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特产店 莲花县几个特产公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5 21:15:59

一.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房店地区农产品就是地瓜和苹果,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地域范围

“瓦房店闫店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地域范为: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东临普兰店市,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全市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11个镇(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6个乡(土城乡、闫店乡、西杨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两个民族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4个新区(大连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大连瓦房店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大连瓦房店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瓦房店闫店地瓜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瓦房店闫店地瓜生长区域主要地在地处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具体东至万家岭万屯村,西至东岗镇黄泥洞村,南至复州湾战屯村,北至太平湾滨海公路。全境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闫店地瓜种植分布于2793.5平方公里之内,瓦房店闫店地瓜保护面积12.2万亩,平均亩产3000kg,总产量36.6万kg。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点:由于瓦房店地区具有北纬:39°20′到40° 7′地域独特的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沙壤土质优、年降 水适中的北方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且按照无公害 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再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瓦房店甘薯更加具有独特的产品特点,瓦房店闫店地瓜具备如下特征 1.1.外观优:薯块纺锤型、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6个,薯面紫黑亮、美观。 1.2.品质优:该品种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其赖氨酸、钾、锰、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5-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甘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因此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1.3.食味优:该品种由红皮黄瓤生食味甜甘脆,熟食香甜绵软色香味俱佳。 1.4.该品种品质、颜色、秧蔓均表现特佳,稳产、高产品质奇特、营养丰富,每公斤甘薯中,含蛋白质20-23克、糖290克、脂肪3克、维生素A6.8克、钙80毫克、磷20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C300克、尼克酸55毫克、抗坏血酸30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九种氨基酸,能防治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等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抗疲劳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保持身体苗条健美的最佳食品。 2:质量安全规定 2.1.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产品。 2.2.部分获得认证的有机地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2.3.要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卫生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地瓜采收。 2.4.包装、储存和运输,避免受污染。

二. 江西省 萍乡 莲花县 中华杜仲茶

杜仲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华杜仲保健茶是上海传统医学协会根据“药食同源”理论和“古中医学”理论,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优化组合精制而成,经现代精密仪器分析,富含多种氨基酸,以及各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杜仲粉和人参皂甙等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份。本产品采取我国传统医学宝库对人体具有明显保健作用的杜仲叶、首乌、枸杞、石斛、红茶等近十种天然药食两用植物精制加工而成的功能食品,清与补相结合,全面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增强人体生命活力,是一种全新的绿色食品,对人体具有多方面保健作用,可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健康状态,平衡体内自由基,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并能降脂减肥,调整人体脂肪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而且对肝肾功能,肠胃功能不佳有明显效果。本产品滋味独特,风味别致,清凉甘爽,配方考究,综合药效显著。在日益繁忙的经济大战之年代,饮上一杯纯自然恩赐的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和防腐剂的杜仲保健茶,将使您消除疲劳,强身健体,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且无任何副作用。( 萍乡)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蔡县邵店乡盛产黄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史记周本记》:武王逐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发兵七十万距武王,谓之牧野之战,战争残酷,人畜尸体腐坏,滋生瘟疫,周兵病死无数。师尚(即姜太公)军师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周边是沼泽地,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精神大振,士气高昂。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冈山,最高处海拔近百米,《上蔡县志》载:芦冈,一名冈山,蜿蜒于蔡邑西偏,环绕起伏,亦一奇观也。北起长村,南抵汝南金铺镇,蜿蜒百里,广十余里,其主体在今邵店乡境内南北贯穿,二十余里。《续齐谐记》记载春秋后期桓景重阳登高,所登之山亦为此冈山,因此上蔡被谓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邵店至今仍有桓氏后裔。姜太公率部所驻冈山即是今邵店境内卧龙岗,所用仙草汤,即是黄姜汤。 邵店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书被淋湿,天晴后在台上曝晒,即为“孔子曝书台”。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这里汝河迂回,风景宜人,一时找不到过河渡口,使子路向田耕农民打听,便是“孔子问津处”,现在,此处仍有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问津处”三个大字,石碑立在那里。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于是就有了后来孔子在蔡国三年“讲学布道”,弹琴高歌和创作《大道歌》。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2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邵店黄姜源产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即今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一带。这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湿适宜,4月中旬至于11月中旬,平均气温26.8度,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最高海拔98.2米,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PH值7.3,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条件,也成就了邵店黄姜的优良品质。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姜宜耕熟肥地,三月种之,以蚕沙或腐草灰粪覆盖,每垄阔三尺,便于浇水,待发芽后又揠去老姜上作矮棚蔽日,八月收取,九、十月宜作深窖,以糠秕合理暖处,免至冻损,以为来年之种。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1.5-2.0g/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邵店黄姜以优良的品质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邵店黄姜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上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优质保健食品。为邵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地域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00”-33°22′00”东经114°23′00”-114°33′00”。开(开封)龚(龚家棚)路穿境而过,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5343公顷,年总常量90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g /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四. 江西省 萍乡 莲花县 莲花血鸭

