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特产批发 阿里巴巴四川农特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7 15:09:25

一. 西藏 阿里 改则县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藏名“最”,又被称为“独角兽”。是藏北高原大型兽类,它们全身棕毛,腹下、胸和四肢内侧为白色,雄性头部有呈竹节状的竖角。最使人们感兴趣的是它们的“纪律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转移或奔跑,总是成年羊在前,青壮年羊殿后,顺次而行,从不错乱。休息时,它们大都用蹄在地面刨个坑,卧身坑内。雄羊长长的双角露在坑外,远处望去像是地面长出的许多小树。

二. 台湾省 嘉义 阿里山珠露茶

阿里山珠露茶产于台湾嘉义竹崎乡石棹地区,外形紧结整齐,鲜艳墨绿带丽色。茶汤澄清蜜绿,清香扑鼻飘而不腻,入口生津富活性,为顶级制茶工艺的结晶。

竹崎乡位于嘉义县东方,是台湾新兴的高山茶产区,同时盛产珠露茶及金萱茶两种茗茶。此地终年云雾缭绕,土壤属于红土,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所生产的珠露茶因特别的种植环境及优良的气候条件,所以风味独特,辅以完全手采嫩菁及独到的焙制技术,使阿里山珠露茶广受好评。竹崎乡石棹地区,是最顶级珠露茶的故乡,当地产的珠露茶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气,与清纯甘润的滋味,是不可多得的台湾好茶。

石棹茶区农友淳朴忠厚,大都为世袭农林为本,大面积种茶始于1980年,目前面积有80余公顷,产量虽然不多,但品质优异,香气浓郁,滋味甘醇,普遍受到爱茗人士的喜欢,并蒙赐名“阿里山珠露茶”。

三.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吐巴

藏族吐巴

可谓藏族的团圆饭,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享用,类似于内地的饺子。有些面团吐巴里会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每一样都有特定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于是在哄堂大笑中,节日的气氛也就愈热闹起来。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四. 西藏 阿里 普兰县 普兰木碗

木碗

木碗是西藏各族人民喜用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在藏胞家做客的人,一般都用自己带来的木碗喝茶,盛糌粑。尤其在广大西藏农村,牧民的怀里总是揣着木碗,即使是外出做客也是这样,好让主人给他倒茶、抓糌粑,这是当地的习俗,不算失礼。藏脑对木碗也怀有特殊的情感,西藏有首很出名的情歌,形象地表现了木碗和人的关系:“丢下情人舍不得,带走情人又害羞。情人是木碗该多好,时刻揣在怀里头。”

木碗的大小不一,扁圆形,呈桔黄色,大的用来盛糌粑,小的用来喝酥油茶。当地不一定分的这么细。木碗的特点是轻,不易破碎,携带方便。用木碗来盛食物不易变味,也不会烫嘴。制作木碗主要选择桦木、桐树、成巴树等优质木为原料。带节大、疙瘩多的树节是制作木碗的最好木料。因为树节质地结实,镞凿成的木碗不易干裂,且纹理细腻美观。琢雕木碗要求精工细作,碗壁周围厚薄要均匀,碗底要平稳。不少中外游人到拉萨旅游,便买上下只便宜的木碗,作为西藏之游的纪念品。有的木碗还配以银盖,或在碗边和碗托上包上银皮,则成为一件珍贵的工艺品,不但居家实用,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普兰县产的木碗最为著名。

五. 西藏 阿里 普兰县 西藏面具

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跳神面具的图案有鬼怪、护法神、仙人、动物图腾等,主要在寺庙逢重大节日举行的跳神仪式上使用。



悬挂面具则主要是各种神的具象,如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等。藏戏面具在民间较多,分蓝面具和白面具,根据藏戏剧情有各种人物脸谱,如国王、公主、仙人和妖怪等。


六. 西藏 阿里 噶尔县 阿里青稞酒

阿里青稞酒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青稞酿酒技法,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细德村出产的纯净青稞为原料,汲取有“西藏神山之王”尊称的冈仁波齐山的天然雪融水,用心酿造,终成天赐琼浆。藏酿传说是世界上唯一的地处海拔最高的青稞酒厂,故被藏地人民誉为“离太阳最近的美酒”。

