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各地地道特产 江门新会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3 06:31:55

一.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柿饼蒂苦瓜

新会杜阮镇的柿饼蒂苦瓜(又称雷公凿),果型短,蒂部宽园、果尖似凿子,色绿如翡翠,肉厚脆口,一年三季种植,以秋季品质最好,出口港澳,只要亮出“杜阮秋”的牌子,不少人慕名抢购

( 新会)

二.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鳌慈姑

新会大鳌慈姑--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慈姑素有“水中板栗”之称,有着很好的食用、药用价值,而大鳌慈姑更是远近闻名,是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肉质白且较松,无苦味,因“好意头”,又是冬季时令农产品,近年来更成为春节送礼新宠,颇受市民欢迎。

大鳌镇种植慈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大鳌镇一村、二村、三村、三十六顷村等,全镇2005年的种植面积就达2000亩。

三.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红柑

新会大红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学名茶枝柑,是新会著名土。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

据记载,新会大红柑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选育,自成品系,分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笃4个品种。其果实扁圆,油身而有光泽,皮色在成熟过程中由青转红,“冬至”前后呈大红。柑肉爽脆多汁,甜酸适度,每百毫升含柠檬酸0.71-0.82克,含糖10.1-11.3克,可溶性固形物为11-12%,单果重约100-150克。

新会大红柑有很高药用价值。其皮薄柔软,色鲜味香,具有化痰、止咳、清滞、驱风、去湿之功能。其核有理气止痛功效,常用作医治疝痛。

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最大的特色,是广陈柑农在700余年的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

新会柑、树矮、枝条细软,果实扁圆形、中等大,果实成熟时,果皮橙黄,微带青,柔韧而不易折断,油胞特大,有浓郁的芳香。柑肉多汁,糖酸比为15:32是甜中带酸的独有风味,每百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 34.3毫克,柠檬酸0.76克,可溶性固形物11.13%。

历史上种植的新会柑有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督等四个品种,经过不断的种植总结,广陈陈皮采用品质最好的大种油身来种柑制皮制皮,这也是广陈品质特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地道新会柑全身是宝皮用兼用,药食同源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柑饼或果汁,但皮比肉贵,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会陈皮的原料。其柑络、柑核均可入药。而且其成熟于“最有补于时”。

新会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新会柑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请示》(新府报[2006]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双水镇、崖门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睦洲镇、大螯镇等11个街道办事处、镇和围垦指挥部所辖行政区域。

四.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叶年桔

新会大叶年桔又名“铜锣底”,因其果实顶部有微凹陷的圆圈而得名,是新会著名的土。果形扁大,平均单果重55-60克,有成球结果的习性。其果皮橙黄色,果肉无渣,甜中带酸,桔味浓厚,春节期间成熟,是传统的应节佳果。

五.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鳌莲藕

新会大鳌莲藕--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新会区大鳌地处西江流域,土地肥沃、水网纵横,适合慈姑和莲藕的生长,同时由于特定的土壤、水质等地理环境,产品品质优良,驰名五邑,成为大鳌镇的特色农产品。 莲藕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大鳌镇种植莲藕时间超100年。大鳌莲藕肉质细,淀粉含量丰富,维生素多,清甜可口,有清热解暑,降血糖等功效,烹调方法炒、煲均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 大鳌莲藕于200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证书编号:WGH0403163)。 2005年10月大鳌牌莲藕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六.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小农占

   新会小农占是丝苗型的优质晚籼品种,1982 年由新会农科中心高级农艺师黎广汉育成。

    小农占呈感温性,弱感光性。七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25天。植株科高95─100厘米,分蘖力强,有效穗20─21万/亩,穗大粒多,每穗平均103.1粒,结实率93.4%,千粒重16.7克。禾架紧凑,中后期叶片直立,叶角小,叶色好。抗逆性较强,耐肥,抗稻飞虱(2.8级),稻瘟病总抗性为69.2%。其米粒商品外观好,色体晶莹,无腹白,糙米率78.6%,精米率70.3%。煮熟品质佳,伸长性好,软硬适中,口感幼滑,饭味浓,属特一级米。

    该品种育成十多年来,除中山、台山、斗门、高要、龙门等县市大面积种植外,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大量引种,至1996年年底,累计推广面积达209.6万亩,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优质稻种。

七.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会陈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会陈皮:又名广陈皮,为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药已有700余年历史。《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之述。质轻而柔软,不易折断,香气特异,醇而浓郁,味甘凉香,微辛但不甚苦。

新会著名——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涩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中医中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以陈皮为主要成份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在凉果、食品方面,新会陈皮梅、陈皮鸭、陈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制作菜肴若加入陈皮,不但辟去鱼肉的膻腥气味,且使菜肴特别可口、制作绿豆沙、红豆粥等甜品,如加入一点陈皮,味道分外芳香。

陈皮酒便是以陈皮为主要原料酿制的著名,历史悠久,远销海内外。

八.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江门陈皮宴

江门本地人历有把陈皮作为烹食的原料,因陈皮有特殊芬芳香味和药用价值,制出如陈皮鸭汤、陈皮煮鱼干、陈皮排骨等菜式,味道过齿留香。

九.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古井烧鹅

新会古井的烧鹅非常出名,很多游客不惜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品尝这种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烧鹅。

