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特产 屯溪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3 04:01:59

一. 安徽省 宣城市 绩溪县 绩溪山核桃

绩溪山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为落叶乔木,俗称小胡桃、小核桃。生长在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的山区,由灰岩风化形成的油黄泥土、黑色石灰土、钙质页岩等土壤,这些土壤透水性强、保水性好,深厚肥沃微酸性至中性。由于其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故外地多次引种未能成功。主要分布于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区、绩溪、宁国等,属于稀品。

山核桃每年白露前后成熟。属纯野生果类,集天地之灵气,真正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也是众多中国干果中品味、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其壳亮薄、味香、松脆、鲜美,誉享全国各地。

山核桃为国内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净果仁含油率高达69.8--74%,带壳出油率为28%,比油茶、油桐高出数倍。山核油,清澄透亮,色淡金黄胜似芝麻油,宜浇食,不耐煎熬,香味芬芳,为油中上品。一九五七年的市价为每市斤1元1角左右。据记载,1941年,“农民十之有八用于榨油”,往往一年要备二年的油量。

山核桃作为果品,为时更晚,据传闻,还是本世纪初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有闻者取榨油之山核食之,口感芳香略带苦涩,即投之于盐水之中,再食又觉回潮无香,遂弃之于暖缸之上,数日后,又食,其味竟香脆无比,佐以饮食,更是妙味横生、脍灸人口、嗜之有瘾,欲罢不能,复挑粒大而饱满者,如法炮制,食者称羡。

据科学测定,山核桃除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外,其果仁的蛋白质含量达18.3%,还有多种维生素,在医药上具有润肠滋补抗衰老的功效。其外果皮烧灰后,含碱率达20~30%,其中碳酸钟含量达60%以上,可供在化工、医药、轻工业使用。

山核桃因其核大、壳薄、质好、香脆可口而著名,有“天下美果”之称。

绩溪山核桃

地域范围

绩溪山核生产地域范围为绩溪县辖区内荆州、家朋和伏岭三个乡镇为主,延伸至金沙镇和板桥头乡。主产区区域位于绩溪县的东部中、低山地带,荆州乡距县城75公里,至黄山国际机场132公里,皖赣线、合—福高铁、北—福高铁、黄—杭高铁均穿绩溪境内而过。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含荆州乡、家朋乡、伏岭、金沙镇、板桥头乡5个乡镇所辖 82 个行政村,其中43 个行政村是山核桃的重点生产区,界定区国土面积 51 万亩,其中采摘期内的山核桃6.18万亩,年总产量为1670吨。本区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18°20'45"—118°55'33",北纬29°57'24"——30°20'17"之间,绩溪山核桃生长地平均海拔600——1000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一)生物学特性:绩溪山核桃为阔叶落叶乔木,胡桃科山核桃属,双子叶被子植物,叶片互生,风媒,每年4月开花,9月采收。绩溪山核桃生长于海拔400-800米的山地,对土壤要求不高,土壤PH值为中性偏酸,对土质和坡度要求的弹性大。该树种一般树高8-12米,最高可达15米。实生树5-7年结果,20-50年为盛果期,50年以后衰老,结籽数量大幅度减少,直至死亡,最高树龄百年左右。 (二)外在感官特征:绩溪山核桃素有“长寿果”之称。绩溪山核桃去蒲后种实淡黄色,圆型略带棱骨,顶部急尖,种实隔膜比例小,壳薄仁满,大小均匀;种实加工熟制后浅褐色或咖啡色、直径1.9-2.4cm,千粒重3350-4760g,绩溪山核桃仁深褐色或淡黄色,具有山核桃特有的香气和滋味,种仁酥脆、出仁率高(一般为46%左右)。富含营养,是一种天然健康的坚果。 (三)内在品质指标:绩溪山核桃富含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山核桃仁亚油酸含量达63%,亚麻酸含量达16.4%,蛋白质含量达18.3%。理化指标应达到以下要求:水份≤3%:空壳率≤2%;酸价≤3mg/g;过氧化值≤0.5g/100g;Nacl≤5%;杂质≤5%;Pb≤0.5mg/kg;霉菌≤25cfu/kg;酵母≤25cfu/kg;大肠菌群≤30cfu/g,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砷、铜、细菌总数、黄曲霉毒素B1的指标均执行DB34/352标准;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规定。(四)安全要求:生产过程执行技术规程,不使用农药或使用生物农药。加工过程执行工艺技术流程规范,采购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剂。执行SLL-FDP食品防护计划,加强主科和原辅料的进购、仓储、保管、使用登记环节的制度管理。

