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青山湖特产 宽甸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1 18:59:49

一.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贵阳羊艾红茶

贵阳羊艾农场生产的红茶是我省红茶中最出色的一种,早在1979年长沙全国茶叶会议上曾获红冠军称号。它集红茶的三特色浓、强、鲜于一身,条索粗壮,色泽乌黑,茶色红艳明亮,收敛性强,茶味香浓鲜爽。( 贵阳)

二.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微山湖鳜鱼

微山湖鳜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鳜鱼又名季花鱼,桂鱼。为微山湖名贵食用鱼类。体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向前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的后缘,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都有大小不等的尖齿,鳞细小,背鳍很发达,前部为硬刺,胸腹鳍皆为圆形。

微山湖鳜鱼较艳丽,体侧为棕黄色,分布有许多不规则的斑块,通常自吻端穿过眼部至北鳍基前下方有一棕黑色或红褐色条纹。第6一7背鳍下有一暗棕色横带,甚为明显。背、尾、臀鳍上多有2.4条棕色圆斑连成的条带。

鳜鱼肉质鲜嫩细腻,呈蒜瓣状,绒刺极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微山湖鳜鱼

微山县渔业协会

12682128

活鳜鱼

三.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微山湖煎饼

微山湖煎饼名气很大,品种繁多,色香味俱佳。微山湖煎饼用料主要以粮食为主,也可掺入各种湖产品。用高粱做的是红煎饼,用小麦做的是白煎饼,用玉米、小米做的是黄煎饼,用瓜干做的是黑煎饼。亦有几种杂粮掺和着做的,如小麦、黄豆、高梁做的煎饼叫“三碰头”。还有一种掺和着炒熟的芝麻做的,叫芝麻煎饼,很香很好吃。还有掺杂湖产品的煎饼,如掺芒子米、菱米等。灾荒年间掺草粉、茅草核粉做的煎饼,像绿色荷叶,口味清爽。在湖区加工煎饼的方法有烙法、筢法、滚法三种,支好鏊子烧热烧匀,用油布擦净,再行摊烙。大煎饼径阔约70厘米,每500克称4~5个,饼大松软,卷葱、卷鱼、卷肉,吃着均很过瘾。

四.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苕窝窝

面窝是武汉地方性小吃之一,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 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面粉只占少数,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混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 面窝除了米面窝外,还有炸豌豆窝、红薯窝(武汉人称“苕窝窝”)、虾子窝,别有风味。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面窝是人们喜爱的小吃之一,也是跟热干面一样有特色的早点之一。

五.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微山湖松花蛋

微山湖松花蛋是采用微山湖麻鸭蛋加工制作而成的,它的创始至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名“龙缸松花糖心皮蛋”,畅销京、津、沪等各大城市,驰名全国。由于微山湖麻鸭多觅食鱼、虾、田螺、螺丝等动物性饵料,因此蛋黄油脂充盈,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增食欲、利肺腑之功能,是待客和筵席助酒之佳肴。


六.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武汉鸭脖子

武汉鸭脖子

鸭脖子,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属于酱汁类食品(主要是酱板鸭,包括酱鸭翅、酱鸭脖、酱鸭拐、酱鸭掌、酱鸭舌、酱牛肉、酱板鱼、酱板干子、酱板藕等),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洞庭湖区的常德,经湖南流传至四川和湖北,近年来风靡全国。酱汁类食品通过多种香料浸泡,然后经过风干、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具有香、辣、甘、麻、咸、 酥、绵等特点,是一道佐酒佳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汤腊九在成都学习卤菜技术和中药材配方,回武汉后,开起了首家鸭脖子专卖店。

七.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青山麻烘糕

闻名长江中下游的传统糕点湖北青山麻烘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的特点,又有云片糕甜润易溶的风格。麻烘糕选料讲究,它采用应山县的糯米、咸宁市桂花、黄梅县的黑芝麻及上等绵白糖精制而成。吃起来具有麻仁、桂花的香味,又疏松、甜、脆、爽口。

