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旅游特产 巴东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15:03:59

一. 海南省 文昌 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文昌市有十多家旅游工艺和旅游纪念品加工厂。主要产品是椰雕、贝雕、花梨木(降香木)雕、海石花、龙虾标本、海龟标本、十三鳞标本等,以及各种贝类共有8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十多个品种被评为全省"四新"优质产品,有6个品种荣获海南省工业物资交流会优秀产品"金马奖"。有37种名优产品参加十一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和赞誉。( 文昌)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真香茗

巴东真香茗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巴东真香茗是巴东独产的茶叶,古为巴东地方名产。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外形色白,肉质高香而驰名。

巴东真香茗历史悠久,古籍多有记载:东晋《桐君采药录》载“巴东郡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梁代《述异记》载“巴东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唐陆羽《茶经》载“茶者,南方之佳木也,一尺、两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明朝元庆《茶谱》载“茶之产天下者多矣”……,渠州有薄片,巴东有真香茗,其名皆著”;《舆地纪胜》载:“县有巴东,县之所依名金字山,山产茶,色微白,即所谓巴东真香茗也”。

雄奇壮阔的巴东三峡,江水滔滔,重岩叠嶂,气势磅礴,西有巫山云雨,东有夷陵爽气,岗峦起伏,溪流纵横,漫射光照条件甚佳,立体气候较为温和,云雾缭绕,雨水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茶叶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巴东县三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茶叶产业资源,组建真香茗茶叶联合体,带领全县12个乡镇,130个村的茶农致富,振兴巴东茶叶产业,重振千年历史品牌,真香茗贡茶辉煌。投入200多万元用于茶园基地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茶叶面积达到2.2万亩,同时实施茶叶品牌战略,使唐代贡茶真香茗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2008年“真香茗”茶荣获 “中国知名品牌”、“中国历史文化名茶”;2009年“真香茗”茶荣获华中(武汉)茶博会金奖,得到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茶叶学会的认可和支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部分高档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红三叶

巴东红三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东红三叶属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相传于1875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带到巴东绿葱坡镇细沙河一带种植,在当地又称“洋马草”。其枝叶柔嫩,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易种植,适合饲养各种畜禽和加工制成各种饲料,被誉为“中国牧草之王”。

如今,“洋马草”在巴东畜牧业中地位举足轻重。全县有2000亩巴东红三叶种子基地和8.8万亩牧草基地,并有与之配套的种子、牧草加工厂等,产业优势日趋明显。《巴东县志》、《恩施州畜牧兽医志》上都有详细记载。

巴东红三叶

巴东县牧工商技术服务中心

11409702

红三叶鲜草 等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五香豆腐干

巴东五香豆腐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东五香豆腐干,以选料讲究,精工卤制,颜色深黄,质细坚韧,五味俱全,食之回味无穷而独具特色。

巴东五香豆腐干起源于清代后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十九世纪中叶,巴东县城信陵镇已成为上四川、下湖广的水陆通道,故开办了四、五家豆腐干作坊,尤以顾家质量最优,其制作:利用凉水寺的甘冽的泉水,加适量红砂糖、八角、丁香、精盐、三赖、甘松、山茶、陈皮、生姜、小茴香、花椒、鸡肉等作配方熬成卤汁,将豆腐花用方巾热包扎,高压成形,卤制而成。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魔芋

巴东魔芋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巴东县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魔芋,种出来的魔芋品质好、个头大。

魔芋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它能加工成精粉、粉丝、芋糕、罐头等风味食品,倍受国内外美食家的青睐。还有消肿散淤、解毒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清洁肠胃、帮助消化之功效。对胆石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魔芋中还有一种叫做“海曼纳”的物质,它能控制人的体重,长期食用可以减肥健美。魔芋不仅是理想的食品,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化工、印染等行业。

巴东既是三峡库区重点移民县,同时也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鄂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魔芋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制定了《湖北省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将恩施州定为全省魔芋生产中心区,巴东县是全省、全州魔芋产业化建设和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巴东县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魔芋产业,并引进2家魔芋初成品加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魔芋,目前,魔芋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22万多吨,主要分布在清太坪、金果坪、野三关等乡镇。主要推广魔芋芋鞭良种繁育技术,2005年巴东县被全国授予魔芋种植大县。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大蒜

