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特产 蓬安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8 09:26:50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蓬安县 豌豆饼

豌豆饼,豆食,特点:咸鲜香脆,色泽金黄。烹制法:炸。

豌豆用白矾水涨发,大米磨制米浆。豌豆用清水冲漂,去矾味,合入米浆中,下食盐、小苏打适量,舀入特制的圆扁形铁模中,下菜油锅用中火炸熟即成。

操作要领:豌豆一定用矾水涨发。

二. 四川省 自贡市 贡井区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四川居家过日子,家家都有几个泡菜坛子。或装酱,或装咸菜,更多的,则是用来泡菜。

泡菜,又叫泡酸菜。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

四川泡菜,比较讲究。分:泡调料菜,泡下饭菜,泡滚水菜。象泡红辣椒、嫩姜、大蒜等一般多用作做菜的调料,就为调料菜;象泡青菜、萝卜、葱头等时令蔬菜一般多用作下饭的小菜,就为下饭菜。有的下饭菜不宜泡久了,象泡萝卜皮、萝卜颗颗、莴笋条条,只需赶急泡一下,图个生脆赶口,多为腌一夜即可。这种泡菜,人们通常叫它为“滚水菜”。泡滚水菜,泡盐水越宽绰越好,才赶急。于是,为了使用起来方便,人们习惯将几者分开泡,所以,一般人家,会有几个泡菜坛子。

地域范围

四川泡菜产于四川省辖区内的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内江市、乐山市、绵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眉山市、资阳市、巴中市、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21个市(州)。地理坐标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海拔220-2000米。四川泡菜保护面积2000万公顷,包括144个县(区):成都市锦江区、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成华区、成都市高新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市新都区、成都市温江区 、金堂县、彭州市、郫县、双流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自贡市沿滩区、自贡市大安区、自贡市贡井区、富顺县、荣县、攀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仁和区、攀枝花市西区、盐边县、米易县、泸州市江阳区、泸州市纳溪区、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古蔺县、叙永县、德阳市旌阳区、中江县、广汉市 、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内江市中区、内江市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中区、乐山市沙湾区、乐山市五通桥区、乐山市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县、马边县、峨眉山市、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市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安县、梓潼县、北川县、江油市、遂宁市船山区、遂宁市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广元利州区、广元市元坝区、广元市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青川县、剑阁县、南充市高坪区、南充市嘉陵区、南充市顺庆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阆中市、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莲县、珙县、屏山县 、兴文县、广安市广安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县、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简阳市、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平昌县、南江县、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 、宝兴县、荥经县、芦山县、汶川县、理县、泸定县、西昌市、美姑县、昭觉县、会东县、会理县、越西县、德昌县、冕宁县、盐源县。年产泡菜600万吨。

三.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国大米

奉国大米因产自阆中市老观山区(古代奉国县)而得名。该区山青水秀,生态条件良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稻米以粒大、饱满、色泽好、口感佳而成为历代宫廷贡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曾出口欧美及东南亚,近年又获得多项殊荣,如西博会"金奖"、"南充知名品牌"、"民为天放心食品"、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等等,产品呈供不应求之势。

四.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莺宿

莺宿,属青梅类,原产日本。果实短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9.2克;果皮绿色,阳面偶有小块红晕;果肉浅橙黄色,质细密,柔软,汁中多,味酸,具浓香;可溶性固形物6.5%,总酸理4.8%;核较小,果实可食率90.1%,成熟期6月中下旬。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四川小吃

四川小吃

六.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贝母

理塘贝母。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七.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银器

银器为理塘著名的土,银器生产在理塘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银有消毒,去毒去风湿的作用,而且经常用银制品喝水或茶有养胃之说。自古民间银就有辟邪之说。

康熙二十一年(1662年)云南鹤庆府一位段氏的银匠来到理塘,开办了一家银铺专门打制银器,由于段氏聪明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将汉地工艺与藏区特色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融合汉藏的理塘银器,从而享誉藏区,其产品远销不丹尼泊尔等国。

理塘县段氏银铺成立于1995年10月,于2015年7月注册成立了理塘县段氏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历史悠久。20多年来从事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开发与加工销售。公司以手工打造银器而著名。2005年4月由四川民族出版授予“理塘银器”称呼,2007年由甘孜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开发小组、甘孜州中小企业发展局授予甘孜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销售专柜”和“定点销售单位”,2014年8月被理塘县商务局、县经信局、县文化旅游局、县工商局评为“世界高城-特色名店”