七百多年前,新会崖门发生一场改朝换代的宋元大海战。大战结束后,一位在南宋宫廷里负责制作烧鹅的御厨带着女儿逃亡到新会银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厨在仙洞村开了一间烧鹅店,凭着宫廷秘制烧鹅的高超手艺,把烧鹅烧得色香味全,很快便名扬远近。后来御厨的女儿长大了嫁到银洲湖东岸的古井镇,女儿也把父亲秘制烧鹅的手艺带到了古井,并世代相传。古井烧鹅便由此而来。

古井的烧鹅制作有其独特之处,从选鹅到烧鹅都很讲究。鹅每年有两造,古井烧鹅常用的鹅种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阳节前后一个半月的鹅苗,并且要在本地鱼塘里养至三、四个月大,约重7斤。(这里要注意的是鹅不能养得太大,否则烧出来的肉质会老,口感不够嫩滑。)这种鹅叫“乌鬃鹅”,不受污染,肉质最好。烧鹅的时候先用节醋涂抹鹅身,待鹅身晾干后再采用传统的生抽王混合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和其他不得外传的独门秘方等为酱料,塞入鹅肚内,用绳扎紧,并以麦芽糖涂抹鹅身后才挂入热炉内烧。烧的时候要注意火力均匀,并且一定要用荔枝木烧,这样烧出来的鹅吃起来才会有荔枝的香味。

古井烧鹅如此美味,其制作必定有内里乾坤,其妙在“烧”:首先是要烧什么鹅的问题。所选的乌鬃鹅,从头顶沿颈背至躯体有一条黑色鬃状绒毛带,有“三黑(嘴黑、毛黑、脚黑)三细(头细、颈细、骨细)一矮(脚矮”)的特点,肉质结实,体重适度,个头太大的不好吃。其次是讲究燃料。据新会民间总结,用柑柴、瓦罉煮饭或煲狗肉别有香味;焖田鼠用荔枝树柴特别好吃。而古井烧鹅的烧炙必用明火;用柴定要荔枝树。有师傅尝试用柑树柴,虽也不错,但稍为逊色。荔枝木耐火、少烟、少树脂,这样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烧炉保持恒温,又不给烧鹅带来烟味,以及使成品色泽透亮并带有荔枝木的清香,起到特殊作用。为淋漓尽致发挥荔枝柴的作用,还要先行彻底晒干,均匀劈破,适时添加。当然,如何掌握火候,师傅有秘诀。再就是用特殊烤制酱料。比如芝麻油、传统生抽王、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汾酒、桂皮、茴香、新会陈皮,还有不向外传的独门秘方,按不同的比例调配成烤制酱料。为保证脆皮,加工中途使出冷冻处理一招,烧了冻凉,凉了再烧。

“古井烧鹅”是否真的起于宋代、“烧”了700年?这民间传说,一时未能找到足够资料考证。然而,古井烧鹅的烧制技艺由家族历代传承,确实不假。建国前古井圩有恒益、奇香楼(李广)、景记、明记、合益市、慈溪乡三哥超等多家烧腊行,一般店主兼师傅。1956年公私合营时并为古井食品站,统一经营。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落后,群众购买力弱,因此烧得很少,就连一般古井人也不多有机会吃上古井烧鹅。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繁荣,大众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讲饮讲食,因此古井烧鹅越来越受到推崇。“恒益”老字号也得以恢复。查实1951年吕亚福于恒益商店修编的《吕氏家谱》,“恒益”创始人吕亚福(字传英)1891年生,壮年娶妻赵氏后,在古井天成圩开办肉档(旧时烧腊店加工销售烧肉、腊味,不存在单一烧鹅)。由此可知,吕亚福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经营。后传给次子吕柏(1937年生),吕柏再传给5个儿子,其家族今已成为“烧鹅世家”。四子吕成耀,读小学时就被人称为“鹅头”,因他从小就学到良好的烧制技艺,今人多称其绰号而反不识其真名。吕家新一辈、吕柏的孙子们也正在习艺传承。“烧鹅世家”现于古井、会城等地共开9家分店,1家老店,除此10店销售外,还供应古井镇八九成的酒楼、大排档。为保证质量,在老店统一烧炙,保温运送到各分店。该老字号引入新的经营意识,按现代生产规范,开展食品“安全认证”工作。2003年初,他们曾计划在香港设立加工点,因遇上“非典”爆发而搁置。“古井烧鹅”的另一家著名商号“平香”,创始人赵华象(1918年生),建国前专为农村喜宴流动加工烧鹅,做一辆木制双轮车就装上整套烧鹅工具。1979年10月,与儿子赵洛文创立“平香烧鹅”店,之后赵洛文传给女婿赵少荣等后人,名声响了以后又在崖门大桥边、会城中心南路等处开设多家分店。

十.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蔬菜宴

蔬菜宴

以蒸、灼、炒、盐水、上汤浸等不同烹法做出的菜式,都是蔬菜宴中的主角,然而说到经典,还要重点推荐这味油炸珍珠菜。新鲜摘洗的珍珠菜须沥干水分才能下油锅,为保持营养和口感,厨师对油温和时间的控制必须恰到好处。

新会十大特产排名广东新会的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