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送人 酒泉适合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06:58:08

一.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干红葡萄酒

敦煌干红葡萄酒是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的。它采用敦煌本地产的“阳关牌”优质新鲜玫瑰香葡萄汁精心酿制而成,酒液呈宝石红色,澄清透明,酒香怡雅,醇厚绵长。荣获“2000年中国国际酒类饮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金奖。” 隆重推出的品种有:敦煌精品干红葡萄酒、敦煌干红葡萄酒、敦煌红原汁葡萄酒系列。

敦煌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葡萄种植、加工、销售、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地处敦煌市西南65公里的古阳关脚下,原为敦煌阳关葡萄酒厂,1985年建厂,初建规模为100t/年。近几年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已初具500t/年的生产能力。固定资产达到1800万元,厂区面积23334m2,生产车间1060m2,其它建筑设施4356m2。有职工78人,技术管理干部11人。公司现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700亩,贮酒能力达到1000t,年生产能力1000t,以及1500m2的生活区。

敦煌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制度,精心培育产品品牌,使公司的产品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该公司产品质量高,信誉度高,被酒泉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被甘肃省农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所产敦煌干红系列葡萄酒荣获海峡两岸优质产品奖。 酒厂实行“公司+基地”的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基地面积达1.1万亩,有一批的生产技术管理能手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坚强后盾。阳关葡萄酒厂自建葡萄基地700亩,定植品种为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黑比诺、法国蓝等优良酿酒品种,采用先进的葡萄酒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由甘肃省轻工研究所的专家具体指导,为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培植地方财源,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甘肃省 酒泉 瓜州县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瓜州县,古称“瓜州”,瓜州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瓜州由此立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晋《广志》云:“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甘胜如蜜”。“雍正中徒鲁谷庆回族于瓜州皆种佳瓜入贡”。

《前汉书·地理志》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师古曰即春秋左氏传所云允姓之戎居瓜州者也。其地今犹出大瓜,长着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后人附会张骞出使西域故事,传说西汉张骞(?—前114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经嘉峪关至一地,身染重病。后听一郎中之言,食用西瓜,病得痊愈。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取名“瓜州”。

瓜州县在西瓜种植上不断探索引进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积极推广小拱棚早熟西瓜套种蔬菜、棉花的种植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在西湖、瓜州、南岔三乡镇共发展小拱棚西瓜立体套种面积680多亩,西瓜主栽品种全部采用抗枯早冠龙等抗病、早熟、优质品种,种植的西瓜较露地栽培提前20-25天成熟,已于6月中旬全面上市销售,每公斤最高售价达到了2.4元。据测算,每亩地西瓜收益可达3500-4000元,加上棉花、蔬菜等收益,亩综合效益可达5000元以上,比大田西瓜每亩多收入2000元,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瓜州西瓜

地域范围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介于北纬39°52′—41°53′,东经94°45′—97°00′之间。瓜州西瓜种植区包括瓜州县行政区域内的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镇、布隆吉乡、河东乡、三道沟镇、腰站子乡、梁湖乡、广至乡10个乡镇58个行政村。从事西瓜栽培的农户有1.6万户,栽培面积4666.6公顷,年产量24.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果实呈圆形,果皮墨绿,瓤色大红,肉质细脆,汁多味美,含糖量在10%以上,味甜,肉细汁多,含糖高,酥脆爽口。耐储运,无农药残留。无碰压伤、药害、日烧、病虫、伤等缺陷。 2、安全要求:瓜州西瓜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011-2006(无公害食品水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1177-2004《A级绿色食品西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产品按瓜州县西瓜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三.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仿唐驼蹄羹

驼蹄用来制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驼蹄羹的创始人是晋代的陈思王曹植,号称“七宝羹”,一瓯(ōu)值千金,唐代诗人杜甫诗曰“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驼蹄羹是地道的唐菜,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所用珍品,现在的驼蹄羹,是根据历史资料研究仿制的,故名谓仿唐驼蹄羹。菜品味道鲜美,汁浓如乳,入口清香,回味不尽,是敦煌人宴请嘉宾的一道美味佳肴。

