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的特产是什么 湘潭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1 09:00:45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乡里腊肉

这里所说的腊肉并不是城市饭店里的那种一小片一小片的腊肉,而是那种肥肥腻腻,大块大块的正宗的乡里腊肉。这种腊肉只有在乡下才有,即使是被带到了城市,那也一定是变了味道的。

乡里的腊肉黄中透黑,黑中冒着油,是用松枝和谷壳熏制而成的。把刚杀的大肥猪大卸成八块,放在盐水缸里浸上十天半月,再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炕上。炕必定是独占一间小屋,密封着。生松枝加上谷壳点燃后,慢慢燃烧,却燃不起火焰,只有一缕浓烟从火堆里冒出,慢慢地扩散,逐渐充满整个小屋。生火的人这时必然是三步并做两步地往外飞奔。等关上门,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边用手揉着被熏出了泪水的双眼。方想离去,总又有点不放心,生怕里面有什么会引起火灾,于是再憋足了一口气推开门,在烟雾中摸索着来到火堆旁,再检查一下周围会不会有起火的隐患,这才狗急跳墙一般裹着一团烟雾飞奔出来。等得喘匀了气,身上兀自还冒烟。这时,如果在屋子外面张望,势必看见房顶的瓦缝里青烟缭绕,恍若仙境。

初时,肉还在吧吧嗒嗒地滴着盐水,但熏得三两天,水滴干了,肉也开始泛出浅浅的黄色。再熏上十天半月,黄色已经完全掩盖了原来的白色,变得黄橙橙的,极其诱人。但要让人一见就流口水,必然要等到一个月后,那时肉已经开始散发香味,这时烟雾可以小一些了。那香味是实实在在的,仿佛可以触摸到的,乡里人就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的香味。花香太飘渺了,若有若无的,那是城市里的高雅人才感受得到的,乡里的人没有那份心思,只有这腊肉的香味才能令他们心里踏实,才能令他们在艰辛的劳作之后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腊肉熏得黄中带黑的时候,烟便可以停下来,家里人便可以经常进去了。有事没事只要经过这屋子,必定会仰头来望那一炕黑黝黝的腊肉。尽管已经数过很多遍了,但仍然禁不住再数一次,数着数着,脸色就变了,仔细一看,那腊肉的某一角竟然被老鼠偷偷吃了一些,于是就会大骂起来。

烟停了两三天,腊肉便可以收藏起来了,于是便把装谷子的柜子清扫一下。这种柜子是用上好的樟木做成的,既牢实又防蛀虫。先在柜子里铺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再将用尼龙纸裹好的腊肉放进去,上面再铺一层稻草,以预防潮湿。这样,腊肉便被稳稳地装在柜子里了。平时是不吃的,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打开柜子,用磨得铮亮的菜刀切下一块,放到锅里去洗。待到洗干净了,腊肉便褪去了那层黝黑的外衣,变得黄橙橙、油渍渍的,别说吃,就是看一眼,也会是一种享受。

乡里腊肉切得很厚很大,若是炒,一碗腊肉必定有半碗油,乡里的人吃了这腊肉,喝了这油,身上便有了力气,眼睛便有了光彩。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干起活来生龙活虎。那些肉、那些油吃到了肚里,化做了力气和热血,也化作了坚毅和信心。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甜酒糍粑

配料:自制甜酒、糍粑、红枣、白糖

喜欢吃甜品的比较适合,有养味补血之功效!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荷香笼仔鸭

原料:

主料:番鸭500克;

配料:水发香菇25克,红萝卜花片10克,荷叶1张;调料:生抽10克,精盐2克,味精5克,老酒5克,芝麻油2克,湿淀粉15克,花生油20克,马蹄葱5克。

制法:

将番鸭洗净,切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鸭件。香菇切片。把鸭件、香菇片、红萝卜花、生抽、精盐、味精、老酒、芝麻油、湿淀粉、花生油、马蹄葱一起搅匀,腌渍30分钟。荷叶剪好放在小笼仔中,将腌好的鸭件摆放在荷叶上,上锅用旺火蒸30分钟,即可上席。

特点:

味道芳香,嫩滑爽口。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琥珀莲子

【原料】

干莲子100克、桂圆100克。 猪板油50克、食用碱7.5克、冰糖40克、桂花卤2克。

【制作过程】

将于莲子倒入沸水中,加食碱,用竹帚搅打去皮。沥去碱水,再换沸水,加食用碱,继续搅打,后取出洗净,削去两头,捅出莲心,再漂洗干净。

砂锅中放清水,倒入莲子,上中火烧沸,放入猪板油,加盖,移小火焖30分钟,捞出莲子。桂圆剥壳去核,用1颗桂圆肉包1粒莲子,放入原汤锅内,加入冰糖烧沸,再移小火焖1小时,至酥烂,锅离火,拣去猪板油,倒入桂花卤即成。

