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有哪些土特产 甘肃陇西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07:36:42

一.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宴席

传统的陇西宴席有水八碗、八碗、全十道、十二体、十四体、十八体、二十四体之分。以西北风味为主,酸、辣突出,甜、咸、麻、鲜各异,具有色香味形俱佳之特点。他有荤有素,荤素搭配;有蒸有炒,蒸炒结合;有热有凉,热凉交错;有浓有淡,浓淡相间。纯朴丰盛,雅俗共赏,四季皆宜。 "陇原三绝系列宴"丰富了宴席菜肴,此宴以"陇西火腿腊肉"、"陇西金钱肉"、"陇西腊羊肉"为主要原料烹饪而成,制作工艺精细、配料考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如宴席内的"八卦拼盘"、"金钱鱼翘"、"青龙散金钱"、"鲜党鸳鸯乳鸽"等都造型逼真,使人赏心悦目。"羊十道",用一只羊的不同部位肉做一桌宴席,即十道菜、十种花样、十种风味,名曰"羊十道"。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墨鱼饼

墨鱼饼

墨鱼饼又名“乌贼饼”,为鱼加工食品。以墨鱼的内脏(雄的精巢,雌的卵巢和缠卵腺)为原料。将原料(先从墨鱼内脏中分离出来)放在盛具内,捏碎,调匀,成胶体状。然后放在锅中煎成饼状即可烹食

。可鲜食,也可晒干食用;可作佐料,也可专门烧汤。犯不着墨鱼饼烧汤,尤为鲜嫩香甜;晒干陈年的墨鱼饼还可药用,退热败火。

三.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卤牛肉

卤牛肉

制作:

1、整块牛肉去杂洗净,切成锅能放下的大块。

2、烧开一锅水,将牛肉放入,再烧开片刻后捞出待用。

3、把锅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先爆香葱姜蒜,淋上料酒,加入酱油、盐及其他调料,加入鸡汤(加水也行,但要热水,这是窍门),牛肉,大火煮20-30分钟,改为小火煮至牛肉熟烂入味。

4、待肉连汤凉后,放入冰箱内凉透,捞出切片即可。

四.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烧鸡粉

陇西曾是历史上郡、州、府治之地,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古丝绸之路必经之道。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陇西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陇西菜肴,其中烧鸡粉就是极具特色的。在众多的陇西小吃中,此道小吃是为数不多能上宴席的。

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褐汤绿粉、肉蛋兼备,四季皆可食用,酷暑时凉食,清爽可口,消暑解热;严冬时热食,驱寒补身。烧鸡粉颜色翠绿,口感嫩滑,鲜香味厚,佐酒极佳,特别是病愈初起,以烧鸡粉滋补则有速效作用,故而南北皆宜,老幼喜食。陇西烧鸡粉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并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关于陇西烧鸡粉的来源,有一个爱情故事相伴。传说在古时候,陇西城里有家员外,该员外喜欢吃菠菜、鸡肉等。该员外生有一女,漂亮温柔,却单单喜欢上了自家的厨师,惹得那员外分外恼火。但自己的女儿在这件事上宁死不让,员外也奈何不得。看着自己的女儿不听自己的劝告,员外很是苦恼。忽一日,员外想出一个主意,遂把厨师和女儿叫来,指这自己的那些珍珠翡翠金银对他们说,你厨师不是很有本事吗,那你只要能把这些东西做成美味,我吃了之后满意,就同意把女儿嫁给你。厨师和女儿听后,很是苦闷。经过一夜苦思,厨师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找来菠菜洗净,然后搓烂,挤出菠菜汁。再用菠菜汁水和淀粉搅拌,做成了翠绿滑嫩的绿粉。然后煮了鸡蛋,炖了鸡烫。翠绿的菠菜粉犹如翡翠,蛋黄蛋清好比金银,加上醇厚的鸡汤,成了美味。员外吃了之后大喜,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美味映对着美好的传说,故事已无可考,但烧鸡粉却流传不息,陪伴着陇西人一直走到了今天。

