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特产有哪些 丹江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10:35:36

一.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安区 东安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中名:蕨,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等。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植物学特征: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为三回羽状复叶,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略成三角形。第1次裂片对生,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小裂片线状长圆形,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蕨菜每100g鲜品含蛋白质0.43g 、脂肪0.39g 、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二.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马鹿

马鹿,1980年野生动物普查时,境内有70只。马鹿栖息于混交林和森林草地,冬季在阳坡,夏季在高山或北坡林内,以草及杨、桦、柳的嫩枝为食。梅花鹿在牡丹江境内为数也较多,镜泊湖等地及一些山区已开始人工饲养。梅花鹿的经济价值较高,它的皮、肉、尾、茸、胎、筋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说一身都是宝。紫貂,是一种活动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的野生动物,它的毛皮是一种珍贵和出口高档商品。我市宁安小北湖、尔站、横道河子一带均有它的行踪。它以鸟类为食,也吃些红松籽和野果,近年已开始进行人工饲养。

三. 黑龙江省 牡丹江 阳明区 阳明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煮熟后捶打而成的。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3-4小时后,捞出来洒少量盐水,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打碎饭粒为止。再用捣碎的熟小豆,或炒熟的大豆面作佐料。将打糕切成小块,拌佐料食用。打时多为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二人借劳动增加感情,一份香粘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四.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野生元蘑

野生元蘑是中国黑龙江特有的山珍之一,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可提高免疫力,加强肌体抵抗疾病能力。

五. 黑龙江省 牡丹江 西安区 矮鹿

狍子又称矮鹿、野羊,属偶蹄目鹿科,草食动物。狍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无角。狍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兽类之一,狍肉质纯瘦,全身无肥膘,肉营养丰富、细嫩鲜美,是瘦肉之王。肝、肾等均可食,有温暖脾胃、强心润肺、利湿、壮阳及延年益寿之功能。其皮加工后是有名的狍皮“绸”,非常珍贵,是制裘衣的上档原料。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某些地区(如鄂伦春族人),狍肉是他们的肉类主要来源。市场上,常有相当数量的狍肉出售。狍子毛皮可做垫褥,有防潮作用。夏皮缺少绒毛,被称为“沙皮”,加工后,可制成春秋季穿的衣服,这是东北林区工作者所欢迎的衣服。如果把毛全剃光,剩下的皮板可用来做夏天衣服。冬皮绒毛多,适于制成御寒的皮衣。此外,狍皮还可以制作多种皮制品,如皮靴、皮帽、皮包等。

狍子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东北人叫它“傻狍子”。其实,狍子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它天生好奇的性格,给人造成了傻乎乎的感觉罢了。偶蹄目鹿科的狍子也如大多食草动物一样,没别的本事,生就灵敏的听觉、视觉和嗅觉,再加上快速的奔跑能力,使它们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生物圈里得以生存和繁衍。

六.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顾家馍

沈丘老城面塑起源于沈丘县老城镇南关居委会下湾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习惯上把沈丘面塑称为顾家馍。目前,有3000人从事顾家馍的生产制作。顾家馍在当地及周边,影响广泛,人人皆知。每逢春节、庙会,凡来老城赶会的人均购买之。除此之外,在外工作的人回乡探亲时,都要捎些顾家馍,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现在顾家馍已是声名远播。

顾家馍起源于当地一位姓顾的人家。明末清初,在沈丘老城南城脚边住着一家姓顾的人。顾家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卖馍卖茶为生。清朝末年,为扩大营生,顾家后人顾二别子,把顾家馍发展为工艺品,传承到今天已是第十七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家住沈丘老城的御医刘璐,带进皇宫敬献给康熙帝品尝,由此成为进贡皇宫的贡品。

顾家在卖馍的过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蒸馍技艺来。后又经顾家世代人的提纯、锤炼,终于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有名的风味。

据顾家馍第十七代传人顾松堂介绍,顾家馍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作坊的制作工具,还保持着原始性、传统性。揉面、制馍坯在木案上操作,蒸馍一律用大口铁锅,单竹秕,秫秆锅盖,燃料一律用木柴或庄稼秸秆等。如果用煤作燃料以笼箱蒸之,或用机械化制作,其产品就会出现变形,有裂口裂纹等瑕疵。

顾家馍工艺考究,从选小麦到描彩勾花纹共72道工序,具有馍体浑圆,外型工整,无裂口裂纹,不歪不扭,立而不斜,卧而不堆;外观洁白、光滑、锃亮,在阳光下如瓷般迎光闪亮;馍底部呈阴阳八卦图形,构建了顾家馍的独特商标。

顾家馍的造型多取材于民间常见的动物、瓜果、鱼虫以及人们喜闻乐道的民间传说。其彩绘以勾线与着色相结合,很接近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用白酒溶化食用色涂到馍坯上能渗透,色彩饱和,经久不褪。捏制和勾勒的各类面塑千姿百态,形似神真,而且都带有吉祥和喜庆的色彩。如猴骑虎、猴骑马等寓意“马上封侯”,小狗、小兔、小刺猬、小鸡、小鸭等,都表达着劳动者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装饰得丰富多彩,期盼美满生活的吉祥寓意。

“在彩绘着色上,顾家馍使用分层着色法。以黄色衬底为主色,红色点睛,蓝、黑、青等色勾架描脉络花纹。同时,注重彩绘与勾线相结合,以色传神,以神着色,从而形成了色彩艳丽而不俗,美而不妖不媚的境地,充分显示出了喜庆、祥和的韵致。”顾家馍第十六代传人顾体成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当地政府为推广继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组织大规模生产。由顾家第十五、十六代传人向大家传播技艺。至此,顾家馍的绝技被推广开来,得以发扬光大。现在生产顾家馍的不单单是顾家人了,李、陈、张、岳等姓,200多户人家皆会生产之,家家有生产作坊。

