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特产方便携带的 古田必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09:19:28

一.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米烧兔

古田米烧兔(腊兔肉)是古田民间年节时特制的佳肴。客人到古田,必定会尝到米烧兔。它色味俱佳,油亮的兔皮呈米黄色,兔肉溢出阵阵米香,让你未食先流涎水。米烧兔制作工艺独特,先在铁锅里放入大米,再用竹架托住宰杀的兔子,烧起微火让锅温慢慢烘干兔肉大部分水份,同时让米香逐渐渗入肉中。烤制成的米烧兔色泽褐红油亮,肉质干结细嫩,其味香甜浓郁。用餐时,将米烧兔切成细块,拌以生姜曲醋蒸煮,酸辣香甜,为下酒名菜。

二.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豆腐仔

豆腐花,古田本地话叫“豆腐仔”,路边摊或者沿街经常有叫卖。

古田“豆腐仔”,叫卖的通常挑着一担木桶,一个桶装着装“豆腐仔”,另一个桶装碗和清水。“豆腐仔”装在一个木桶里,温温的.通常是有客来的时候,就用一个扁圆形的勺子刮几层装在碗里,要吃甜的就加点糖水,薄荷水,吃咸的通常加点酱油稍微搅拌一下,很清爽,是消暑的上佳食品。

三.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宁德竹编

宁德地区各地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以古田、宁德、屏南、寿宁等县(市)为最。古田竹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制作的竹枕在国际万国展览会比赛就获优等奖。1959年古田竹编的花篮、花筐、提盒等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现在的产品有瑰丽花篮、竹蝶、角目提篮、“猫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种。编工精制 典雅美观。产品已在十几个口岸出口,远销欧美亚等地区,深受欢迎。宁德马记竹枕是宁德三大传统竹艺品之一,形成方矩状,柔软富有弹性;并以黑白蔑条拼织出吉祥字画图案,甚为典雅。自问以来,饮誉海内外。寿宁竹编做工精细,工艺精湛。产品有饰物、器皿、人物、动植物等,可作为玩具、生活用具和纪念品。屏南竹编厂生产各种竹编,设计新颖,制作精细,色彩鲜艳,为福建省四大竹编工艺出口厂家之一。

四.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线面

选精白面粉作为主要原料,佐以盐、蒯粉、食油,调匀拌搅,经过手工长达9个小时操作,包括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等7道工序制作而成。面细0.5毫米,长5.5~6米,其特点是:煮时不糊、柔韧滑润、嚼不粘齿、牵丝缕缕。线面清水汤煮熟,要赖高汤调味,佐配鸡、羊、猪肉等而成,如“上排面”、“羊肉面”、“鸡面”、“太平面”等,口味不一。古田人过年、过生日那天,要吃“太平面”。即用线面泡入炖好的羊肉、鸡肉等汤,加上两个鸭蛋。长长的线面象征长寿,鸭蛋象征着太平,故称“太平面”。

五.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草编凉席

福鼎、福安、柘荣等县(市)均有。精选上乘席草,采用传统工艺精制

六.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杉洋麦芽糖

“ 当、当、当……换糖罗,换糖罗,好吃的麦芽糖罗,旧凉鞋,旧塑料桶的换罗……”每次在院子里听到这熟悉的敲锣吆喝声就飞也似地从家里奔出,手里攥着平日里积攒的坏的旧凉鞋(塑料的)、牙膏皮或者是其他塑料制品,就寻声跑去。

一根扁担,两个筐,老爷爷依旧笑眯眯的看着我们这帮馋死猫猫的小p孩,箩筐里簸箕上的糖总是那么的诱人,讨价还价了一翻,老爷爷把打磨的发亮的弯月刀放在麦芽糖边沿上,用小铁锤在刀背上轻轻一敲,切下一小块薄薄的麦芽糖,接着又切下一小块,笑眯眯地用他那黑黑的手递给我,这时眼里只有那白花花的糖块了,哪里还管那黑手。哈哈,0一口,甜甜的,咬一口,酥酥的,含在嘴里,都化了,嘴边早已粘乎乎,牙齿还要碰一碰,太粘了……吃了一块还要吃。

这是我最早关于麦芽糖的记忆了,麦芽糖又称糯米糖,它由小麦和糯米制成,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干净后倒进锅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4小时,直至转化出汁液。滤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吃的时候将糖块加热,再用两根木棒不停的搅,搅至银白色就可以了。

麦芽糖以福建古田杉洋的最有特点,白色的麦芽糖包着炒熟的压成颗粒状的花生,外脆里软,有韧性。为了保持干燥不让糖变软化掉,做好的麦芽糖是搁在炒过的稻谷皮里的。炒过的稻谷皮散发着一股特殊的香味,混着麦芽糖那甜甜的,香香的,黏黏的味道,咬一口,拔丝的同时花生末随着飘落,真是回味无穷。

