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区仙城特产 潮南区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4:17:00

一.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仙城束砂(花生糖)

束砂,状如雪砂,是一种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糖果。它以花生仁和白糖为主要原料,经过手工工艺制作,做成颗粒状,经过包装,可以保持较长时间。是潮汕人节日配茶和送客礼物的佳品。清同治年间。仙城人赵嘉合用炒熟的花生米拌上煮炼成甘的白糖,摇簸制作而成颗粒状糖果,称束砂。仙城束砂所用花生米均经精选,去除小粒和霉变“臭仁”,使颗粒大小相近,品质优良;制作后糖衣均匀、洁白、酥脆,落地即啐离花生仁,质地松脆,味道香甜,深受赞赏。

仙城束砂历史悠久,清同治年间仙城人赵嘉合就已制造束砂出售。至清光绪年间,仙城束砂名闻遐迩。当时曾流传:“仙城束砂香又甜,清爽可口惹人尝,束砂一碟茶一泡,潮汕风味胜山珍。”现在,赵嘉合的后裔继承这一传统技艺,所产束砂,糖厚薄均匀,十分香甜爽口。

制作工艺

赵嘉合的孙子、年已古稀的仙城乡民赵中水,若干年前发挥一技之长,办起家庭束砂作坊,恢复这项名牌产品生产。据赵中水介绍,制作仙城束砂要选择优质花生米,其颗粒大小适中,炒熟;要选用上等白糖,去其杂质,在锅中煮制。煮糖时要特别小心观察,掌握火候,待糖浆不稀不干,成糊状后,用一比一点四的花生米和糖浆搅拌,搅拌反复进行五次之后,一颗颗花生米都穿上了一套厚薄相当的白衣裳,冷却后就是束砂。由于仙城束砂糖衣厚薄均匀,洁白如银,干而且脆,落地即碎,吃起来既有花生米香味,又有白糖清甜,入口轻轻一嚼,即成碎沫,十分清爽。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潮阳县仙城镇(今属潮阳市)人赵嘉合用炒熟的花生米簸上煮炼过的白糖,称束砂。

仙城束砂所用的花生米均经精选,去除小粒和臭仁,使颗粒大小相近,制作后糖衣均匀,洁白如雪,质地酥脆,味道香甜。

二.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碧绿石斑卷

碧绿石斑卷

用料:
    石斑色1条约600克,火腿50克,鸡蛋2个,厚菇3个,冬笋肉50克,菜薳400克,芹菜梗段50克,精盐5克,味精5克,湿粉水,胡椒粉,麻油各少许。

制法:
    (1)将石斑鱼起肉切成片,火腿、厚菇、冬笋均切成丝待用。
    (2)将石斑鱼(连骨带尾)一起下油鼎炸至金黄色,熟透,摆砌在盘中。
    (3)将片好的石斑鱼肉,在中间放上火腿、厚菇、冬笋、芹菜,然后卷成卷筒状,鼎再烧热,放入生油,候油温热至约180℃时,把鱼卷逐件蘸上鸡蛋白放进鼎内炸熟,捞起。再把油倒起,将鱼卷倒回,把已调味好的湿粉水对入鼎间搅拌均匀,将鱼卷逐件排放在鱼骨上,再把菜薳炒熟拌围在鱼的周围即成。

特点:
    造型青翠,入口香滑,味道鲜美。

三. 广西 南宁 江南区 带皮鸭脚

鸭脚的吃法在南宁已经够千奇百怪,卤鸭脚、螺蛳鸭脚、盐焗鸭脚、红烧鸭掌等,但当被炸得圆鼓鼓、黄爽干香的带皮鸭脚出现你面前时,绝对会相当惊艳地让人眼前一亮。

最早创出带皮鸭脚这一吃法的李文松说,这个鸭脚先得加入特殊配料熬制让其入味,再经过两炸两抛,薄薄的鸭脚皮被炸成皮肉分离并鼓起来,当鸭脚颜色变得金黄即可出锅,搭配同样是他特制的酸卤、香脆的鸭脚皮、弹性十足的鸭脚筋、爽口的鸭脚骨,会让你吃得嘴巴啧啧香。

四.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对虾

对虾是钦州四大名贵海产品之一,本地主要品种有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引进品种有班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对虾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目前钦州对虾养殖面积有53万亩,年产对虾8000多吨。( 钦州)

钦州丰富的海产品中,大蚝、对虾、石斑鱼以及青蟹被称为“钦州四大名产”。

钦州这里的对虾体长而侧扁,甲壳薄而肉多,光滑透明,呈青蓝色或棕黄色,额剑上下缘都有锯齿,尾节末端很尖。钦州生产的对虾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在明代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美其名曰“中国大明虾”。其特点是肉味清香鲜美,肉质嫩滑可口,食而不腻,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滋补优质的水产品,为宴席上的高级佳肴。目前钦州对虾养殖有10万亩,年产对虾3万多吨。钦州本地主要产品有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引进产品有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

五. 广西 柳州 柳南区 龙城狗肉

狗肉以往上不了正席,近几年却越来越流行了。论及狗肉的地方品牌,在北方属延边狗肉,而南方则数柳州的柳提。中山路有着长达一公里的狗肉火锅街,特别是到了夏天,柳堤的柳江河上便形成了水上狗肉一条街的壮观场面。瑞柳州最大最红的狗肉大排档要数王记火锅城了,它能容纳800多人,外籍足球教练车范根曾专程到此饱吃狗肉;中央电视台也到这里摄制过专题片。