【特点】

桂圆肉软滑,莲子酥烂,汤汁香甜。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寸三”白莲

“寸三”白莲盛产于湘潭县杨塘一带。所谓寸三莲,即因该莲子大,3颗莲子接起来有一寸长而得名。“寸三莲”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容易炖煮。封建时代历来被作为献给皇上的“贡莲”。用这莲子蒸煮加冰糖制成的冰糖湘白莲,肉色乳白,香甜味美,落口消溶,余味无穷,是湖南独具特色的名点。一般湘莲含淀粉62%,蛋白质16.6%,脂肪2%和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物质。“寸三莲”比普通湘莲更胜一筹,它含有单糖、淀粉、维生素、还原糖、粗蛋白等主要成分,并含有17种氨基酸。它性平味甘,具有降血压、健脾胃、润肺清心之功;莲心性味苦寒,有强心镇静,清热平火,除烦利尿之能。故“寸三莲”实为莲中珍品,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远销美、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清汤滑鸡球

清汤滑鸡球是长沙地区传统风味名菜。洁白的鸡球浮于汤面,极似香甜软糯的汤元,滑嫩柔软,落口消溶,引人入胜。此菜尤重做工,滑鸡球时,油温要保持在四成热,动作要轻巧,让鸡球在油中轻轻滑过。冷则滑不起,热则不成形,要求火候恰到好处。

原料/调料:

去骨母鸡肉300克。熟火腿50克,口蘑15克,鸡蛋5个,小白菜苞12个。熟猪油750克(实耗50克),料酒25克,精盐5克,味精1.5克,胡椒粉0.5克,白糖2.5克,干淀粉50克,鸡清汤500克。

制作流程:

1.将鸡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葱、姜捣烂用料酒取汁,加精盐和白糖,将鸡丁腌约半小时。

2.鸡蛋去黄留清,用筷子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调成雪花蛋糊。将口蘑、火腿切成薄片。小菜苞下入沸水锅内永过,用冷水过凉。

3.将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即将油锅端离火位,把鸡丁逐一裹上雪花糊,下入油锅吞炸,待鸡丁呈球形表面凝固时捞起,再在温水中漂过捞出,装入大碗内,加入鸡清汤和精盐,上笼蒸2小时左右,至鸡肉软烂时取出。

4.食用前30分钟,将滑鸡球中加入火腿片、口蘑片、味精上笼蒸热。同时将鸡汤、白菜苞和精盐放入锅中烧沸,捞出莱苞,倒入装有滑鸡球的大碗内,撒上胡椒粉即成。

七.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灵芝恋玉蝉

配料:

水发冬菇——20朵

熟火腿肉——10克

鲜虾肉——200克

猪肥膘肉——75克

鸭蛋清——6个

干淀粉——2.5克

精盐——4克

上汤——500克

味精——5.5克

制作方法:

1.净虾肉75克、猪肥膘肉50克分别剁成泥,一并加上精盐0.5克、味精1拌匀,捏成10个菇盒馅料。

2.冬菇捏去水分,放在碗里,放入少许上汤,上笼屉用旺火蒸30分钟取出,挤干水分,摆在盘上,使去蒂的一面向上,撒匀干淀粉,在其中10朵冬菇上各放1个馅料,用其余10朵冬菇分别覆盖之,稍压粘成冬菇盒,呈灵芝状。

3.将余虾肉、猪肥膘肉分别剁成泥,一并加上精盐1克、味精2克拌匀,捏成20个玉蝉馅丸。

4.鸭蛋清盛于碗内,打散,取铁勺一放在火上烧热取出。另取猪肥膘肉1小块,在勺内擦匀,然后舀入一匙蛋淮绕一圈,使之受热后凝成圆薄皮子,放入馅丸1个,将铁勺放中火上煎筷子将皮子摺成两具半圆形拢合状,并把裹在里面的馅丸夹一天夹成“玉蝉“表。铁勺离火,轻轻取出,按此制成20只。火腿肉切成长3厘米、半根火柴粗的丝40根,每只玉蝉头部均插上2根。制好与“灵芝“拼装于盘,上笼屉用旺火蒸1分钟取出,分别摆入汤碗的左右两边。

5.锅置中火上,倒入上汤,加精盐、味精调匀煮沸,起锅徐徐浇灵芝玉蝉之上即成。

注意:

1.水发冬菇20朵,要求大小均匀。冬菇面上撒匀干淀粉,是为了使两朵之间粘合更紧密,干淀粉起合作用。

2.摊蛋皮后,放入馅丸,勺再放中火上煎,这样可使蛋皮滑,用筷子易夹;如拿下火,勺底发凉,油凝固,发涩,不易操作。

风味特点:

