汾县2个乡镇18个行政村,具体是新城镇:官滩村、柴庄村、蒙亨村、伯玉村、伯社村、曲里村、丁村、敬村、柴寺村、陈郭村,南贾镇:万王村、裴村、苍头村、下鲁村、上鲁村、东刘村、下尉村、大柴村。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八.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临汾鳗鱼

鳗鱼又称鳗鲡、河鳗、白鳝、青鳝等。鳗鱼肉质鲜美、细嫩、纤维质很少,属于高蛋白食用鱼类,又被称为水中人参、鱼类中软黄金,是我国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襄汾县目前有两个鳗鱼场即晋福鳗业有限现任公司和阜宁鳗鱼养殖场。第三个养鳗场已动工在建。晋福鳗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有全封闭、高密度恒温精养池50个,共有面积5200平方,1998年2月购回鳗鱼苗30万尾,至2000年8月份,全部养成批量出售。今年又投入30万尾鱼苗,现在长势良好;阜宁鳗鱼养殖场1999年投入鱼苗70万尾,今年又投入鱼苗60万尾。前景可观。( 临汾)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襄汾特产排行榜前十名襄汾县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