二.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下六番薯

下六番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遂溪极品下六番薯目前有两个品种:下六女儿红和下六香芋薯,还需按一定的种植方式,而且必须是种植在遂溪县草潭镇北灶尾和下六村委会的一块神奇土地上,约有1500亩左右,才能称为极品下六番薯。

这块土地原是堵海造田的“海地”,大概在10多年前,人们渐渐的发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番薯与其它地方出产的味道不同,这里的番薯别有一番风味。 女儿红薯表皮呈紫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4-0.5公斤。煮熟时薯皮半裂散开,露出红色的薯肉,发出诱人的香味,吃之香、甜、滑;香芋薯表皮呈暗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3-0.4公斤,煮熟时薯皮至薯肉半散开,薯心呈紫绿色,散发出不仅有薯的香味,还有芋的香味,吃之香、粉、爽。

下六番薯虽然味美,但也要讲求食法。不同的品种,食法也不同。女儿红薯适宜水煮、煲番薯粥、煲糖水,香芋薯则宜于用微波炉烘或用炭火煨,隔水蒸也可。另一点是,若要知其味,需慢慢的品尝,若狼吞虎咽的一餐吃它三四斤,则因其味太浓而不知其味了。若烘、煨、蒸熟的香芋薯顺着薯肉的结构用手大力一小块一小块地撕开(不能用刀等硬物切割,那样风味大受影响),就着甘洌的山泉水一小块一小块地细品,那味道真是妙极了。

由于产量不多,大部分农民都是留下赠送亲朋好友或送礼之用,又有—部分入专程到村里购买吃或送礼,还有一部分人专程收购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真正的下六番薯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多。大部分人购买的下六番薯其实只是下六产的番薯而已,并非真品。严格的讲,下六番薯尚是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三.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竹荪

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毛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质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50g100℃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四.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九龙窑瓷器

九龙窑瓷器已有千年历史,从出土的瓷器来看,质地坚硬、工艺精巧、纹饰精细,尤其是被誉为“珠光”的青瓷器,在当时已蜚声海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改革开放后,松溪人在发掘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工艺技术基础上,研制出“类冰如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系列青瓷,生产了包括青瓷、黑釉建盏、冰裂纹在内的3大系列300多个瓷器品种。

回场窑主要烧制青瓷,兼烧少量黑瓷。产品有碗、盘、碟、瓶、罐、壶、炉、杯、灯等,主要产品是碗、盘、碟。瓷器胎骨密实坚硬,胎色灰或浅灰色,有少量铁黑胎。釉色为青绿、青黄,少数为褐黄或淡青色。胎釉普遍结合紧密,有透明玻璃质感,装饰工艺盛行刻、划缠枝卷草、莲花、牡丹、蕉叶、婴戏等。纹饰多为器内壁刻、划卷草纹,又称萱草纹,其形如缠枝、卷云,有思亲之意;器外壁多划蓖梳纹,形如蓖梳梳发,也有外刻莲花瓣纹,花纹间偶尔出现婴儿嬉戏期间,手舞足蹈,鲜活生动。这类碗中的小型碗即是备受珠光禅师厚爱的茶盏。

印纹主要是在大盘。大碗内底上横印阳文“吉”字铭文。新近又发现“张”字款,极可能是窑主的姓氏。这类大碗大盘直径达25—30厘米。也有部分莲花碗内底凸印莲花纹饰。回场青瓷与龙泉早期产品极为相似,富有“越器”之风。烧结工艺也与早期龙泉窑一脉相承,采用托座叠烧和匣钵叠装,龙窑烧制。据考究龙窑一窑可装置二万件瓷器,七日烧成一窑,每月产量约10万件。北宋时期松溪全县不足万户,人口仅2至3万,青瓷产品主要通过松溪水运至福州港,海运至澎湖列岛中转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日本镰仓时代(公元1185-1291年约中国南宋至明初),在佐贺县唐津市一带,福冈市的博多湾海底,福冈县的观音寺、太宰府附近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珠光青瓷”,即日本学者龟井明德氏所称:“十三世纪的青瓷,里边是用半浮雕的方法,在器物周围雕出莲花卷草纹”。

