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的 四川达州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4 02:37:19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二.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体型高大、肌肉丰满、体质强壮、发育良好、耐寒、抗病力强,并产绿壳蛋,属肉蛋兼用型,被人们称为身似黑珍珠、蛋似绿宝石,蛋含量高被专家称为人的"生命蛋"。该品种万源独有,四川唯有,全国少有。( 万源)

旧院黑鸡产于万源市旧院镇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此鸡皮、毛乌黑,含人体所需蛋白质、钙、磷、铁、锌、硒,各种维生特及不饱和脂肪酸。公鸡温补阳气,母鸡适益阴血。旧院黑鸡经精心烹饪,其肉嫩色香自然流浸心田,及美食也!

经过四川农业大学的各种检测,旧院黑鸡16种鲜样氨基酸总含量为22.89%,风干物质样品十六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22%,鲜样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4.02%和0.84%,尤其硒的含量达0.09%/mg,测量结果证明旧院黑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的含量均高于土鸡,而且富含硒,营养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

1.主要产地及生态条件

旧院黑鸡产于四川省万源县的旧院区、大竹区、官渡区、城果区,以及毗邻的白沙工农区和城口。宣汉等县也有分布。产区属大巴山中山区,海拔500-2300米,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4.2-15.4℃,无霜期196-254天,降水量894-1673毫米,相对湿度64.5-73.0%。农业生产条件差,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燕麦、甘薯及其它杂粮。

2.形成简史

旧院黑鸡的形成尚无史料可查。相传山区群众为适应山区特点,避免天敌危害,长期以来喜欢饲养黑鸡。该鸡就是在此生态条件下,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而形成。

3.主要种质特性

旧院黑鸡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鸡种,具体大,早期生长快,出肉率高,蛋大,遗传性稳定,耐粗耐寒等特性;在群体中有部分鸡产蓝壳蛋。

4.体型外貌

旧院黑鸡个体较大,体型是长方形,皮肤有白色和乌色两种。公鸡体型高大,豆冠的公鸡体型颇似斗鸡,昂首挺胸、好斗,羽毛多数为黑红色,其梳羽、蓑羽和镰羽呈黑色,红色镶边,富有光泽。有少数是全黑色,约占20%。母鸡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少数母鸡颈羽为红色镶边的黑羽。脸部皮肤红色或紫色,喙角黑色,虹彩为桔红色;冠为单冠和豆冠两种。耳叶呈红色或紫色,腔呈黑色,无胫羽。

5.生产性能体重

成年公鸡为2.61公斤,母鸡为1.76公斤。产肉性能:旧院黑鸡生长速度快,6月龄公鸡达成年公体重的85.05%,母鸡相应为88.64%。屠宰率:6月龄公鸡全净膛率为75.0%,胸腿肌占胴体重的37.0%;母鸡全净膛率为71.42%,胸腿肌占胴体重39.5%。成年鸡全净膛率公鸡为79.7%,母鸡为67.0%,胸腿肌占胴体重,公鸡为40.2%,母鸡为38.8%。产蛋性能:旧院黑鸡年产蛋平均100枚左右,平均蛋重54.6克,最大达74克,蛋壳浅褐色。但群体中有5%的鸡产蓝壳蛋。产蓝壳蛋并非环境造成,经试验产蓝壳蛋鸡用产白壳蛋的京白公鸡杂交,其杂一代中有83.9%的母鸡产蓝壳蛋,研究证明蓝色蛋壳性状是遗传性状。繁殖性能:公母配种比例一般为1:8-12,产区种蛋受精率为95%,受精蛋孵化率为88.9%,30日龄成活率为94.2 %。

6.利用方向

旧院黑鸡外貌特征比较一致,近于肉用型鸡种,遗传性稳定。应利用早期生长快,出肉率高、蛋大的特点进行早期育肥。有部分鸡产蓝壳蛋,这种稀有经济性状,研究证明属遗传性状。应重视其稀有基因在育种上发挥作用。

旧院黑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白沙镇、沙滩镇、青花镇、草坝镇、大竹镇、黄钟镇、井溪乡、白羊乡、固军乡、堰塘乡、蜂桶乡、铁矿乡、八台乡、石塘乡、曹家乡、花萼乡、茶垭乡、花楼乡、丝罗乡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四.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五.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巴山雀舌

巴山雀舌产于万源市草坝镇,境内环境优美,土壤、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自然品质好,并天然富硒。巴山雀舌系采用其茶树的 高档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匀直,绿润带毫。经水冲泡叶底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

六. 四川省 达州 四川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产于四川达县。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其味麻辣鲜香,其色油润红亮,与郫县豆瓣、涪陵榨菜、永川豆豉同为四川名产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大竹 东柳鱼头

东柳鱼头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特色美食。大竹县的“东柳鱼头”为广大游客熟知和喜爱,并被评为“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之一。

