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十大特产 巧家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09:17:11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云南滇红

云南滇红分为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功夫茶的主要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滋味醇浓、香气谈郁、条素均匀、外形美观。滇红碎茶的主要特点是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扑鼻。汤色红亮。如在红茶中加上牛奶和糖,乃是上等的营养补品。滇红是云南省的传统出口商品,远销美、英、俄罗斯、德国、日本、波兰、马来西亚、伊朗和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云南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传明代已著名。

三.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了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

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或者将蚂蚱腊干了,“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炒上一盘,弄上二两小酒,款待朋友。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云南景东彝族火烧猪

火烧猪是景东县彝族员拿手的一种地方民族名菜,据说这种烧烤烹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火烧猪吃起来,具有酥脆、清香可口的特点而一直流传下来。其做法是,将一头80斤左右的细骨头猪宰杀洗净后,去掉头脚和内脏、再往猪身上擦上盐、酒、花椒、大蒜等调料,然后用特制的铁叉穿住猪身,在栗炭火上翻烤,边烤边涂卤水、麻油,待整个猪身烤黄,皮脆肉酥时即成。吃的时候将火烧猪肉切成块状,配以酱油、酸醋、辣椒、葱、芫荽等调料,火烧猪肉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新鲜而味纯正,是彝族人民在喜庆或宴请贵客时才出手的一道佳肴。

五.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藤编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带原始老林里,盛产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其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故称藤蔑,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腾冲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古往今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参阅古籍,藤编这一地方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志》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即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往昔边境的明光、界头、古永一带的许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桥。这种以藤条牵引编制的便桥状如网槽,风雨飘摇而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桥似的。也许是因为藤条在腾冲的大量利用,古代腾冲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并规范为“腾”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腾冲很早便成了遐尔闻名的“藤编之乡”。如今,藤编工艺之花开遍城乡,所产器具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产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乃至全套客厅、书房家具,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具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咸宜,故产品历来销路旺畅。( 保山)

六.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药

腾冲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一0坐得着三棵药”,中草药品资源相当丰富。早在明末清初,腾冲在中成药就以原料地道、配方得宜、疗效显著而遐迩闻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民国时期,腾药的生产经营更呈一时之盛,大小药铺、诊所数十字,品种上百个,比较著名的药店有“云生堂”、“太和堂”等。解放后,当地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在充分利用野生动植物药用资源的同时,还兴办了一些人工种养场所,如和顺养鹿场、高黎贡山药场等,并搜集、筛选出了诸多民间疗效可靠的配方进行规模生产,其名牌产品如人参再造丸、珍珠抱龙丸等,均以名贵药材配制而成,不仅在国内素享盛名,而且还广销东南亚各地;而一度被众多医家视为对小儿各种热症独上神效的家庭必备良药六神丸更是信誉卓著——遗憾的是,这种在同名配方0类拔萃的名药因未能及时注册商标而1于1996年停止生产,这无论对厂家还是对患者,都是个不小的损失。( 保山)

七.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三道茶

    “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待客的独特礼俗。据说,这“三道茶”是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种礼节

而品茶,作为一种艺术,早在唐代的《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南诏时代,白族就有了饮茶习惯。随着生活的发展,它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成了白族待客的独特礼俗。到了明代,以茶待客成了白族人民的礼节

当年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节所感动。在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中,对白族的这种品茶方式有过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大理)

八. 云南省 昭通 巧家县 细褶子披毡

    细褶子披毡是巧家县地方产品。它素以色泽洁白、曲雅古朴、结构紧凑、防雨保暖、经久耐用为特色而著名于昭通市农村。凡是在农村高寒山区长期工作的干部,都以买到巧家县制作的细褶子披毡为快。    巧家细褶子披毡制作很有考究,首先要挑选绵羊的“六月毛”,经过洗涤、脱脂、弹毛、揉踩、提褶、嵌线等复杂工序加工而成。尤其是在揉踩,提褶及嵌线等几道工序中,毡匠必须要有娴熟的技巧,方能使所加工的披毡做到厚度匀称、褶子达到100~120条的要求。经过这样精加工的披毡,可以卷起来直立地上,尺寸适中,舒卷自如。( 昭通)

擀毡---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向达《蛮书校注》引宋人周云飞《岭外代答》说:"西南蛮地产绵羊,固宜多毡毳,自蛮王而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徐嘉端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说:"披毡是牧羊人的遗俗"。其实,不仅"西南"也不仅是牧羊人对披毡情有独钟,全国各地各种毡制品不下数百种,兼有衣甲两用的披毡也达十数种。在众多披毡中,巧家细褶子披毡以选料精细、制作考究、造形古朴、结构紧凑而别具一格,历史上特称为"东要披毡"。明代,细稻子披毡是向朝廷贡赋的三项内容之一。

巧家细格子披毡长约2米,宽约1米,纵边的一边串以领绳,收缩领绳可以把披毡聚攒成六七十至一百一二十榴,卷裹成筒,坚挺如柱。披毡可披可盖,挡风御寒,遮阳避雨,四李皆宜。古代充作战士甲育,不碍乘骑,可抵御弓矢。1963年昭通出土的东晋霍彪招魂墓壁画中,墓主霍彪坐像两侧,部曲雁列,有头戴毡帽,身裹披毡,足登毡靴,手持梭标的武士,其着装的毡制品特别是披毡,与巧家细褶子披毡毫无二致。说明最迟不晚于距今169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这种披毡就已定型。