巴东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东大蒜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从寇准劝农时就开始种植。据《巴东县志》记载:“巴东大蒜,主要为桐子蒜、具有蒜头大、整齐、瓣少而紧,皮肉洁白、香味浓、辣度适中等特点。”巴东大蒜硒含量是其他大蒜的20至30倍,所含有的大蒜素能消炎、杀菌、降脂,具有抗癌作用。

目前巴东大蒜产地范围覆盖野三关、清太坪、大支坪、绿葱坡、水布垭、金果坪6个乡镇,共有大蒜基地和散户种植数万亩。

巴东大蒜

巴东县大蒜专业技术协会

11146410

大蒜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渣大椒炒腊肉

渣大椒为土家族的一种特有菜肴,尤以巴东野三关一带为最佳。多在农历的白露后制作。其方法是将鲜红大椒洗净,剁碎后,拌适量包谷面和食盐,佐以花椒、柑子皮拌匀后,放入泡菜坛中,坛口盖上菜叶或芭蕉叶,然后用竹片将其卡紧,再倒置于石头作的石盆中(也有用瓷盆和木盆的),放上水,以隔绝空气。自有了薄膜以后,一般就用薄膜纸蒙上坛口,捆紧,盖上盖盆,加上复水,月余后即可,或焖、或蒸后再炒了食用,色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尤以同土腊肉一起炒作,食时会更加爽口,增加饭量。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独活

巴东独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东独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中华本草》记载,独活别名独摇草,又名巴东独活、肉独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盖、土壤肥沃,是独活的最佳生长地带之一,所产独活药效好,市场俏,被誉为巴东独活。

药材性状:

药材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功效:

有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抑制二磷酸腺苷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此外还有解痉、镇痛、镇静、抗炎、光敏等作用。佛手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

巴东独活

地理标志:

巴东独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乡、沿渡河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平镇、水布垭镇、金果坪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巴东独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巴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巴东独活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lOOcm。茎带紫色,光滑,有槽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三角形,2~3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长圆形,两面均被短柔毛,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茎上部叶简化成叶鞘。复伞形花序密被黄色柔毛;伞幅10~25;小总苞片5~8;花梗15~30;花白色。双悬果长圆形,侧棱翅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谷沟边或草丛中;有栽培。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土腊肉

巴东土腊肉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巴东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外硬内软、熏香浓郁、风味独特。已远销全国各地,是送人的最佳礼品选择。

腊肉,全国比比皆是,惟有巴东的土腊肉独具特色。

说起腊肉,就得谈猪。猪在巴东县被称为“财喜”,猪是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年猪的大小更是评价家庭主妇是否能干的标志——第二年全家人的吃油、吃肉都靠它了。

由于海拔比较高,巴东的冬天似乎比别的地方来得早一些。一到初冬,农家就开始烤火。以前农村瓦房居多,可以直接在堂屋里面烧火。现在大多做了钢筋水泥的楼房,不方便直接烧火,就在楼房边再做一间瓦房做火屋,供家庭烤火专用。火屋的半墙上一般都会留两根粗木桩,然后搭架,是留着烟熏腊肉专用的。

巴东县每年到了冬腊月,都有杀猪过年的习惯。如果谁家的年猪不大,就会开玩笑地说:“今年我家只杀了一只猫过年。”在农村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杀一两头猪,为了便于常年保存,将年猪宰杀后,先用盐将肉腌一星期左右时间。再置入粗木桩搭成的架子上,下面用桔皮、香蒿、柏树枝等香味物点燃烟熏至腊黄,桔皮、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这烟熏的时间随冬天的长短而定,一般熏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不需要烤火了腊肉也就算是熏好了。保存好的腊肉可存放几年不生虫,不变味。

丰收的农民们一边烤火,一边熏腊肉,一边闲话家长。吃肉前将肉皮火烧,洗净后如果肉皮发黄,说明火功到位。未烧好的肉皮,洗净后发黑。然后水煮,煮熟后,奇香无比,切成的片,颜色分明,尤以瘦肉最为好看,深浅红色相间,伴大蒜、辣椒炒有一丝淡淡的烟熏味,吃之回味无穷。

巴东特产必买清单巴东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