麦芽糖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对治疗胃功能衰弱与肠滞留等疾病均有疗效。

七.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竹荪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

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食药两用菌,由于它的鲜品色泽雪白、菌裙漂亮、清香袭人,被誉为“真菌皇后”。
竹荪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生产是古田县继银耳、香菇之后的第三开发产品。1981年古田县真菌厂于室内试栽长裙竹荪成功。1989年古田菇农生料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接种后60天即可采菇,每平方米当年收竹荪干品250~350克,单产提高10倍,周期缩短2/3。此项新技术迅速推广福建省内外。古田竹荪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攻关,品种驯化,以及栽培场所的突破,目前古田竹荪在质量、产量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行销世界各地。2000年全县栽培竹荪150万平方米,产量300吨(干品)。竹荪栽培获得多项技术成果,《竹荪林地开放式栽培初探》被收入《中国竹荪驯化栽培大观》一书内。《竹荪畦床套种香菇立体栽培法》通过地区科委组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论文被《富民报》于1990年连载。《油柰园套种竹荪初探》选登于1997年中国食用菌新技术产品交流会的论文集。"古田竹荪"荣获第一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九.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湖滨蜜柚

湖滨蜜柚是从坪山柚选育出的一个新株系,1987-1990年被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漳州市农科所主持的“福建省柚子优良品种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组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柚优良品种,并命名为“湖滨蜜柚”。1986年建立了湖滨蜜柚子母园,进行了品种选育研究,选育出五个优良单株(92-1、92-2、92-3、92-6、92-8),并通过了省、地专家组的鉴定验收。1994年11月参加第三次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评比,荣获优质柚类金杯奖。

湖滨蜜柚树势强壮,一年抽梢3-4次,自花结实,花量大,花期长,二月萌芽,十一月上旬成熟。具有早结丰产,抗病,抗逆性强,耐旱,耐寒等特点,三年始果,五年株产可达60kg,七年高达80kg,亩产可达3360kg。

湖滨蜜柚果叶圆头型,果大,外观美,香味浓,单果重1200-1500g,纵径14.3-17.0cm,横径14.0-16.0cm。果皮黄色,厚1.0-2.2cm,襄瓣13-14瓣,果与襄瓣易剥离,含酸量为0.69%,转化糖10.6%,100ml果汁维生素含量为44.7mg。湖滨蜜柚口感好,肉脆,甜酸适度,果实可耐贮藏至次年4月底。湖滨蜜柚远销广东、上海等省市,是深受老幼喜爱的古田佳果。

湖滨蜜柚原产福建省古田县湖滨乡,为坪山柚与晚白柚杂交的实生芽变。主产古田县,在福建省南平、建瓯、闽清、连江、屏南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树势强健,树冠圆头形,叶片大、椭圆形、略内卷,翼叶中大。果实长卵圆形,果形指数1.01,果基平或一边略耸起,有明显放射沟纹,果顶广平中心微凹,单果重1 200~1500g。果面黄色,具香味,油胞凸出,较粗,皮厚1.4~2.5cm,海绵层白色略带粉红色。瓤瓣13~14瓣,半月形,排列较整齐,果心空。果肉蜡黄色,肉脆化渣,汁偏少,甜酸适口,香味浓郁。每100ml果汁含全糖7.76~7.84g、总酸0.65~0.70g、维生素C37.5~44.7mg,可溶性固形物10.0%~12.0%, 可食率44.21%~61.3%,果汁率27.85%~28.06%,正常种子6.6粒,干瘪种子104粒。品质中上等。果实11月上旬成熟,耐贮藏。早结丰产性强,自花授粉坐果率高。定植后3年始果,平均株产约7.5kg,7年生树平均株产80kg。以枳作砧亲和性好,并具矮化效果。

十.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油炸鬼

油条是古田最常见的小吃,一般作早点,配稀饭、豆浆、牛奶食用。

油条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贾思勰所着的《齐民要术》中已有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另据《清稗类钞》中记载:“油炸桧,长可一人,捶面使薄,以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炸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似诛之也。”南宋时期,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了岳飞,国人憎恨秦桧误国,所以用面制成人形下油锅炸之,以解心头之恨,并称之为“油炸桧”。油条由此演变而来。

古田油条却有一点是绝无仅有的,那就是它的香酥可口,入口即化。古田的油条系高油温猛火炸制,十分酥脆可口,油香扑鼻。清晨一条街上只要有一个摊子在炸油条,整条街都会弥漫浓浓的油香,真是谁吃谁知道啊!古田油条和其他油条制法上最大的区别是:高油温,内外炸透,通体半透明!

古田必买十大特产有哪些古田必买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