细褶子披毡产于巧家县属的马树、-铅厂、养麦地、崇溪等地处高寒山区的乡镇。毡工以养麦地、法拉、木瓦、半管等村寨最为有名。毡工既收原料代人加工,也应邀登门擀制,有的也自购羊毛加工成品出售。披毡质量既取决于羊毛质量,也受加工技术影响。羊毛以"六月毛"为最好,毛色光润多脂,擀成的披毡不透雨,可聚攒成100榴以上;其次为"九月毛",最差的是"三月毛"。擀毡全用手工,工序为:选毛分等,将分等后的羊毛洗涤、脱脂,用弦弓弹松;卷帘,即将弹松的羊毛平匀地铺在特制的竹帘上,卷成帘筒;用热水浸发;蹬踩竹帘筒,边蹬边泼水浇淋,去掉羊毛中的杂质,使之粘贴;提褶;嵌线。尤其是在蹬踩、提褶、嵌线几道工序中,毡工必须要有娴熟的技巧,才能使所加工的披毡厚度均匀,结构致密,褶子达到100-120褶的较高要求,尺寸适中,舒卷自如。"筋骨好"、"站得直"、"褶子细"、"收得拢",是细褶子披毡基本的质量要求。

自明洪武十七年(1384)定东川府岁输披毡八百领,历明、清两朝,细褶子披毡贡赋成为定例。在漫长的岁月中,金沙江沿岸地区,可以当衣服、当被盖、当座垫、当睡袋,一物多用、四季皆宜的细褶子披毡,是耕耘放牧者贴身、贴心的心爱之物。到山区农村工作的干部,也以拥有一床细稻子披毡为幸运。近年来,时尚变异,细褶子披毡已不复旧时光景。但只要有牧羊人在,谁敢说"牧羊人的遗俗"不会是永远的存在呢?

九.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黑茶

腾冲黑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黑茶

腾冲县茶叶协会

高黎贡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5128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云南高黎贡山茶汤色明亮,清香四溢,滋味纯厚回甘,是品尝和收藏的上选佳品。

黑茶分类

1、天尖:一级毛茶制作,形状乌黑滋润、香味属清香型,茶味很重、泡水过后的颜色是呈现橙黄色的。叶子底部是黄褐色状态。

2、贡尖:二级毛茶制作,形状又黑肩带褐、香味较纯,茶味醇和、泡水过后的颜色是呈现偏橙黄色的、但又不是橙黄色、叶子底部是比较暗。

3、生尖:三级毛茶制作,形状黑褐、香味较淡,茶味带有焦焦的味道、泡水过后很涩,颜色暗暗、黑黑的。叶子底部又黑又褐还很老状。

黑茶的功效

1、补充膳食营养

腾冲黑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长期饮用安化黑茶,能补充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

2、助消化、解油腻

腾冲黑茶含有有助于人体消化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不仅能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所以常喝腾冲黑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也正因为它这一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它深受肉食民族的欢迎。

3、降脂减肥,软化血管

腾冲黑茶能降脂肪、抗血凝、软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因此长期饮用腾冲黑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管硬化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腾冲黑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儿茶素类、茶色素、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D一胡萝卜素等,所以长期饮用腾冲黑茶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5、抗癌、抗突变

茶叶或茶叶提取无对多种癌症的发生有抑制作用,腾冲黑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降血压

腾冲黑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松弛血管壁,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舒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因此喝腾冲黑茶能降血压。

7、降血糖、防治糖尿病

腾冲黑茶含有茶多糖复合物,这是降血糖的主要成分。经检测,腾冲黑茶的茶多糖含量较高,因此腾冲黑茶降血糖的效果要优于其它茶类。

8、杀菌、消炎

腾冲黑茶汤色含有的茶黄素不仅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黄素能抑制流感病毒的侵袭和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的感染。所以腾冲黑车的杀菌消炎效果可见一斑。

9、利尿解毒,醒酒解酒

腾冲黑茶含有的咖啡碱既能利尿,又能醒酒、解除酒毒。另外,腾冲黑茶中的茶多酚能让烟草的尼古丁随小便排出体外,清除烟气中的自由基,由此降低烟气对人体的毒害。多饮安化黑茶还能缓解金属的毒害作用,因为茶多酚对重金属毒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虽然腾冲黑茶饮用价值这么高,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这一种茶。素食者、太瘦的人最好能节制饮茶。

十. 云南省 昭通 绥江县 云南半细毛羊

云南半细毛羊是国内培育的第一个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

一、产地及分布

云南半细毛羊是在云南省的昭通地区,自60年代后期,用长毛种半细毛羊(罗姆尼、林肯等)为父系, 云南半细毛羊图片

当地粗毛羊为母系,级进杂交再横交固定而育成。1996年5月正式通过国家新品种委员会鉴定验收,2000年7月被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云南半细毛羊”。主要分布在云南昭通的永善、巧家等地。

二、外貌特征

云南半细毛羊身体中等大小,羊毛覆盖至两眼连线,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四肢短,羊毛覆盖至飞节以上。

三、品种性能

云南半细毛羊是国内培育的第一个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羊毛细度48~50支。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5 kg,剪毛量6.55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47 kg,剪毛量4.84 kg。毛丛长度14~16cm。母羊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发情,产羔率106~118%。10月龄羯羊屠宰率55.76%,净肉率41.2%。

四、引种繁育

目前,云南半细毛羊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的青睐,随着电子商贸的发展,更多的用户通过中国畜牧街这类畜牧商贸市场来实现云南半细毛羊的引种繁育、种羊销售、信息交流,云南半细毛羊已经成为专业化养羊和家庭养羊的品种之一。

巧家十大特产排名云南巧家特产有哪些水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