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白江有哪些特产 成都青白江哪里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8:54:44

一.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川乌

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 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 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商品一般分川乌和川乌片两种。主 要药用及中毒成分为双酯类生物咸,药用一般须经过炮制。( 江油)

二. 四川省 甘孜 白玉 白玉虫草

白玉县以盛产冬虫夏草而出名。

白玉县,是西南高山原始林区唯一保持完整的地带,在海拔3300米至3500米的热加乡阿仁沟有面积212公顷、蓄积量达23150立方米的一片原始密枝园柏纯林,是目前已发现的一些珍稀植物物种的最高分布线,目前发现的野生动植物药材有640余种,也是一座天然的食用菌“王国”,虫草、松茸、草原白菌、羊肚菌、猴头菌、灵芝菌及各种香菇、木耳等,尤其是虫草不仅品质佳而且产量多。

三. 四川省 德阳 旌阳区 四川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成都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麻婆豆腐是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青白江 龙王贡韭

龙王贡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王贡韭”产于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行政区划包括:双埝村、牟池塔村、梁湾村、清平村、红树村、青光村、三方村、清洁村、天平堰村和龙王社区,共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产地位于东经104°15′00″—104°18′45″,北纬30°45′00″—30°47′30″之间,介于海拔482到498米之间,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其种植史可追溯至清朝初年,因其“色润干爽,肉嫩细滑,味香浓郁”等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咸丰皇帝食后赞不绝口,指定龙王的韭黄作为宫廷贡菜,由此龙王韭黄享有“贡韭”的美誉。

龙王贡韭色泽鹅黄,干爽鲜嫩,外形饱满丰润,润泽光亮,富有弹性,呈现坚挺脆嫩状态,无萎焉、无疲软、无枯萎黄叶、无伤痕、无病虫害、无烂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境内为低山、浅丘、平原三种地貌,以平原浅丘为主,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产地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能排能灌,土壤90%为壤土或粘壤土,是龙王贡韭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全国大多数地区韭黄适宜生长土壤为沙土)。

(2)水文情况:境内有清白江、毗河、西江河三大河流,水库星罗棋布,总库容达80万立方米,农田得到自流灌溉。地下水蓄量充沛,水质为软水,常年水温维持在16℃左右,无色、无臭、无味。水利设施、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龙王贡韭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候情况:龙王贡韭产地属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2℃,最热月平均气温25.6℃(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4℃(1月),年积温5932℃,全年无霜期273~279天,年平均降雨量925.4mm,年平均日照1239.1小时,相对湿度82.6%,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龙王贡韭多在春秋两季播种。

(4)人文历史情况:龙王贡韭系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镇生产的独特品种—韭黄,因其“鞘短叶长、干爽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独特品质,清咸丰年被选作贡品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菜品,咸丰皇帝食后赞不绝口,被指定为宫廷贡菜,美其名曰“龙王贡韭”。诗曰“龙王贡韭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龙王镇的韭黄种植史可追溯至清朝初年,《广志》曰:“弱韭长一尺,出蜀汉”。民间百姓也流传着不少赞誉龙王贡韭的诗句:“韭菜极品在龙王,羊脂凝雪碧玉裳。入口滑嫩不胜嚼,年宵必登雅俗堂”,“贡韭缘何载誉多,沸汤翻滚不沉没。出水芽黄色未改,滋身健体传金科”,“一厢沟垄筑深闺,黄垄孕就美人胚。玉体成长黄帝爱,龙王韭黄留丰碑”。可见龙王贡韭的口碑!

