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特产休闲食品 江西上饶有什么小吃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7 01:07:13

一. 江西省 上饶 上饶县 黄豆肉馃

原料:上白面粉750克、猪五花肉250克、黄豆250克、芝麻仁25克、精盐25克、菜籽油100克

一、将黄豆洗净、晒干、炒熟,磨成粗粉。猪五花肉切成黄豆大的丁,放入豆粉中,加精盐拌匀成馅。


二、取面粉(500克)加清水200克拌匀,揉成水面团。将余下的面粉(250克)加菜籽油拌匀,擦成油酥面团。各分成10个面剂。取水面剂一个,放上油面剂,按扁,包入馅心,擀成圆饼形,上面洒点水,撒上芝麻仁,轻轻按一下,使其粘牢,即成馃生坯。以此法把面剂全制完。

三、平锅置木炭小火上烧热,将馃坯放入,每个馃中间部位压一块石块(直径10厘米的圆砖),边烤边按动砖块,促其成熟,并使黄豆粉和五花肉中的油分渗透均匀,至熟透取出即成。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骨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泰和生产豆豉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即由泰和传去。泰和豆豉乌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肴调味品。据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还可作药用: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对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

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荞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荞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三.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春不老

“春不老”为鄱阳名菜,仅产于东湖四岸及上土湖的西门、高门一带,也就是在鄱阳镇旧城周边生长,出城数里则变为芥。“春不老”虽为芥菜的一种,但生在鄱阳镇却与芥菜有了很大差异。其色如墨,叶片较芥为小,且肉质紧密,有茸毛,叶茎肥大如菘(白菜),呈羽状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叶片辛香浓烈,八、九月种,初春收割。制成齑,本地称之为“春不老腌菜”;有蒸晒为霉干菜,称之为“春不老盐菜”。或沤肉、或煮黄颊鱼、或作羹、或独炒,香脆爽口,健脾开胃,回味绵长。

鄱阳“春不佬” 鄱阳县蔬菜名产,叶片墨绿,为羽状分裂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形,有茸毛,柄具翘狭,植株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肉质紧密,味重辛辣,尤以鄱阳镇西门、北关所产最佳。鄱阳种植“春不佬”菜历史悠久,以其制作腌菜,风味独特,鲜香开胃,味道极佳。夏天用春不佬腌菜烧肉,久存不坏;用其煲汤,清咽利喉,清火降压。春不佬腌菜与“黄牙头”鱼同烹,味道奇鲜,为鄱阳传统名菜,久负盛名。“春不佬”现为江西省新安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

四. 江西省 上饶 广丰区 紫老红烟

紫老红烟 产于广丰县横山镇二十四都、关里等地,传统名烟叶。早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即有出产,因晒后呈紫红色,故称“紫老”。属雪茄型晒红烟种类,具有叶大肉厚、虎斑紫红、油脂丰润、桂圆香味,手握如绸,不破不皱等特点。加工后,醇香四溢,经久不散,称为烟中上品。清朝中叶远销海外,国际客商看其外包装上的“石马紫老”印章,即知为中国名产,列为进口免检商品。1984年,广丰县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指定为名优烟生产基地。

五. 江西省 上饶 德兴 德兴土蜂蜜

德兴土蜂蜜是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的。德兴土蜂蜜,呈现粘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味甜,具有较浓郁的香味。

德兴油茶花和油菜花资源丰富,为蜜蜂采集酿制蜂蜜创造了条件,张村、万村、绕二、花桥、海口、新岗山等地都有较多的蜜蜂养殖,所产蜂蜜品质俱佳,价格在20-30元不等,根据采蜜季节不同而有春、夏、冬蜜之分,以冬蜜质量最好。从野外的树上、岩洞等采取者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有限,市面上所见到的多是人工养蜂所取的蜂蜜。蜂蜜的气味芳香可口,从营养和保健价值来看,不仅是滋补、益寿延年之品,又是治病之良药。

六.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红薯片

熟红薯片色泽浅黄,有韧性,耐咀嚼,自然风味浓厚,甘甜清,香,耐储存,加工简单。



(一)加工设备



案板、不锈钢切刀、缸或大盆、锅(铁锅、铝锅均可),晾晒物(秫秸箔、苇箔或竹帘)、苫盖物(麻袋、被褥、草帘)。



(二)工艺流程 :选料→漂洗→煮制→浸泡去皮→切片晾晒→捂霜→验质→包装



(三)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白皮白瓤、块头大,块形端正,尤虫蛀、硬伤和黑斑,含糖量较高,含淀粉少的红薯。小块红瓤品种不宜使用。