五.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毕节酸菜

酸菜是毕节的一大,原料以青菜为主,洗净放入沸水煮分把钟后滤起,挤干放入坛罐内,加入沸面汤和少许“酸本”,密封七、八个小时后即成。食用时加入豆汤内,再佐以煳辣椒、木姜花、小蒜叶等,味道鲜美,有生津解渴、消食提神的功效。


六. 黑龙江省 绥化 兰西县 兰西西瓜

兰西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兰西西瓜

北安乡的西瓜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是这里的老品牌,每年种植早、中、晚期普通西瓜3000多亩,正常年景每亩产西瓜10000斤左右,可投放市场1500万公斤西瓜,每亩纯收入可达1500元,乡域内有周边地区内最大的西瓜批发市场占3200平方米,有长途配货车5台,每年可为乡财政创收8万元以上。这里的农民不但种植普通西瓜供应市场,还培育西瓜王和礼品瓜投放外地市场,远销到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近10年来,农民培育西瓜王已经成为气候,每年都出产重达50公斤以上的大西瓜200多个,最大的西瓜达到78公斤以上。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西瓜王”评比大赛上,累计获奖52人次,李治国培育的特大西瓜被前国务院副总理-誉为“西瓜之冠”。因盛产“西瓜大王”而闻名遐迩的刘光举屯被誉为“西瓜王屯”,北安乡也被誉为“瓜王之乡”。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呼兰河纵贯全境,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土壤、积温、降水、日照、无霜期适宜,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西瓜品质好、口味甜、含糖量高,个头大、皮薄耐贮耐运的特点,且该县品种自研能力强,拥有高产栽培技术,在中国各地举办的“西瓜王”评比大赛上,累计获奖52人次。因盛产“西瓜大王”而闻名遐迩的刘光举屯被誉为“西瓜王屯”,北安乡也被誉为“瓜王之乡”。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参展的兰西县巨型西瓜种植品种主要有早花、蜜宝、新红宝等品种,20世纪60-80年代分别采用一垄一珠双蔓、一垄双株单蔓、单株双蔓等栽培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引进地膜覆盖技术,西瓜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兰西县主要瓜菜品种、。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致富经》对兰西西瓜产业进行7分钟报道。各级政府也都十分重视西瓜产业的发展,纷纷注册了“榆林”牌、“临江”牌、“康荣牌”西瓜,并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榆林镇、康荣乡瓜菜批发市场、北安乡西瓜批发市场、有效促进西瓜产品的销售。每年到兰西参观和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拉动当地和全国其他省市西瓜产业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西瓜之乡”。产品销往北京、内蒙、大连、辽宁、哈市等,成为当地一大产业。

地域范围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西瓜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5°42′10″-126°38′10″,北纬46°02′05″-46°38′20″。包括临江镇、北安乡、兰西镇、榆林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远大乡、长岗乡、兰河乡、燎原乡十一个乡镇,保护区北接青冈县和望奎县,西临安达市、肇东市,南面、东南面与呼兰区接壤,东北面与北林区相临。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平原地貌,海拔122—206.8米。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对农作物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好,使农作物质量好,形成了兰西西瓜生产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兰西西瓜保护区范围内耕地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主,pH值在7-7.5之间,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45左右。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农用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三废”污染。

(2)水文情况:境内有泥河水库,蓄水量7000万立米,呼兰河年过境水33.18亿立方米。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在兴建了一大批灌溉、防洪、治涝工程,基本形成了引水、蓄水、提水工程体系。现有小水库8座,塘坝34座,蓄水池340个,抗旱井800眼,中井4500眼,防洪堤110公里,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1.32亿立方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工业排水污染,有利于西瓜生长发育。