青山麻烘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相传麻烘糕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当时在清朝皇室供职的各地翰林,每年春节后,按照惯例都将本地的土带至京城,互相馈赠品尝。由于麻烘糕用料考究,色香味形俱佳,倍受翰林和皇室达官贵人的青睐。至于当时的麻烘糕由何人何时制作,无从稽考。辛亥革命以后,这种兼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麻烘糕厂店,在青山至黄石沿江一带竞相出现。当时,青山镇就有蒋利记、万星恒、薛合仁、张义茂、张朗如、合记等六七家厂店生产经营麻烘糕。以蒋利记为最早,有四个师傅掌作,生意比较兴隆。万星恒为最大,他从阳逻请了陈名清、朱婆苕、张幼庭、吕易太等师傅专门做麻烘糕。因蒋利记和万星恒都抽大烟,到抗战前这两家店铺相继倒闭。1938年,日本入侵武汉后,汉口“五路财神”合资开办了生产麻烘糕的福兴作坊,便由张朗如掌管经营,人员有苏昆成、汤义昌、骆长发、苏益占。抗战胜利后,张朗如以三万块银元买下了福星作坊,改名为鸿兴杂货店,聘请王开鹏、荣忠良两位师傅掌作,工人有郑明喜、曹复元、胡定国等。这之后,张朗如的侄儿张凤鸣继承掌管鸿兴杂货店,并与张荣堂、张益兴合股经营,易名为鸿兴食品厂,以期扩大再生产。在此期间,其他几家生产经营麻烘糕的厂店因本小利薄、生意不佳而倒闭,只有鸿兴的资本较大,生产也稍有扩展。1949年5月武汉解放,其他厂店先后歇业转行,唯独鸿兴食品厂生存下来维持少量生产。1954年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鸿兴食品厂不但没有倒闭,反而发展到有20余名职工的企业,既做麻烘糕,又做饼子点心,麻烘糕也逐步打入国际市场,每天生产40-50箱(每箱50盒),通过香港销往东南亚国家。至此,麻烘糕形成定性产品,为名扬国内外的湖北之一。

过去的麻烘糕生产全部是手工制作,原材料要求严格,虽设备简陋,但制糕师傅一丝不苟,认真选料,精心制作,讲求质量。主要原料都选定产地,以应山县的糯米、咸宁市的桂花、黄梅县的黑芝麻和上等绵白糖精制而成。生产一百斤麻烘糕,配料比例是:糯米40%,棉白糖40%,油、黑芝麻、桂花、红(绿)丝共20%。下料后,经过合(把原料反复拌合)、打(打实装进盘子的糕粉)、炖(将装有糕粉的盘子放在热水上面走过,起加温紧密的作用)、切(用刀子按规格切成薄片)、烘(用炭火掌握火候烘烤)等工序,这样制作出来的麻烘糕,色白味甜、松酥爽口。

1955年,国家决定选择青山作为武钢的基地,为了支援武钢建设,1957年由长江食品厂派来的28人在蒋家墩(现红钢城)建立一个分厂,次年5月1日投产。1959年经上级批准,将青山分厂交给青山区,同时与公私合营鸿兴食品厂合并,成立武汉市地方国营青山食品厂。新厂充分利用鸿兴食品厂过去的人力和技术,继承和发扬麻烘糕的生产工艺,还生产蛋糕、面包、糖果、饼干等产品。但因形式变化和原材料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这些产品时断时续,只有麻烘糕一直坚持生产,并不断发展。1965年,还增添了压糕机、切糕机,结束了麻烘糕手工成型和手工切片的历史。1967年,经过干部群众的努力,改造生产工艺,变炭烤为电烤,初步形成切、烘、收配套生产小型连续化,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保持原有配方、形态的前提下,1978年通过技术革新建立麻烘糕生产线,使麻烘糕生产走上了现代化生产的道路,产值、产量大幅度上升,平均日产由过去100多箱增加到400多箱。青山麻烘糕原来一直是市场畅销糕点,它不仅享誉省内外,而且年年都有出口任务。1962年和1982年两度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2006年,青山麻烘糕与老通城豆皮、武汉煨汤、武汉“过早”、蔡林记热干面、武汉面窝等13项“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入选为武汉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芝麻糕

芝麻糕

九.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长春太极饼

武汉长春太极饼;取料山药、红薯泥,分别制作八卦、太极圆粗坯,拍乾馒头细粒(或市售包糠),入锅炸 至金黄适应能力色摆盘,外圈以山楂片拼装,内圈用黄瓜丝、红绿樱桃造型

此菜采山药、红薯功能补肾、润肺、入脾胃之大全,粗料细作,吃口酥香软糯,外形古朴、道爱常存。( 武汉)

十.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微山湖蛋雕鸭蛋雕刻

微山湖蛋雕鸭蛋雕刻的材料取材于微山湖的麻鸭所产的鸭蛋,湖区俗称“青皮”和微山湖的“百子鹅”所生产的鹅蛋。蛋雕在其意义上有着“美好”“圆满”的含义,在欧洲中古世纪的传说中蛋雕又有着“新生”和“重生”的美好含义。
宽甸特产必买有哪些宽甸特产排名榜前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