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产夹江霉豆腐 四川正宗瓶装霉豆腐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16:20:10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锦江区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成都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麻婆豆腐是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

二.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一品豆腐汤

【菜名】 一品豆腐汤

【所属菜系】 川菜

【特点】 味鲜嫩,色黄白。

【原料】 嫩豆腐(250克)、绿叶菜(少许)、鸡肉(60克)、味精(少许)、鸡蛋(3只)、精盐(少许)、水发竹荪(40克)、胡椒粉(少许)、鸡汤(1碗)

【制作过程】

一、将豆腐搅烂成茸,用细筛滤过;鸡肉用刀背捶成鸡茸,放少许水使之化开,捞去鸡筋,并入豆腐内;将鸡蛋除去蛋白打散。

二、将以上用料拌和,加盐,味精,胡椒粉,倒入盆内铺平(盆上先抹些油,以免豆腐与鸡茸粘住),面上用些有色彩的荤素用料(可自行酌定),做些花草,树木或其他图案加以点缀.然后在食用前七分钟上笼蒸.

三.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夹江石斛

夹江县歇马乡,是夹江县地道中药材——石斛种植最多的乡,该乡有11个行政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地处四川西南部峨眉山山麓边缘,海拔6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3.4℃,降水量1593毫米,相对湿度50-86%,无霜期10个月,特别适宜石斛生长。该乡从清嘉庆年初就开始种植石斛,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

石斛,又称黄草、栽秧花,属兰科植物,早在汉代就载入《神农本草》。石斛性微寒、味甘淡,养阴益胃、生津止渴,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视物昏花,补五脏虚劳赢瘦等症。它含有24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是当今国际饮料市场的重要原料。近年研究表明,石斛又是提取治疗心、脑血管病药物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很大。著名的产品有“石斛夜光丸”、“鲜石斛露”、“西枫斗”、“金耳环”等。同时,石斛植株还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

歇马乡种植的石斛品种主要有迭鞘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和铁皮石斛等。共种植了4500亩,年产鲜草14.9万公斤,占全省产量一半以上。2001年,该乡成立了“歇马乡石斛协会”。2004年,该乡开始筹建建设“千亩石斛观光园”。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营山县 营山油豆腐

据传营山油豆腐已有约二百年历史。清咸丰年间,营山县小桥乡街上居民黄文才开始生产油豆腐,同治末年他迁到县城文星街继续经营油豆腐,清末明初,做油豆腐的已发展到十多家,行销省内外,颇负盛名。

油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磨浆、压坯、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油豆腐块约八立方厘米左右,色泽金黄,外皮光滑,内如丝网,细软绵实,富有弹性,一捏成团,放开还原,存放一月,不霉不变,既可作蒸、炒、炖之主菜,又可做多种肉食的配料,是荤宴素席兼用的佳品.灌肉馅清蒸是宴席的名菜;切块作烧汤、炖肉配料,汤味清香,久炖不烂;切丝配肉丝、豆芽、粉条混炒或凉拌,其味更鲜。

营山油豆腐分干、湿两种.油炸后即用清水泡透的,称为水油豆腐,用于鲜食;干油豆腐便于贮存、携带、旅居异乡的营山人和往来客商,常常购买此物以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信息来源:营山县旅游局

五.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崧厦霉千张


产品别名: 霉千层

产品名称:霉千张

产品产地:崧厦

产品简介:崧厦霉千张是绍兴市上虞县的著名,制作历史悠久,崧厦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厦镇地处曹娥江口滨海区,盛产优质黄豆;附近海边产盐,可提供上等盐卤;加之当地独特的制作工艺,故这里的霉千张品质特佳。

产品历史:早在2OO多年前就已经出名。据传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成水作坊”,所产的霉千张曾被皇宫誉为宫廷“奇菜”。

六. 四川省 眉山市 东坡区 曹八嬢米豆腐

雪白的米豆腐,配上祖传的蘸料碟,五味入口,热腾腾的,散发稻米的芳香!