2.漂洗。将选好的薯块倒入大缸或大盆里,用清水洗2~3遍,把泥土洗干净,去掉须根。



3。煮制。将干净红薯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到八九成熟时,火势放小,直至煮熟而不煮烂。如煮制过软或煮烂则不易加工。



4.浸泡去皮。将煮好的红薯放在冷水缸或盆里浸泡降温,用手将薯皮全部揭掉,勿损伤红薯肉。

5.切片晾晒。先在案板上将煮熟去皮的红薯切成1厘米厚的片。(厚度要均匀,不能薄厚不均)。将切好的熟薯片摆放在秫秸箔、苇箔或竹帘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不能被雨水浇淋,以防发霉变质,也要注意防风沙。直至晾晒到水分适宜(含水分16%~18%),手感有韧性则可。



6.捂霜。将晾晒好的薯片放在清洁房间或暖窖里,用洁净被褥或草帘等苫盖住捂霜,待熟红薯片表层出现白色糖粉面,则为成品。



7.验质。①质量标准:外型端正,表面平整,去皮干净,肉色浅黄,无白心,软硬适度,有韧性,清洁卫生,无霉斑,无异味,无杂质。②规格标准:外型均匀,无破片、碎片,片长不小于7厘米,宽不小于4厘米,厚度0.6~0.7厘米,水分适中(手感有韧性)。



8.包装。根据销售需要,装入不同大小的无毒塑料袋中,再装入纸箱封牢,储存时要防潮和风干。

七.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墨

婺源制墨,最早始于南唐,因婺源旧属安徽新安郡、徽州,故婺源墨又称“新安墨”、“徽墨”。徽墨的制作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品种繁多,有淡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相等,规格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徽墨有超鼎漆烟、桐油烟、特级松烟等。徽墨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磬香浓郁、防腐防蛀,是历代书画家的必备用品。

《新安志》载:“新安墨以黄山名,数十年来造者乃在婺源黄冈山。戴彦衡、吴滋为最。彦衡自绍兴八年以荐作‘复古殿’等墨。其初降‘双角龙’样。是米待制元晖(书画家米友仁)所画。......”

朝廷“以滋所造甚佳,例外支,设钱两万”。一时婺墨昌隆。据《清代名墨谈丛》所载:百名制墨名手,其中婺源就有十位之多。当时婺源虹关村詹姓族人,在外地经营墨铺的有八十多家,属“徽墨”中的一大派别。

婺墨见赏艺林,具有“入纸不晕、浓墨而光,防腐防蛀、耐久不变”的特点。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

婺墨中还有一种药墨“八宝灵丹”,对消炎、除毒、止血、去瘀,生新等范围内症状有显著疗效。

徽墨的制作工艺精湛,两面均由镌刻木模压制出名家书画图案,是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珍品,它之所以成为独树一帜的手工艺品,不仅因其用料考究,且生产技术复杂,难以掌握,民间有诗赞曰:烟房点灯实难熬,赤身喘气入阴槽,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

八.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夏羹粿

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铅山“夏羹粿”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上灶煮沸搅拌成羹起锅,揉成圆条状,再搓成弹珠大丸子。把黄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用熟猪油炒熟起锅。再烧开水倒入锅煮沸,放入盐、酱油、熟猪油和味精,倒入炒熟的佐料,用水淀粉勾芡,再撒入辣椒,香葱即可。“夏羹粿是赣东北地区的名牌小吃,与传统的“夹子粿”、“灯盏粿”“麻粢粿”齐名。

如今,铅山“夏羹粿”已不再是尝新时节的专利品,它已成了街头小吃摊上的风味小吃,一年四季都有,是南来北往客人一饱口福的早点。

九. 江西省 上饶 德兴 皮蛋

皮蛋,红心咸鸭蛋:无铅皮蛋:系选用无铅材料,经恒温浸泡新工艺精制而成。吃着清凉爽口,余味持久,回味无穷。经常食用对滋阴,润肺,清肝等较好。

十.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野艾果

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
上饶特产十大排名江西上饶特产零食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