东柳鱼头是大竹县的一款特色鱼肴,此鱼肴从表面看与剁椒鱼头相似,不过在制作时加了东柳醪糟和山胡椒末调味,风味十分特别,其味自成一派、神奇清香、麻酸适中。该菜肴于2006年荣获“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称号。

大竹东柳鱼头的做法:

原料:花鲢鱼头1个(约1500克) 剁椒200克 大竹东柳醪糟100克 山胡椒末25克 蚝油40克 鲜汤120克 料酒80克 葱花、泡姜末、精盐、鸡精、味精各适量混合油150克。

制法:

1.花鲢鱼头治净,剖成两半,用料酒、精盐、山胡椒末、蚝油码味;剁椒纳碗,加入东柳醪糟、泡姜末、精盐、味精、鸡精、鲜汤和混合油(100克)调匀。

2.取一大窝盘,将鱼头摆入盘中,淋上调好味的剁椒,入笼蒸至鱼头熟透后,撒上葱花,最后浇热油激香,即成。

八.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九.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万源马铃薯

万源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万源马铃薯

“大清早,戴草帽、扛锄头、背背篓上山。到了地里用锄头从上轻轻一钩,一个个比鹅蛋还大、圆润饱满的‘金蛋蛋’被刨出来,顺着山坡往下滚……”这不是传说,这是万源土豆的丰收场面。万源市地形总体为山多平地少,土地大多在陡峭的高山上,加之早些年农民耕种手段落后,一旦土豆被刨出,遍山滚的情况并不少见。

万源土豆不仅个大、口感好,而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深受人们喜爱。2009年5月,万源土豆更是被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有了新的名字——万源马铃薯,成为全国著名土。小小的万源土豆,缘何能受到世人如此关注,且看——

山沟里刨出的“金蛋蛋”

土豆,在达州又被称为洋芋。洋者,外来品种也,含有新奇、惊喜之意,足见人们对土豆的喜爱之情。达州人爱土豆,炒土豆丝、炸土豆泥、煮土豆片汤;万源人更爱土豆,不仅汤里有土豆,饭里有土豆,甚至饿了时,直接煮几个土豆,不需要任何佐料便能美美吃上一顿。

万源山高坡陡,土层浅薄,高山气候明显,农作条件并不好,但正是这样的条件,却非常适合土豆生长。每年12月前后,农民们扛着锄头上山,在地里挖个小坑,撒点草灰,丢下种土豆,复填上土,土豆的播种过程就全部结束了。管理工作也非常简单,除遇到大旱时需要泼点水肥,几乎不需要其他工作。待到次年5、6月,土豆地里尽是拱起的小土包,一锄头刨开,全是大而饱满的土豆,煞是喜人。

和普通土豆不同,万源土豆口感爽滑,微甜而不腻,凡到过万源的人,都必定会留下深刻印象。在万源,大大小小的餐馆菜谱上,随意可看到诸如清炒土豆丝、炸土豆、清蒸土豆之类的菜品。在万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土豆,餐馆莫开!”土豆在这里从来都不是主菜,但从来不可或缺。

“好吃,巴适!”尝过万源土豆的人无不叫好。味道好是万源土豆的招牌,而另据科学研究,常吃万源土豆对人体也非常有好处。资料显示,万源市全境土壤中硒含量最大值1.74ug/g,平均0.51ug/g,属于中硒到高硒,易于植物生长和人体吸收。硒元素是人体所需的最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就会造成器官机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经科学分析,万源土豆富含硒,因此其又有“粮食中的黄金”这一称谓。

世代种芋万源人

万源种植土豆历史悠久,据一些老专家称:还没有“万源”这一地名时,万源土豆便已在秦巴地区小有名气了。由此可见,万源土豆如此出众,不仅得益于万源独特的地里条件,也和勤劳的万源人民世代精心呵护是分不开的。

地域范围

万源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大巴山南麓腹心地带,东经107°29′-108°31′,北纬31°39′-32°20′之间,东接重庆市城口县,南接宣汉县,西抵平昌、通江两县,北与陕西的镇巴、紫阳县毗邻。万源市南距达州市146公里,北距陕西镇巴县城71公里,襄渝铁路、国道210线(包南路)及川东电网纵贯全市,是进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门户,是川陕两省的交通要塞,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万源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全市12个镇、40个乡,373个村,2480个社。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万源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达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员面积的83%。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万源市现有耕地面积60.5万亩,其中田19.3万亩。土壤兼有深丘、低、中、高山多种地貌,西、南部多桌状方山、台地,东、北部多为深切割单斜山,地域差异明显。

万源土壤多为海相层积硅质胶结岩发育的干鹅包地,肥力水平较高,呈微酸性,有机质丰富,是全国三大富硒地区之一,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硒含量较大,与中国生态景观土壤中硒的水溶态含量临界值相近,土壤中还