七.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鲜椒嫩仔鸡

鲜椒嫩仔鸡

原料:童仔鸡1只鲜花椒20克、茨粉50克、黄瓜100克、米椒、杭椒、葱、姜各10克。

制法:

1、将童子鸡浸煮至熟;

2、茨粉拌成酸辣口垫入盘底,将童子鸡斩件入盘,用黄瓜切片围边;

3、花椒、米椒、杭椒撒在鸡上面,用热油淋在上面即可。

特点:清香味美,鸡肉脆嫩爽滑。

八.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怀远豆腐帘子

怀远豆腐帘子,是四川省成都崇州市怀远古镇的著名,该品用优质大豆制成可食之豆浆后,投入适量卤水,使之浓凝,再用刷把搅匀,然后将纱布浸混,铺入木匣,一层细布,一层豆花,滤干成型。因其状若帘,故名“豆腐帘子”。

怀远豆腐帘子历史悠久,据传创产于明朝成化年间,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因系微生物自然接种、发酵,受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仅产于成都市崇州怀远镇(即古分州)方圆五华里,异地难产,因此被历代文人学者,美食家誉为“蜀州三绝”,现在人们称为“怀远三绝”之一。(怀远三绝为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7v9

怀远豆腐帘子的制作工艺特殊,先用优质大豆制成可食之豆浆后,投入适量卤水,使之浓凝,再用刷把搅匀,然后将纱布浸混,铺入木匣,一层细布,一层豆花,滤干成型。因其状若帘,故名“豆腐帘子”。7v9

怀远豆腐帘子分为“干帘”和“水帘”两种:7v9

1、干帘是将拆匣取出的帘状豆腐卷为圆筒,推晾木匣中,让其自然生霉,其霉绒细密,毛长越为1.5公分,雪白如银,4天左右即可上案,鲜“帘子”,吃法甚多:油炸、烘、烧、炖、蒸均可,经煎炸后烹成鱼香帘子、五香帘子皆宜;7v9

2、水帘是将拆匣取出的帘状豆腐直接烹煮,可做成清炖帘子、鲜帘丝等,煎煮荤素皆宜,质地细腻,风味独具,有鸡汤之鲜味,而无鸡汤之油腻。7v9

近年来,怀远人将帘子用食油炸酥,拌以芝麻、甜酱等香料,密封保存,半年后食用,色、香、味仍如鲜品。被美食家们誉为“人造植物蛋白鸡肉”的豆腐帘子是四季佐餐之佳肴,宴宾馈客之上品。7v9

九.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资中罗泉豆腐

资中罗泉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中罗泉豆腐,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的著名,该品是罗泉人用优质山泉水和黄豆一起经石磨磨制而成,并采用传统的工艺用卤水点制而成,它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

资中罗泉豆腐,是当地人将优质黄豆与天然矿泉水混合浸泡后用石磨磨制成豆浆,并加温锅煮经卤水点制而成。罗泉豆腐具有细、白、嫩、绵的四大特点,加以辅料可烹调出麻、辣、烫的豆腐佳肴,如箱箱豆腐、口袋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罗泉人还将豆腐制成风味独特、便于携带的豆腐干、豆腐乳等作为地方旅游深受各地人士喜爱,早在明清年代就已成为巴蜀一绝。当年,古镇商贾云集,五里长街昼夜为市,罗泉豆腐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而且丰富了古镇文化,罗泉豆腐与震惊中外的罗泉会议同时彪炳史册,光耀古今。TUU

罗泉镇位于四川省资中县西部,距资中县城51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25公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罗泉地处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有“脚踏三县”之说。据《盐法志》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罗泉井盐有2200余年的历史,1925年曾获巴黎世博会金奖。

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豆腐也应运而生,21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隐居罗泉,潜心研究长生不老之术,有一次他把黄豆磨成豆浆和盐卤(胆水)用来炼丹,灵丹没炼成,却加工制成了绵嫩可口的豆腐。

明代诗人苏秉衡作《豆腐诗》一首:“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诗又云:“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五食勿与传。”TUU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发展罗泉豆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美味佳肴。随着千年古镇罗泉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罗泉豆腐深受美食旅游者喜爱,其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罗泉豆腐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四川省 南充市 南部县 麻婆豆腐鱼

主料:鲤鱼一条

配料:猪肉末100克、北豆腐、青蒜

调料:盐、料酒、豆瓣酱、酱油、葱末、姜末、蒜末、食用油、花椒面、高汤、水淀粉



烹制方法:

1、将宰杀好的鲤鱼,两面改上花刀,豆腐切成方块焯水备用,清蒜洗净切段;

2、坐锅点火倒入油、至5成热时放入鱼炸至两面上色定型后捞出;

3、锅里留底油,放入肉末、豆瓣酱、料酒炒香,然后下葱姜末炒匀,加适量高汤,放入鱼和豆腐块,烧沸后加盐、酱油转小火烧至汤汁变浓,豆腐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撒上青蒜段即成。

特点:色泽红润、别具一格。

四川特产霉豆腐夹江四川特产夹江霉豆腐豆腐乳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