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哪里有卖宁波特产的 娄底特产在哪买比较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6:28:10

一.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三.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四. 湖南省 娄底市 涟源市 烧烤野鸡

湄江地区流行的烧烤野鸡,是在柴火或木炭火上烧烤,并散以雪盐、姜末、胡椒灰、辣椒粉等,味道特别鲜香细嫩.湄江是一个天然动物园,野鸡尤其见多。

相传,有一位猎人在祝融峰上打猎时,整整一天仅仅是打了只野鸡。到傍晚时,由于障路作怪,猎人怎么也找不到回路。他不得不在祝融峰上的一个小坪里过夜。猎人烧了一堆篝火去寒,忽觉肚中饥饿,于是他把野鸡放在火上烧烤。在烤到香喷喷时,忽然走近一位白衣书生。书生走近火堆在猎人手中拿过野鸡就吃,待猎人要发脾气时,书生撕了一半给猎人,并说了句“打一半,吃一半,不然没回路”的话就走了。这时,猎人清晰地见到了自己回家的路。从此后,湄江地区的猎人就有带烧烤野鸡出门或在山中烤野鸡的习惯。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六. 湖南省 娄底市 新化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产于1600米的高寒山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无任何污染,新鲜的金银花带清香,含花蜜较多;双宝牌金银花系列产品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加工精制而成,无论单饮还是配入茶叶、枸杞、红枣共饮,花香四溢,味醇淡雅,令饮者心旷神怡。

七.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八.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九. 湖南省 娄底市 新化 紫鹊界贡米

紫鹊界贡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史的烟云舒展着温馨的画卷,神情温婉的紫鹊界秦人梯田,静默于湖南新化县水车镇,作为山地稻作文化的一朵奇葩,它跨越古今隧道,见证千年文化,留下传奇的诗篇,足印映时空。

紫鹊界黑香米,亦称黑贡米,有“药米”、“长寿米”、“黑珍珠”之美誉。相传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派人遍访灵丹圣草。臣子们来到地处湘西地区的紫鹊界奉家山(即现在湖南新化县水车镇和奉家镇),采集到一种“神药”(即紫鹊界黑香米),秦始皇吃后觉得筋骨舒展、浑身是劲、不知饥饿,定能延年益寿,称之为“长寿米”。后来汉武帝吃了称之为“神米”,再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吃了后责成新化县衙每年将此米进贡百担做为皇宫口粮,称为“贡米”。据《新化县志》载:老庄村志留纪正长岩风化物发育的麻粉泥田,生产优质“香稻”,历史上称为“贡米”。 据《本草纲目》记载:贡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明:经常食用贡米,有利于防止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腿疲软等症。

紫鹊界贡米是由黑稻加工而成的黑糙米,是一种具有诸多营养和保健功效的珍贵稻米。谷粒呈短圆形,皮黑,闻之有清香。煮熟后饭呈紫黑色,香味浓郁,柔软不黏。

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分析表明:紫鹊界贡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同时含有铁、钙、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此外,人体所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等八种氨基酸在贡米中都蕴藏。尤为珍贵的是,检测表明:紫鹊界贡米灰分-呈碱性。其独特的碱性品质,正适用于被瑞士学者推广的调整体液酸碱平衡这个抗癌新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徐庆国、湖南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龚浩如认为:紫鹊界贡米(黑香米)的优秀内在品质在当今所有大米品种中是不可多得的保健米。品质卓越,弥足珍贵,具体表现为:

紫鹊界贡米的蛋白质含量为10.16%,比一般精米高1.37%;每100g紫鹊界贡米中氨基酸的总量为14193.0mg,比一般精米高71.4%;赖氨酸含量每100g为611.0mg,比一般精米高96%;蛋氨酸含量每100g为293.0mg,比一般精米高240.7%;苏氨酸含量每100g为543.0mg,比一般精米高113.5%;苯丙氨酸含量每100g为792.0mg,比一般精米高48.4%;异亮氨酸含量每100g为499.0mg,比一般精米高48.9%;亮氨酸含量每100g为1255.0mg,比一般精米高63.4%;缬氨酸含量每100g为752.0mg,比一般精米高29.9%。