《闽北陶瓷》述:“台湾海峡之间的澎湖列岛,也是中国古陶瓷海上贸易的转运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岛上考古发掘的福建窑口的青瓷器,数量很多,有刻画花的,印花的和内底涩圈的线环青瓷器,胎釉形制工艺作风颇与闽北的窑口相一致,相当部分属于闽北松溪、浦城、南平等地的产品。”“南海的西沙群岛是东南沿海船只前往东南亚的必经航道,1974年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中,也有闽北窑口的刻画卷草篦点纹确的青瓷碗,内底模印‘吉’字铭文的大盘”。该蓍还叙述:“1977年12月上海市奉贤县的古代海滩中,出土了旋转于箩筐内的成梱碗829件。大多数为青瓷素面,一部分为青瓷刻画纹或花瓣纹,有的碗内底有垫圈叠烧痕迹。这批瓷器可能是宋代从浙南、闽北一带瓷器产地装运来沪,临时放在海滩上,准备运往外地后因某种突然事故而埋没的。”从工艺特征看,应是松溪窑的产品。

五.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遂溪北潭蚝

北潭港位于九洲江和杨柑河人海口交汇处,咸淡水适宜,沿岸有红树林4000多亩,滋生丰富的微生物,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是天然的养蚝场。近年来,北潭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大力发展养蚝业,养蚝已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的养殖轨道,目前已开发连片养殖面积2.4万亩,年产量3.6万吨,年产值近6000万元,系省人大“一乡一品”议案牡蛎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示范基地。

蚝,学名叫牡蛎,属贝类动物。其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成分很高,素有“海洋牛奶”的美称。

北潭海区所养的蚝具有成活率高、易大、快肥、味美、肉脆,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蚝体中的含锌量(有机锌)高于目前已知的所有食物。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北潭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蚝是以鱼类的排泄物为食的,由于北潭港是一个自然形成的避风港,海区水质稳定,每年入秋后,从太平洋游来的大量鱼群在这片水温适宜的海域繁殖、过冬,为北潭的鲜蚝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所以入秋后的蚝又大又肥,鲜嫩可口。北潭鲜蚝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做成焖蚝、炸蚝、红烧蚝、壳炊蚝、蚝饭、铁板蚝,姜葱蚝、蚝煲鸡、蚝饼等几十种桌上佳肴,还可加工成蚝油、蚝豉等系列海洋保健性食品。

六.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格林米特生猪

位于赣西武功山脚下的萍乡市芦溪县盛产有“植物黄金”之称的杜仲。作为名贵中药材,杜仲叶和杜仲皮均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抗病毒等诸多医用及保健功效。10年前,萍乡民营企业家张黎明在芦溪县银河镇成立江西省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杜仲系列产品。在将杜仲茶成功推向市场之后,张黎明又尝试着将杜仲叶作为添加剂加入饲料中进行生猪喂养。正是这一充满智慧的尝试,成就了在全国声名鹊起的“格林米特”绿色杜仲猪肉品牌。

养猪场坐落在银河镇的群山之中,远离城市和村庄,周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猪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精心研制的杜仲饲料。生猪品牌命名为“格林米特”(GREEN-MEAT),取的是绿色肉的英文译音。

2008年5月,杜仲生猪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成为全国首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活体生猪。同年10月,“格林米特”杜仲猪肉荣获在上海举办的2008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农业部门及江西省政府领导曾多次视察杜仲生猪养殖基地。同时格林米特牌生猪还先后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农产品和“赣鄱十宝”等称号。2014年格林米特杜仲生猪还被南京青奥会组委会指定为运动员唯一专供猪肉。因为肉质嫩、口感好、品质高,安全、绿色、营养,“格林米特”一投放市场,即广受追捧,产品畅销于江西、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地,“格林米特”猪肉在上海曾卖出每公斤44元的高价仍供不应求。

七.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湛卢宝剑

湛卢,欧冶子所铸,五大盖世名剑之首。 《辞海》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遂以剑名山。”

铸剑师简介

欧冶子,春秋时越国宁波人,是历史上著名的铸剑师,是史上另一著名铸剑师干将的岳父。

历史背景

春秋混战,闽地为丘陵地带,宜于短兵相接,利剑成了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武器。铸剑的能工巧匠便在这样的背景里产生,欧冶子就是代表之一。

历史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带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们见到湛卢山清幽树

