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特产有哪些 凉山十大特色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3:15:41

一. 四川省 凉山 昭觉县 冻肉

冻肉

彝族过年的第三天晚上,要选一些猪肉剔出骨头,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烂,连汤肉一块盛入木盔中冷却,一般第二天即已凝固,可以食用。年节后去娘家拜年时,冻肉是必带的礼物,能让老人吃上鲜嫩的食品。除了拜年外,自己家还留有数钵,是招待贵客的佳肴。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彝族自治州沟壑纵横,立体气候明显,自海拔360米的金沙江边到1800米的山区都可栽桑养蚕,海拔360米-1600米之间的低山河谷地区及部分中山地区是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生产区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旱两季分明、日照时数长、冬暖夏凉、雨量集中等气候特征。蚕桑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14℃-22℃,年降雨量960mm-1143mm之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夜雨昼晴。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2500小时,≥10℃的年均积温5000-7500℃,全年无霜期290天-360天,有利的生态条件使得凉山种植桑树生长期长达290多天,产叶量高,桑树当年生枝条可达4.5米以上,单株产叶量可达4公斤以上。宁南、会东、德昌、甘洛等地区的桑叶36片即有0.5公斤,较四川内地产叶高一倍以上,且一年可养4-5季蚕。凉山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以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凉山桑蚕茧是缫5-以上高品位生丝的首选原料。

凉山桑蚕茧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北纬26°03′—29°18′,东经100°15′—103°52′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凉山州境内的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西昌市(含西昌农场)、冕宁县、普格县、会理县、金阳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盐源县、布拖县等 13个县市的211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3万公顷,年产桑蚕茧3000万公斤(60万担)。

三.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青刺果

青娜油原料青刺果于每年农历5月成熟,每当这个时候,成群结队的摩梭妇女背挎篾篼,手执长弯钩,到茂密的青刺林里采集青刺果,然后淘洗干净,晒干后磨成细小颗粒,筛去糠壳,再晒干,然后将晒干的粉粒置于蒸笼内蒸到八成熟后装入麻布‘袋内真热榨油。摩梭人的榨油工具由较为原始的木、石、竹三种器材组成。有木或石缸、榨缸、木墩 、压杆、竹制或铜制流槽,以及绳、压石等。木缸或石缸内深宽各约一尺余见方,缸口底部凿月工资多条流槽以便将榨出的油引入盛油的容器。榨油的方法是将蒸熟的刺果粉炷盛入布袋内,然后置于榨缸中,用一根结实的木杆,利用杠杆的作用按压,清亮透明的油便于工作顺着京戏槽徐徐流进容器内,加入食盐便于工作可食用。由于该油具有天然而独特的色香味,千面年来,他们以此作为食用油,或添盐蘸“流头饭”而食,或炒、拌菜调味,味色鲜美。特别是在没有蔬菜的日子里,这种油几乎成了他们的蔬菜代用品。长期而广泛地食用该油,显示出她良好的保健作用,泸沽湖虽然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但摩梭人男女却体魄健壮,英俊美丽,少生病痛,长寿者比比绋是,其间不乏百岁老人。摩梭人无不认为得益于该油的保健功效。

不公如此,摩梭人还用此油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内服以治胃病、肝病、头晕头痛、丙肋疼痛、慢性筋骨痛等;外用局部揉止痛去阏。用青娜油沉淀物外用治疗疮疡、丘疹、斑块等腰三角形疾患,效果十分显著。摩梭妇女对此更是情有独钟作为她们的护肤护了必须品,用于擦手擦脸,预防皮肤阳光暴晒、干燥皱裂,保持皮肤柔嫩,并用梳子蘸该油梳头发,作为美了护了之油,保持头发的乌黑光亮、不折断、不脱发等。此外,摩梭人还用青娜油废渣(即、油枯)治疗大牲畜腹泻,具有立竿见影之效。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凉山马铃薯