另外,组氨酸也被确认为儿童的必须氨基酸之一,每100g紫鹊界贡米中含365.0mg,比一般精米高100%。这些检测数据充分说明,紫鹊界贡米氨基酸含量丰富,组成极佳,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保健效果奇特

由于紫鹊界贡米蕴藏着丰富的微量元素,所以紫鹊界贡米的营养价值很高,保健效果奇特。

紫鹊界贡米每千克含铁16.72mg,比一般精米高248.3%;经常食用,能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对改善儿童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防治缺铁性贫血症、促进发育、增强抗病力、防止疲劳等有一定功效。

紫鹊界贡米每千克含钙138.55mg,比一般精米高116.5%;经常食用,能保证体内钙质平衡,对预防结肠癌、预防和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防止肌肉痉挛、降低血压、维持强健的骨骼和健康的牙齿、缓解失眠症等有一定作用。

紫鹊界贡米每千克含锌23.63mg,比一般精米高81.8%;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加速人体内部和外部的伤口愈合、调节前列腺内睾酮的新陈代谢、防止味觉和嗅觉消失、防止生殖功能障碍、消除指甲中的白色斑点、降低胆固醇等有一定作用。

紫鹊界贡米每千克含硒0.08mg,比一般精米高17.8%,经常食用,对防治癌症、预防女性更年期疾病、心脏病和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防止头皮屑等有一定作用,

此外,紫鹊界贡米中淀粉含量为80.1%,能充分保证人体所需热量的来源,因此,经常食用紫鹊界贡米,对人体保肝解毒、节约蛋白质和抗酮体等有一定作用。紫鹊界贡米还富含1.34%的粗纤维,纤维素有充盈肠道、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胆固醇吸收等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动脉硬化、防止肠癌大有益处。

地域范围

紫鹊界地区:紫鹊界地区(以下简称紫鹊界)座落在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境内。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踞雪峰山东南麓,跨资水中游两岸。地理坐标:北纬27°31′— 28°14′,东经110°45′— 111°41′。东北至南与涟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与新邵、隆回县为邻,西至西北与溆浦县接壤,北与安化县毗连。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53万亩,旱地20.6万亩。年水稻播种面积80万亩,平均亩产472公斤,总产377789吨。紫鹊界座落在新化县域西南角,离县城60公里,属水车镇管辖。地理坐标:北纬27°40′— 27°45′;东经110°01′— 110°52′。紫鹊界地区(包括水车、文田、奉家镇)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00000。年水稻播种面积12000公顷,年产量4.5万吨。

十. 湖南省 娄底市 娄星区 娄底草菇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草菇、贡菇、家生菇等。最早栽培于我国,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国际上又称其为中国蘑菇。
[营养价值]
草菇不仅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
草菇的营养具有两大特点:第一,鲜草菇富含水分、蛋白质、还原糖、无机盐等,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草菇蛋白质含量比常食用的水果、蔬菜都高,国内外均认为,草菇是“素中之荤”,是蛋白质重要来源之一。草菇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都有。
第二,维生素C含量高。每百克鲜菇中,含维生素C206.28毫克,比富含维生素C的番石榴、柚子、辣椒等水果、蔬菜还高2-8倍。
[药用价值]
补脾益气,清暑热,强身,防坏血症。适用于高血压、伤口愈合、癌症、增强抗病力等。而且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如铅、砷、苯进入人体时,就与它们结合,形成抗坏血元,随小便排出;它更能阻止人体内亚硝酸盐的形成,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产生,对预防癌症有良好作用.纤维素含量高,远远超过一般蔬菜,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草菇脂肪不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草菇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可以促进代谢的正常进行,提高肌体的免疫力,草菇 还含有2.16%的糖,一定数量的钙、磷和钾,都是人 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此外,草菇中还含有一种叫异种蛋白的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所以人们把 草菇和其他食用菌称为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
娄底特产哪里买最正宗娄底特产在哪买比较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