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金凤土特产 无为县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0 20:57:02

一.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送灶粑粑

过去,安徽无为县刘家渡一带民间则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23号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

制法:

1、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淘洗净,沥干,磨成细粉(越细越好)。

2、将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上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3、把肥瘦兼顾的猪肉剁成肉末,放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顺序加入萝卜末、食盐、葱姜蒜末、水淀粉、胡椒粉、香油、味精(如有鸡汤加入更好)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萝卜馅所用的调料内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独特的香味。

4、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亦可将米粉入锅小火翻炒至半熟,再趁热加水,和成面团),分剂后,用手工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5、把包好的粑粑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上一层食用油(如用平底锅,效果更好),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用轻微的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时,打开锅盖,往粑粑上均匀地洒点清水,加盖后再煎烤。如此反复洒2-3次水后,即可出锅。

特点: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颍上大米

颍上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颍上大米是安徽阜阳颍上的。

日前,由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申报的“颍上大米”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继太和贡椿、临泉老集生姜之后,我市第三个获此认定的商标。

颍上水稻栽培历史久远,质量甚佳。近年来,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该县稻米生产大县的实际,深入调研、撰写报告,挖掘颍上大米种植历史和种植优势,积极帮助申请,促成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据介绍,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发展。

颍上大米

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

12626103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芦笋

萧县芦笋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主要分布在杜楼、王寨、大屯、刘套、杨楼等乡镇,以生产白芦笋为主,兼产绿笋,主要供应县罐头厂加工芦笋罐头、速冻芦笋出口,年创汇400万美元。产品不足本地加工需求,急需扩大基地生产。

四.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五.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剔墨纱灯

剔墨纱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

无为剔墨纱灯工艺发明于清嘉庆年代,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清鼎盛时有民间纱灯作坊30多家,代代相传,后经历了近百年的战乱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万业复苏。政府把民间工匠组织起来,成立了无为纱灯厂,其产品在全国工艺品展览会,建国十周年庆典中为无为纱灯争得了很高的荣誉。后因各个政治运动和0的冲击,使得民间作坊式的生产断断续续,形不成规模。20世纪80年代实现改革开放,民间和县文化部门集中了社会流散的画师、工匠,研究发掘,恢复过无为纱灯的生产,但由于纱灯全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费工费时,价格太高,产品销不出去而停产。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以及历史形成的传承人缺失,工艺不普及,产品定位不准,导致了目前濒危的状况。

代表性传承人朱晓钟,自幼喜爱工艺美术,在县文化部门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工作。20世纪80年代参加了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恢复无为剔墨纱灯生产制作工作。近年来。为了保护剔墨纱灯这一优秀民间工艺品,朱晓钟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开发,熟练掌握了无为剔墨纱灯各项制作工艺流程,并搜集、整理、保存了有关无为剔墨纱灯的一整套完整资料,使得无为纱灯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下来。

六.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金凤荔

由我市著名企业家、省人大代表谢安引种、培育、改良的绿色食品“金凤荔”荔枝又喜获丰收,6月初陆续上市,广获客户喜爱。
    谢安于上世纪末从广西引进第一代的原种鸡嘴荔枝。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和改良,目前种植50亩,在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绿色食品栽培,已打造成“金凤荔”荔枝品牌。该品种果大、核小、肉厚、质优、丰产。果皮呈鲜红色,薄而韧;果肉玉白略呈淡黄色,口感爽脆,清甜带微香,汁味可口。品质上乘,具有良好的外形和颜色。由于其果皮较韧,所以比较容易贮存。并且有一个其他品种荔枝所不具有重要特征,就是多吃也不上火,品质优越,品味纯正,其价格远远高于市场其他品种的荔枝,达到每市斤18元。完全不受市场的价格所影响,所产的荔枝还是供不应求。自2001年投产以来,先后有美国、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现场品尝或购买。去年除赠送亲友和客人品尝外,还获利31万多元。今年,尽管天旱,但由于管理到位,还是喜获丰收,且价格保持往年的高价位。有关人士指出, “金凤荔”的问世是我市继红橙、红杨桃、茗皇茶之后,又出现一绿色食品品牌。 

七. 安徽省 阜阳 皖北猪

皖北猪产于安徽省的阜阳地区。皖北猪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阜阳、涡阳、蒙城、颍上等县。淮南、淮北、蚌埠、定远、芜湖、马鞍山等地也有饲养。此外我国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县也有引进。

生长环境:阜阳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是一个以旱粮为主的农业大区。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08~222天,粮食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红麻、烟叶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养猪提供了物质基础。

外貌特征:皖北猪体型中等大小,被毛全黑色。头轻秀适中,耳较大且下垂,嘴筒长而直、额部有菱形皱纹。体躯较长,背腰平直,腹部较大而不下垂,腿臀部较丰满,体质结实。07对以上,排列整齐。

品种性能:皖北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10公斤,成年母猪为170公斤。皖北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的特点。但具有皮厚、骨粗的缺点。

八.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皖中瓷器

  皖中牌日用瓷是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精心打造的名牌产品。公司位于东关镇,前身是含山瓷厂,1959年建厂,现有三条现代化日用瓷生产线,6600万总资产,1800名员工,年产精细瓷5000万件以上,为安徽省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厂家。皖中牌日用瓷分为碗类、杯类、盘类、碟类、微波炉类系列产品及成套餐具,拥有200多个花色品种,以细腻洁白如玉的瓷质、秀巧新颖别致的造型、绚丽多彩的花面和精美的包装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餐桌必备的饭碗,常被消费者亲昵地称为“含山小白碗”。所产各类日用瓷不仅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行销亚、非、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至今皖中瓷器年年都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0年至今,又被省政府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九.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淮北麻鸡

淮北麻鸡是安徽省宿州市的。淮北麻鸡适应性强、耐粗饲,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慢,肉质细嫩鲜美,耐受高温高湿,合群性强。

淮北麻鸡(徽香源烧鸡等符离产烧鸡就是以该鸡作为原材料)鸡属蛋肉兼用型的小型麻鸡,它是淮北平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相传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知名食品符离烧鸡原材料。

淮北麻鸡原产地为安徽省宿州市,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萧县、灵璧等县和淮北濉溪县。

淮北麻鸡体型较小、体躯窄,体态匀称秀丽,羽毛丰满而紧凑。冠型以单冠者居多,冠直立、6-8个冠峰;冠、肉垂、耳叶和脸均呈红色;虹彩黄褐色;喙短略弯曲,喙、胫呈铁青色,四趾,无胫羽。肤色为白色,肉色发白。公鸡胸深背宽,前躯发达,除尾羽、主翼羽黑色且具有青铜色光泽外,全身羽毛呈金黄色羽。母鸡体躯丰满,除尾羽、主翼羽呈黑色外,全身羽毛呈麻黄色羽为主,白、黑色很少。该鸡种性情活泼,敏捷善动,觅食能力强。

安徽无为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安徽无为特产小吃零食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