2009年沈丘县城关镇因顾家馍面塑工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七.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穆棱市 穆棱肉牛

穆棱肉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穆棱肉牛

地域范围

穆棱肉牛是以西门塔尔公牛为父本,以当地地方品种母牛为母本,繁育出的肉用商品牛。穆棱肉牛分布于穆棱市辖区内。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有41.8公里国境线,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接壤,西和林口县毗邻,北与鸡西市相接。地域保护范围面积618700公顷,肉牛数量13.29万头,牛肉年产量2万吨。穆棱市包括八面通镇、河西镇、福禄乡、马桥河镇、下城镇、兴源镇、穆棱镇、共和乡8个乡镇12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9°45′19″-130°58′07″、北纬43°49′55″- 45°07′16″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穆棱肉牛毛色为黄色或黄白花,头较长,面宽,胸部宽深,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成年公牛体重股均为500-700千克,母牛400-600千克。穆棱肉牛饲喂的饲草以紫花苜蓿(蛋白质含量16—20%)为主,饲喂2—3.5年出栏,产肉性能良好,产肉率较高,肌纤维细,牛肉横切面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肉色为樱桃红色、滋润光亮、肉质细嫩、纹丝紧密,味道鲜美,香味浓厚,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穆棱肉牛饲喂的饲草以紫花苜蓿为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每100克牛肉中含蛋白质大于22克,粗脂肪小于3克,PH值小于在6-7之间,蛋白质含量比其它地区肉牛高1%以上。 3、质量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无公害牛肉品质生产技术规范及NY 5044—2008无公害食品牛肉标准执行。 3.1牛肉加工 3.1.1活牛必须来自穆棱市所辖区域内的非疫区,并持有产地兽医证明,经驻厂兽医临床检验健康无病。 3.1.2屠宰前断食 12—24h,充分饮水至宰前 3h。用温水将牛体表面的污物冲洗干净。 3.1.3屠宰加工,包括吊挂、电击、放血、去皮、开胸、去百脏、去红脏、胴体劈半。 3.1.4预冷排酸,将牛之二分体推到排酸库预定轨道上,要求肉尸之间距离 10厘米左右,排酸间温度在 0--4℃之间,排酸时间72小时以上,相对湿度 85—98%,空气流速不高于 0.85m/秒。品质检验按GB 18393-2001 牛羊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的要求执行。 3.2速冻:加工完的成品要求速冻,库温-30℃以下,速冻时间48小时,肉的中心温度需达到-15℃。 4、包装:按各种产品的不同要求进行真空包装或塑纸包裹,大 包装、小包装要求计量准确,包装整齐,包装箱完整、牢固,箱外用 塑料带捆扎牢固。图示标志按照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要求执行。 5、贮藏:要求库温-18℃±1℃,相对湿度大于90%。 6、运输:运输车辆为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或保温车,装运前必须对其进行清洗、消毒。按照GB/T 24617-2009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标准执行。

八. 黑龙江省 牡丹江 西安区 红参

红参是参的熟用品,其加工方法是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红参在蒸制过程中,因为热处理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份上发生变化。会生成水参及白参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红参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干燥后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红参较白参相比组织致密、坚固、储藏性良好。

红参俱有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这些作用红参与白参没有严格的区别,但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参强于白参。久服红参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抑制肿瘤、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红参适合于老人、久病体虚者,红参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之特点,是阴盛阳虚者的首选补品,医药上治疗虚脱或强补多用红参。

九.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安区 金洲包子

牡丹江的金洲包子相当与哈尔滨的老头包子,都是有名的包子店,早餐时来店里吃两个包子一碗粥,是一顿不错的早餐,这的包子完全符合陷大皮薄,物美价廉的要求,而且是上班族们的最佳选择。

十. 辽宁省 营口市 盖州市 盖州西瓜

盖州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盖州西瓜,产地位于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盖州市的太阳升办事处、榜式堡镇等15个乡镇、场、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122°53′,北纬39°55′—40°33′。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为盖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盖州市地处辽宁省南部的辽东半岛,地貌呈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结构,水资源充足,境内有大清河、碧流河、熊岳河、沙河四条主要河流和一些支流,全年降雨量在670—700毫米。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思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年平均气温9.4度,无霜期180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高达3%。由于盖州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形成了盖州西瓜独特的品质特性。盖州西瓜的特点是成熟期早,外型美观,含糖量高,中心糖可达14%,瓜瓤大红,口感好,肉质细脆多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产量高,亩产可达5000—6500公斤,抗逆性强,可连续栽培。盖州西瓜栽培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就有种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提高,特别是近10几年来,西瓜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40万吨。注册有“富晨”、“大清河”和“后暖泉”等西瓜商标,盖州市黄大寨村和张大寨村产的“小黄旗西瓜”,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往深圳、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盖州西瓜已成为盖州市农业的一项重要产业。

地域范围

盖州西瓜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市内榜式堡镇、暖泉镇、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青石岭镇、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徐屯镇、团山办事处、沙岗镇、二台农场、小石棚乡、团甸镇、双台镇、九垄地办事处,共计15个乡场镇办事处,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量4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征:盖州西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西瓜批皮绿瓤红、甜汁四溢。 (2)品质特性:盖州西瓜富含维生素A、B、C、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包括铁、钙、钾、磷、镁、锌等,果汁中谷氨酸、精氨酸、果糖、苹果酸含量极为丰富。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丹江口必买的特产丹江口特产有哪些可以带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