富含锌、铜等微量元素。

土壤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理化性质和生产能力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29个土属、64个土种、88个变种。其中水稻土占38.6%、紫色土占23.8%、潮土占0.4%、黄壤占25.3%、山地黄壤占1.4%、石炭岩土壤占10.5%。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1.68-3.73%,全N0.96-1.72%,碱解N92-190ppm,全P0.098-0.124%,速效P3.4-5.7ppm,全K1.11-1.72%,速效K78-148ppm,且含硒0.5-12ppm。

(2)水文情况:万源市地处长江上游,素有“万水之源”的美称。境内主要河流有中河、后河、秦河,喜神河,肖口河,任河,白沙河等七条,分属渠江、汉江两大水系,全市流域2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2条,地表径流为29.2

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总量为31.42亿立方米。

(3)气候情况:万源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差异大。常年平均气温14.7℃,极端

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9.4℃,年有效积温4534℃,昼夜温差大,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年均降雨量1246毫米,无霜期236.8天;日照时数为1474.4小时,马铃薯生长期光照达15兆焦/平方米,光照条件良好,特别适益马铃薯生长。

(4)人文历史情况:万源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9年,革命先烈李家俊领导震撼全川的固军坝起义,创建了四川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1932年至1935年,1、1、1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在万源进行了红四方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万源保卫战”。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我党我军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参战将士解放后有近300位成为共和国的将帅。在艰苦卓绝的万源保卫战期间,马铃薯被当成红军的主要口粮,为保卫万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万源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影响,全市农民种植马铃薯有着较悠久的历史,早在晚清就有农户分散种植。民国时期开始大量种植,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马铃薯品种:米拉、太白、蛮子洋芋、大乌洋芋、大眼皮、红坑、万不烂、巴山白等近三十个地方性品种。建国后,农户开始自行从高山开始往低山换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东北地区、万县等地调入马尔科、巫山洋芋、东北洋芋等品种换种、扩繁。1976年开始成立万源县农科所,77年在省科委的统一安排下,由省农科院作栽所对全省川北盆周山区及甘阿凉地区的农科人员进行了马铃薯镜检脱毒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工作,县农科所随即开展了该项科学试验工作,在县农科所实验室进行了马铃薯茎尖镜检脱毒工作,在三角瓶内培养出了脱毒小苗。1998年开始引进脱毒马铃薯良种进行大量的试验、示范、高产攻关和大面积推广,脱毒马铃薯逐步取代了过去使用多年、种性退化严重、产量极低的本地品种。目前我市主要推广品种有大西洋、费乌瑞它、早大白、克新一号、秦芋30号、坝薯10号、鄂薯3号、鄂薯5号、川育早、川育56等食用、加工不同用途的早、中、晚熟系列品种。在多年种植生产的实践中,我市已总结推广了以马铃薯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培育出了一大批高产典型及科技示范点(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栽培经验,形成了配套

完善的栽培体系。1999年,农业局在八台乡天池坝村进行脱毒马铃薯高产攻关试验,经省、地有关专家实地测产验收,亩产达到3636.5公斤,创四川省盆周山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2000年在太平镇鞠家坝村进行同样的高产攻关,亩产达到4230.3公斤,创四川全省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2008年,在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我市马铃薯高产攻关净作亩产最高达4931公斤,平均亩产4657.5公斤,再创全省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受到省农业厅马铃薯专家的肯定和赞赏。

十.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州脆李是我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水果,以其口感爽脆、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享誉川东及重庆地区。脆李产业已成为我市种植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次申请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加快我市脆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地域范围

达州脆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辖区7个县(市、区)全部共315个乡镇。其具体地域为:达县黄都、景市、福善、桥湾、洛车、赵固、石桥、渡市、管村、石梯等全部共64个乡镇;宣汉县南坝、君塘、清溪、普光、天生、柏树镇、双河、土黄、华景、新华、胡家等全部共54个乡镇;开江县新宁、普安、回龙、天师、永兴、讲治、甘棠、任市等全部共24个乡镇;大竹县城西、黄家、清河、柏家、李家、庙坝、清水等全部共50个乡镇;通川区北外、盘石、蒲家、罗江、东岳、双龙、复兴等全部共10个乡镇;万源市太平、罗文、白沙、青花、旧院、沙滩、官渡、黄钟、河口、固军、茶垭等全部共53个乡镇;渠县三板、涌兴、有庆、土溪、三汇、鹤林、柏林、贵福、文崇等全部共6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06°41′—108°32′,北纬30°20′—32°22′。保护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品质优。 (2)内在品质指标:达州脆李可食率≥95%,可溶性固形物≥12%。 (3)安全要求:符合达州市地方标准《达州脆李生产技术规程》(DB511700/T21.1-2011)的安全要求。

达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的东西达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可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