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哪些特产食品 湖南有哪些食品类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12:17:16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骨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泰和生产豆豉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即由泰和传去。泰和豆豉乌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肴调味品。据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还可作药用: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对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

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荞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荞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三.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百泉清真风味食品

百泉清真风味食品

百泉清真风味食品主要集中在百泉清真风味食品一条街上,位于清西陵景区内的112线上,以经营涮羊肉为主,所用羊肉选取自然放养的山羊,当日屠宰加工,久涮不老,细、嫩、鲜、香。同时还有羊肉串、炖羊排等。

四. 台湾省 嘉义 南馨食品店

以嘉羲阿里山为注册商标,店面虽小,但各式糕饼俱全,只要报得出名号的糕点,店中应有尽有,如桂圆酥、凤梨酥、柠檬饼、甘薯饼、方块酥、羊羹、小米麻糬,及全岛首创、风味独特的雪花饼;雪花饼看似蛋糕夹心,但少了蛋糕的绵密,却多了一份香Q、耐嚼的弹性,口感极佳。( 嘉义)

五.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小江河鱼

小江河鱼是一道地方名菜,以溆水河鱼为主料,肉细质纯,烹制独特,味道鲜美,闻名湘、黔、滇、川。曾有外地游客品尝小江河鱼。即兴赋诗:远来小江赏知音,旅游美景看不尽,溆水沅水活鱼好,一路春风香满唇。现正在兴建的小江桥东鲜鱼一条街,已有十余家餐厅烹饪小江河鱼,使游客大饱口福。

六. 湖南省 怀化 芷江 高山葡萄

高山葡萄

近些年来,芷江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高山葡萄,在大树坳、杨公庙、木叶溪等乡高山葡萄已形成一定规模,全县栽培面积达8000余亩。其中大树坳乡达到3000亩,年产量125万公斤,已初步走向高山葡萄产业化。

芷江高山葡萄原产于芷江本地高山地区,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培育,品种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断得到优化。主要品种有高山葡萄1#、高山葡萄2#、高山葡萄3#等3个品种。这些品种果粒结构紧凑、甜度大、产量高,一般亩产2000公斤,经湖南省农学院果树研究所测量分析,含糖量达16-18%,可溶性固形物为11.8%,市场前景极好。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主要销往芷江、怀化、新晃、麻阳、长沙、贵州、广西等。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传统食品手扒肉

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的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

蒙古族的手把肉不同于一般的吃肉啃骨,不仅烹制上有许多独特技艺,而且在食用上也有许多特有的礼仪文化。“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手扒肉”多选用草原牧场生长的两龄羊,采用传统的“掏心法”宰杀,因为这样宰杀的羊由于心脏骤然收缩,全身血管扩张,肉最鲜嫩。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不加任何调味佐料),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这种传统做法的特点是肉嫩,味鲜。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再加佐料烹调后食用。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手扒羊肉质鲜嫩,味美可口,食用时常用蒙古刀切成小块,蘸上青蒜末、鲜酱油。当地蒙古族习惯吃法是一手拿肉骨头,一手拿蒙古刀,边剔边吃,技艺娴熟,常常可做到骨头上一丝肉渣都不剩。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之情的传统方式。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八.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洪江米粉

洪江米粉是全省闻名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长期以来,洪江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食用米粉;外地来的客人,也以能品尝洪江米粉为一大乐事。洪江米粉之所以倍受青睐,一者米粉洁白,圆而细长,形如龙须,象征吉祥。逢年过节,吃食米粉,以示往后岁月,一家人有如米粉一样团团圆圆;过日子,有如米粉一样,细水流长。二者米粉食用方便,经济实惠,把米粉买回去后,只要用开水烫热,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加工简单,清洁卫生;饮食店销售的米粉,油码多样,经济实惠,味鲜可口。

九.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速冻马铃薯食品

北安,马铃薯之乡。这里的马铃薯个儿大,含淀粉多,口感好,历来是受到南方客商的青睐。近年来他们又开发出各种速冻马铃薯食品,并在国家注册,现在、“玉铃”牌速冻马铃薯食品已成为待客的佳肴。

十.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南社食品

南社食品

外砂镇南社村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5家,从业人数约400人。年农副产品加工量达8000吨,年创值3000多万元,荣获汕头市食品加工专业村称号。该村的橄榄菜、贡菜、香脆青瓜、香脆菜心、咸菜畔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该村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是粤东一家大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厂区面积达10000平方米,“玉蕾”牌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玉蕾”牌潮汕风味菜系列产品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各地,远销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湖南省特产一览表湖南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