(3)气候情况:兰西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9℃,年≥10℃活动积温为2711℃,能满足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45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738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2天,特别适合西瓜的生长。

(4)人文历史情况:兰西县在秦汉时期属夫馀地,先后受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隋唐时期归黑水靺鞨、黑水都督府管辖。辽时期属完颜部,归东京道管辖。金时期归上京会宁府管辖。元时期为索伦部的游牧区,归肇州屯田万户府管辖。明永乐七年(1409年)隶属于奴儿干都司兀者右卫所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归呼兰城守尉(清光绪五年改清副都统)管辖。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设置兰西县,治双庙子,因县址位于呼兰河西岸而得名,归呼兰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隶属黑龙江绥兰道。

西瓜又称寒瓜,原产于非洲,经古代苏丹和古埃及栽培后,传播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并在罗马帝国范围内普及。大约在隋唐时期,西瓜经伊拉克、伊朗、阿富汁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由契丹从回纥引种,金国又从契丹引种,最后在南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金上京地区是中国西瓜的故乡,兰西早在1115年就开始食用西瓜,但因其原属游牧区,有西瓜的种植应开始于1861年清政府放禁以后,大量关内移民入住垦荒,距今有150多年历史,民国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西瓜在兰西普遍种植,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栽种的品种多为农家品种以台湾西瓜和日本大和西瓜为最多,采用大垄单行稀植栽培。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种植品种主要有早花、蜜宝、新红宝等品种,60-80年代分别采用一垄一珠双蔓、一垄双株单蔓、单株双蔓等栽培技术。80年代后引进地膜覆盖技术,西瓜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成为兰西县主要瓜菜品种,是兰西县。兰西西瓜积聚了我县几代种瓜人的勤劳智慧,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以其产自寒地黑土、绿色的栽培方式,造就的品质好、口味甜、含糖量高,个头大、皮薄耐贮耐运的兰西西瓜特征。90年代以来研究出高产栽培技术,参赛的西瓜多次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摘金夺银,1998年参赛的兰西西瓜被前国务院副总理冠以“西瓜之冠”的美誉。具有西瓜良种自繁能力,良种销售范围广,适应性强,如志国一号到十号、志国美冠、抗病神雷、双抗大地雷、百臣大地雷等优良品种适应性很强,西瓜种子畅销,拉动了各地西瓜产业的发展。助农增收效果显著。栽培技术水平高,涌现出好多种瓜能手,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全省劳动模范等奖励。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西瓜大王的美誉。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致富经》对兰西西瓜产业进行7分钟报道。各级政府也都十分重视西瓜产业的发展,纷纷注册了“榆林”牌、“临江”牌、“康荣牌”西瓜,并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榆林镇、康荣乡瓜菜批发市场、北安乡西瓜批发市场、有效促进西瓜产品的销售。每年来兰西参观和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拉动当地和全国其他省市西瓜产业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西瓜之乡”。我县西瓜品牌有产品销往北京、内蒙、大连、辽宁、哈市等,成为当地一大产业。

七. 河北省 邢台 临西县 临西芦笋

临西芦笋是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的。临西县已有十多年种植芦笋的历史和经验,种植技术成熟,生产的芦笋营养积累多,纤维较细,色度好,质量好,市场十分畅销。

临西县地处河北黑龙港流域,气候少雨,光照充足,河流故道冲击性土地多,面积大,适宜芦笋的生长,发展潜力很大。临西县已有十多年种植芦笋的历史和经验,种植技术成熟,生产的芦笋营养积累多,纤维较细,色度好,质量好,市场十分畅销。

近年,临西县把种植芦笋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支持和鼓励发展芦笋产业。县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帮助农民引进美国杂交一代优质、高产芦笋新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并在下卜寺乡东留善堌设有育苗基地和无公害芦笋种植示范基地,使全县芦笋种植业迅速发展。不少地方芦笋亩产过千斤,亩均收入3500元以上。农民种芦笋尝到了甜头,积极性很高。目前,临西县芦笋种植面积达到10500亩,年产量5200吨;与临西相邻的威县、广宗县、邱县种植面积已达7600亩,年产量3500多吨,初步形成了以临西县为中心的芦笋集中产地和市场。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蒸禾虫