凉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马铃薯面积列全国第四位,总产居第一位。

作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锋,凉山马铃薯已成为一面旗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我省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农民钱袋子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马铃薯是凉山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凉山州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

1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共计610个乡镇,3743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0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间,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钾在50-170ppm以上。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共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日照时数1227-2603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9℃,≥10℃的年积温4500-5760℃,无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毫米-117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凉山州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在不同的区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主要为冬、春、秋作。凉山州海抜1800米-2600米的地区是大春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州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约448万人,农民388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08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6.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生产少不得、生活离不得、经济发展缺不得的重要作物。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牧业发展是万万离不开马铃薯。凉山马铃薯种植规模大,是四川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以2006年为例,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昭觉县、布拖县的两个万亩马铃薯生产现场示范作用。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又在凉山州召开,会上凉山州政府作了典型发言,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昭觉县农业局马铃薯脱毒良种网室和豪吉集团昭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的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给领导们和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突现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2008年全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凉山州目前正打造西南最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公顷)。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当地广泛种植,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往成都、广州、郑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2008年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

五. 四川省 凉山 宁南县 冬桑凉茶

冬桑凉茶是以桑叶为主要原料,辅以金银花、菊花、淡竹叶、甘草、蒲公英等多种药食两用食物,经浸提、灌装等现代工艺加工而成的植物饮料。

主要成分——桑叶

桑叶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肝阳上亢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血热吐血。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抗菌、利尿、解痉、调节内分泌、改善肠道菌丛、润肠通便、减肥、抑制皮肤色素沉着等作用。

四川•宁南地处四川、云南两省交界,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是一个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奋力突围的农业大县。农业及其衍生的农产品加工业为该县第一大支柱产业。县内无重型污染企业,空气、水源等资源保持在最为自然的状态。这为宁南产出环保无污染桑叶原料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六. 四川省 凉山 美姑县 凉山岩鹰鸡

凉山岩鹰鸡具有骨骼健壮,抗逆性好,生长发育快,抱窝性弱,繁殖性能高,善于在山地林间草地放牧觅食,肉用特点突出等特征。

凉山岩鹰鸡身高体长,体躯呈砖块形,颈粗短,胸深背宽,腹部丰满,腿粗脚长。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87千克;成年母鸡平均体重2.2千克;成年公母鸡净膛屠宰率均在 65%以上。凉山岩鹰鸡适应于海拔1800-2800米的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由于抗逆性强,种群数量大。是凉山州天然的绿色食品,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凉山苦荞茶

凉山苦荞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凉山苦荞茶

四川省凉山州现辖行政区域

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凉山苦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凉府函〔2012〕11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4/T195-2010《凉山苦荞茶》

八.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布谷觉

收苞谷季节,把嫩苞谷抹出来煮熟,晒干,

打成面面.

舀两碗苞谷面在簸簸里,洒水,搅拌均匀,其水量标准:用手抓苞谷面一捏后松手,苞谷面可散开.

放入锅里蒸透气.再次舀在簸簸里,洒水,搅拌均匀,其水量标准:用手抓苞谷面一捏后松手,苞谷面捏成一坨.但要在簸簸里自然冷却十分钟,让苞谷面充分吸水再把热气挥发掉一部分,再次放入锅里蒸透气后,即可使用!

特点:一股清香味迎面扑来,令你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直到吃的你站不起来!

九. 四川省 凉山 雷波县 马湖鲶鱼

马湖鲶鱼

马湖鲶鱼为湖中天然鱼种,因水质清澈,无任何污染,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其鲜嫩不亚于江河中的细甲鱼。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凡是到马湖的游客,无不有口皆碑,流传甚广。马湖鲶鱼依然属川菜系列,其风味则是清鲜与醇浓并重,并以善用麻辣著称,一啤酒烹制,具有去腥保鲜的特点。

十.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蒜苔

德昌蒜苔以粗壮、脆嫩、色鲜、香味浓。( 德昌县)
四川大凉山有什么土特产正宗四川大凉山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