1.本品为创新名菜,制作工艺考究,造型惟妙惟肖。其沉褐带黑的冬菇盒,宛似灵芝;薄而洁白酿馅蛋包,俨如玉蝉。二者相辅相成,映现于清澈见义的鲜汤形影不离,富有诗意。

2.此菜黑白相映,美观雅致。其山珍菇盒,配以海味鲜虾,香醇味美,食之清爽无比。

八.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莲子桂圆粥

[原料]:红莲子20克、龙眼肉10克、糯米50克。

[做法]:把红莲子去皮去芯、龙眼肉、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作用]: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评注]:桂圆大补、不宜久用;莲子能平补不峻、可以久服。伏案诵读、劳伤心脾、记忆减退、纳谷不香者,可常吃莲子粥。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连锅羊肉

①购买连皮的后腿羊肉约8厘米宽一长块,放在锅中加水煮30分钟至熟取出。

②另放清汤与羊肉及烫过的肉皮、白萝卜(切大方块)同煮并加入葱姜蒜与八角煮约l小时后放进酒、酱油、糖、盐与胡椒,并再煮30分钟(小火)。

③取出羊肉,待稍凉之后,切成1厘米厚的大片,锅内之汤汁则过滤一次,佐料全部不要。

④取一只浅底小汤锅,底部放菠菜及豆腐(切厚片)再将羊肉整齐排到上面,注入烧滚的汤汁(即第三项)移到餐桌火炉上点燃炉火(酒精小炉),使其再度沸滚,打开锅盖,洒下葱茸、香菜即可食用。

十.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龙牌酱油

龙牌酱油是湘潭的传统之一,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由市第一、二、三制酱厂生产。该产品1982年获国家银质奖。( 湘潭)

始产于1740年的龙牌酱油至今采用传统天然晒露发酵工艺酿造、原汁原味,富含18种氨基酸,260余种香气成分。

到了湘潭,不买‘龙牌酱油’,等于没去。”此话并非无稽之谈。湘潭素来有“酱油王国”之称。早在1915年,湘潭的龙牌酱油就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湘潭龙牌酱油除有“取消泽鲜艳,酱香浓郁、滋 味鲜美、咸甜可口和久贮不变、无浑浊沉淀及霉花浮膜”等独特优点外,还含有260多种香气成分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乃上等营养佳品。龙牌酱油滴滴香浓源远流长,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生的湘潭人,没有谁不是吃龙牌酱油泡饭长大的。湘潭有句妇孺皆知的俚语:“龙牌酱油灯芯糕,砣砣妹子尽你挑”。这些足以证实龙牌酱油在湘潭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必备。早在100多年前,清代大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就在品味龙牌酱油做的佳肴后,留下了“三餐人永寿,一滴味无穷”的名句。

湘潭制酱历史悠久,《湘潭县志》记载,早在清乾初年,湘潭就有了制酱作坊。湘潭市酱作业首创自清乾隆初年本县商人龚裴然,当时龚庆祥斋酒酱作坊生产的酱油“汁农郁、色乌红、香温馨”,被称为“色香味三绝”。

湘潭的龙牌酱油选用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酿造,具有色美味鲜、香味浓郁、咸中带甜、久贮无浑浊、无沉淀、无霉花等特点。而首创原汁酱油的吴元泰、吴恒泰酱园是两家百年老店。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两吴”和“大丰”三大酱园合而为湘潭市制酱厂,产品商标就为“龙牌”,“龙”便正式成为了湘潭酱油的象征。1965年12月,龙牌酱油被评为中南五省优质出口的酱油;1978年6月,在全国出口酱油评议会上获第一名;1981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银质奖。然而,这并非湘潭制酱同仁的终极目标,他们早已把目光投向了金牌。1985年第一个响应1委员长关于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毅然从台湾归来的马璧教授,听说家乡的酱油两度“夺银”,即兴作诗道:“台北邻商曝酱香,每闻此味忆家乡,回归喜见银牌奖,预料金牌更闪光。”果然,“功夫到家福自来”,1988年12月27日,湘潭的龙牌酱油,终于获得首届食品博鉴会金奖。获金奖后,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张国基题词致贺:“天厨臻味觉,鼎镬赖调和。”

湘潭龙牌酱油之所以能香满天下,是因为选料、制作乃至储具都十分讲究。主料采用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澧河黑口豆、荆河黄口豆和湘江上游所产的鹅公豆。辅料食盐专用福建结晶子盐;胚缸则用体薄传热快、久储不变质的苏缸。生产中,浸籽、蒸煮、拦料、发酵、踩缸、晒坯、取油七道一序,环环相扣,严格操作,一丝不苟。生产酱油外,还有原酱伏酱、紫油萝卜、紫油姜,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紫油姜久负盛名,它采用在白露前出土形似人指掌、杆断无筋、枝长瘦、荷口短的优质嫩姜,经精细加工,最后以龙牌酱油浸泡,其味道鲜美,咸辣可口,清香细嫩,是增进食欲的佳品。

湘潭十大特产是什么湘潭特产有哪些值得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