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特产酒有哪些 呼伦贝尔哪个牌子的酒好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7 00:50:55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沙果干

扎兰屯沙果干--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果品类)

扎兰屯市依托绿色资源优势,全力构建两条绿色产业主线,把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做为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扎兰屯沙果是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扎市沙果基地发展迅速,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栽植沙果树面积达10.37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目前该市有沙果深加工企业7家,产品有果汁饮料、果干、果丹皮、果酱四大类近30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各大连锁超市。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陈巴尔虎旗 马鹿鞭

鹿鞭又名鹿肾。将雄鹿宰杀后割取阴茎及睾丸,除净残肉及油脂,固定于木板上风干即成。以粗大、油润、无残肉及油脂、无虫蛀、干燥者为佳。


呈长条状。马鹿肾长45~60厘米,直径4~5厘米,梅花鹿肾长约15厘米,直径3~ 4厘米;表面棕色,有纵行的皱沟,顶端有一丛棕色的毛。中部有睾丸二枚,椭圆形,略扁。质坚韧,气微腥。以粗壮、条长、无残肉及油脂者为佳。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满洲里 蒙古烤肉

马背民族的地道风味是烤出来的。等你进过了蒙古包,喝过了奶茶,双手接过热情好客的牧马人双手递过来的哈达!等你围着熊熊篝火,享受着草原徐徐微风送来的烤肉香,你肯定会想起“风吹草底见牛羊”。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满洲里 蒲公英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婆婆丁”。全株含有白色乳汁,其茎、叶性寒、味苦,既可食又可入药品,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能。历史上仅为人们春季采食的野菜。70年代后,人们已不普遍采食,只有每年春季蒲公英鲜嫩的时候,有一些人采集尝鲜。主要食法是洗净后蘸酱生吃,也可以凉拌食用。

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左旗 酸马奶

酸马奶、塔日格是蒙古人最古的传统饮食.据《蒙古秘史)称,成吉思汗的远祖孛端察尔早年过流浪生涯的时候,每日曾向林中百姓乞讨额苏克(即酸马奶)度日。酸马奶的做法十分简单:将马奶挤下,装在皮红筒里,多次搅动或驮在马身上任其自然颠簸,有了酸味以后就是酸马奶。酸马奶颜色发白,混浊,微酸,有腥气。以后的制法比较精致:将马奶挤下以后,放在皮桶或坛子里,加进"曲种"生成酸奶,上面起泡,能发出唰唰的声音,散发出酸味。制作酸马奶要时时小心,撇去上面的沫子,一天要捣几次,不时舀出尝喝。新挤的马奶要放得很凉了才加进去。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酸马奶暑天饮用清凉下火,使人神清气爽,恢复人的思维活动。还能帮助消化,治疗溃疡。

六.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 鱼子酱

鱼子酱(Caviar),又称鱼籽酱,在波斯话中意为鱼卵,严格来说,只有鲟鱼卵才可称为鱼子酱,其中以产于接壤伊朗和俄罗斯的里海的鱼子酱质素最佳。 并非所有鲟鱼卵都可制成鱼子酱,世界范围内共有超过20种的不同鲟鱼,其中只有Beluga、oscietra及Sevruga三品种的鱼卵制成鱼子酱,最高级的Beluga,一年产量不到一百尾,而且要超过六十岁的Beluga才可制作鱼子酱。

中级的是Oscietra,12岁左右便可取卵制成,最低级的是Sevruga,到了7岁便可取卵。基于此因,导致了其价格不菲的现状。鱼子酱是法国人的餐桌上有最奢侈的享受,黑黑的鱼子酱在过去是皇室里的佳肴,现在是时尚人士和酷爱美食又惦记减肥的朋友的美容健康食谱。上佳的鱼子酱颗粒饱满圆滑,色泽透明清亮。至于配酒,最好是配香槟,尤其以酸味较重的香槟跟鱼子酱浓厚的油脂感最区配。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杂交油葵

浩饶山镇是扎兰屯市西南部重镇,是美丽富饶的“杂交油葵之乡”,杂交油葵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该镇以A17、A15、562、康地5号、超级矮大头等杂交油葵、食葵为代表的葵花生产水平在呼伦贝尔地区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注册了“浩饶山”牌绿色商品,而且扎兰屯市地区盛产的“葵花”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行列,浩饶山镇杂交油葵、食葵更是如虎添翼。当地农民种植杂交油葵的积极性很高,国内大批收购商蜂拥而至,争相抢购浩饶山镇油葵。浩饶山”牌杂交油葵不但走出了内蒙古,还远销到吉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经过不断努力,杂交油葵已成为浩饶山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浩饶山镇对外的一张“名片”。

八.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阿荣旗 手扒肉

蒙古民族的传统食物中,尤以手扒肉为最具特色和代表性。手扒肉的做法是:“掏心”将羊胸腔内的动脉掐断,然后剥皮,清除内脏,并将整羊切成若干段置于锅中,待水沸后放入少许盐和葱,不加其它调料,煮断血即可。食用时一手抓肉、一手持刀片肉,其特点是肉香味美,鲜嫩异常。

九.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美味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扬)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烤全羊的方法也随之演变。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烤熟后从架子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不加油盐,不加任何作料,却有纯朴天然的香味。

现在,内蒙古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为使烤全羊的肉质更鲜美,在制作工艺上都融入了自家的小秘方,所以烤全羊的制法各色纷呈,但大体上基本一致:烤全羊要选择膘肥体壮的4齿3岁绵羊作原料,宰杀后用80度的热水浇烫羊的全身,趁热煺去羊毛;挖除内脏,用水洗净胸腔、腹腔,再用碱水洗净全身羊皮。在腹腔和后腿、五叉等肉层较厚的部位,用刀割开小口,然后填进各种佐料腌渍入味,外皮涂抹适量麻油和酒。

用铁扦从羊尾向内别到腹部,并加以巩固,再用铁链钩住羊的四肢,背部朝下放入炉内烘烤,砖砌而成的烤炉似穹庐状。烤全羊入炉之前,先用一种叫梭梭的柴禾将炉膛烧红,撤去燃料后,将全羊从烤炉的天窗吊入,并关闭天窗和炉门。将羊肉烤至半熟后,再打开炉门,用长柄勺舀上梭梭柴的火块对羊身进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黄色为止。用这种慢火烤炙的全羊外皮焦脆,金红油亮,而皮下的肉鲜嫩酥香,油而不腻。

烤好的全羊出炉后,倒掉腹腔和填入皮肉的佐料,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1米的大盘内,在羊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带,先摆上桌让客人欣赏,待客人过目赞美后,由专人在客人面前将烤全羊割成小块。

呼和浩特有什么特产酒内蒙特产呼伦贝尔奶酒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