烹调方法:炖

味型:咸鲜味

主料:发制好驼掌一只

辅料:香菇30g、冬笋50g、蛋清2个、水淀粉20g

调料:盐5g、味精3g、酱油2g、胡椒3g、高汤1000g

制作工艺:

1、将驼蹄用高汤、料酒煨制至软烂,切成米粒状备用。

2、将香菇、冬笋,同切米粒状。

3、驼蹄加入高汤、香菇、冬笋,大火烧开调味,淋入水淀粉,滑入蛋清,烩制成羹,淋上香油,装盆即成。

风味特点:汤色红润,口味鲜香微辣。补中益气,强筋健骨。

操作关键:

驼掌要加工干净,去除异味。

四. 甘肃省 酒泉 金塔县 金塔大头鱼

 产自鸳鸯池水库的鳕鱼又叫鸳鸯大头鱼。大头鱼的身体呈浑圆纺锤形,无鳞,背部棕灰而腹部银白,头大嘴阔。大头鱼以野生为主,繁殖较快,但生产缓慢,成鱼一般体重在0.5公斤左右。大头鱼的食用方法很多,现多以煎炸为主。大头鱼要趁热食用,方能品尝到外脆内酥、鲜嫩可口的美味。大头鱼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久负盛名,历来被视为酒宴上的佳肴,备受人们喜爱。.鳕鱼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肉味甘美;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五.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大漠风沙鸡

“大漠风沙鸡”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道创新菜,因成品鸡肉表面好像有一层基色的沙子,所以称之为大漠风沙鸡。

烹调方法:炸

味型:咸鲜微辣

主料:约3.5斤左右的土鸡1只

辅料:蒜茸、面包糠、青红椒沫

调料:盐、味精、鸡精

制作工艺:

1、用本地散养土鸡,3.5斤左右,小火卤制2小时左右。

2、将卤制好的土鸡取出风干2小时,挂脆皮水,入油锅炸至金黄酥脆,改刀装盘。

3、撒金沙(金沙料:蒜沫炸至金黄,配青椒沫、红椒沫,加适量孜然粉)即可。

风味特点:

色泽金黄、入口松香,口味别致、酥脆

操作关键:

1、杀鸡的时候一定要把鸡血放干净,将鸡皮用热水烫一下能让鸡皮更脆。

2、整鸡切块装型。

六. 甘肃省 酒泉 玉门市 玉门砚台石

清泉乡:盛产砚台石、磨刀石。

七. 甘肃省 酒泉 金塔县 金塔甘草

 金塔县甘草资源丰富,从鸳鸯池畔到黑河两岸,从荒滩野岭到田间路旁,都有大面积的甘草生长,也可以人工大面积种植。前来金塔收购甘草者络绎不绝,其主要原因是金塔甘草品质好、产量高。其品质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

    甘草是珍贵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它可缓中补虚、润肺解毒、补脾和胃、止咳祛痰、调和诸药,中医号称"百药之王"。甘草是豆科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根及根状茎。甘草也是工业原料。常作为甜味素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卷烟、饮料等工业,也可作为纺织印染业中的添料。

    由于金塔地表干旱,土质松软,昼夜温差大,很适宜甘草的人工种植和自然生植,为世界最佳甘草产区之一。金塔甘草的主要品种为乌拉尔甘草等,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戈壁荒漠地带。人工种植和自然生植总面积及年生产收购量不断上升,甘草生产前景广阔。

八. 甘肃省 酒泉 金塔县 清炖黑河鱼

原料:黑河草鱼500克(其他鱼也可以)。

    辅料:葱、姜、蒜、精盐、醋、料酒、食用油,当地独特的水质。

    特点:此菜鱼肉洁白,质地软嫩,汤味鲜美,极具地方风味。


九.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在整个烫面、揉搓、包馅、炸制过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适,又要求油温适宜和火候恰当。这样才能膨松起泡,形成表层脆酥似飞絮,内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来酥松香甜,是中外游客首选的风味食品。( 敦煌)

十. 甘肃省 酒泉 金塔县 风味蒸粉

主料:金塔蒸粉

    配料:盐、味精、老醋、辣椒油

    特点:蒸粉软糯适口,酸辣味突出。


酒泉特产必买清单酒泉特产有哪些值得送礼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