八.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舒豆腐产于相如故里蓬安县河舒镇,其余之地虽也有打着“河舒豆腐”牌子的豆腐可吃,但却始终没有当地的豆腐吃起来正宗,地道和巴适。

春赏漫山遍野烂漫桃花,夏观十里荷塘渔舟唱晚,秋游神奇俊秀燕山古寨,古风古韵的河舒小镇更因味道鲜美的豆腐而驰名巴蜀,一年四季近悦远来的游客纷至沓来,一到河舒,第一道靓丽的风景便是沿途巍然屹立路旁的巨幅广告牌了——“天府一绝,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历史悠久。据当地老人回忆,相传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镇上的豆腐酒家更是众多,光有名气的就多达二三十多家,单听豆腐酒家的店名便是一道独特的视觉盛宴:“张大胡子豆腐城”,“张小胡子豆腐庄”,“张文革豆腐店”,“桂花村豆腐庄”“河舒豆腐山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更有无名小店兼营豆腐买卖的,尽管如此,但依旧食客众多,生意兴盛。

去年桃花节,我和家人及亲友步入河舒的一个“桂花村豆腐庄”吃午饭,点菜时,年轻漂亮的服务小姐拿上了菜谱,我一看,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菜谱上光是豆腐一样竟有80几个花样品种:什么烂肉豆腐、麻辣豆腐、鱼香豆腐、雪花豆腐、熊掌豆腐、啤酒豆腐、酸菜豆腐、青椒豆腐、桂花豆腐、糖醋鸡块豆腐,更为奇特的还有我们闻所未闻的口袋豆腐、怀胎豆腐、四喜豆腐、爬丝豆腐、一清二白豆腐,甚至还有凉拌豆腐、水煮豆腐等等。俗话说“当醋不醋,豆腐放醋”,那意思就是说如果烹制豆腐的时候是不可以放醋的,加了醋味道就会不好,但是河舒豆腐却偏偏敢于突破传统似的,居然还有风味独特的“糖醋豆腐”,让人闻之便觉奇特不已。

怀着好奇的心理,我们点了几个有特色的豆腐,尤其是那种“熊掌豆腐”,服务小姐一端上桌来,看上去竟没有一点热气,冷冰冰的样子,仿佛刚刚从冰窖里端出一般,更像一个蒸熟透了的狗熊熊掌一般,躺在雪白的鱼型盘里,金黄鲜嫩,蓬松酥软,让人不敢动箸食用。待到问明店主价钱之后,方知是豆腐制作而成,并非真正的熊掌,一盘只需8元钱。我们这才敢放心食用。我用筷子拈了一片,熊掌豆腐夹在半空中,嫩闪闪地,直抖,但又绵又软,根本不断、不裂。夹入口中一尝,啊,又热又烫,表面冷冰冰,里面热腾腾,居然是1两重天,真是奇特。

“口袋豆腐”更是巧妙,看似普通,并无特别之处,四四方方,像个大大的火柴盒,乍看上去,还以为是油煎的豆腐干呢。夹一块一看,四四方方的豆腐块从侧面往里居然全被掏空,放进嘴里,豆腐“口袋”里,居然全盛装着芳香美味的瘦肉圆子呢,又香又嫩,十分爽口。仔细看看,缝合瘦肉的“豆腐口袋”居然没有一丝缝隙。真是“鬼斧神工”。

不知不觉间,一大桌的“河舒豆腐”竟已被我们风卷残云,抢了个精光了!结帐买单之时,姓周的店主又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他家从1986年开始才开始经营的豆腐山庄,尤其是相如故里开发“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以来,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纷至沓来,他家每天仅仅磨制豆腐需要的黄豆就要400多斤左右,而且还有南充、重庆、成都等地的酒楼提前几天前来订货。自家经营的豆腐山庄每天至少都要卖出一两千块钱的豆腐才够。

姓周的店主还认真地告诉我们,河舒镇像他这样的几十家的豆腐庄,据说每年用于磨制豆腐的黄豆都已达到500吨之巨了,听着店主兴致勃勃地讲述,看着店主溢于言表的幸福和满足,我不仅感慨良久,那过去曾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的小商小铺,现在居然发展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富民产业链了。“改革开放逢盛世,国强民富万户欢”,望着这家豆腐店铺门柱上那鲜红的大对联,我不禁找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最真实而又真诚的答案……

河舒豆腐

四川省蓬安县河舒镇、相如镇、锦屏镇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蓬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河舒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蓬安府函〔2013〕30号

