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彭大姐土特产60一斤 峡江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09:05:51

一. 四川省 攀枝花 西区 李大姐米线

初尝李大姐米线的人,大多会赞“尝”有加,口味清淡,滑爽鲜香,米线质地晶莹粗细均匀口感柔和,再配上烹炒的臊子,香辣的肥肠,鲜火巴的牛肉,满口钻香的豇豆碎肉,更让李大姐的米线美名远扬。

每天早上,李大姐的小吃摊上总是吃客满坐,四五张小方桌坐无虚席,有等车的,有上下班的,有附近的摊主营业员,也有大老远来专门吃这一口的,有时人多还有站在一边等候片刻的。

二.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方便米粉

1984年县方便食品厂生产的方便米粉试制成功。先后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北京“三山”(太行山、沂蒙山、井冈山)展销会银杯奖,中国轻工业食品博览会银奖及受欢迎销售产品奖。销往北京、上海、河南、湖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并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方便米粉以当地优质晚米为原料,吸收传统米粉制作工艺,经浸泡洗米、粉碎过筛、搅拌初蒸、粗榨成丝、切粉成叠、复蒸烘干等工序精制而成。包装精美,方便卫生。食用快速,用滚烫开水加盖浸泡4~5分钟再佐以配料即可。既是旅游、馈赠亲朋佳品,也可作居家或野外作业食用。

三.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峡江杨梅

峡江杨梅以个大、肉嫩、质甜等特点和绿色无公害品牌惊“艳”四方,远销省内外。近年来,峡江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引进东魁、荸荠两个优良杨梅品种,利用红壤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民栽种杨梅达1万多亩。为促进杨梅产业的快速发展,峡江县积极引导果农成立行业合作组织——杨梅协会,整合技术、信息、市场资源,让果农共享共用,并发展加工企业,开发杨梅酒、果脯、蜜饯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峡江县还依托杨梅发展特色生态游,让游客在观杨梅、采杨梅、品杨梅中流连忘返,使产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传统米粉

传统米粉为手工制作,选用当地优质晚米,经浸泡、磨浆、滤干、煮馃、春馃、拌粉、压丝、漂洗、摊晒、扎把等工序精制而成。主要产地为水边镇龙下、北坑、下痕、武溪及罗田乡袁家、张家等地,尤以龙下、北坑一带所产为佳。



民国时,传统米粉是大宗出产货物。每天挑上街头卖的米粉有数十担,多集中于水东门一带。民国38年2月《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载:峡江县年产米粉干100吨.全年运销南昌、吉安、赣州等地65吨。



解放初期.传统米粉产量仍较大,1950年全县年产250吨。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农家传统米粉生产受到限制,产量大为下降.仅由粮食部门拔出部分粮食给农户定点加工生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农民恢复传统米粉制作,因而涌现出一批米粉生产专业户,有的地方还办起了联户加工厂。



传统米粉质地洁白、细嫩、柔滑。既可炒、煮、蒸,也可油炸、凉拌。质量上乘米粉,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碎特点。

五.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煮粉

煮粉,亦称汤粉。将米粉放沸水中煮3}-5分钟,待松软后捞起放碗内,再添加肉丝、虾仁和其它佐料做成的浇料即可。食之汤鲜味美。

六.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青椒蒿菜

峡江蒿菜内含人体必要的多种纤维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尤其对中、老年心血管及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对高胆固醇、高血脂人群特别有益,有“血管清洁工”之美称。青椒蒿菜色泽金黄,鲜香脆嫩,品味独特,久食不厌,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七.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三湖桔香鱼丝

三湖桔香鱼丝以新干三湖大红袍红桔的桔皮为原料,配以河中草鱼制成的鱼丝,红白相间、色泽分明、桔香鲜嫩。相传,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途经新干三湖,品尝了三湖桔香鱼丝后,大为赞赏。此菜还被评为赣菜名菜。

八.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峡江米粉

峡江米粉制作始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据《辞海》中记载:"峡江在三国吴置巴邱县,明改峡江……有米粉",又载"米粉以峡江所产最佳,细嫩柔韧、煎炒蒸煮咸宜"。曾被子明朝嘉靖皇帝誉为"贡粉"和冠以"忠贞米粉"的美称。该 产品主产地在峡江县水边乡的龙下、武溪村和罗田乡的罗田、张家村等。它以当地优质大米为原料,经浸米、磨浆、滤干、浆、揉团、蒸果、碾团、压丝、晾干、漂洗、烘干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每道工艺要求精细。紫色白细嫩、久煮不糊、久烽不碎、味道清香可口,是人世间喜食的佳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目前年生产量为25万公左右,尚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扩大生产,满足需要,发挥优势、永葆盛名,该县已开拓了一条国办,民办一块上,传统工艺生产与现代科学加工并举的新路子,使这一传统继续独占鳌头。

九. 湖南省 衡阳市 珠晖区 彭玉麟鱼

清朝末年,湘军统帅曾国藩屯兵演武坪,于湘江河上大练水师,每日里战船穿梭,杀声震天。

曾募集的士兵不少都是“旱鸭子”出身,还有部分由原清朝退役步兵编入。进入水师的实质性训练后,水面的不适应和潮湿的训练环境,导致这些士兵时常出现晕船、呕吐,更不妙的是,很多士兵都不约而同地染上了风湿、水肿诸病,严重影响了军事训练和战事开展。晕船、呕吐尚可慢慢适应,并无大碍,但风湿、水肿等病不除,则可直接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曾国藩一时心急如焚,在帐中来回踱步,冥思苦想亦不得法,遂召集手下将领和随军医生研究对策。有衡阳籍水军统领彭玉麟献计用食疗法,即用湘江深水鲤鱼配渣江茹粉,另加花椒、桂皮等佐料,制成食疗菜,花椒去风湿,鲤鱼去水肿,效果甚好。曾国藩觉得在理,忙命膳食房从此增加此道菜,以观效果。月余,罹病将士服用鲤鱼食疗菜后,不觉风湿、水肿全退,全军士气恢复如初。曾国藩大喜,恰膳食房报请统帅府给食疗菜命名,曾拿起笔沉思片刻,暗想:此方全为彭玉麟之功,那干脆就以他的名字作纪念吧。于是手起笔落,唰刷几下,“彭玉麟鱼”四个大字跃然纸上。从此,“彭玉麟鱼”成为清军水师平日用膳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后来,“彭鱼麟鱼”由军中悄然传至民间,人们在品尝这道食疗菜的独特美味时,亦会津津乐道于这个美丽的故事!

选鲤鱼一条,从鱼肚剖开,去龙骨(主刺),加入料酒、姜葱、盐、味精等调味品,腌制十分钟。将油烧至八成热,鲤鱼入锅,炸成金黄色,揭起备用。用少量的油将花椒、干辣椒、八角、桂皮炸香,加入渣江茹粉,煸炒。再将整条鱼放入,加适量水,以盖过鱼面为佳,焖十分钟即可出锅。

峡江县彭大姐土特产叶家土特产188三斤298五斤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