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必买十大特产排行榜一览表 攀枝花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17:59:10

一.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湟源马牙

湟源马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大华镇、和平乡、巴燕乡、东峡乡、城关镇、波航乡

特定品质

马牙蚕豆是湟源特有的农产品。因为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地形复杂,马牙蚕豆植株高大,籽粒饱满,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蛋白质营养源,其全籽粒蛋白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高,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发现马牙蚕豆是一种优质蛋白,其净蛋白利用率46%,真消化率高达95%,其中球蛋白占总粗蛋白的65.6%,清蛋白占9.6%,谷蛋白占5.8%,蚕豆蛋白的氨基酸中八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高达2%,比谷类蛋白高3倍多,是小麦的7.7倍、玉米的6.4倍、马铃薯的6.25倍,也超过畜禽肉的含量。总体评价,马牙蚕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和动物体生理需要的理想比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蛋白。除此之外,蚕豆蛋白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优点,动物蛋白常含较多的胆固醇,而蚕豆蛋白不仅不含胆固醇,而且还能“干扰”人体内胆固醇吸收的植物甾醇——豆甾醇,因而可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脑溢血和动脉硬化等症。

文化典故

青海是我国春蚕豆的高产区,一般丰产田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高产田则能达到500公斤左右,曾多次创造国内小面积高产纪录,其在青海所具有的生长势强、结荚多、籽粒大、百粒重高的产量优势是很多地区所无法比超的。而且,青海的蚕豆豆粒大、饱满、色泽佳、无虫蛀,尤其是无豆蟓危害,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商品优势。对于发展蚕豆鲜产品和优质蚕豆种子,青海蚕豆还具有明显的反季节优势。近年来,青海大豆不仅享誉国内市场,而且还畅销国外市场,中东、东南亚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在进口青海蚕豆。

二.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湟中堆绣

湟中堆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运用“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的艺术,多用于唐卡制作,内容多以藏传佛教题材为主,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闻名遐迩。2008年,湟中堆绣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湟中堆绣最初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明朝嘉庆年间塔尔寺建成,塔尔寺堆绣便由此产生,经寺院僧侣艺人代代沿袭传承,成为塔尔寺佛教艺术三绝之一(酥油、壁画、堆绣)。此后有湟中当地人入寺学习,从而把这种精湛的艺术传入民间。

湟中堆绣采用填充的方法绣制而成,具有浮雕视觉效果,有平面堆绣与立体堆绣之分。平面堆绣是把剪好的绸缎块按要绣的物体,平贴拼合在底衬布料上,中间不填充羊毛或棉花,然后稍加修饰渲染,也产生立体效果。平年堆绣使画面均匀平展、色块突出、装饰性强。立体堆绣是将刺绣与浮雕完美结合成一体,在所堆的布绸图案中间铺垫羊毛或棉花,使其成凸起状。

湟中堆绣的图案造型富有强烈的真实感,立体视觉表现突出,作品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三.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西宁毛

西宁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海藏羊的毛,色白、丝粗、具有很强的回弹性和光泽度。用这种西宁毛织出的纺织品柔美温暖,大大优于其它地区的毛织品。因而,自古以来很受各族人民和外商的欢迎。

四.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炒面片

炒面片

在面片已下锅的同时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出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五.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昆仑彩石

在昆仑山的一条支脉,青海湟中县的丹麻地区,近几年发现了可用来雕刻工艺品的彩石。这种石料被当地百姓称为“丹麻彩玉”,因产地属昆仑山,所以又叫“昆仑彩石”。青海昆仑彩石学名叫“叶腊石”。它质地脂润,柔而易攻。因此,是工艺雕刻的好材料。

工艺美术工作者根据昆仑彩石的石形、石纹、石色,选材造型,精雕细刻,雕刻出了形象生动副真的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山水景物等欣赏工艺品、印章镇纸、酒具台灯等实用工艺品,以及镶嵌工艺品等。