四川省蓬安县地方标准:DB511323/T019-2009《河舒豆腐》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上水大米

“上水大米”产业基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阆中市老观镇。老观镇因其位置独特、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盛产优质大米的基地,所产大米食用糯而香甜,富含多种独有的营养成份。曾多次作为宫廷御用产品,在西博会上获得过“金奖”,2013年成功成为中国名优特新农产品。

为顺应市场发展及丰富老观古镇旅游产品,镇农业中心还在农业局指导下于2009年成立上水大米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全镇农业水稻生产。从2012年起在玉龙村建立基地,合作社社员达1000余户,进行有机大米标准化生产,目前成功通过“有机转换认证”,有望于2015年成功取得“有机认证证书”。

目前“上水大米”已在网上销售,入驻超市6家,开设专营店1家,直营店1家,已远销广东、上海、成都等地,深受客户青睐,特别是有机大米,最高卖达56元/公斤,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500余元。产品供不应求。

十.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福德酥肉

川北农村,民风淳朴,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皆来祝贺。主人家便要大摆宴席,款待众宾,颜色金黄,味道鲜美,酥软滑腻的酥肉最为吸引食客的眼球,那是席间的重头戏,是压卷之作,一般要最后才会放在掌盘里端上桌来,很是好吃。

酥肉是一道流行民间的大众菜,几乎人人爱吃,但真正有特色的酥肉却又并不多见,在流行川北城市或者山乡的酥肉之中,尤以蓬安福德镇的“福德酥肉”最有名气。

厨师做“福德酥肉”十分讲究:第一步是先要将猪肉仔仔细细反复地刮洗干净,一般选择的是猪的硬肋肉,五花肉也可以,用菜刀把肉切成麻将般大小的六角形肉块,放进开水锅里稍微煮上4-5分钟后起锅取出。接下来就可以将瘦猪肉和片下的碎肉用刀剁成细末,加上葱、蒜泥、料酒、味精、食盐、芡粉,大多都用红苕芡粉,掺进少许凉水,用筷子反复搅拌,然后用勺一勺一勺舀出放进热油锅里炸,炸得金黄酥软时起锅,放进筲箕里散热。第三道工序便是将刚才已经加工好的菱形肉皮放在菜磴之上,抹上一层鸡蛋糊,放上肉馅,平放菜刀轻轻排斩,然后才放进油锅内慢煎,用文火慢慢焖烂,然后再将酥肉放进碗内,嵌进菱形熟肉块,上笼蒸酥,蒸酥之后,揭开笼盖,扣上一个大碗,反转过来,金黄滑腻的酥肉在上,菱形肉块藏在下面,当然用红苕块蒸熟了做碗底料的酥肉也较常见。那蒸熟的红苕又耙又软,粉嘟嘟的,软绵绵的,香喷喷的,吃起来余味无穷,回味绵软,令人心旷神怡,更是巴适!

蒸好的酥肉取出竹制的蒸笼,香气缭绕,芳香扑鼻,看上去就像一个圆圆的蒙古包一般。技艺高超厨师还会别出心裁地在酥肉的“蒙古包”顶上覆盖上薄薄的一层糯米粥,浇上料酒,撒上几粒葱花,端上桌来,还先要用打火机点燃,等那绿莹莹的火焰燃过之后,才能举箸食用。那薄薄的糯米粥吃起来热气腾腾,芳香糯软,还有淡淡的酒香,沁人心脾。那酥软的硬肋肉早已蒸得又耙又软,不肥不腻;那金黄的红苕芡粉蒸酥肉造型别致,滑腻酥软,光滑鲜香,咸中带甜,入口化渣,味道鲜美,余味无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酥肉的原料方便易找,制作起来简单实惠。红苕打底,芡粉为媒,红苕防癌抗癌,养颜美容。农家自宰自食的生猪肉,天然生态无公害,蒸耙的硬肋肉彪肥肉美,五花肉不肥不腻。做成的酥肉滑腻酥软,便于消化,常吃如此正宗地道的美味佳肴,自然是有形无形之中起到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良好功效,无怪乎在蓬安的山乡僻野农家高寿老人比比皆是。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食”!人杰地灵的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古老而厚重的山水人文,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一方美丽而富饶的土地,融合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相如故里人的睿智,青山绿水交映,风景名胜遍布。走进这一方神奇的山水,欣赏着无边的美景,品尝着无尽的美食,近悦远来的朋友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道呵:蓬安山水美如画,福德酥肉真巴适!
蓬安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蓬安十大特产是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