赣湘边界小县莲花的“土菜”“莲花血鸭”,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而以这道菜命名的酒家、菜馆,已经遍布天南地北。长沙、广州、深圳、海口、上海、北京……到处都有“莲花血鸭”的影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县共有5000多人,在全国各地经营“莲花血鸭”餐馆,数量达1000余家,每年可为莲花赚回近2亿元。

在莲花,“莲花血鸭”是家家爱吃,人人喜欢。这道菜选用本县土生土长的鸭子,加上当地的上等茶油、米酒、红辣椒,经过本地厨师精心烹调,色美味香,鲜嫩可口。年长日久,“莲花血鸭”在该县已变成了一种饮食文化,不管城镇还是乡村,人们时不时杀只鸭打牙祭。城乡所有的餐馆,主打菜必定是“莲花血鸭”。外地客人来莲花,首选的也是这道特色菜,因为“途经莲花不尝鸭,简直让人笑掉牙”。

一个美好的传说,伴随着“莲花血鸭”诞生。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文天祥集师勤王。这天,他来到莲花,准备和当地义军一起喝鸡血酒,歃血为盟。当时找不到鸡,而莲花又盛产鸭子,便以鸭血冲酒。火头军大师傅刘德林在炒鸭子时,把没喝完的鸭血酒错当成辣酱倒入了锅中。不想不久,一股香辣味四起,只见菜呈糊状、色呈紫红。鸭子端上桌,文天祥一尝,赞不绝口,问道:“此为何菜?”刘德林将错就错答道:是本地的特色菜,叫“莲花血鸭”。一道菜因此得名且世代流传,后来,又上了晚清宫廷的皇家菜谱。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脑子活络的莲花人,决意让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发扬光大”,把“莲花血鸭”“赶”向全国各地。他们说干就干,利用便捷的交通,把莲花的鸭子、茶油及其他土运到各地,很快,这道菜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10多家“莲花血鸭”菜馆已在南昌落户。民德路上“莲花血鸭”土菜馆的老板彭颂军说:去年,我从莲花到南昌开了两家以经营“莲花血鸭”为主菜的土菜馆,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每位到店里吃饭的人,都是慕“莲花血鸭”之名而来,弄得原料有时供不应求。明年,我准备开第3家店,逐步实现连锁经营。

广州“韶山血鸭”饭店老板李齐峰通过电话告诉我们:在莲花长大的人,对“莲花血鸭”有一种独特的情结。广州的莲花人多,他们不但自己来我这里吃“莲花血鸭”,还带来了台湾客商、外国友人。元旦、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店里的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客人一批接着一批,有的甚至排队也要等。现在,我的店每天要招待上百批客人,每批客人点的头一道菜就是“莲花血鸭”。

