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平坝土特产 贵州安顺平坝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4 21:55:31

一.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酸菜饵块粑

制作方法:煮。酸菜切成细节,饵块粑切成0.5厘米宽、5厘米长的条,锅内烧沸水,将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钟,加入猪油、盐、味精、姜沫,然后放入饵块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搅匀稍煮,撒上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汤酸味鲜,清香绵软。 技术要领:最好选用兴仁饵块粑。( 安顺)

二.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旧州山药

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植物,原为野生,根茎直立,园柱状,肉质肥厚,长度可达1米,直径为2——7厘米,旧州人民经多年实践将其变为主要载培的农作物,使之变成今天餐桌上的道菜,据《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记载:其性平、味甘、且有补脾补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其性不寒不热,作用缓和,既能补气,又可滋阴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是健脾补胃,性质平和的保健药物,以15——30克煎汤内服,用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虎喘咳,肾虚遗精,尿频之症。《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益寿延年。

现代研究证实,山药含多已胺、山药碱、槭素2、胆甾醇、菜油甾醇、B—谷甾醇,另含游离氨基酸、淀粉、鞣质、粘液质、糖蛋白、多酚氧化酶及多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它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水浸液的体外实验表明:山药具有促进干扰素生成和增加T淋巴细数量的作用,进而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可升高肿瘤细胞CAMP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一定搞癌功效。有助于搞老健身、驻颜益寿。

三. 贵州省 安顺 镇宁县 花江炒粉

花江炒粉是用本地生产的米粉片,切细成丝,如筷子粗细的扁形粉条,用猪油、瘦肉、筒筒辣子再加上葱、蒜、番茄、味精等猛火炒成。抬上桌时不用碗装,却用盘盛。色鲜味美,入口经嚼,咸辣适度,非常可口。这种食物在花江、关索、永宁等镇的饭馆中均有,是其他地方未闻难见的独特风味小吃。

这种炒粉,是在磨蒸米浆时原料配制有方。花江、关索一带掌握了这种传统的诀窍,所以粉片粉丝的筋丝特好,能经水煮油炒而不断成小节。这种粉片粉丝,可以凉拌而食,味亦极美。

四.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紫云三宝

紫云三宝

紫云三宝(天麻、杜仲、灵芝):杜仲:能入肝补肾,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治肾虚腰痛,久服,轻身耐老。野生杜仲更是宝中之宝。该产品已经进入贵州省农特精品展位。

五.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化处荞凉粉皮

化处荞凉粉皮是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的。化处荞凉粉皮使用前用温水浸泡5至10分钟,可根据个人口味凉拌、煲汤或辣炒,吃法不同,风格各异,油炸不用浸泡。

荞凉粉皮是化处镇的土,只有化处新寨村能生产。该村懂荞凉粉皮加工技术的姑娘出嫁到其他村,想以这门手艺为生,用同样的技艺同样的荞,却做不出新寨荞凉粉皮那么可口的滋味,甚至连基本的形状都做不成。当地人一般都认为是因为水质,但没有经过科学的考证,或许是因为阳光,或许是因为空气,无法定论。但新寨荞凉粉皮的确勾人食欲,或凉拌或煮汤,都有其独特的味道。该荞凉粉皮含有对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组氨酸和精氨酸,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磷、镁、铁、钾、钙、钠,其味甘性凉,可开胃宽肠,下气消积。对人体有极大的保健作用,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

新寨荞凉粉皮究竟是何人发明?它的制作工艺从何而来,没有文字记载。有说是朱元璋调北征南时屯堡人带来的技艺,可是在那些屯堡人密集的地方,为什么又没有这门技艺呢?有说是化处新寨村某某祖先的祖传秘方,可是荞凉粉皮的制作似乎又没什么秘密可言了:将优质荞麦粉碎后,加水加热通过不断的揉搓提起荞麦粉液,将之煮熟后稍作冷却,通过特制的工具进行切割凉干而成。当然这其中也还有火候的掌握等诸多诀窍,但终究不是“秘方”。

关于荞凉粉皮的来历,新寨村人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在化新村西面0.6公里处,有一个废弃的村庄,当地人称“苗王庄”,说是当初苗王居住的地方。实际上,当地人所说的“苗王”,是贵州最古老的彝族支系之二呗勒阿德居住的地方,1981年和80年代末,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考证“苗王庄”傍边的“反字岩”的时候,都曾对“苗王庄”作过考证,“苗王庄”确切地说应该叫住“彝王庄”。据新寨村的老人们说,当初苗王(也即彝王)很好色、霸道,但凡附近村寨新娶的媳妇,前三夜都必须陪他。后来吴王(吴三桂)挺进贵州,来到化处镇,追杀彝王,彝王便带着他的族人仓皇逃窜。其中给他做饭的一个厨子因为受伤不能走,躲在路边的荆棘丛中。后被新寨村一个姓孙的老人救下来,养好伤后,彝族老人为了感谢孙姓老人,便把制作荞凉粉皮的技艺传给了他,并告诉他说这是彝王最喜欢的一道膳食,是他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研究制作出来的。彝族老人告诉孙姓老人这些后,便悄悄地离开了。由于当时当地人都痛恨彝王,所以孙姓老人不敢把这件事公布出来,只是悄悄地把门手艺和手艺的来龙去脉传给儿孙,直到人们都淡忘彝王后,这件事才被公开。