青稞酒大多都由藏族人在家中酿制,青稞属于大麦类,制成酒内仍含有不少于白色青稞粒子,因而显得浑浊,其味道带酸,酒精含量约10-15度,与啤酒相近,是藏族人日常和喜爱必备的饮料。

青稞酒的酿制方法是: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入酒曲,再用陶罐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两三天后加入凉开水或凉水盖上盖,隔一天,便成了青稞酒。这种酒色淡味酸甜,约15-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喝。到藏族家作客,请你喝酒时,主人先倒满一杯,要先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添满;一直要喝3口,最后满杯喝干,而后才自由地喝。

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并为藏地人民带来了先进的青稞酿酒工艺,从此青稞美酒在雪域高原上世代飘香。藏酿传说品牌青稞酒,位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海拔4300米。她传承一千三百多年的青稞酿酒技法,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细德村出产的纯净青稞为原料,汲取有“西藏神山之王”尊称的冈仁波齐山的天然雪融水,用心酿造,终成天赐琼浆。藏酿传说是世界上唯一的地处海拔最高的青稞酒厂,故被藏地人民誉为“离太阳最近的美酒”。

七.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

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八. 西藏 阿里 日土县 日土白绒山羊

日土白绒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日土白绒山羊是西藏阿里日土县的。

西藏自治区日土县热帮乡龙门卡村地属高原湖盆区,喀喇昆仑崇山峻岭和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

龙门卡村所在的热帮乡是一个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半农半牧边境乡。热帮乡是藏西北白绒山羊基地之一,出产的克什米尔白山羊绒是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的产品,近几年来,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白绒山羊事业取得了突破性。

白绒山羊是龙门卡村的特色资源,是我国最优秀的山羊品种资源。山羊绒早在16世纪便已享誉西欧,而龙门卡村出产的白山羊绒,据国际权威机构认定,已具备“品种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单位面积毛囊密度最大、没有饥饿痕”等四项世界之最,曾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银奖。以此为原料生产的羊绒制品质地优良,手感细腻,保暖性好,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和消费者推崇,被称为日土的“软黄金”和“纤维宝石”。

土白绒山羊

西藏自治区日土县日土镇、日松乡、热帮乡、多玛乡、东汝乡共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西藏日土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日土白绒山羊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日政函〔2014〕3号

日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土白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的通知》,日政办发〔2014〕16号

九. 西藏 阿里 噶尔县 野牦牛

野牦牛

野牦牛藏名“踵”,是西藏高原最典型的动物,它们体格高大,生命力强,身长可达3米,体重是家牦牛的3倍。全身披有黑色的长而厚的毛,下垂可及地面,以供卧雪御寒,比家牦牛多2.4倍的厚毛使它们能在零下40℃照常生活。野牦牛也喜欢群居,一般30多头一群,多者可达300余头。人们常看见黑压压一片的野牦牛逐草觅食。它们性格剽悍,却仍与已被人类驯化的家牦牛“认亲”,藏族牧民常从野牦牛群中找回失散的家牦牛,而野牦牛有时也加入家牦牛的行列。家牦牛同野牦牛0生育下的第一代牛犊,藏语叫“踵擦”,体格强健、生长迅速,但性情蛮悍。

十. 西藏 阿里 革吉县 公婆饼

为什么叫公婆饼呢?原来,现年七十二岁的阿公林德铭,和六十八岁的阿婆萧水,当年结婚后即在此开设饼店,专门制作结婚用的大饼。邻居们随口给它起了个名──公婆饼,这个充满乡土味的称号遂不径而走,如今店龄已近50年。老夫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磨米、揉拌、包馅、制饼,全程手工,一天大概能作一百五十个,皮薄而Q,内容实在,馅有芋头、豆沙、卤肉等口味。

一般游客皆以为,公婆饼有点像是小一号的汉式肉饼,炭烤焙成,香酥可口。此外,店里皮润料实的草仔?也十分出名,以菜脯、绞肉、香菇、虾仁等配料作馅制成,口味相当道地。
阿里特产有哪些可带走阿里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