出生于莲花琴亭镇现在北京经营“赣西血鸭”餐馆的李建明说道:读大学时,我总是向同学们念叨着“莲花血鸭”独特的味道。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妈给我做“莲花血鸭”吃。我经营“莲花血鸭”纯属偶然。那时,我还在广州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一次陪北京客人去吃饭。客人问我有没有我们家乡的特色菜,他想尝一尝地方风味,于是我将他带到了李齐峰的饭店。“莲花血鸭”一上桌,客人就被浓浓的香气所吸引,迫不及待尝了起来。饭后,他问我在北京是否也能吃到“莲花血鸭”。经他一提醒,我突然萌发一个念头:上北京去开一家“莲花血鸭”餐馆。今天,我已经把“莲花血鸭”的招牌挂在了北京的街头,过不了多久,我会让“莲花血鸭”“游”到王府井去。

有趣的是,各地的“莲花血鸭”店,还成了在外的莲花人寄托乡思、联络感情的“驿站”、“会馆”。在广州,每当节假日,莲花籍的当地人或务工者,就会齐聚一堂,吃着血鸭,一表对家乡的思念。一位在广州定居的莲花老乡说:长年在外,总是会想起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会想起同家人一起享受“莲花血鸭”的快乐时光。在广州务工的莲花人平时不开伙,就盼着过节时,能同亲朋好友一起到酒店吃上一回“莲花血鸭”。李齐峰说,每个节假日,他都要留出几个包厢,等着莲花人来聚会。

“莲花血鸭”,香飘万家。比如在深圳,就有5家“莲花血鸭”餐馆,在海口,经营“莲花血鸭”的酒店达七八家。但如何通过一个风味独特的菜肴来形成一个产业,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加速品牌化经营。“莲花血鸭”历史悠久,有关部门应该把它的发展上升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花大力气、下大工夫,为其申请受到保护的“绿色商标”;同时,引导经营业主和农民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种开拓市场,以品质赢得市场,以品牌占领市场。

做大、做强、做优。莲花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可依托山多水活的优势,结合莲花的传统种养和“莲花血鸭”的发展趋势,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的思路,打造一个经营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的“莲花血鸭”原材料供应基地。

组建发展协会。“莲花血鸭”目前还是处于自发经营状态。要以协会的形式,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莲花血鸭”经营业主联系起来,把各地的餐饮信息收集好、梳理好。同时,要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技术提高会,积极组织经营业主交流经验、培训管理人员和烹饪技术人员。`

不少人都知道许多菜系闻名遐迩,而仅以一道菜风靡各地,则如凤毛麟角。我们期待着把“莲花血鸭”打造成莲花人创业的大产业,以此带动一批人致富。

五.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保店驴肉

德州保店产驴,因此当地盛行吃驴肉,时间长了,自成一派,不但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据中医研究,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的效果。传说,保店驴肉是练武之人必备食物,并随着江湖艺人传到四面八方。有兴趣的游客可在当地各大小饭馆品尝,通常20元左右一盘。

保店驴肉又名保店五香驴肉,原产地是和山东省宁津县 保店镇同属一行政村的南辛庄,创始人是李长荣、李长善、1三兄弟。一般以冷食为上,常为酒宴之佳肴。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其特点是肉质细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保店驴肉不仅美味可口,常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因此,保店驴肉成为当地练武之人必备食物,并随着江湖艺人,传到四面八方,美名远扬。

保店驴肉不仅美味可口,常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因此,保店驴肉成为当地练武之人必备食物,并随着江湖艺人,传到四面八方,美名远扬。此外, 扒鸡、长官包子、大柳面、夏津布袋鸡、宋楼火烧、夏津银丝面、珍珠琪、羊肠汤锅、武城旋饼、蹶腚豆腐、平原乳鸽、临

保店驴肉

邑田口羊肉、寇家豆腐皮等都是德州的饮食,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保店驴肉原产地是宁津保店镇,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其特点是肉质细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