如今的化处新寨村,孙姓人家依旧是大姓,并且是制作荞凉粉皮的主要力量 。而四方山上的“反字岩”,至今犹存,引来了很多学者、专家、媒体的青睐,四方山下古老的苗王庄,其残存的屋基依旧在杂草丛中若隐若现。

六.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牛

关岭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牛:关岭山区农民有喂养优质品种牛的习惯和传统,生态牧草喂养的牛皮厚肉多,口感细腻,鲜嫩味美。关岭牛产自有“天然温室”之称的安顺市关岭县花江,已有近400年历史。此牛因体型适度、寿命长和行动便捷,与陕西秦川牛、山西晋南牛等列为全国“五大名牛”。

地域范围

关岭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的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即关索街道办事处、顶云街道办事处、花江镇、永宁镇、岗乌镇、上关镇、断桥镇、坡贡镇、沙营镇、新浦镇、八德乡、板贵乡和普利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5°33′38"至25°55′32",东经105°22′50"至105°45′22"。养殖规模20万头,年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关岭牛”外貌特征:毛色以黄色居多,深黄有近于红毛者,浅黄中最淡者为草黄;次为褐色与黑色。头中等大小,额宽平,鼻镜宽大,口方平齐,峰型分为高峰型和肉峰型,一般胸较深而略显窄,背腰平直,荐部较宽,尻部多倾斜。四肢肌腱明显,系部强壮,蹄质坚实,前肢正直,后肢略呈外弧。“关岭牛”牛肉感官特征:①色泽:肌肉呈均匀的红色,具有光泽,脂肪呈洁白色或乳黄色;②气味:具有鲜牛肉的特有正常气味;③粘度:表面微干或有风干膜,触摸时不黏手;④弹性:指压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复。2、内在品质指标:关岭牛肉质解冻失水率为5.0~7.5%,挥发性盐基氮为6.0~8.0mg/100g,脂肪为3.0~10.0g/100g,水分为72.0~80.0g/100g,pH值为5.2~6.8,总氨基酸为15.50~24.50g/100g。3、关岭牛养殖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养殖规范和标准生产。产品安全质量应符合《关岭牛生产技术规程规程(草案)》、《关岭牛屠宰操作规程(草案)》、《关岭牛养殖加工技术规范(草案)》。

七. 贵州省 安顺 镇宁县 五彩珍珠汤


原 料:

糯米粉75克,黑糯米粉75克,银耳25克,菠萝25克,红樱桃25克,绿樱桃25克。

馅 料:

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煮。将白、黑两种糯米粉分别用清水和匀揉成白、黑两种面团、搓成与花生米大小的小圆颗粒,菠萝也改刀成花生米大小的粒,银耳折成小朵上笼蒸透。锅中掺水烧开先下糯米圆子,煮浮起来后,再下白糖、菠萝、连汤舀入装有银耳的汤碗中,再入红、绿樱桃即成。

风味特色:

色彩艳丽,甜香软糯,形如珍珠。

技术要领:

糯米圆粒大小要均匀,甜度要适中。

八.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桔梗

关岭桔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岭桔梗

贵州省关岭县为打造“黔药桔梗之乡”,建成了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中药材(桔梗)种植基地7个,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中药材(桔梗)种子种苗基地2个。桔梗覆盖了全县普利、岗乌等地,面积达3.2万亩。

据介绍,该县实现以桔梗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7万亩,其中5000亩以上基地连片桔梗规范化种植基地1个,300亩以上的桔梗种子种苗基地2个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岭桔梗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办事处、顶云街道办事处、花江镇、永宁镇、岗乌镇、上关镇、沙营镇、八德乡、普利乡等9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九.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普定高脚鸡

普定高脚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或分布):主要分布于贵州省普定县坪上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硝硐、岩上等村。

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

数 量:2002年存栏100只。

主要特性:属中型肉用鸡种。公鸡全身羽毛红黄色,腹、翅羽黑色,尾羽墨绿色而带有光泽;多为单冠,间有玫瑰冠,虹彩橘黄色。母鸡羽毛多为麻黄色和黑褐色,多为单冠平头,少数为玫瑰冠,部分鸡有胡须。公鸡胫长13.1cm,母鸡10.7cm。喙、胫、爪多为黑色。成年鸡体重:公2400克,母19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1%,母78.6%;全净膛,公70.9%,母66.0%。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50~60个,蛋重48克,蛋壳呈浅褐色。

普定高脚鸡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现辖行政区域。

《普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普定高脚鸡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普府函〔2016〕31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普定高脚鸡》(草案)

十.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 支柱特产安顺普定县十大特产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