因其独特品质,龙王贡韭深受消费者喜爱,并荣获首届成都市(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2007年“四川魅力农品三十强”称号。2008年底龙堰牌

龙王贡韭进入第二届“四川名牌农产品”候选名单。2008年11月由0四川省委农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的“为天府农业喝彩”——四川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巡礼大型纪念活动中,龙王贡韭进入“天府十宝”候选名单并在公众投票中名列第三名。近年来随着成都统筹城乡实验区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之路,以特色打市场,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架构,实行统一规划土地,统一采购化肥农药,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商标和条形码,统一包装和品牌宣传,统一在批发市场和大型商业超市建直销网点的“六统一”运作模式,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龙王镇在加大科技投入和保持地方品种二五叶的同时,与河南平顶山韭黄研究所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了平韭4号,平丰6号,平丰8号,赛松4个新品种,通过种植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效的适合龙王镇种植的韭黄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青白江区已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龙王贡韭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畅销四川、重庆、陕西、湖北、上海等多个省市,销售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正在规划形成1440公顷的龙王贡韭特色产业带和发展韭黄宴以拉长龙王贡韭的产业链。

地域范围

龙王贡韭产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发源于岷江的毗河以南,龙泉山脉浅丘地带,毗邻龙泉驿区、新都区。龙王贡韭产地位于东经104°15′00″-104°18′45″,北纬30°45′00″-30°47′30″之间,介于海拔482到498米之间,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地域范围包括青成都市白江区龙王镇的双埝村、牟池塔村、梁湾村、清平村、红树村、青光村、三方村、清洁村、天平堰村和龙王社区,共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五. 四川省 甘孜州 新龙县 四川麝香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

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主产区可分为甘孜、凉山、乐山市、雅安、宜宾市、泸州等川西、川南区、阿坝、绵阳市、广元市、德阳、成都川西、川北区、万县、南充、酉阳、重庆川东、川北区。以川西二区产量较大,通常甘孜占50%,阿坝占25%,凉山占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1.2吨,常年产量0.5吨。野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平均捕杀160头麝。麝香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56年四川将大巴山划为自然保护区,实行禁猎。1958年在马尔康县、米亚罗、南川建立人工养麝场,开展野生变家养的试验。1962年国家将麝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实行护、养、猎并举的狩猎方针。1980年四川作出五年内禁猎麝取香的规定。1982年在都江堰市建立四川养麝场,1983年在养麝场建立四川养麝研究所。商品按加工程度分毛壳麝香、麝香仁。带囊壳为毛壳麝香,以饱满、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除去囊壳称麝香仁,以当门子多、质润柔、香气浓烈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麝香酮。

六. 四川省 巴中市 四川芦笋

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食用芦笋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因为它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对抗癌和抑癌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芦笋制品也开始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我市已有种植芦笋10多年的历史,不断积累了种植经验,最近已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芦笋1万亩,规划三年建成年产芦笋5万吨的全国第二大芦笋基地。政府已将此项目更为巴中市支柱产业,配备了领导力量亲自抓。

七.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烘肘

烘肘

清康熙年间,自流井盐业兴饮食兴,沱江水码头富顺县牛佛镇的厨师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碗碗烘肘”造型美观,色泽鲜嫩,味美香甜,食之火巴而不烂,肥而不腻。

八.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肉牛

肉牛,我市市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九九年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市)。近几年在继续抓好重点乡的基础上,建设了15个商品牛生产基地乡,大力开展秸秆养畜、种植优质牧草和草山草坡改良,引进良种海福特牛100余头,安格斯15头;同时,建设牛种改良站12个。( 万源)

九. 四川省 成都 青白江 龙抄手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对馄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概是因为包制时要将面皮的两头抄拢,故而得名。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龙抄手”筹建时,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量开店之事,在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四川方言“浓”与“龙”同音),“吉祥”、“兴隆”之意,故名“龙抄手”。

十.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分布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南溪、永川和达县等地。主要特性:四川白鹅属中型绒肉兼用鹅种。全身羽毛洁白,紧凑,喙、胫、蹼橘红色,成年公四川白鹅额部有一个半圆形肉瘤。成年母四川白鹅肉瘤不明显。无咽袋,偶有腹褶。眼睑小,圆形,虹彩蓝灰色。

南溪县南溪镇莲花村处于四川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沿岸,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白鹅生长。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四川省南溪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四川白鹅标准化养殖区、养鹅专业示范村、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南溪县将镇莲花村确定为养鹅专业示范村,现在该村大部分村民从事白鹅养殖;将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作为四川白鹅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全县白鹅产业发展。2009年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50万只,存栏种鹅8.5万只。

青白江必买的特产四川最著名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