保店驴肉是清代康熙年间,李登山兄弟所创制,嘉庆年间已成为贡品,距今已成名200多年,其特点是肉质鲜美、细嫩爽口、廋而不柴、肥而不腻、烂而不散、软而不粘、咸淡适口、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老幼皆宜。被载入《中国土特名吃大辞典》经“中国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检验,含蛋白质高达26.1%,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富含18种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丰富的动物胶源,即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常食用有补血、滋阴、壮阳、润燥、健身等食疗作用,它与名贵中药阿胶相匹美,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称。

保店驴肉选优质黑驴为肉源,其食法可热可凉,保店驴肉精品为全驴宴,可分为上八锦和下八锦(上八锦:驴鞭、心、肝、肚、套肠、万口、口条、蹄筋;下八锦:前腱子肉、后腱子肉、五花肉、里脊、脖头肉、驴脸肉、肋扇肉、尾过肉)。

六. 吉林省 松原 宁江区 “莲花”莲籽米

莲花系列莲籽米是以莲花泡天然莲籽和“松莲”牌大米为主,以糯米、香米、黑米、小玉米楂子、小米、黄米、小豆、绿豆、云豆为辅,经食品专家精心研制。合理搭配而成。产品的营养含量优于单一大米,并可根据个人品味随和调用,是理想的营养食品。莲花系列莲籽米加工精细,高新技术灭菌、真空保鲜,食用免淘。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莲花贡米

莲花贡米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远安盛产大米,特别是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蔡家湾村种植的莲花米,据传为清康熙皇帝的御膳贡品,历史悠久,享誉全国。

莲花贡米原产地远安县莲花岗,海拔高800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一年四季皆有顶峰山泉自流灌溉,水质清澈、甘甜,土壤肥沃,由于受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限制,产地少,产量较低,故视之为稻谷中珍品,据历代老人口口相传,康熙年间曾进贡给皇上,被称之为贡米。

莲花贡米因为产量有限,曾经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因此常被不良商贩打着“莲花贡米”的牌子仿冒销售,甚至假冒,以次充好,相互压价,严重影响了莲花贡米的形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06年3月,远安种粮大户邵长清在长时间思考与调研中,毅然决定联合镇里大米农民,整合统一打包销售。成立全县首个大米产销合作社——莲花贡米产销合作社,并以统一品牌、统一形象推向市场,为此,在远安县政府的支持下,邵长清找到了大唐神风。

米道仙是湖北宜昌市远安县莲花贡米品种的统一品牌,是大唐神风在远安县政府支持下一手创立起来的新品牌,经过几年的努力,米道仙现已经成为湖北省较为知名的高端稻米品牌,曾荣获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等各项大奖,并被列为宜昌三峡十大旅游商品之列。

八. 青海省 海西州 都兰县 雪莲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5cm—35cm.茎粗壮,根颈部具纤维状残叶基。叶密集簇生,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无柄。头状花序10个—20个密集成球状生于茎端,无梗,莲座状总苞片3层—4层,被白色疏长毛,花冠紫色。花期7月—8月。本种产于新疆。蒙古、前苏联中亚及西伯利亚也有分布。常见于高山岩缝,雪线附近的冰迹陡岩、砾石坡。

繁栽要点:

播种繁殖。极耐寒,喜较高的空气湿度。

应用价值:

雪莲花大如莲花,叶色如碧玉,花序紫色绮丽,具芳香。自古被青年男女视作爱情的象征,又是名贵的药材。资源丰富,但未见园林应用。可引种于高海拔城市园林中的岩石园,供人们一睹芳姿。

九.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汝坟店柿子

有个大、无核、味甘、肉厚之特点。品种有灰子柿、镜面柿、八月黄柿、过冬柿。产于叶县

十. 河南省 周口 项城市 莲花味精

“莲花”牌味精质量上乘,粒大均匀,洁白透明,含有氨基酸钠等多种成分,年产12万吨,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世界第二。曾荣获“十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巴黎国际金奖”“墨西哥国际金奖”,首家荣获产品质量方圆标志认证。畅销全国各地,市场占有率40%,远销东南亚、西非共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全国第一。( 周口)
莲花六市特产店莲花县特产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