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时世上五大名剑是:湛卢、钜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钩),湛卢名列第一。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后代诗人题诗曰:“十年云卧湛卢下。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 从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带神话色彩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湛卢之剑的名声何其显赫:“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设炉焉。取锡于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于此而剑成。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号,越王神之。”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中说:湛卢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 《东周列国志》中还写了一个故事:湛卢宝剑铸成,越王视之为国宝。越国被吴国攻灭,吴王阖闾获此剑。但有一天此剑忽然不见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突然发现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相剑者入宫解谜道:此乃吴中剑师欧冶子“湛卢”宝剑,吴王无道,杀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岂能得此剑?比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绵远昌炽。楚昭王大悦:“此乃天降瑞兆也!”可见,湛卢宝剑已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了!唐朝诗圣杜甫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历代诗文提及湛卢的很多。 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后传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手中。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然无法确定是否为欧冶子所铸,但作为同一时期的青铜剑,可以为考证湛卢剑工艺水平提供珍贵资料。

其它相关

为重现当年湛卢宝剑的风采,松溪县自1985年起,查资料,集能才,搞实验,继承古代传统工艺,辅以现代控制、冶炼、加工等10多道工序,终于制出了湛卢宝剑系列产品,分软剑、硬剑、单剑、双剑、开锋剑,手杖剑、兽纹剑等。剑身银光,柔韧适中,剑面镌刻龙凤,花榈木、红木制鞘,黄铜薄片镶包,并嵌有图案,古朴端庄,令人喜爱。 生产的第一批产品送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销,展品当即被一购而空。1986年6月14日,《福建日报》以“当年欧冶子铸剑地,如今湛卢剑再问世”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人民日报》及其外文版、《文汇报》等20多种报刊转载此文。1987年湛卢宝剑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湛卢: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中的一种武器。

湛卢:网络游戏《热血江湖》中的一种武器 剑身宽大,湛然如墨,骨锻其脊,血淬其锋,成绝世剑

八. 重庆市 巫溪县 大宁河刺绣

大宁河刺绣简称“宁绣”,主要分布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的中岗乡,尖山镇、文峰镇、古路镇、上磺镇等。宁绣以其细腻逼真、正反如一、美观耐用等特点,在民间广有市场。民间的生活用品,如儿童衣帽、妇女衣裙等,装饰用品如壁挂、靠垫、罩帘、窗沿等,都会被姑娘妇女们在手工织出的直纹布料上施线作绣。绣上形形色色的图案。巫溪一直流传着女孩从12岁时就开始学习刺绣,所绣的作品作为自己的陪嫁,因此,宁绣的俗名又叫“嫁花”。

宁绣根据用途分实用型和装饰型两种。实用型宁绣俗名又叫“嫁团团花”,装饰型宁绣俗名“嫁幅幅花”。宁绣的构思巧妙,技法独特。要求原地起针,原地收针,图案完整,思路清晰,其挑针技法以完美的颗粒呈现,独具工艺特色。在挑绣过程中,还要遵循“十要”原则。宁绣的技法还喻示了人们的为人准则。如“一针到底”喻意女子的“从一而终”;挑绣中行针提醒人们要诚实谦虚,堂堂正正;接线、数纱要求人们尊重客观;松紧、方向则是人们追求和谐的要求;宁绣技法勉励人们和睦乡里,勤劳向上,折射出民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是思想文化的体现。

宁绣所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内涵十分深刻。山庄田园、林木花果,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和追求;仙山琼阁、琴台瑶池是人们生活的崇拜和向往;虎兽麒麟、龙凤呈祥是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依托;旗锣轿伞、传说故事则是大宁河流域的民俗风情,是民间最宝贵的自在的文化遗产。《华夏美术》主编、北京陶然画院副院长杨帆先生给予高度评价:宁绣很有地方特色且图案优美,通俗中透着典雅,有灵动祥和的独特魅力。

然而,宁绣传统的手工刺绣正面临濒危。农村女青年外出打工,琳琅满目的现代服饰,宣传不够、保护不力、后继乏人等,因此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大宁河刺绣这一民间文化奇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信息来源:巫溪旅游网

九.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芦溪油茶

芦溪油茶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的。芦溪县列入全国百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

芦溪县油茶产地主要分布在宣风、银河、源南等丘陵和长丰、南坑、张佳坊、新泉、麻田、华云等山区。每年油茶产量约五十万公斤。

绩溪十大特产排名绩溪县土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