柳州狗肉香来源于狗肉的肉鲜,味美。狗肉是专门饲养做火锅的家狗,到吃火锅时临时宰杀,哪能不鲜?当然也有事先用盐制好的,再用特别的味料涂上去,同样味美得很。狗肉味道鲜美也是大有来头的,是用内桂、八角、香菇等多种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柳州狗肉皮是脆的,不像其它地方的狗肉吃起来没有皮,或是软绵绵的;至于为什么那么脆,这就是一大秘密了。

柳州狗肉上了星级宾馆,俗语道:“狗肉上不了桌,只是名字不叫狗肉,进了高雅之地就不叫狗肉了,而是叫“香肉”或是“地羊肉”,因为雅士一听狗肉就不会动筷子了,哪知吃了香肉后才知道上了当,扯存了面子后也就高高兴兴吃下去。柳州籍名人韦唯,李宁就十分爱吃龙城狗肉。

六.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干炸虾枣

历史文化

1. 此品为潮汕地方风味名菜,是用虾仁泥为主料,配以面粉等辅料,油炸成大枣形而成的。它与炸虾丸近似,但辅料有八种之多,为一般虾丸所不及;
2. 此菜因形似枣,故名。四季皆宜。

干炸虾枣

用料:

    鱼虾肉400克,熟瘦火腿10克,肥猪肉50克,韭黄15克,去壳鸡蛋75克,去皮荸荠75克,芫荽叶10克,酸甜菜料100克,干面粉50克,精盐5克,味精5克,川椒(或花椒)末0.5克,胡椒粉0.5克,芝麻油0.5克,生油1000克(耗100克)。

制法:

    (1)将虾肉洗净,吸干水分,剁成虾泥,火腿、肥肉、韭黄、荸荠均切成瓦钵,加入精盐、味精、川椒末、鸡蛋液、火腿等拌匀后,下干面粉拌匀成馅料。

    (2)用中火烧热炒鼎,下油烧至四成热,端离火口,把馅料挤成枣形(每粒约重20克),放入油锅后端回炉上,炸浸约10分钟呈金黄色至熟,倒入笊篱沥去油。将麻油、胡椒粉放入炒鼎,随即倒入虾枣炒匀上盘,把酸甜菜料和芫荽叶镶在盘的四周即成。食时佐以潮汕甜酱或桔油。

特点:

    此菜黄绿相衬,色彩和谐,香爽鲜美。

七. 广西 南宁 江南区 泥丁汤

泥丁汤

此汤精选优质泥丁并配以葱花,采用秘制配方熬制而成,其汤清甜、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富含蛋白质和钙,补血功效显著,不亚于其他名贵海产品。

八. 广西 南宁 江南区 扬美豆鼓

扬美作为南宁的一个著名古镇,在明清时代独占水路便利的优势迅猛发展,成为南宁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作为商贸集散地的扬美,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壮汉民族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使扬美这一江边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名镇。扬美豆豉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著名的手工艺制作的传统食品横空出世的。

豆豉古称“幽菽”。 昧稍辛、稍涩、有浓郁的浆香味。上好的豆豉光泽透亮,颗粒饱满,香味浓郁,含有丰富的由蛋白质转化的多种氨基酸和较多的维生素B1等元素。扬美豆豉因其选料严格,工艺精湛,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的“三纯”和“手感好、口感好、质感好”的“三感”品质名扬天下,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清光绪年间,曾为清代御厨的首选佐料。一百多年来,扬美豆豉先后出现了 “广成号”、“建华号”、“杜家坊”等老字号的作坊,鼎盛时期年产量都在七、八万斤左右,远销至福建、上海等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外来的饮食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人们饮食多元化的影响,扬美豆豉正面临濒危的境地。

近年来,江南区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振兴扬美豆豉的措施。通过在“杜家坊”积极开展“传、帮、带”的培训活动,鼓励和扶持“杜家坊”的改造与扩建,并利用扬美古镇的旅游资源,推出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如“豆豉炒薯叶、豆豉闷排骨、豆豉炒苦爪、老友粉等),加大对扬美豆豉的推广与宣传,让扬美豆豉这一传统的民族食品的美丽小花开得更加灿烂多彩。

九. 天津市 津南区 烹煎大虾

煎烹大虾为津菜中一道大件菜,也是天津菜馆技术总监、天津烹饪大师张桂生的拿手菜。由于采用煎烹技法,可使生科直接与炒锅接触受热,较之炸烹、油焖法,可产生虾皮焦脆、虾肉细嫩的效果。同时,能保持大虾的原汁、原色、原味,使其色泽更为艳红,味道更加鲜醇。尤其是用葱、姜、蒜炝锅爆香,更突出体现了津菜擅烹河海两鲜的特色。其成品色形美观,油汁明亮,咸鲜而甜,香美无比。

十.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米粑

米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从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成为市民爱吃的一种早点。制法是把把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价廉物美,到处都有供应。什锦豆腐脑 武汉街头早晚均有供应,因在豆腐脑里加上馓子、糯米、虾米、叉烧肉丁、榨菜丁、酱瓜丁、五香菜、芝麻、胡椒、葱花等配料、调料,称为什锦豆腐脑。吃起来脑嫩米滋、馓酥、菜脆,多味备尝,异常鲜美。

仙城特产排名前十仙城镇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