六.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西宁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仲夏到初冬是草茂羊肥的黄金季节,也是吃最鲜嫩可口的手抓羊肉的好时机。此时,倘有贵客来到,喝过奶茶之后,热情好客的牧人便到羊群里挑选出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只需喝三碗奶茶的寒暄功夫,一大盘层层叠叠、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就端在你面前了。羊肉上还插着几把锋利的藏刀。这一盘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泽诱人,用刀割吃,虽然吃得嘴油的手滑,但仔细品味,爽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滋味不凡。草原牧民煮手抓羊肉有独到之处。烹调操作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犷、豪放、热情、虔诚和好客的性格;青海各族人民,无论是回、汉、蒙古、撒拉,都用手抓羊肉作为敬客的上好食品。近年来旅游事业大发展,青海各地宾馆已把手抓羊肉列为青海风味名菜之一。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七.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狗浇尿油饼

狗浇尿, 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 用菜籽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在白面饼上擦好香豆粉(用香豆叶磨成)、花椒粉、食盐等调料,烙时用尖咀油壶盘旋式浇油其上,状如狗撒尿。

初来青海之人,一听"狗浇尿"还真弄不清到底是指什么,只知道这是一种薄饼,而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不雅"的一个名字。青海因受青藏高原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粮食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因此,当地人的饮食也多以面食为主,"狗浇尿"便是其中之一。

这"狗浇尿"虽说名字不雅,但却丝毫不影响它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要知道,它可是家喻户晓的美食。为什么一张薄饼会叫做"狗浇尿"呢有一种说法是由它的特殊制作方法得来的。烙制"狗浇尿"时,要边烙边沿锅的四周浇少许青油(青海当地产菜子油,青海人亲切地称之为"清油"),而且要反复地浇油,这一动作就酷似狗在撒尿一般,所以就有人戏称这是"狗浇尿"。

在土族人家中,勤快的主人们往往不一会儿工夫就端上黄澄澄的狗浇尿,让你吃一口饼,品一口醇香的奶茶。

很多餐厅招待客人都会隆重地推荐狗浇尿,一是由于饼色金黄美观、甜香柔软,二是能满足宾客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体验青海的美食。

在2010年世博会时,狗浇尿作为青海风味小吃参加世博会,因名字不雅而改为"青海甘蓝饼"。

制作方法:

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菜籽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微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菜籽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菜籽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人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菜籽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八.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青海酸奶

在西宁,随便的一家超市里都有酸奶卖,颜色也不是纯白色。也有路旁的老奶奶买着自家做的。吃完才吃到,酸奶还有这个味道。

青海酸奶,与内地酸奶不同,这里的酸奶浓厚的要用勺子来吃,上面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奶皮,它的香醇鲜嫩非同凡响,在西宁的小吃巷口就可以品尝到,但要品尝真正的“饕餮级”的酸奶是一定要深入牧区,到牧民家里去发掘……另外还有奶茶、曲拉、酥油等,都是你来青海必一尝为快的,更难得的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宫廷小吃,而是寻常百姓的日常食品啊。

九.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肋巴

很多旅游者会对西宁一种独有的叫“肋巴”(Kebab)的烤肉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种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再刷上酱,在炭上烧烤的风味肉串,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这个词也是源自土耳其语。( 西宁)

十.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蛋白虫草鸡

蛋白虫草鸡是青海的名菜。鸡脯肉剁成肉茸,加盐、生姜、胡椒少许与蛋清搅匀,装盘,将虫草(开水泡软)放在肉茸上,蒸熟。然后改刀,装碗灌鸡汤,再蒸片刻,取出扣盘,浇上清汤即可。此菜具有强身补肺益肾的药膳作用。

制法:选肥嫩母鸡脯肉剁成肉茸,加精盐、生姜、胡椒少许和蛋清搅匀装盘。将冬虫草洗净去杂,用开水泡软摆在鸡脯肉茸上,上笼煮熟,然后装碗装鸡汤调味,再蒸片刻取出扣入盘内,浇上清汤即成。其质酥味香,松软可口,色鲜汁淡,风味独具。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西宁特产必买十种便于送人携带西宁必买十大特产排行榜一览表图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