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土特产 山丹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2 13:21:20

一.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油泡泡

油泡泡

河西各地均有制做,而山丹的与众不同,因为里面搀了煮熟的黄参。将面粉由沸水烫成硬糊状,再搀进煮熟切碎的黄参(一种野生植物,装如人参,营养丰富,其味甘甜),然后用筷子将其一团一团夹入沸腾的油锅煎炸,呈金黄色时,即可捞而食之。油泡泡酥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当地美食之一。

二.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马

是著名的山丹马产地。

三.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延安睁眼辣子

制作方法:“睁眼辣子”,是由小红辣椒,切碎带籽,加香油、醋等调匀,吃时各自挑到小盘中食用。辣味很厉害,决不亚于四川的红油辣子。

风味特点: 开胃,下饭,去湿气,在延安桌上放在小罐里,又称“辣子罐”,是桌上必备的佐食调味品。

四.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捻珍

捻珍

将快成熟的青稞穗或小麦穗蒸熟,趁热搓揉,簸净芒壳,然后用手摇小磨研磨,成为绿白夹杂、捻连成串的条状物,故名"捻珍"。捻珍放盐巴,加蒜泥,泼上清油葱花。柔而不粘,筋而不硬,味香色鲜,口感颇佳。

五.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发菜

发菜:主产于位奇乡二十里铺村、陈户乡范营村、老军乡及老军乡峡口村

六.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碗托

碗托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碗状,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取出等待凉了以后,切成片壮,可以炒热食用,但是如果凉吃以猪肝等为拌料后味道鲜美可口,很有韧性。

七.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志丹苹果

志丹苹果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志丹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志丹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全县日照充分,平均年日照可达2332.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2%,平均年降水量525mm,综合分析,志丹县各种气候条件除降水接近世界公认优生区指标外,其它都达到了苹果优生区指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效果的显现,降雨量明显增加。

盘点志丹县发展苹果历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该县就开始引进栽植苹果,主要栽植红元帅、黄元帅、秦冠、国光等。到八十年代,全县苹果面积曾一度上升到3万多亩,涌现出了如义正乡狮庄、顺宁镇安兴庄、双河乡李家湾等一批效益较好的果园典型,亩均年收入曾经达到1000-1200元,全县果业收入达千万元。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加之群众认识、栽植品种、管理水平、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多数农户经营效益不高,苹果面积逐年下降,截止2006年底,全县保留苹果面积不足万亩,仅靠群众自发经营管理,苹果产业整体上由盛转衰。仅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果园经过品种改良后,艰难地保留了下来。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优势,所产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经过发展,目前,涌现出了双河乡南洼村、李家湾村、陈庄科村等苹果典型大户,旦八、保安、杏河等乡镇也建成“万亩大乡(镇)”。双河乡南洼村村民邢志岗家有7口人,目前,种植苹果28亩,今年产苹果5万余斤,收入20余万元。同村的朱成平种植20亩,收入15万元。苹果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仅苹果产业一项可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元。近几年志丹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现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幅。

八.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羊肉垫卷子

羊肉垫卷子

山丹自古羊多,羊肉的吃法也比较独特。羊肉垫卷子就是其中之一。焖卷子,以羊羔肉为最佳。将肉切成块,等锅热油香后入内爆炒,约八成熟,佐以调料,加适量水焖炖,再将和好的面擀开,抹油加葱花,卷成二指宽的卷子,切成寸段,下锅继续焖炖,待面熟肉烂,即可进食。由于面肉相互渗透,吃面而喷香,食肉而不腻,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每当贵客登门,当地人常常以此招待客。

九.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张掖油菜籽

山丹军马场及周边的山丹、民乐为张掖油菜主产区,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左右。张掖油菜属矮杆油菜,生长期短、出油率高,油质清澈,香味纯正,为区内主要食用油。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同时,大量销往全国各地。

张掖油菜种植虽有较长历史,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流通的不断加强,油菜生产迅速发展,面积大增,成为产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丹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的山丹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