蒸禾虫

阳西依山傍海,河流遍布,浅海河涌很多,是禾虫生长的极佳场所。每年五、八月,近海的围田、河涌在天气变化异常的情况下,会出现大量的禾虫。禾虫状似娱蚣,通体变换着红、黄、青、蓝、紫等颜色,十分鲜明。捉禾虫只需用竹器往水上捞,有时一人可捞四五桶。禾虫的营养价值极高,配上鸡蛋瘦肉,姜葱油盐,是一道上好的肉菜。

捞禾虫要把握时间,要选择红云细雨时节,禾虫出现时河涌中铺天盖地,但转霎即逝,要有经验的庄稼人才能把握。同时禾虫存在多种烹调法,各人测各人口味。现禾虫已普遍成为酒楼中的席上珍,一般人已难吃到。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玉荷包荔枝

玉荷包荔枝在阳西县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阳西县上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挂果累累。该品种叶小,淡绿色(为现有栽培品种中叶子最小,叶色最淡的一个品种),窄形,先端稍尖,两侧叶缘上卷,中脉凹陷;果实圆正,略呈心型,果皮红色,龟裂片凸起,裂片锋钝,裂沟白色,间少许绿或蜡黄,果肩明显突起,有双肩和单肩两种,果皮腹部有明显的腹沟,外果皮厚,少裂果,耐贮运;剥开果皮果肉乳白半透明,干爽洁手,肉厚、坚实,入口质脆清甜,微香,口感好,风味佳。该品种果型大,肉厚核小,单果重25—34克,可食率73.7%,果肉营养丰富,糖酸比例合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20%,总糖含量16.4%,其中还原糖含量12.46%,柠檬酸0.07—0.1%,每100克含维生素C50.2毫克,固酸比为159.2∶1,为岭南荔枝之上品。该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1年在北京全国农展会上被评为名优品种。

十.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高原梨

高原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沪西高原梨是泸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目前已建成高原梨基地5万亩,已挂果2.5万亩;同品种比北方提早成熟40天,比日本提早成熟2.5个月。年产量达6000吨,预计2006年全县优质梨总产量可达12000吨,到2010年,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年产量(商品量)达10万吨以上。

泸西高原梨是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的甘露,是云南水果中的精品。无污染、无公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肉质脆嫩润口,味甜微香,汁多化渣,风味极为优美,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是亲朋好友间馈赠的佳品。

泸西高原梨从引入的80余个国内外良种中,筛选确定了适宜泸西栽培的高原梨系列,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发展,规模达到七万亩。有90.92年两次获《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99年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5年再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的雪花梨; 90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的金花梨;97年在庐山召开的南方早熟梨评选会上获第一名的早酥梨;2004年获全国优质早熟梨奖的早白蜜。2008年泸西高原梨又获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泸西优质梨“发展规模化、布局科学化、定植规范化、品种良种化”。

泸西高原梨不仅成熟期早于原产地一个月左右,品质好于原产地,而且有便捷的交通、通讯和优惠的政策,我们真诚的希望,社会各届人士参与到我县优质梨产业的培植中来,将泸西高原梨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泸西优质梨(水果)的发展按照打造观光果树长廊的构想进行设计,规划形成“三线三片区”。 2010年泸西水果面积12万亩,优质梨面积7.4万亩,优质桃面积3万亩,其他水果面积1.6万亩。全县优质梨挂果面积4.5万亩,产量50000吨,产值达10000万元。水果总产量80000吨,总产值14000万元。目前,弥泸师公路线观光果树长廊已经基本形成。“三片区”也初步形成。

陇西十大特产排名甘肃陇西县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